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石油产品的出现,也让鲸油市场逐渐消失。

    鲸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天帝在创造这个星球时,为每一寸土地和海洋,都设定了它的存在价值,商人们则负责用人间的货币,来为之标定价格。

    看到土地价值的不只是商人,还有z治家。

    以大航海时代的情况来说,往往是商人基于逐利的目的,去探索每一片土地。

    当这片土地的经济价值呈现之后,z治家们再从地缘z治的角度,来审视这片土地的未来。

    具体到斯瓦尔巴群岛的情况来看,情况却又变得异常的复杂。

    1884年,以解决刚果归属为主要议题的“柏林会议”,最终却成为了列强,瓜分非洲及至世界确定基本原则的会议。

    此后,西方各国纷纷开始在地图上,明晰自己的殖民地边界。

    换句话说,为每一片被人类所发现的土地确定归属,开始成为了一项共识。

    由于长期以来捕鲸业的兴盛,使得原本无人居住的斯瓦尔巴群岛,拥有了许多,来自欧洲各国的基地及定居点。

    在捕鲸业衰退之后,这片岛屿并没有马上失去经济价值,煤矿等矿产资源,成为了另一项有利可图的资源。

    地理相近的挪威和沙俄,是斯瓦尔巴群岛主权最有力的争夺者。

    而其它在斯瓦尔巴群岛,有着历史关系的西方国家,亦不愿意这两国专美这个群岛。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各国在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20年,达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z治妥协:

    承认挪威对斯瓦尔巴群岛“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并约定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

    同时,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

    参与1920年条约签署的共有包括:挪威、英国、米国、倭国、丹麦、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在内的18个国家。

    为了彰显条约的利益均沾性,5年之后,又相继邀请了包括:f联、芬兰、德国、我国等33个国家加入。

    当时代表我国的b洋政府,的确受邀成为了该条约的签订国。

    这意味着,后世我国也可以和其它,50个签约国的国民一样,自由出入这个身处北冰洋的群岛,

    并在挪威法律的管理之下,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

    依据条约,我国政府已于2004年,在此建立北极黄河站,以进行北极区域的科考工作。

    追根溯源的话,斯瓦尔巴群岛蒙上的这层“公益”属性,源起于大航海时代,那些殖民者的到访,及对鲸群资源的发现。

    然而,对于最先将这一资源记录下来的哈德逊来说,即使是因为他的发现,开启了英国的商业捕鲸产业,他的命运也没有什么改变。

    接连两次失败,让m斯科公司失去耐心。

    幸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哈德逊的殖民发财生涯就此终结。

    此刻,正倾力打造海上物流网的荷兰,同样在觊觎,东北航道所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

    威廉巴伦支的那次“巴伦支海”探索之旅,只是这项工作的起点。

    1609年,被m斯科公司解雇的哈德逊,接受了荷兰人的邀请,帮助他们再次探索“东北航道”。

    然而,在这个方向,人类注定是没有办法,在风帆时代获得成功的,这次,哈德逊甚至刚刚绕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因为恶劣海况而不得不返航。




第889章 米国的建立(八)
    在进入哈德逊河口之时,哈德逊认定这条,能把他带往北方的河流,是打开“西北航道”的入口。

    然而很快,航道变窄及咸水消失的现象让船员们明白,他们航行在通往太平洋的航道上。

    接下来,哈德逊并没有就此返航,而是继续溯河而上,探索了200多公里,抵达后世纽约州的s府奥尔巴尼。

    纽约市并不是纽约州的s府。

    在一个以商业为基础的社会里,z治中心的地位,并不具备天然吸引力。

    就像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只是一个地缘z治妥协的选择,亦没有因此变成一个超级城市。

