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宫里的命令是虎贲卫调回帝都,在袁营口的禁军已经奉命南下扬州,接受柳寒的命令。

    柳寒默不作声的将命令交给南笙,南笙接过来看后却很理解。

    “大人不知道,这几天朝廷邸报上说,朝廷决意在雍州冀州豫州推行新税制,雍州是秦王在主持,冀州是陈宣陈大人在主持,豫州是吴缜吴刺史,朝廷反对声如潮,皇上甚至不得不取消了去寒山避暑的计划。”

    “为何”柳寒纳闷的反问道,南笙摇头:“估计是几个老夫子上疏劝阻吧,什么浪费公帑啊,劳民伤财啊!差不多就这样吧,加上推行新税制,皇上恐怕也没什么心情。”

    柳寒深吸口气,觉着南笙的判断很有道理,沉默了会,他点头:“宫里既然下令了,你们收拾收拾,等禁军到了,你们就回去吧。”

    “您不跟我们一块回去”南笙有点意外。

    柳寒苦笑下,他也不愿意留在扬州,而且在虎贲卫,便意味着留在权力中心,更便于追查那个人。

    “宫里的意思看来是让我留在扬州,你不知道,要来接替你们的禁军是我的部下,所以,你们要走,我还得留下。”

    南笙这下明白了,不由叹息不已,忍不住问道:“大人,宫里这是什么意思大人留在扬州还能作什么”

    柳寒摇头:“我估计宫里还有指令下来,扬州估计还有事。”

    虎贲卫离开扬州,扬州的局面变化不大,那怕军队也不会出事,扬州校尉沈惜是个文弱书生,对军旅一无所知,扬州的军队掌握在虞阀手中,现在虞阀被他收服了。

    扬州乱不了!

    南笙走后,柳寒在屋里徘徊两圈,抬头看见周胜,轻轻叹口气:“你也知道了,咱们兄弟这一场,暂时只有这样了。”

    “大人,不能和您一块回去,实在遗憾,唉,宫里把大人留在这做什么。”周胜也很遗憾,在柳寒身边其实没作什么,倒是在吴郡和扬州的抄家中,收入不少,而且做得干净利落,没落丝毫痕迹。

    柳寒的前景一遍光明,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他的卫士,自然水涨船高,前途同样一遍光明。

    千里做官只为财,虎贲卫也免不了俗套。虎贲卫的饷银比禁军还高几倍,而且每次出任务,都有赏银,所以,一个虎贲卫的饷银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没事,或许以后,我们还能共事。”柳寒微笑着说:“把朝廷的邸报拿来,我看看有什么新消息。”

    果然如南笙所料,邸报上有很多消息,太原王圆满结束使命,在草原上大会塞外诸部,开始率部返回大晋;另外最重要的便是,朝廷宣布在冀雍豫三州全面推行新税制。

    随后便是朝臣的一遍反对,邸报上没说有多少人上疏,可也透露了,朝臣大部分反对,邸报上甚至还摘抄了几个名儒的奏疏片段。

    柳寒看到这,不由摇头,这邸报是尚书台负责,很显然,这是尚书台故意为之,潘链这家伙现在是赤膊上阵




856.第856章 朝中乱(中)
    第856章 朝中乱(中)

    薛泌一整天都在这种忐忑不安,患得患失之中过去,幸好皇帝的心情不错,没有察觉,倒是张猛始终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下朝后,薛泌回到家中,茶饭无味,罗师爷看出他有心事,便旁敲侧击询问。

    “这事,左右都为难,前后都不好走!”薛泌叹口气,随后又微微摇头。

    罗师爷很理解的叹口气:“是啊,朝廷这摊事,稍不留心,恐怕就是万丈深渊,大人必须小心又小心。”

    “你这不废话吗,”薛泌没好气的骂道:“能不能出点有用的主意,朝廷这摊子事,谁都知道,这新税制是给朝廷收了不少银子,可也得罪了不少人,朝中那些大臣,还有太学国子监的士子们,反对的不少,唉,这事,不好办。”

