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汉末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潜阳
郭斌微微一笑,没有理会。先是大声下令道:“众军听令,若有胆敢冲阵者,杀无赦!若有敢于私自下令屠戮战俘者,杀无赦!若有犹豫不前,敢于不听将令者,杀无赦!”?三个“杀无赦”,铿锵有力,杀气腾腾,配上郭斌尚滴着鲜血战袍,分外充满了震慑力。
然后挥手将玄龙枪扔给张飞,自己则信步来到中军帐前,对依然端坐的朱儁行礼,道:“臣伏龙亭侯、骑都尉、领越骑营、颍川郭斌拜见圣上,请圣上安。”
朱儁先是受了郭斌全礼,方起立道:“圣躬安。”
这时,郭斌方又行了一礼,道:“骑都尉、领越骑营郭斌见过右中郎将。”
朱儁持节,便是天子之使,郭斌询问天子是否安泰,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本来他应该先进入长社城,向皇甫嵩问安,只是军情所需,他一直未得机会入城,是以此时方得见这位满朝文武一齐举荐的右中郎将。
待一番礼节结束,朱儁开口问道:“骑都尉此番长社之战立有殊勋,我与皇甫将军自会上秉朝廷,为你请功。只是射我帅旗在先,围我帅帐在后,却是何意”
朱儁身材魁伟、面容肃正,腰佩金柄环首长刀,周身金色的鳞甲在日光下仿佛神光闪耀。再加上他是持节的右中郎将,奉旨率领两万官军剿灭颍川黄巾,身份极为贵重。两侧刀斧手林立,身后天子符节迎风起舞,因此更显得威风凛凛,不容侵犯。
这一番话,说得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郭斌知道朱儁以性格刚烈著称,只是二十万黄巾战俘的生命非同儿戏,事急从权,郭斌也只能软硬兼施,迫使朱儁改变主意了。
当下郭斌不卑不亢地道:“斌此来,特为护卫右中郎将周全耳。”
朱儁道:“哦何出此言朱某自有亲兵护卫左右,哪里要劳动伏龙亭侯大驾”他语气转冷,显然对郭斌的推托之词颇为不满。
郭斌道:“所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颍川的二十万黄巾军虽已是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倒,可天下还有几千万流民,几百万黄巾军,将军可杀得过来”
不等朱儁答话,郭斌继续道:“这些俘虏虽名为黄巾军,却多是被太平道裹挟之流民。若将军不闻不问一概斩杀,那么几百万黄巾军裹挟了几千万流民殊死奋战,朝廷可还有那么多兵力届时追根溯源,岂不是都要怪罪在将军头上斌此来,乃为止杀而来,恳求将军放这些俘虏一条生路。”
朱儁听得一头雾水,他始终摸不清郭斌的路数。
按说,郭斌已然说得如此透彻,朱儁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听不懂呢然而身处官场,自然要按照官场的规矩来办事。郭斌率军围困朱儁的中军大帐,这么大的事儿,早就够杀头的了,可他冒着如此大的风险,难道就为了给这些黄巾军俘虏求情
别闹了,这对他有什么好处他难道不知道,这些黄巾军俘虏就是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他难道不知道,只要谁接了这些俘虏,谁就要养着他们他难道不知道一旦这些黄巾余孽重新造反,他的九族都要受到牵连
郭斌说的这些道理,朱儁哪里有不懂的可是这本是他与皇甫嵩共同商议的决定,他们也是迫不得已。试问谁愿意背一个残酷好杀的恶名流传千古这不是没有办法嘛。所谓皇帝不差饿兵,便是上天再有好生之德,可长社城的粮仓中变不出粮食来。届时,非但这二十万黄巾军要造反,恐怕最先崩溃的是南路军这四万官兵。
到时候你郭斌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可皇甫嵩与朱儁这两路军的主帅可就倒了大霉了。
&nbs
第一百三十六章 颍川豪族
听了郭斌的提议,皇甫嵩与朱儁二人对视一眼,过了一会儿,皇甫嵩才道:“潜阳,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初你是阳翟县令,要安置阳翟境内的流民,自然是名正言顺。可如今你我皆为客军,又如何有能力处理好这样的事情呢”
皇甫嵩这话说得明白,当初郭斌在阳翟令任上,处理境内流民那是分内之事。可是如今皇甫嵩与朱儁二人只是中郎将,虽然位高权重,地位尊崇,可若要插手地方政务,毕竟不是那么方便。
而郭斌身为骑都尉,也是领兵打仗的身份,若是在阳翟境内,那还好说,毕竟他在阳翟县中威望极高,如今的阳翟令也是郭斌举荐的。可如今不同了,要联络颍川郡中的豪族,要集结粮草,还要组织黄巾降卒远赴朔漠,这其中有多少工作要做有多么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哪里是他们几个军伍之人能做得成的
况且皇甫嵩与朱儁随身的都是武将,要说打仗那是不含糊,可若要结交颍川豪族,要说服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将救命的粮草拿出来,这里要涉及到多少的利益纠葛若是皇甫嵩将大军开到人家门口去,自然是手到擒来,可他们是官军,而不是反贼,如何能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颍川是什么地方是他们可以撒野的地方吗