    事情发展到现在,哈德逊应该已经意识到,他这次对“北方航线”的探索工作,再次不得不惨淡收场了。

    针对哈德逊河的探索,真实目的变成了为荷兰探索一块,有贸易潜力的殖民地。

    从结果上看,荷兰人最终对这项工作是认可的。

    最起码,通过在哈德逊河口所建立的贸易据点,荷兰人能够溯河而上,向土著印第安人收购皮草。

    值得一提的是,回航后的哈德逊,并没有能抵达阿姆斯特丹复命,而是在经停普利茅斯港时,被英国人扣留。

    很显然,英国人也意识到哈德逊这次远航的价值,并希望他能够将探索成果交付给英国。

    不过,出于个人荣誉及对契约的尊重,哈德逊还是想办法将航海日志,转交给了他在荷兰的投资人。

    获得哈德逊河考察结果的荷兰,随后在此尝试了一些贸易活动,但并没有马上着手,在哈德逊河口建立殖民地。

    直到1621年,五月花号差点抢滩哈德逊河口的消息传到荷兰,荷兰人才开始真正行动起来,成立了以新大陆为经略目标的“荷兰西印度公司”。

    1624年,荷兰在哈德逊河口的“加弗纳斯岛”建立定居点。

    次年,再从当地土著手中,购买了日后纽约市的中心“曼哈顿岛”,以兴建自己在北美的殖民中心——新阿姆斯特丹。

    而由新阿姆斯特丹出发,沿哈德逊河向北探索、扩张的殖民地,则被称冠名为“新尼德兰”。

    尼德兰为“低地”的意思,当时的荷兰还包括日后的比利时、卢森堡,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省g和国”。

    可以这样说,半个多世纪前英国人,对“东北航道”的探索工作虽然遭遇失败,但却意外打通英、俄海上贸易通道,及催生“m斯科公司”。

    半个世纪后,又一名英国人代表荷兰,针对“西北航道”的探索工作,又计划外的成为了“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催化剂。

    类似“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例子,在大航海时代比比皆是。

    就像原本以为自己发现印度的哥伦布,却帮助西班牙和欧洲,打通了通往新大陆的大门一样。

    这些“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既定目标能不能达成,

    因为这个目标本身,就有可能是不现实的,但只要能勇敢走出去,这个世界就会给你以回报。

    好了,我们还是来看看由哈德逊的这次探险工作,在地缘z治层面所带来的后果。

    最直接的后果,是因为荷兰人的插入,使得“新尼德兰”或者说“纽约”,在当时,成为了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南北分割点。

    这一点,倒是与其气候分割点的属性极为贴合。

    至于说哈德逊本人,他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

    以“地缘”这个视角来说,并不会去追溯某个传奇人物的一生,但如果这个人的经历,与重大地缘事件相关的话,那还是一个很好切入点的



第890章 米国的建立(九)
    除了三大主岛以外,北极群岛还拥有36560个岛屿。

    数数好的你们可以计算下,这些岛屿放在一起,理论上可以产生多少条航道组合。

    好了,也不用算了,这种理论算法并没有什么意义。

    从字面上看,“航道”跟“水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适合舰船的通行。

    以北极群岛的情况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当中有相当多的水道,处于常年封冻状态。

    即使纬度较低部分,有机会在夏季露出部分海面,航船也很容易为浮冰所威胁。

    1912年4月,以纽约为目的地的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地点,位于北纬41度43分,大体也就和五月花号登陆的鳕鱼湾相当。

    而作为“西北航道”的入口,拉布拉多海最南端的纬度也有53度了。

    如果说,在宽约800公里,气候相对温暖一点的拉布拉多海,航行安全还是有保障的话,

    只要不犯泰坦尼克号那样的错误,那么,在位置更高寒、岛屿密布大得多的“北极群岛”穿行,将“水道”变“航道”的困难,将成倍的增加。

    在拉布拉多海之西,航道的选择倒并不复杂。

    在这一区域,格陵兰岛与巴芬岛之间,拉开了一条东西宽约500公里、南北长约为1300公里的水道。

    水道的入口,就是之前提到的“戴维斯海峡”。

    不过,当年约翰戴维斯,只是探索了这条水道的一半,就因为冬季即将到来,不得不返航。

    时间其实是打通“北方航线”时,所遇到的最大困难。

    因为在北极群岛海域,每年海面不被冰封的时间,最多只有盛夏的1-2个月时间。

    而这短短的时间里,同样存在为浮冰所困的风险。

    在戴维斯和阿蒙森之间的数百年间,还有很多探险家,尝试过打通“西北航道”,其中又以英国人为主。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612年-1616年间,五次探索北方航线的英国人“威廉巴芬”。