    罗师爷也沉重的点头:“朝廷这事做得太急,现在很多人都在观望,大人,你不能作出头鸟,现在那些大士族门阀还没表态,我估计他们还在观望,大人若这个时候出头,将来事情若有了变化,大人便成了众矢之的。”

    “谁说不是呢,”薛泌叹口气,这正是他为难的地方,新税制对朝廷有利,所有人都知道这点:“在扬州便出了不少事,顾玮弹劾了多少人,现在冀州,陈宣又弹劾了不少人,今天他又弹劾渤海郡郡守苏东,还有两个县令。”

    “陈宣做事一向刚猛,冀州又是本朝财富之地,朝廷派他去冀州推行新税制,这冀州要乱了,朝廷诸公恐怕就坐蜡了。”罗师爷叹息着说道,眼前的朝局一团乱,任谁都看不清。

    薛泌喝了两口,看着渐渐起来的月色,月色朦胧,如同在明亮皎洁的月亮上盖了层面纱,如眼前的朝局,看不清。

    看着罗师爷,薛泌不由想起柳寒,以往朝局纷乱时,总能及时得到柳寒的指点,那怕身在扬州,都能及时送来,可不知为什么,这次却没有

    薛泌忍不住有些纳闷,想了想起身:“算了,大不了,我躲着。”

    罗师爷也随着起身:“大人,朝局看不清,就暂时按兵不动。”

    薛泌勉强笑了下:“那是自然,出头鸟,看上去风光,可最先倒下的便是他们,这次就让给张猛蓬柱他们了。”

    “不过,秦王那边要小心应付,他上的奏疏,您还是要帮着说话的。”罗师爷提醒道。

    从府里出来,薛泌的马车在城里乱转,还不到三更天,街上还没宵禁,即便有宵禁,以薛泌现在的权势,巡城的城卫军对他也只能退避三舍。

    可在城里绕了两圈,薛泌也不知道该上那,望着热闹的青楼酒肆,他忽然觉着这些很无聊。

    “上柳府。”薛泌吩咐道。

    此前,即便柳寒在帝都,薛泌也很少上柳府,更没在这么晚上柳府的事。

    到了柳府,柳铜立刻通报老黄,柳寒不在家,家里就由老黄做主,后院由天娜主掌。

    “薛大人漏夜来访,是有什么急事”老黄开口便直奔主题,神情间有几分不满,柳寒与薛泌的合作是秘密的,私下进行,薛泌这样公然造访柳府,很犯忌讳。

    “怎么,连茶都不请我喝一杯”薛泌笑呵呵的,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

    老黄微微一笑:“成,不知大人喜欢喝什么茶”

    “雾山吧,这茶比较淡,”薛泌说着便走进屋里,老黄只好跟着进去。

    双方在榻上相对而坐,老黄看着薛泌,薛泌也看着老黄,半响,轻轻叹口气:“黄先生,最近心里乱糟糟的,所以,今日特地登门,想请先生为我解惑。”

    “纾困解惑那你来错地方了,你该上道观去,哪里专管纾困解惑。”老黄神情冷静,甚至有一丝嘲讽。

    薛泌自嘲的苦笑下:“黄先生切莫戏弄在下,新税制在三州推行,朝中大臣谏言汹汹,下面除了陈宣那二杆子顶着风雨向前冲,秦王要分期干,吴缜干脆不理会,潘链似乎铁了心要与皇帝作对,皇上想罢潘链又罢不了。”

    薛泌说着直摇头,老黄听后却没有感到丝毫可笑,神情依旧那样轻松:“就为这”

    “这还不乱,”薛泌苦笑下:“很多大臣,还有士林中人,说新税制违反了祖制,那些士子也跟着起哄,黄先生,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支持吧,那不就成了出头鸟,可若反对,势必惹怒皇上,唉,两难啊!”

