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凡星点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的拐弯处
那又如何是好呢
班主任自知已经管不了这个马海涛,就决定交给学校的保卫科,让保卫科好好管一管!
保卫科还是有不少手段对付这样的学生的!
“今天你就别参加校运会了,跟我去学校保卫科报到!”
说完,班主任当真领着海涛,走向了保卫科。
很快,全校的师生,都看到了马海涛在保卫科老师监督下,正在进行着各种“身体锻炼”——跳台阶、跑操场。
另外,大家还发现,马海涛的长发,被剪得乱七八糟的,再也不能“帅呆酷毙”了……
当天中午,随着最后一项比赛的结束,校运会进入了尾声。
比赛结束之后,依然没有课,但学生们还是需要回到教室,总结这一次校运会。
虽然最终的成绩还没有统计和公布,但初二三班的体育尖子赵志武,英勇地夺得了跳远、跳高、长跑、短跑第一,以及标枪和接力跑第二的恐怖成绩,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虽然成绩吓人,但志武对于标枪和接力跑才取得第二的成绩很是耿耿于怀。用他的话讲,标枪是因为他很少接触,还是最近为了比赛才临时抱佛脚练了几天;而至于接力跑,他满嘴都是抱怨,说是队友不争气,拖累了他!
三班的学生都在激动地讨论着志武的成绩,志武自然是欢天喜地。
三班还有不少同学参加了校运会,但几乎没有取得什么名次,也就是洪梅子的跳绳拿了一个并列第三。而同样参加跳绳比赛的王晓斌、何若兰、黄雅兰皆是没有取得名次。
大家也为梅子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可是,梅子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眼睛一直望着第四组第五张书桌的空位置。
海涛就座位坐在第四组第五张书桌,但他还在保卫科老师的监
第两百四十六章 德隆得道(第一节)
第一节
石顶宫的改造建设,已经落下帷幕。
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的石顶宫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宏伟的山门;一条直达宫前的水泥路;绿化、照明、以及凉亭等更是一应俱全;供奉石顶真仙的正殿来了一次大修;功能齐全的大戏台也已建成,甚至还修建了一座用于供奉地方杂神的偏殿……除此之外,正殿一侧修建了一个放生池;放生池的一旁接了一眼山泉,美其名曰“仙泉”;正殿后面几颗古老的石斑木,挂上了凤来县古树名录的牌子;就连石顶山山顶的擎天巨石也被赋以浓烈的宗教色彩,除了修建了直达山顶巨石的石阶小道,擎天巨石也被围栏围了起来,上面还刻了几个金色大字——“通天仙石”。
当然了,还有一个公用厕所,取代了叶金水家条件恶劣、人畜共用的茅厕。
从此,内急的人们,再也不用忍受那一股令人发指的恶臭,并且再也不用害怕会被大傻偷看屁股了。
现在,石顶宫已经是华强镇首屈一指的道教活动场所,甚至还成为了凤来县新兴的一个风景旅游区。
这一些,对于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的上山村,无疑又新添了生机与机遇。
改造建设已经落下帷幕,而为了打响石顶宫的名气,展现石顶宫全新的风貌,石顶宫管理委员和及上山村村委会,一致决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并邀请了华强镇以及凤来县的相关领导,以及凤来县宗教协会的相关人士,一起出席这个盛大的典礼。
早在石顶宫改造建设即将完成之时,村里在“石顶宫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新成立了“石顶宫管理委员会”,设常务理事一名,副理事三名。
叶金水有私心,为人又有失公允,早在村里成立“石顶宫发展建设管理委员会”之时,他就因为人品的问题,只担任了一个副理事。不过,由于石顶宫改造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是叶金水发动广大信众而筹集来的,叶金水可谓是劳苦功高,加上上山村实在是找不出比他更熟悉宗教事物的人选,所以这一次成立的“石顶宫管理委员会”,叶金水终于如愿地当上了常务理事。
他这个常务理事一当,别的啥也不着急做,反倒是先把自家的猪圈和公用厕所连成了一体!