    从这个名字上,大家应该也已经听出来了,这位探险家,就是“巴芬岛”名字的来源。

    在1616年的那次探索中,威廉巴芬完成了约翰戴维斯未尽的工作:对格陵兰岛与巴芬岛之间的水道,进行了全面探索。

    这一开拓性工作,不仅让他得到了世界第五大岛的命名权,还为这条水道的北部,贴上“巴芬湾”的标签。

    名字虽然只是一个标签,但却是殖民国家对殖民者们最好的纪念。

    只是,对于当时那些“西北航道”的殖民者来说,他们更关注的,还是能不能打通这条传说中的航道。

    往大了说,这是一个历史使命;往小了说,也需要对投资人负责,毕竟,此类航行大多都有商业资本在幕后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戴维斯海峡与巴芬湾的分割线在哪,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标注方法。

    鉴于戴维斯已经完成了一半工作量,将格陵兰岛与巴芬岛之间的这段“西北航道”,

    南部标注为“戴维斯海峡”、北部标注为“巴芬湾”,看起来更显公平。

    将之统称为“戴维斯-巴芬水道”,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航行到“戴维斯-巴芬水道”的尽头后,威廉巴芬和后来的探索者们,将面临一个新的方向性选择。

    地理上看,“北极群岛”在这一位置,被分割为了明显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巴芬岛及其以西的南部群岛。

    一部分是以埃尔斯米尔岛为核心的北部群岛。

    1953年,为纪念21世纪仍在王位的,英国女王“”加冕王位,后者又被单独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群岛”。

    &nb



第891章 米国的建立(十)
    尽管,“飞蛾水道”与白令海峡之间,不再有群岛对航道进行分割,但实际上,对于当时的殖民者来说,却是更愿意在望见陆地的情况下航行。

    尤其在几乎没有可能,在一个航海季完成整个航程的情况下,陆地能够为你在漫长的冬歇期,提供生存的机会。

    这使得穿出北极群岛之后最合理的选择,是沿着j拿大和阿拉斯加岸线一路西行,直至看到白令海峡。

    为了寻找更温暖的航道,数百年来由兰开斯特海峡,进入下一段航程的北极殖民者们,往往并不会一路向西穿透“飞蛾水道”。

    而是会转而向南,希望在“北极群岛”与大陆之间,寻找到一条“南方水道”打通航线。

    当然,理论上你们以后,也可以向北,往“伊丽莎白女王群岛”去试试运气。

    不过,谁都知道,纬度越高,就离死亡越近的情况下,这并不会是第一选择,除非南方水道看不到希望。

    在后来无数次的北极探索中,“约翰富兰克林”的故事,可以在验证“南方水道”,是否可行的问题上提供参考。

    1845年5月,在英国海军资助的下,富兰克林船长和他的船员离开了英国,开始了又一次北极探险。

    在穿出“兰开斯特海峡”之后,殖民者们转而向南,航行至了靠近大陆的“威廉王岛”。

    悲剧的是,这支被英国官方寄予厚望殖民船队,此后便失去了消息。

    以至于后来的北极探险活动,很多都肩负着寻找他的任务,一方面是被高额赏金的吸引。

    富兰克林船长的“悲剧”,源自于不能在一个航海季,完成整个“西北航道”的探索工作。

    尽管一次性带足了三年的给养,但他的船只在1846年9月,便被困在了威廉王岛附近海域。

    而在次年夏季,船只仍然没有办法从海冰中脱困,富兰克林亦在当年6月病死。

    以至于剩下的船员,在消耗完储存的给养后,不得不在1848年夏季来临之前弃船登陆,直至死亡将他们一个个带走。

    如果富兰克林船长能够继续向西航行的话,那么他将有可能打通一条,沿着北美大陆岸线西行的航线进入波弗特海。

    这条“西北航道南方支线”,自西向东可分为:毛德皇后湾、科罗内申湾两部分。

    与之相对的,刚被我们取了一个浪漫名称的“飞蛾水道”,则可被命名为“西北航道北方支线”,这两条航道的长度,均为1350公里左右。

    当然,鉴于北极群岛内部岛屿众多,南北两条支线之间,还会其它连接线。
1...265266267268269...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