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柳寒的措施见效了,余杭很快安定下来,各家店铺的损失也统计出来,这期间满桐带着水师回转余杭,同时带来的还有抄走的东瀛人的银子和一部分珠宝。

    不过,柳寒没有立刻将银子珠宝交还给东瀛人,而是在第二天开始审理这些东瀛人的案件。

    与满桐几乎同时回来的还有韩澄,在余杭东瀛人开始失控后,韩澄便力主调兵镇压,但留在余杭的水师都尉楚宁拒绝出兵。

    楚宁的理由很简单,他手下只有三百多士兵,兵力差距太大;其二,他的兵都是水兵,不擅长陆战;他的主意是封锁海路,断了东瀛人从海上逃跑的路子,而让韩澄到吴县求援。

    韩澄连夜赶往吴县,他嫌乘船太慢,带着几个士兵快马连夜赶往吴县,于是便在路上错过,好在,还没都到吴县,半道上遇见满桐的水师南下,得知柳寒已经赶往余杭,转身便和满桐一块赶回余杭。

    柳寒没有从山田开始,而是先从长岛武士开始,长岛武士由于有小野的吩咐,没有大的作乱,只是在期间有少数几个人禁不住鹿岛武士的挑唆,参加了抢劫,有余杭店家出来指正。

    这几个东瀛武士被判枷号一日,赔偿店家的损失和被打伤者的医疗费。

    这个判处实际上是轻了,柳寒也不隐瞒,直接告诉大家,这次是因为事出有因,所以轻判,以后再有抢劫的,一律重处。

    小野对判罚自然没有异议,该缴多少银子就缴多少,被判枷号的,拉到县衙外枷号示众。

    随后对山田进行审理,山田承认了所有罪行,提出只惩处他一个人,饶恕其他人,柳寒没有同意。

    “谁的罪归谁,你是头领,罪行最大,处罚也是最重,鞭打十下,杖二十。”柳寒说着扔下三根木签,一根木签代表十下。

    小野在边上很意外,山田的罪看上去是最大,居然只是打三十下,这样的判罚已经很轻了。

    山田自己也很意外,他原以为怎么着也是砍头,自己对上官拔刀出手,这位上官怎么会放过自己,没想到就打三十下就完了。

    韩澄很不理解,他觉着这样处理太轻,山田至少应该服苦役,而那两个打伤人的,应该流放八百里。

    “知道为什么放过你们吗”柳寒看着他和小野上村说道,也是韩澄说,山田摇头,小野也不明白,韩澄气鼓鼓的在边上,观刑的余杭百姓,当听到判决后,都发出不满的嘈杂声。

    “很简单,你们在这期间,虽然抢劫了财物,打伤了人,但你们没有杀人,没有强奸女人,这说明,你们还是知道利害的,还是没想将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是想因此拿回自己的财产,所以,你们还有救。”

    “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但凡心中有一丝善意,就要挽救他们,而不是一刀毙命。”

    柳寒没有隐瞒,声音好像不大,却是灌注了内力,县衙内外的百姓都听得一清二楚,百姓们的反应慢慢平静下来。

    不过,柳寒也没完全放过,两个出手很重的放火的鹿岛武士被判服苦役一个月,就在余杭的苦役场。

    剩下的鹿岛武士被判处鞭十下或枷号不等,有七八个当场打了五大板后就释放了。

    对于余杭商家的财物损失,柳寒就从满桐带来的银子从赔偿,最后,柳寒对满桐进行了处理,水师在这次查抄江南会中,有误判,虽然事出有因,但满桐身为主将,当负主要责任,按照军法,在全军官兵面前,鞭刑十下,水师全体官兵观刑。

    这个处理结果在事




第835章 岸边踏剑光(上)
    良久,山田才起身,在薄雾中,脚步迟缓。

    薄雾中还有个人没有走,他站在那,无声无息,就像长久以来那样,没有引起过别人注意,但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山田君,你若真想拜在柳大人门下,还不够诚啊。”

    山田愣了半天,追上那道人影,躬身道:“还请盖先生指点!山田,感激不尽!”

    盖埙,出身余杭平民,家里世代打鱼为生,到他这一代,好容易出了他这个读书人,小心翼翼的经营十多年,才谋到一个县丞的位置,可只有极少人知道,这次余杭东瀛人事件中,他才是功劳最大的一个。

    就在东瀛人开始闹事,留守的水师将领拒绝出兵,韩澄不得不连夜向吴县求救,是他单枪匹马闯到东瀛人那里,说服了山田,不要杀人,不要放火,把事情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

    这才制造出,柳寒来了后,比较容易处理的态势,否则,就算柳寒也不得不开杀戒,而这样处理的后果,...,后患无穷。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山田君,你诚意不够啊!”