    老黄静静的看着薛泌,心里越发认同柳寒对这个人的评价,能将小人之事,说得光明正大,同时又坦率真诚得让人难以拒绝。

    “大人之所以有此困惑,原因在于,大人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老黄决定按照柳寒的部署,先将薛泌推上去,至于其他,以后再说:“敢问大人的志向是什么”

    “志向”薛泌微怔,眉头微皱,老黄点头:“对,敢问大人的志向”

    “我那有什么志向,我就想掌握尚书台,当几天尚书令。”薛泌笑嘻嘻的答道。

    老黄露出微微的笑意:“这个志向已经不小了,要再大点,那就是皇位了。”

    薛泌连忙摆手:“此等想法,我可从来没有过。”

    “这我知道,否则,这个大门是断不敢让你进的。”老黄也同样笑道。

    薛泌愁眉苦脸的拱手:“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其实这没什么不好解释的,”老黄说道,这时家丁送上茶水,又搬来小炉,将水壶放在上面烧。

    老黄待家丁出去后,才有开口说:“其实没什么难的,要想执掌尚书台,你首先得在尚书台,现在尚书台的诸位大臣中,你和延平郡王资历最浅,但也最年青。

    延平郡王是宗室,你是外戚,皇上把你们调入尚书台,就是将你们视为自己人,是他准备改组尚书台的第一步。”



第857章 朝中乱(下)
    薛泌眉头皱得很深,心中却波浪滔天,看上去正在好转的朝局,在老黄眼中居然如此严重,危机重重。

    更主要的是,老黄的话里暗示,皇上恐怕顶不住压力,最终会被迫放弃新税制。

    士族,薛家就是士族一员,按照新税制,薛家的损失不大,按照目前的新税制,每个士族都可以保留太祖定下的田地,这部分田地依旧不交税,而薛家这些年衰落了,不管是田地还其他,不但没发展,甚至还减少了。

    所以,他对新税制没有多大抵触,觉着能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也是件好事。原来没进尚书台之前,他对朝政没什么感觉,自从进了尚书台,才知道朝廷的难处,甚至可以说是艰难维持,财政困难已达到极致,为了出塞这一仗,朝中大臣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才勉强凑够了军费,可战后的犒赏,又让朝廷为难了。

    正是看到这些困难,他对薪水并不反感,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朝中大臣汹涌反对,支持的人居然很少。

    这让他感到了蹊跷,随后潘链不顾皇帝震怒,坚持反对,这让他嗅到危险。

    今晚来请教老黄,老黄的话让他有拨云见日的感觉,但也给他提出个操作难度极高的对策,墙头草。

    “按照先生的说法,新税制很可能被推翻”薛泌还是不太相信,皇上自登基以来,十分强势,甚至可以说是刚猛,要不是太后拦着,潘链恐怕已经被罢职问罪,可以说决心极大,态度坚定,顾玮在扬州推行时,凡是挡在路上的绊脚石,被全数踢开,连盛怀都被斩首。

    盛怀问罪斩首,这出乎很多人意料,也出乎薛泌意料,匿丧不报,以前也不是没有过,最多也就是流放,最轻的也就是罢职,多少年不得出仕,从来没有斩首的,朝廷给盛怀拟的那些罪名,在薛泌看来,压根不是什么事,强占别人的田地,天下士族门阀谁家没强占。

    柳寒给薛泌的信里分析过这个案件,认为盛怀对抗新税制太激烈,朝廷以盛怀为鸡,杀之吓猴,震慑群小。

    种种看来,皇帝的决心是坚定的,可就这样,老黄居然还说皇帝有可能退让。

    老黄轻轻叹口气,他知道薛泌问的什么,想了想说:“我没有确实的证据,可朝局绝不会象现在这样,看上去处处顺利,可就是这处处顺利,让我心惊胆颤。”