颍川郡乃是秦时所置,《后汉书》写道:“颍川郡,秦置。洛阳东南五百里”。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颍川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为何如此因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是在颍川郡的阳翟县建立的,自那以后,这里便一直是人口极为繁盛的地方。
西周分封之时,将与国都最近的地方分封给最亲近之人,而颍川便距离当初的国都极近,也是战国时韩国的所在。所以说,颍川郡人杰地灵,是有其历史沿革的。到了东汉,将国都设在洛阳,颍川郡虽属豫州,却是距离京师最近的大城市,其地位差不多便与如今的天津市相仿佛吧
颍川郡内大族,在东汉王朝都是数一数二的。所谓“汝颍多奇士”,“汝”指的是汝南,“颍”自然便是颍川了。而什么是奇士呢?所谓奇士,乃是非常之士,是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而奇士都是哪里来的自然不会是连书都不曾读过的贫苦农民家中,而是诗书传家的地方豪族。只有豪族,才有财力培养本族的后生晚辈,也只有豪族,才能为其杰出的后辈造势。所谓出名趁早,难道真的是有些人的德行感天动地,天上一声炸雷,所有人便都知道了他的德行出众了
要知道,那是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家既不会用微博,也不会用抖音。一个人的德行如何能在那样封闭的年代传播的天下皆知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天生便愿意与人分享别人的糗事。谁曾经见过一群人窃窃私语,所谈论的竟然是某个人如何德行高尚,如何光明伟大正确反而更多的是谁家的相公把某个小寡妇的肚子弄大了,或者是明星出轨小分队又添新成员之类的糗事。
而在那个时代若要让某个人出名,自然是家族力捧了,上流社会的人都说这个人德行出众,那么天下人便都觉得这个人的确是德行超出一般的。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若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么所谓的奇士,似乎便也不是那么“奇”了。
正是这个多出奇士的颍川,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地方上,其影响力都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若真是得罪了颍川的豪族,不要说郭斌,便是皇甫嵩与朱儁的中郎将做得都不见得能稳当。这也是官军在颍川郡不敢放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在颍川郡筹措军粮,要慎之又慎。
然而,郭斌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自然有解决之道。
当下起身拉着身后的荀彧,来到皇甫嵩跟前,道:“左中郎将可识得此人”
皇甫嵩久居边地,自然不认得荀彧,而朱儁看了却是双目一亮,不由得看着郭斌暗暗点头。朱儁以平定交州之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夫,久居京师,自然晓得荀彧这个颍川荀家的后起之秀。大名鼎鼎的荀氏八龙,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谓“荀氏八龙”,乃是荀彧祖父荀淑的八个儿子,是荀彧的叔辈。荀淑为战国荀卿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乡里称其为"智人",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荀淑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他的8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第6子荀爽最为知名,官至司空。
而荀家,在颍川郡那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与陈氏、钟氏、韩氏,并为颍川四大豪族。
皇甫嵩看眼前之人,神风隽爽,器宇轩昂,双目灵动而有神,飘飘然有出世之姿,心中大奇。忙道:“这位公
第一百三十七章 融合
由左中郎将皇甫嵩执笔,右中郎将朱儁以及两位骑都尉曹操与郭斌署名的奏折递到天子刘宏的案头后,一直因黄巾之乱而紧张焦虑的天子先是快速将奏折浏览了一遍,目露喜色,然后再慢慢从头看了一遍,方点点头,对一旁侍立的张让道:“你看看这封奏折,依朕看,这个移民塞外的主意十有**是郭潜阳的手笔。”
张让接过奏折,迅速浏览一遍,思考了一会儿,方道:“还是陛下有识人之明,否则便是他郭潜阳有三头六臂,也施展不出来啊!”