    山田再度躬身:“还请先生指点。”

    盖埙微微叹口气,却没有说话,只是拍拍他的肩,转身离去。

    山田迷惑不解的看着他的背影,半响,似乎有所悟,神情坚毅的离开了。

    天色大明,余杭百姓这才知道,柳寒柳大人已经离去,数万百姓涌到码头,涌到城头,然而船影已经遥不知踪。

    来时急如星火,走时闲庭信步。

    船,早已经消失在明媚的阳光下,码头只剩下空空的江水,和带着腥味的海风。

    柳寒没有直接回吴县,而是继续南下到宁县,即便在余杭,他与吴县的联系也没断,每天都有消息从吴县传来,吴县的局势很平静,一切都在掌控中。

    三天后,他赶到宁县,见到了马烨方杰和宁县县令田凯。

    马烨毕竟不是韩澄这样的没有经验的政坛初哥,将宁县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查封的商铺全是与江南会有关,没有扩大,甚至还有减少。

    宁县同样有东瀛人商会和武士,这些武士商会同样是来自南东瀛岛,余杭东瀛人作乱时,没有与他们联系,等他们知道时,余杭的东瀛人已经被柳寒强力镇压,山田乖乖的接受惩处。

    柳寒同样见了这里的东瀛商会会长和武士首领,宁县的东瀛人主要来自南东瀛岛一个叫东成国的地区。

    柳寒同样与他们交谈,发现这些东瀛人更好打交道,他们在海外岛上也同样藏有财物,但很幸运,没有被水师发现。

    与这些商人交流,柳寒试探的问他们需要什么,这些来自东成国的商人几乎一致希望能到大晋内地作生意。

    在余杭,来去都匆忙,柳寒有意发展吴郡的海外贸易,但没有时间,更主要的是,这不是他份内的工作,这是盛怀和冯胜的活,他要作这些,是越界了。

    不过,他还是想知道,如果开展海外贸易,需要这个朝廷作那些改变。

    详细询问后,柳寒才知道,东瀛人这些年一直试图去扬州,甚至更远,可在扬州便受到当地商会的排挤,与当地商会门阀发生数次冲突,最终导致朝廷下令,东瀛商人只能在吴郡经商,不准进入扬州各地。

    除了这点,东瀛人还抱怨,朝廷官员任意压榨他们,税收很重,每船商品都是七抽一,有时甚至达到五抽一,三抽一。

    对这个要求,柳寒不置可否,他没有这个权力,与这些东瀛的交谈,主要想了解东瀛。

    他最后问了个问题,为何东瀛人不到齐国或青州作生意,这两地比吴郡更靠北,路程更短。

    “不是我们不去,是不准去,那边更利害,看到我们就直接罚没财物,人还送官。”

    东瀛人提起青州齐国便叫苦不迭,连连摇头。

    柳寒又打听了些东瀛岛上的情况,这些东瀛人与小野山田所言大致相同,没有什么新消息。

    不过,东瀛人还是告诉了他一个消息,向南继续航行,走上三到四个月,南边有一个大岛,再走上一个月左右,可以到南边更远处的陆地。

    “你们见过金发碧眼的人没有”

    “见过,”东瀛人很肯定的点头:“在南边,野得很,蛮横无礼,他们不作生意,只抢劫,是海盗。”

    柳寒很是惊讶,原本是随口一问,没想到居然真有,西边的人居然真跑来了,难不成大航海时代开启了见鬼了!

    连忙细问,可惜东瀛人也不知道更多,这些金发碧眼的家伙其实是海盗,凶残无匹,没人愿意遇上他们。

    在宁县待了五天,查看宁县的情况后,他对宁县非常满意,马烨方杰做事谨慎,没有什么大麻烦。

    最后,柳寒告诉马烨方杰,自己会在吴县等他们,他们将这边的事处理后,尽快赶到吴县。

    所谓处理之后,自然是财物上的事,宁县是江南会的重要据点,仅仅造船作坊便有两个,比起余杭来也就差一点。

    另外还有宁县主要几



第836章 漱香斋(上)
    阳光照在江面的船,也照在辉煌的宫殿上,明黄色的宫殿显得更加恢宏,气势迫人,一扫久蓄的阴森。

    林公公又躺在院子里,享受着夏日的阳光,感到浑身通泰,他喜欢春天,喜欢夏天,喜欢阳光。

    惬意的喝上一口茶,将茶杯放在案几上,顺手拿起卷宗仔细看起来,看着看着,倦意起来,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柏公公缓步踱进,走到林公公跟前,看看他,忍不住摇头,示意下,一个小太监悄悄过来,搬了张躺椅过来,然后又端来茶杯茶壶。

    柏公公坐下,同样惬意的喝了口水,仰头看着天空,明晃晃的阳光,刺眼。他不由将眼睛眯起来,心里再度纳闷,为什么这林公公会喜欢这样,这有什么舒服的。

    顺手拿起茶几上的卷宗,看了几眼,神情随即严肃起来。

    “这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林公公闭着眼答道,柏公公笑道:“您没睡着啊。”

    “长眠春光中,乃平生所愿,可惜,...,唉,睡不着啊!”林公公叹口气,望着头上的翠绿,幽幽叹口气:“树欲静,风不止!老柏,江南的事,诡异!”

