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一旦其中的某一个点被发现,那么以之为支点弄清整个群岛的结构,就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了。
错过复活节岛之后,麦哲伦及其船队所发现的第一片陆地。
是位于复活节岛西北方向,与之相距3000公里的普卡普卡岛。
再往上算的话,普卡普卡岛又属于一个名叫,“失望群岛”的小型珊瑚群岛。
这个群岛的陆地总面积仅为17平方公里,其中普卡普卡岛为5平方公里。
在麦哲伦发现它时,这些珊瑚岛上,甚至可能还没有波利尼西亚人定居。
以至于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麦哲伦没有在岛上找到淡水和补给,才为之取了个如此让人失望的名字。
如果麦哲伦的航向稍稍再往南偏一点。
他应该很有机会发现,距离普卡普卡岛约900公里处的“塔x提岛”,在海洋上,这点距离实在不算什么。
这个火山岛的面积达到1647平方公里,比珍z港所在的瓦h岛还要略大一点。
最为吸引航海者们的是,这是一个资源丰富、环境非常舒适的热带岛屿,生活着大量波利尼西亚人。
后世,塔x提岛的军事价值并不显著。
塔x提岛被很多西方游客认为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并出现在很多文化作品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以外,这个天堂岛一般被按照信达雅的要求,翻译为“大x地”。
在地缘z治上,塔x提岛经常与,“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这是因为,塔x提岛所属的社会群岛。
及其东部的土阿莫土群岛、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100多个岛屿。
包括失望群岛,在19世纪末成为了法国殖民地。
条件最好的塔x提岛,则成为了“法属波利尼西亚”的z治中心。
&n
第556章 我们的航路(十二)
一个让我们感觉意外的情况是,后世新x兰并不太愿意继承管理库k群岛。
对于一个在地缘z治上,并没有什么想法的岛国。
管理这样一组距其主岛距离,长达2700多公里的外岛,着实有些不堪重负。
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新x兰甚至主动向联hg表明。
库k群岛绝对有自我管理能力,应该被大家视为一个主权国家。
后世,库k群岛虽然还不是正式的联hg成员国,但实际上已经算是一个d立的国家了。
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与之建立了外j关系,与之情况类似的,还在库k群岛南部的纽a岛。
事实上,参考英国允许苏g兰进行d立公投,以及米国因担心波d黎各成为米国的包袱。
而未能及时顺应后者民意,接受其为第51个z的案例,大家就不应该为库k群岛的z治变迁感到惊讶了。
就后世的情况来说,新x兰更愿意把库k群岛,当成一个只需负责进行外交指导,而不用承担经济责任的属g。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英、法两个老大帝国,都曾经染指过波利尼西亚群岛。
那么将太平洋,尤其是东太平洋视为自己门户的米国,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呢情况的确如此。
在库k岛以西,更为靠近180度经线的位置上,我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到“米属萨m亚”的标签。
萨m亚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体量最大的一组岛屿,总面积达到3134平方公里。
不过所谓“米属萨m亚”,仅仅只有199平方公里,其主岛为土土伊拉岛,有135平方公里。
萨m亚群岛中最大的两个岛屿,是土土伊拉岛西侧的:萨瓦伊岛和乌波卢岛。
这两个主岛面积加起来,就达到了2832平方公里。
后世,这两个主岛上建有一个d立的“萨m亚d立国”。
以方位来命名的话,萨m亚d立国又被称之为“西萨m亚”;米属萨m亚则是“东萨m亚。
显而易见,这应该又是一次殖民分割的结果。
1884年的柏l会议,再次成为了关键先生。
在这次会议之后,世界绝大部分土地,都被西方列强划定出了明显的势力分割线。
西萨m亚之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了d立国家。
是因为在那场关于萨m亚的争夺中,德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在1899年,得到了西萨m亚。
然而第一次世j大战刚刚开始,德国便失去了处在x约国包围之中的西萨m亚。
一战结束之后,一直到1962年d立之时,西萨m亚则一直处在新x兰的托管之下。
在米国的行政建制中,“米属萨m亚”属于特殊的“海w领地”,加勒b地区的波多l各也是。
这些殖民时代的遗产,都是以岛屿的形式分布于太平洋及加勒b海中。
其中在太平洋,除了东萨m亚以外,还有我前面说过的,西太平洋的关d和北m里亚纳群岛。
特殊的地缘z治结构及地理位置,也为萨m亚群岛造就了一些麻烦。
21世纪,为了融入地理位置相近的澳d利亚经济圈,西萨m亚将国际日期变更线,变换到了自己的东侧。
由此“萨m亚d立国”,一下子从“地球上最后一个看日出”的国家。
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看日出”的国家。
后面我们会说到,这样认定其实是有争议的。
由于米属萨m亚并没有这样的需要,没有跟进,所以导致后世的萨m亚群岛,被国际日期变更线一分为二。
在萨m亚群岛的西南方,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国度——汤j王国。
这个因“以胖为美”而闻名于世的岛国,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西南顶点。
整个汤j群岛的面积为464平方公里,其中主岛汤j塔布d
第557章 我们的航路(十三)
这些从天而降的新鲜淡水,往往也会有些异味,但老天爷还是比某些陆地要靠谱的多。
要知道,像“失w群岛”这样缺乏地表淡水的海中陆地,其实并不鲜见。
