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皇上,这秋将军不是最好人选吗”程公公有些纳闷的问道:“为何不让他去呢奴婢看他的病也不算严重。”

    “秋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朝廷借重秋将军之处还多,即便他身体尚好,也不能去凉州。”皇帝说道。

    程公公没再多说,只是哦了声,然后安慰道:“皇上别着急,这不打仗,就显不出来,这一打起来,谁行谁不行,一下就瞧出来了。”

    皇帝点头:“倒是这个理。”

    说着又拿起一份奏疏开始看,程公公端着茶杯慢慢退出去。

    -----------------------------------

    凉州,黄沙关。

    “下去喝点水,吃点东西。”

    满身血污的信使,被两个士兵扶下去,为了送这道命令,九个人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到达黄沙关,他的背上还被砍了一刀,幸好不是要害。

    秋歌抬头看着诸将,驻守黄沙关的除了他的黑豹外,还有州军何磊部的两千人,凉州边军朱靖所部四千人。

    朱靖与他同为校尉,可在黄沙关,朱靖却甘愿听他的。

    诸将看着秋歌,可秋歌在看过后,随即转身盯着悬挂的地图,朱靖上前道:“少将军,这落雁关已破,黄沙关也就破了,咱们得赶紧撤退,否则就被包围在这了。”

    秋歌没有答话,依旧看着地图,朱靖苦笑下,这位少将军是个领兵的天才,黄沙关外有吐蕃八万大军,可这位少将军却视若无物,频频出击,每战必捷,黄沙关在现在安然无恙,伤亡还不到一千人,都是这位少将军的功劳。

    “你们看,”秋歌终于开口了,众将精神一振,立刻围上去,秋歌却转身回到帅座上:“端木将军规定的撤退路线是经狐岭峡谷,渡过巴曲河,撤到三江口,然后守在那。”

    这是刚才信使送来的命令,众将都听到了,朱靖意识到不对,问道:“对啊,怎么啦”

    “不能走这条路线,我估计三江口要么丢了,要么吐蕃人就在狐岭峡谷等我们。”

    秋歌语气平静,众将大惊,朱靖连忙问道:“少将军,这是真的”

    秋歌点头:“落雁关失守已经四天了,乞力满在吐蕃有名将之称,他统帅的飞狮军与黑熊军金牛军被称为吐蕃三大精锐,他作战一向以行动迅速著称,这四天时间,再加上我们准备和行军怎么也要一天时间,这五天时间,足以让他的部队赶到狐岭峡谷,在狐岭峡谷设下埋伏。所以,我们若走狐岭峡谷,不说全军覆灭,至少折损大半。”

    众将脸色陡变,朱靖眉头紧皱,看得出,他比较紧张,秋歌扫了众人一眼:“所以,我们不能按照端木将军的部署,从狐岭峡谷撤退,我们走牧山,牧山有小道可通过,我们这八千人马,一天时间穿过牧山,然后越过扎莫哈河,赶到望川县休整,然后,我们再看吐蕃人的动向再决定下一步行止。”

    “遵少将军令。”众将抱拳轰然答应。

    第二天吐蕃军斥候看到,关上依旧高挂旗帜,黑豹士兵在关墙上高度戒备,统军的吐蕃将领心中大安,他没有急于进攻,只需要拖住秋歌便可。

    可实际上,当天晚上,秋歌便秘密率军走入牧山,他亲自领军断后,关隘上留下的黑豹军只有一百精锐,他们要负责牵制吐蕃军两天。

    牧山,是黄沙关东北面的雄山,山道崎岖难行,只有一些经验丰富的猎人才能通过,但秋歌曾经进去过,他十五岁时便只身一人走入牧山,一年后出山,成功破镜进入武师上品。在这一年中,他走遍了半个牧山,对这一带的山路十分熟悉。