    柏公公点头:“暗杀封霄,挑动东瀛人;胆大包天!”

    “这次柳寒立下大功了,”林公公闭着眼说道:“若不是他应对得当,恐怕江南已经乱了,新税制随即也就终止,这一计,厉害。”

    “谁干的柳寒有没有抓住凶手”柏公公急促的翻看卷宗。

    “唉,这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林公公面无表情:“他派人跟了,但跟丢了。”

    “是真跟丢了”柏公公皱眉问道,在这里久了,很自然有了凡事都打个问号,对任何事最初都打个疑问。

    林公公没有回答,他的沉默便是一种态度。

    柏公公翻看几页,拿出一页,上面记载的是柳寒这些天的行踪和言论。

    “他身边有咱们的人”

    “这是自然,”林公公的声音有些飘:“这柳寒毕竟来历不清,在没完全弄清他的来历之前,必要的防备还是要的。”

    柏公公微微点头,林公公的声音又飘来:“不过,以柳寒的精明,恐怕也猜到了。”

    柏公公再度点头,心中禁不住涌起些疑窦。

    “不过,从他在江南的作为来看,此人对朝廷还是忠心的,不过,有些事,还有些疑点。”林公公说道。

    “哦,是那些事”柏公公问道。

    “也不是,”林公公微微摇头:“有些事,还得再看。”

    “既然还有疑点,你就敢把虎贲卫交给他”柏公公不解的问。

    “既然有疑点,与其放在远,不如放在身边仔细盯着。”林公公慢悠悠的说道。

    柏公公再度点头,密报对柳寒的言行记载很清楚,作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做的那些决定,甚至连两大大宗师一起降临扬州,都作了报告。

    柏公公又仔细看了一遍卷宗,心中依旧疑惑不已,他没有看出任何疑点,在扬州,与顾玮句誕相处都很好,半点不争权;处理田凝库粮案中,连夜奔袭吴郡,无论手段,还是周密,都令人称道,那有什么疑点甚至连中饱私囊都没有,竟是个清官能吏。

    象这样的大案,就是个肥缺,办案官员不趁机搜刮的,以柏公公的见闻,就几乎没有。

    柏公公扭头看了看林公公,林公公好像睡着了似的,他欲言又止,最后轻轻叹口气,将卷宗放下,靠在椅子上。

    似睡非睡中,忽然觉着身边有动静,连忙睁眼,小麦子正说着什么,看到他醒来,林公公笑了笑:“让他低声点,没想到还是打搅了你。”

    柏公公揉揉眼睛,小麦子连忙挥手,一个小太监很快送来温水和毛巾,柏公公擦了把脸,抬头看着林公公苦笑道:“没想到就睡着了。”

    “春眠困顿,人之常情,”林公公微微一笑:“正好,说说下一步安排吧,小麦子,传信江南,让柳寒尽快将赃物赃款送回来,那些田地庄园,尽快变成银子。”

    “是啊,有了这笔银子,朝廷这一关就算过了。”柏公公宽慰的舒口气,塞外大捷,朝廷许下的赏赐,可朝廷府库空虚,压根拿不出这笔银子,只有靠这次抄家来填补亏空。

    林公公也同样点头,熬过这一关,朝廷可以有段舒心日子过了,林公公喝了两口茶,抬头看着柏公公说:“盛怀的事可以解决了。”

    “压了这么久,时机到了”柏公公有些疑惑,盛怀的案子一直在控制中,廷尉府过了两堂,然后便压下了,不让再审了。

    “小麦子,把新收到的消息说说。”林公公说道,小麦子上前一步:“祖宗,刚收到消息,盛怀的母亲死了,但盛怀没有上报。”

    柏公公先是一怔,随即醒悟:“隐匿母丧!这可是大不孝。”

    匿丧不报,在大晋是大罪,不光免官,身败名裂,也会被士林鄙视,子孙还会因此抬不起头来。

    “你怎么知道的”柏公公纳闷的问道:“难不成在盛怀家里还有眼线”

    盛怀虽然是封疆大吏,可还没到专门部署眼线的程度。

    “是豫州的查到的,盛母几个月前便患病,前不久病逝,至今棺椁还停在家里,没有下葬。”

    &



第837章 穆公公要告老(上)
    “你先下去吧,这本奏疏,你拿去批。”皇帝的语气很平和,却让潘链有点无地自容。

    潘链颤颤巍巍的向皇帝行礼,倒退着出去,半道上,趔趄下,差点摔倒在地。

    林公公面不改色,好像没有看见,柏公公脸上滑过一丝笑意,随即正色。
1...367368369370371...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