比如曾经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南海太平岛,其淡水也是依靠几口机井来获取的。
当然,老天爷会下雨却不会下吃的,特别是远洋者们期待的新鲜蔬菜、水果。
因此远洋者们还是很期待海岸线,尤其有人居住陆地出现的。
麦哲伦是在离开麦哲伦海峡后第55天时,于1521年1月21日,发现今隶属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失w群岛”。
两周之后,船队在今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境内,再次发现了新的希望。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个奇葩国度,基里巴斯绝对可以入围候选者名单。
你可以试着把地图定位到太平洋中央,然后再缩至最小比例,就会在地图上发现两条线出现。
东-西向呈直线状态的那条,很显然是赤道;而南北向拐了十几个弯的,则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当中最为让人费解的,是国际日期变更线在赤道附近的变向。
在这个方位上,国际日期变更线,甚至向东弯了个3300多公里的大弯。
这个突出部,就是基里巴斯造成的。
基里巴斯总共由33组岛礁组成,这些岛礁又被分为三部分:
西侧的吉尔伯特群岛、中部的菲尼克斯群岛,又叫“凤凰群岛”,以及东部的莱恩群岛。
这些珊瑚岛的面积都非常小,所有的陆地面积加起来不过812平方公里。
然而它们分布的范围,却又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能够,圈出35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j济区。
这个面积,甚至比印渡的面积,还要大50万平方公里。
不过如此大的专属j济区,却并没有为基里巴基的经济作出什么贡献。
后世这个太平洋腹地国家,仍然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原因很简单,真正有渔业和海底矿产资源开采价值的,是那些较浅的大陆架地区。
大洋岛属性的基里巴斯诸岛,所圈出的都是当下没有办法开发的深海区。
特别的位置与巨大的地理跨度,造就了基里巴斯特别的时区归属。
其中,吉尔伯特群岛,位于原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的东经172°54’。
时区上,则属于东半球尽头的东12时区;基里巴斯境内的另两大群岛:
菲尼克斯群岛、莱恩群岛,却属于西半球的西11区和西10区。
类似跨越几大时区的情况并不鲜见,最起码我国、俄g、米国这种地域辽阔的国家,都存在这种现象。
只是尽管菲尼克斯群岛实际无人居住,莱恩群岛的人口还不到两千。
但基里巴斯跨越180度经线,又称“对向子午线”的客观现实,却会造成国内居民同时生存在两天的窘境。
鉴于汤j、萨m亚等国,也相继把自己的时区,从西半球移向了东半球。
并认定自己为东13区,但具体到莱恩群岛的东14区,却是地球上独立无二的存在。
这意味着,生活在莱恩群岛的基里巴斯人,可以自豪的声称,自己每天能够看到地球上第一缕阳光。
再具体点说,应该归属于莱恩群岛的主岛,面积为363平方公里的圣诞岛,注意与澳d利亚西北的圣d岛区别。
另一项属于圣d岛的荣誉,是这个岛屿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
在一个国家里统一日期、时区,并不能单纯看作是争夺一个虚幻的第一,更多还是出于自身内部整合的需要。
选择方位上的就“西不就东”、时区上的“就东不就西”,则是受外部地缘z治环境的影响了。
单从基里巴斯的地理结构来看,这个选择似乎应该是反过来的。
第558章 我们的航路(十四)
在米国得到的三组岛礁中,面积最大且有开发可能的,是4.5平方公里的贾维s岛。
考虑到几乎位于赤道上的贾维s岛,与东北太平洋的夏w夷,东南太平洋的米属萨m亚之间距离,几乎都为2000公里。
米国一定要战略性的在此布上一个点,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在贾维s岛的西侧,同样位于赤道附近、180度经线以东。
米国还占有两个面积更小,且暂时没有开发的无人珊瑚岛:贝k岛和豪l岛。
对于一个视东太平洋为后院的超级大国来说,这几个支点的存在,最起码能够让自己在战略上,感到更安全。
至于是否要启动军事开发计划,则要看有没有受到具体威胁了。
后世,即无人居住,又没有淡水的贾维s岛、贝k岛、豪l岛并没有开发。
麦哲伦发现的陆地位于莱恩群岛的南部,具体是哪个岛屿并不十分确定。
悲剧的是,麦哲伦发现的岛屿上,除了椰子外可能同样没有淡水存在。
好在这一地区的年降水,能够达到1600毫米。
船员们还是很有机会从老天爷那里,补给些新鲜淡水的。
“风”反而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赤道无风带的恶名,早为航海者们所熟知。
虽然所谓的“无风”并非完全一点风没有。
但相比在季风和信风驱动下日行千里的航速,在高温下缓慢航行的日子,实在难以让人满意。
继续向西北方向航行,以摆脱这条可恶的无风带,将是麦哲伦的接下来的小目标。
从莱恩群岛重新出发后,麦哲伦开始进入太平洋西北海区。
理论上,由倭国列岛、冲s群岛、f律宾群岛等岛屿所组成的第一d链,都有可能成为麦哲伦的下一个重大发现。
至于到底是谁,那就要看s帝的旨意了。
毕竟有那么多的海上发现,源自一场不期而遇的风暴。
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太平洋西北海区可不是一片空白,这片海域同样密布着诸多小型岛屿。
从封锁东亚大陆的角度来说,这些岛屿中的一部分,被归入“第二d链”的概念。
以麦哲伦的航向来说,在登陆第一d链之前,有很大机会先遇到第二d链中的某个岛屿。
“第二d链”,并非是唯一出现在,太平洋西北海区中的地缘板块概念。
这一海区中大部分岛屿,还被概括“密克罗尼西亚”。
鉴于“密克罗尼西亚”,已经成为岛群中一个国家的名称,密克罗尼西亚联b。
更不容易引发误会的称呼,应该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那么这两个概念范围有多大程度重叠,如此划分又有什么样的地缘政治背景呢
一如波利尼西亚一样,密克罗尼西亚也是南岛语系中,一个种族/语言集团的名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