    进入牧山后,秋歌又带着一千黑豹在前面开路,全军将士也明白情况的危险,一路上,人人卖力,那怕伤兵都没一人叫苦。

    经过三天的强行军,秋歌率领部队成功穿过牧山,将士们踏上山外




第一百九十二章 秋歌的计划
帅帐四周的士兵手持长矛,有些紧张的看着四周,帅帐内寂静无声,可士兵都知道,越是这样,事情越严重。

    乞力满被称为吐蕃名将,满吐蕃都知道他的两大特点,骁勇善战,脾气火爆。

    自从突破落雁关后便诸事不顺,先是在狐岭设伏,结果黄沙关守军居然翻越牧山,乞



第一百九十三章 突袭黄沙关
    秋歌在山岭间悄然行进,姑臧已经草木皆兵。

    在此之前,姑臧几乎是空城,全城只有护羌大将军府的两千直属亲军和一千姑臧郡国兵,其余部队全部在边境的各个关隘上。

    当马竞战败时,端木正便知道麻烦大了,连忙下令,将各门阀私兵全数征调,又在百姓中募集了三千人,好在凉州民风悍勇,即便女人也能持刀挽弓。

    马竞逃回来了,带回来千余骑兵,端木正并没有对他治罪,相反却将城防交给他,由他组织防御。

    马竞知道自己丢失落雁关,朝廷定然追责,自己唯有将功折罪,因此异常积极,几天功夫便将姑臧的防御布置完成。

    就这几天,朝廷处置也下来了,朝廷的措词十分严厉,但处置却很轻,处罚最重的就是端木正和马竞,俩人都是戴罪立功。

    朝廷的处置让全军将士松口气,在凉州的将士都知道,战场厮杀,胜败难料,若一场失败就治罪,以后谁还敢领兵作战。况且,马竞和马阀是凉州本地门阀中坚。

    但朝廷的处置也让端木正和马竞诸将不满,面对凉州危机,朝廷却只抽调了一万部队,更重要的是,军饷粮食!

    “朝廷这是要做什么!不管我们凉州人的死活了!”

    “娘的!奸贼误国!老子迟早有一天要砍了他们!”

    马竞在护羌将军府大骂不休,可最终也无可奈何,还不敢将消息泄漏出去。

    凉州部队久经战阵,动作非常快,落雁关一破,护羌将军府命令一下,各支部队立刻行动,按照部署撤退。

    但端木正很快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按照他的命令行动,秋歌和方达都没有按照计划行动。