刘宏得到南路军大胜的消息,心怀大畅,盯着张让道:“朕知道,你对郭潜阳心中有怨言”尚未说完,张让忙惊得跪倒,道:“臣不敢!”
刘宏亲自扶起张让,止住他的话,道:“郭潜阳的脾气便是如此,他行事,有时候老辣得便仿佛是个多年混迹官场的老油条,滑不溜手,让人恨得牙痒痒;有时候却是不管不顾,胆大妄为得很!这次为了救那二十万黄巾降卒的性命,竟然带人将朱儁的帅帐给围了,虽是一片仁心,却也真是胆大包天!”
说虽如此说,可张让见天子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心中了然。忙道:“所谓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郭潜阳若不是飞扬跳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哪里能靠着七百骑兵便将二十万黄巾贼寇的大营搅得天翻地覆”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笑着道:“这个混小子,非要给他点儿颜色瞧瞧,方能让他将这混不吝的性子收一收!”
张让听了,心中暗道:天子虽说要给郭斌点儿颜色瞧瞧,却分明是要好好调教他一番。想到此处不由得悚然而惊:郭潜阳年尚不及二十,天子这一番调教,莫不是要留给太子!想到此处,却连往下想都不敢想了。
于是,五日后,在长社城外主持近二十万黄巾降卒编组事宜的皇甫嵩,便接到了圣旨。?圣旨上将皇甫嵩、朱儁、曹操一通夸,并各自论功行赏。然而,让人奇怪的是,本来立功最大的郭斌,则未曾提到一个字。直到前来传旨的小黄门拿出第二封圣旨,皇甫嵩等人方舒了口气。若他们升官的升官,升爵位的升爵位,而功劳最大的郭斌却一点儿好处也没捞着,那就太不合常理了。这让不明内情的人看了,就好像皇甫嵩、朱儁嫉贤妒能,排挤郭斌似的,他们这封赏拿着也烫手不是看来郭斌果然是圣眷优渥,天子竟单独为他下一道封赏的旨意,这实在是天大的面子了。
然而,转折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这一篇圣旨,洋洋洒洒近千言,除了开头那句:“虽除贼有功”之外,后面竟没有一句夸郭斌的话。因为带兵包围朱儁帅帐之事,劈头盖脸地将郭斌骂得那是狗血淋头。最后处理结果是功过相抵,着其听从皇甫嵩将令,戮力剿贼。
宣读旨意的小黄门一口气将近千言的圣旨读完,只读得口干舌燥。他虽常常宣旨,却从未见过洋洋洒洒近千言的圣旨,最奇特的是,这近千言的圣旨通篇都是在骂人的。他虽是中常侍张让的人,可对于张让对郭斌的忌惮,那是一清二楚。因此读完圣旨后,虽然心里很是痛快,却绝不敢表现出来,还得作出一副沉痛悲伤的神态,装模作样地将郭斌安慰了一番。
其实,只要看一眼帐外立着的一个个黑着脸的凶神恶煞的军将,便可晓得小黄门为何如此胆战心惊了。
反观郭斌,却没有太大不满,反而是皇甫嵩、朱儁、曹操诸人,甚至身份尚低的孙坚,都前来对他好一番安慰。郭斌知道,兵围朱儁帅帐,那是要掉脑袋的大事,天子这一番训斥已经是保护他了。否则自己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虽然于党人有恩,却也容易遭人红眼,成为众矢之的。
郭斌熟悉官场的套路,虽然是训斥的诏书,却也给传旨的小黄门封了厚厚的银封,这让原本对此并未存希望的小黄门大喜过望。
送走小黄门,郭斌向皇甫嵩提出前往北路协助卢植剿匪的主意。
南北两路官军剿匪,本应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南路军既然取得了极好的战果,那么北路军自然要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皇甫嵩之前虽然有书信给卢植说明了南路军的战况以及下面的作战计划,可是许多事毕竟无法说得明白透彻,许多话也不方便落在纸上。若是郭斌真的能前往北路卢植的所在,将南路军的详细战况向卢植分说明白,那必将对北路战场的作战发挥极为有利的影响。