    薛泌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还是不懂。

    老黄也微微摇头,这薛泌资质还是差了点,要是柳寒,恐怕已经明白了,而且知道该怎么作。

    薛泌有些羞愧,可心有不甘的继续问道:“皇上的决心很坚定,要不然是太后出面可太后已经出过一次面了,保下潘链,还会出面制止新税制”

    老黄摇头:“不是太后,太后虽然精明,可她还不会出面阻止新税制,所以,我想不明白,当年昭阳时,皇帝的态度也很坚定,可转眼便拿昭阳开刀,平息众怒。”

    这是这些年,老黄唯一没有想明白的事,当年泰定帝决定变革的决心也很大,对昭阳的支持也是不遗余力,而当时,泰定帝刚战胜了鲜卑,被称为中兴之主,威望直追武宗和太祖,可就是这种情况下,他依旧退缩了。

    这说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逼得泰定帝不得不退让,可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呢老黄不知道,他想了十年,都没想出来。

    薛泌有些失望,可看老黄的神情,心中一动:“黄先生和昭阳郡王是”

    老黄苦涩的点头:“以前的事不提也罢,王爷,唉,十年了,当年王爷幕下,英才济济,黄某不过其中一小卒。”

    薛泌沉默了,当年他还小,不过也到帝都来了,亲眼看到昭阳郡王谋反案的结果,菜市口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地方州郡上,凡是支持昭阳的,全数清洗,不知有多少人掉了脑袋。

    送走了薛泌,老黄回到潇湘别院,在院子里徘徊,大脑袋小心的上前,低声询问是不是端把椅子出来。

    老黄没有回答,抬头看着昏暗的弯月,弯月四周有一圈晕黄,看着有些不明。

    “老师,您说这薛大人能行吗”大脑袋又小心的问道。

    老黄依旧没有回答,这话很好回答,也很不好回答,他与薛泌没有多少交往,这段时间才与薛泌有了直接接触,今晚薛泌打破常规跑来,说明这人嗅觉灵敏,没有被这一时的景象给迷惑,这是从政的基本素质。

    可这朝局,....

    老黄自己也拿不准,当年邵阳一败涂地,可邵阳毕竟是仰仗皇帝的支持,没了皇帝的支持,失败不可避免,可今天不一样,是皇帝在主持,这与邵阳有天壤之别。

    大脑袋看看老黄的脸色,没有再问,小心的站在边上,老黄思索半响,回到房间起草了一份秘书,交给大脑袋,让他赶紧发出去。

    当晚,薛泌在家也同样辗转难眠,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睡了会,坐在马车上又小睡了会,睁开眼,已经到了宫门前。

    摇摇晃晃走到尚书台前,还没进门便听见里面的声音。

    “秦王这是首鼠两端,新税制乃国策,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秦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雍州乃太祖龙兴之地,当年,太祖起兵,兵寡缺粮,要不是陈杨侯等门阀的支持,太祖不可能攻取长安,也不可能获得河东门阀的支持,而正是有两大地区的门阀支持,太祖才能攻取天下,建立八百年大晋,隆兴元年,太祖于黄河之端盟誓,与士族共天下。”

    &n



第858章 墙头草(上)
    至治五年的这个春夏,吐蕃犯边,被凉州守军成功击退,出塞大军一战定乾坤,大晋依旧是一个庞大的巨人,依旧不可战胜。

    在出塞大军还没凯旋,一场朝争风暴,爆发了。

    在观察数十天后,士族的反击终于展开了,而且目标十分精准,就是对准新税制的策划者和核心,张猛。

    两天之内,弹劾张猛,要求废除新税制的奏疏,足足有数百封,接下来,地方大员的弹劾奏疏一封接一封飞到尚书台。

    至治五年七月,豫州刺史吴缜上疏,反对在豫州推行新税制,认为新税制乃与民争利,小民不堪重负,强行推行,势必动摇国本。
1...375376377378379...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