    秋歌没有退到三江口,方达没有率部回援姑臧,而是去了灵渠县,另外还派偏师占领了归德堡,掐断了吐蕃人东进定羌郡的路。

    对于这帮骄兵悍将,端木正很是无奈,他没有秋云的威望,俩人还算好,派人来通报了。

    凉州现在兵力薄弱,东边的定羌郡空虚无比,几乎没有兵力,更北边的河西郡,除了边境上的少数兵力外,剩下的几个县便只有衙役和城卫军,守城尚且不暇,更别论出战了。

    端木正和马竞心里都有怨气,这次为了出兵塞外,朝廷从凉州抽调不少部队,边军主力几乎被抽调一空,幸好方达所部被调回,但他也只是带了原三万兵力的一半。

    凉州的形势如此险恶,朝廷却仅仅提供如此少的援助,这也怨不得姑臧城内谣言四起,说朝廷要放弃凉州。

    对朝廷不满,但秦王的举措,端木正和凉州人还是心存感激,他的卫队都派到陈仓,虽然只有三千人马,但凉州人心里依旧很感激。

    姑臧一夕三惊,但却只有极少数人外逃,原因无他,无路可逃,从姑臧到陈仓,有几百里路,其中流民盗匪,危险重重,没有保镖护卫,谁也不敢孤身上路。

    面对留言,端木正只好安抚人心,宣布朝廷已经派出五万援军,秦王也派了两万大军,正在向陈仓集结,只要守住一个月,秦王大军便到,守住两个月,朝廷五万援军便赶到了。

    通告贴出后,姑臧渐渐平静下来,流言渐渐消去,而接连几天,城外并没有见到吐蕃人大军,只有几个骑兵斥候在城外耀武扬威。

    几天过后,端木正渐渐回过味来,吐蕃人好像没有向姑臧进攻的打算,他和马竞商议后,决定让马竞的儿子马汉代领一千骑兵出去作试探进攻。

    马汉,马竞长子,自小便被称为麒麟子,与秋歌并称的凉州青年将领,十四岁随父征战,十五岁破镜入武师,二十一岁踏入武师上品,这次落雁关守军能杀出重围,全靠马汉拼死力战。

    马汉率军秘密出城,在城外伏击了三起吐蕃斥候,三战三捷,吐蕃人无一漏网。

    从俘获的吐蕃人口中,端木正总算了解了吐蕃人的动向,让他很是意外。

    吐蕃人居然没有去占领三江口!

    吐蕃国相居然不在凉州,黄沙关外的吐蕃军大部已经退走,只是剩下乞力满的五万人马。

    这个情况实在令人震惊。

    端木正不敢就此上报,命令马汉再探,同时向吐蕃大军方向派出斥候,一定要将吐蕃人的兵力状况查清。

    不过,在心里,他认为这个情报是真的,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何吐蕃人在突破黄沙关后,没有直接扑向姑臧。

    马竞在心底也相信这个情报,这让他非常生气,他向端木正请命,自己要返回河西郡募兵,重新与吐蕃人较量。

    马竞是河西人,他夫人却是羌族人,是羌族九支之一的烧当羌大汗的女儿,马竞在河西郡的威望极高,更深得羌人的信任,所以,他只要回到河西郡,必定能得到羌人的支持,可以很快组成一支以羌人为主的大军。

    但端木正不能让他走,姑臧防务还需要他,端木正自己清楚,在战略上,他还可以说说,可真要说起战场拼杀,他是万万不行的。

    但马竞的决心很大,端木正最后妥协,同意他派长子马汉回河西郡募兵,马竞勉强同意了。

    同时,在另一方面,端木正将消息暗地里悄悄放出去,姑臧人心大定,几大门阀将私兵全数提供给他,他无形中又得了两千人马。

    ------------------------------------

    天边刚刚露出一丝白光,隘口的士兵打个哈欠,虽然到了春末夏初,可这里的早晨依旧比较冷,算算还有会才到换岗时间,士兵向关墙外看了看,黑黝黝的,看不到任何东西。

    转身便要走,忽然一阵风从墙外拂来,后颈窝冷飕飕的,他刚伸手,忽然发现喉咙多了一截东西,低头看了眼,雪亮的枪尖,他想回头看看,却无力转身,不甘的逼上眼,临死之前,他看到另一个哨口也多了一个黑影,这黑影正冲这边打手势。

    秋歌抽枪,顺手挡了下尸体,让其无声的靠在关墙上,从下面又飘上来几个黑影,落地之后,秋歌才迈步向前,他的步子看上去不大,但两



第782章 战机
    “砰!”

    报信的吐蕃士兵被一拳打出帅帐,半空中鲜血便狂喷不已。

    “秋歌!”

    帅帐外的士兵听到里面传来的怒吼,小心翼翼的抬走报信士兵。

    乞力满愤怒异常,他很清楚自己的状况,黄沙关一破,凉州各地的晋军迅速向姑臧方向收缩,大晋皇帝恐怕已经开始从中原和雍州向凉州调兵,国相的战略目的已经完全实现,现在他只要将晋军吸引到黄沙关附近就行了,若能相持到冬天,那就更完美了。