于是,在将黄巾军俘虏移驻塞外的事情安排好后,交给荀彧带着何曼以及手下的五百军士接手,郭斌便受皇甫嵩令,率领所部七百骑兵,北上冀州支援卢植去了。
看着郭斌众人渐去渐远的背影,荀彧脑中回想的是昨日夜中戏志才对他说的一番话。
昨日一应事情布置妥当后,戏志才便带着郭嘉往荀彧房中去了。
屏退左右,戏志才问荀彧道:“文若可知道,主公为何派你去安置黄巾降卒”
荀彧道:“主公仁德,此举自然是为了保全这二十万人的性命。”
戏志才道:“主公行事,一向是严谨慎重,非一举多得,则不屑为之。”
荀彧道:“张世平、苏双二人北上乌桓境内几个月,却因人手不足而头疼万分,此番二十万人手派遣过去,必可解决其人手不足的问题。”
戏志才道:“不错,主公布局塞外,的确需要人手,非但建城,还要守卫城池,哪一样都需要
第一百三十八章 抵达
戏志才、荀彧、郭嘉,皆为一时人杰,提头知尾,三人对郭斌的计划都已了然。
荀彧叹道:“主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又何尝不是时刻在践行此言啊!”
戏志才道:“不错,文若此去塞外责任重大,二十万汉人北赴朔漠,先不说一路上吃喝拉撒一系列的工作,抵达之后的一番作为更是意义重大。文若心中可有成算”
荀彧道:“此时粮草既足,所虑者,只新城的建设和守卫问题。这二十万人若都能安全抵达塞外,则建城的人手便不成问题,天子也下了允许建城的旨意,又有阳翟建筑公司的人支持,想必城池可以很快便建设完成。”
戏志才点点头,道:“不错,那么安全问题呢”
荀彧道:“此次北上,主公将何曼交给我,想必也是考虑到了安全问题。”
戏志才点点头,道:“塞外之民,畏威而不怀德。张世平、苏双二人既在塞外搭好了乌桓部族的线,那便好好利用,最紧要的是刚去的半年时间。”
荀彧同意道:“不错,我打算一旦抵达塞外,安排好了护卫和建筑的一干事宜,便让何曼跟随张世平与苏双二人前往各大乌桓部族。一是为了重申友谊,二是为了震慑宵小。恩威并施,方可收得奇效。”?戏志才与郭嘉对视一眼,看向荀彧,眼中满是激赏。
郭斌将何曼归到荀彧手下,命他随着荀彧北上,也是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至于荀彧个人的安全,郭斌将随身护卫他的郭大五人派了过去,何曼负责的却是新建城池的安全。至于郭斌的护卫问题,自有随身的五十个铁卫负责。此时的郭斌,身系阳翟县十几万人的生死存亡,其安危,乃是阳翟集团的重中之重。虽然郭斌本人武艺超群,可战场非同儿戏,个人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所谓的万人敌,也不是真的能亲手斩杀一万个人。
因此,阳翟县对于郭斌的安全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严密的制度。非但在数量上增加到常备五十人,而且在护卫时间上亦有周全的安排。护卫总数有一百五十人,乃是从各军之中挑选出来的武艺高强的猛士。分成三个组,每组五十人,采用三班轮休的制度。因此可以保证,郭斌的身边时刻都有五十个武艺精湛的精锐卫士,而且有一百个可以随时驰援的预备队。
以郭斌的武艺,便是深陷百万大军的围堵之中,只要能缓得一缓,也是来去无碍。因此这一百五十个卫士目前的责任,便是迅速应对紧急情况,为郭斌提供反应的时间。然而,随着战事的发展,他们偶尔也会在郭斌的率领下亲冲敌阵,所过之处,势如破竹,在战场上也闯下了赫赫声名。
乌桓人重视个人武勇,郭斌将何曼派了过去,正是便宜。
此时,国内的战争主要是以剿灭黄巾军为主,而何曼先前为黄巾军的将领,让他亲临战阵则多有不便,而镇守塞外却正是再合适不过了。以他两米多的身材,一身臻于化境的外家功夫,正可极大地震慑乌桓人。而何曼亦未曾辜负郭斌的期待,在塞外乌桓境内闯下了赫赫名头,这就是后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