    但乞力满却不满足,这次出征,他最大的期望便是在战场击败黑豹,如果能砍下秋歌的脑袋,那才完美。

    所以,他最在意的便是秋歌。

    可秋歌却不按常理出牌,没有走狐岭峡谷,没有到三江口,撤到不知那去了,自己在四下找他,他却转身偷袭了黄沙关。

    秋歌不知道,他夜袭黄沙关,烧了关上的粮食和草料,战果却远比他想象的要大。

    国相撤走时,给他留下大批粮草,后勤补给暂时不用,不过,这些天过去,也到了该补给了,昨天,正好有补给粮队赶到黄沙关,结果被秋歌一把火烧了。

    一通发泄后,乞力满才气呼呼的,抓起一块令牌,命令后方即刻组织第二批粮草,半旬之内,必须送到军前。

    “格桑丹增,你去守黄沙关,别象顿珠那个笨蛋给人宰了。”

    据败兵回报,黄沙关守将顿珠被秋歌一枪挑毙,让乞力满震怒之余又暗暗心惊。

    黄沙关这样重要的要隘,自然不会派个笨蛋驻守,守将是国相亲自挑选的顿珠,这顿珠同样是名满吐蕃的勇士,出自格尔寺,塔尔寺护寺金刚的弟子,有七品武师的境界,居然不是秋歌一枪之敌。

    粮食现在是关键,乞力满虽然看上去很粗鲁,可实际并不是莽撞之人,连续两道命令后,他下令清查全军粮食和草料,所有人从现在起,粮食都要定量。

    但这是不够的,统计数字很快便送来,乞力满发现即便压缩口粮,也只能维持十天,可要在十天内送来粮食和草料,那是不可能的,现在他唯一能作的便是以战养战。

    抢!这是唯一的办法。

    于是,乞力满决定出兵攻打各地的坞堡。

    在过往的战争中,吐蕃人很少攻击坞堡,除非坞堡首先攻击他们。

    这是自然是有原因的。

    吐蕃人与鲜卑匈奴一样,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城,而且坞堡看上去很小,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特别是凉州的坞堡,外有吐蕃鲜卑窥视,内有流民做乱,所以,坞堡一般都建在易守难攻之地。

    攻击坞堡,都是一个目的,获得粮草,无论坞堡中人还是吐蕃人都明白,所以,逼急了,坞堡中人玉石俱焚,将粮食一把火烧了,结果便是双方都得不偿失。

    所以,攻击坞堡并不完全靠武力,但乞力满并不懂这个,他也无法派出更多的兵力,只能派出两个部落的勇士,告诉他们,攻下坞堡,除了粮食马料,其他金银财宝女人都归他们所有。

    两个部落的头人闻言不由大喜,这两个部落不是小部落,这次各自带了三千和四千部落勇士出战,他们最大的希望是能占些草场,如果不能,抢些东西也好。

    乞力满还是提醒他们,在攻击坞堡时,要注意晋军的动向,别只顾头不顾腚。

    两个头人满口答应,带着部队就出发了,乞力满在他们走后,又叫来两个将领,两人各带五千兵马,往东面搜索攻击。

    ---------------------------------------

    秋歌很快得知乞力满的举动,乞力满分兵正是他期待的,黑豹只有三千人马,乞力满不分兵,五万人马聚在一起,他啃不动,只有乞力满分兵后,他才有机会。

    朱靖率部退到望川,派出两队斥候来找他,将凉州的形势告诉他,他也就大致了解护羌将军府的部署。

    徐都尉建议退到灵渠,与方达会合,按照护羌将军府的部署,展开下一步行动。

    但秋歌没有接受,黄沙关是在他手上丢了的,他要亲手夺回来。

    偷袭黄沙关,一把火将乞力满的粮草烧了个精光,而后,秋歌便带着部队远遁七十里,休息一晚后,他又绕道潜伏在乞力满的东南的树林里,窥视乞力满的动静。

    他就像潜伏在山林中的豹子,盯着猎物,随时准备发出致命一击。
1...345346347348349...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