人畜粪便沤出来的大肥,农业生产、林木培育等都离不开它。另外,石顶山旱地所需的大肥,都是人工辛辛苦苦从山下挑到山上,也就叶金水一家住在半山腰,省了不少行脚挑担之苦。现在,叶金水自家用不了那么多的大肥,但叶金水是一个人精,他早就寻思着届时可以拿那些用不完的大肥做人情,拉拢一下人心。
他经常采取这样的拉拢手段。所以,即使他经常做一些损公肥私的事情,很多人也不好当面说他的不是。
“石顶宫管理委员会”还有三名副理事,分别是叶永诚、叶永盾、张坚定。
叶永诚是村里老年协会的理事,为人公道、正派,就负责石顶宫的一应账务。
叶永盾的村长快当到头了,他也适时地退到幕后,给年轻的叶康元让路,现在主要负责对外联系方面的事务。
另外一个副理事,原本大家推举的人选是前任村支书叶文明。虽然叶文明为人也饱受诟病,但他终究是上山村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见过世面,也经得住大小场面,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只不过,叶文明的门上出现了叶国相、叶兴财这么两个羞死先人的玩意,儿媳妇更是上山村桃色新闻的焦点人物,备受打击的叶文明一蹶不起,再加上身体的原因,现在基本上每天都缩在家里,吃药、感叹人生。
叶文明没有办法出任副理事,已选定的几名正副理事都是老骨头,大家就商量着推举一个年轻一些的人选,有什么繁重的事情也好冲在前头。若要说,上山村的几个现任领导都正当年轻,但他们都是“仕途中人”,过度参与这些宗教的东西,怕是对仕途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也只好作罢。
大家把目光落到了叶德兴身上。
村里的年轻人当中,除了出远门的叶老六,也就叶德兴算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人物。他不仅年轻,而且敢作敢当,另外还参与了小学的教学楼、村里的水泥路、石顶宫的改造等建设,完全可以胜任副理事一职。
不过,就当大家准备推举叶德兴之时,村那头驼背岭的村民集体闹起了意见。
上山村由苦茶坡和驼背岭两个角落组成,也是叶、张两个姓氏各自的聚居地,共同组成了上山村这个大家庭。但苦茶坡的叶姓最早居住在上山村,人口又达三千之众,凡事都是压制着后来的驼背岭张姓,两个姓氏之间也时常发生一些矛盾。
若要说,石顶宫的石顶真仙是苦茶坡叶姓笃信的神明,而驼背岭张姓迁到上山村之后,本着入乡随俗的作法,也把石顶真仙视为他们的守护神,并不遗余力地为石顶真仙出资出力。说远的,就像是那一场“破四旧”的运动,驼背岭也为保护石顶真仙的雕像出过不少力;说近的,这一次石顶宫改造建设,驼背岭也是捐资捐物,各家各户甚至还抽出一名劳动力,义务到石顶宫里参与建设。
现在,石顶宫成立了管委会,可是大小理事里居然没有驼背岭的人,他们肯定不干了,就派出原副村长张坚定作为代表,到石顶宫里表达强烈的不满。
以叶金水为首的一些人,以苦茶坡上的事情,还轮不到驼背岭插手为由,就是坚决要把驼背岭的人排除在人选之外,就和张坚定等一干驼背岭的代表闹上了。而以叶永盾为首的一些人,本着团结互助的精神,大度地表示可以推举一名驼背岭方面的代表,作为副理事。
与驼背岭的矛盾还没有解决,而以叶金水和叶永盾为首的两方,却开始争论不休了。最后,还是由同样有着不小功劳的村支书叶世新出面,不仅肯定了驼背岭的地位,也肯定了驼背岭对石顶宫的付出,并且还建议由原副村长张坚定出任另一名副理事。
张坚定就这么被抬举进了管委会,驼背岭那边感到很是满意,对石顶真仙也就更加“虔诚”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声势浩大的落成典礼就如期召开了。
典礼共分三步走——石顶真仙巡境赐福、石顶宫改造落成仪式、善男信女祈愿礼佛活动。
这一天一大早,整个上山村,不分苦茶坡或驼背岭,也不分男女老幼,全都以一颗虔诚的心,等待着石顶真仙巡境赐福活动的开始。
今天正逢周六,学生们也出现在石顶宫,并且还有任务呢!
第两百四十七章 德隆得道(第二节)
第二节
典礼过后,上山村开始平静下来。
人们的生活,不可能围绕着那一个木头雕像,也就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中,下地的、出门的、求学的、做生意的……
那一个木头雕像,只不过是人们某种寄托罢了。
不过,那一个木头雕像,却还是给上山村带来了实质上的变化。
石顶宫已经完成了改造建设,现在的石顶宫可以说是集宗教和风景区于一身。经过那一场声势浩大的典礼之后,石顶宫的名头已经传遍了华强镇,也在整个凤来县传开来,信徒和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礼佛的、游玩的,使得上山村这个穷乡僻壤的人流量激增起来。
人流量激增的好处,完完全全在苦茶坡的两间小卖部显现出来了,不论是刘丽萍的小卖部,还是叶进来的小卖部,那生意简直就是呈直线上升,礼佛所需的蜡烛香纸,充饥的饮料糕点,经常是供不应求。
不过,叶进来的小卖部,生意终究还是差一些。他的小卖部早就没有什么地理优势,再加上他的为人、性格,完全比不上大方、热情、又能说会道的刘丽萍,也算是白费了这么一个大好形势。
见是这样一个大好形势,村里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开始有想法了。有的人想要开个小饭店,有的人想要摆个卖土特产的小摊子,有的人想要学叶国忠那样跑摩的,甚至还有人想要像叶文联他们那样经营客运……
想法是好,并且随着上山村各方面条件的改善,这样的生意肯定也会应运而生。当然了,这也是当初村里全力支持改造石顶宫的原因。
不过,就算是人们有想法,暂时也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还是需要时间、需要能力,才能够把想法变为实际行动。
我们就拭目以待,希望上山村能够早一日奔走在小康的道路上……
上山村平静下来,人们的生活虽然暗流汹涌,但还是显得平静无常。
平静的生活,却总是会出现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这不,叶老冒家里那个精神恍惚的疯婆子,就成为了上山村的焦点。
这倒不是她做了什么蠢事,而是她最近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原本,这个精神恍惚的女人,无非就是从村头逛到村尾,何时何地都可以解决她的内急,从来也不会害臊。当然了,她肯定不能知道什么是害臊。除了这一些,要是哪个猴孩子把她惹急了,她会呲牙咧嘴、不清不楚地喊叫几句之外,但凡她见到生人,就会远远地躲起来。可是,这几天这个女人不知道怎么了,从早到晚就是疯疯癫癫、大呼小叫,而且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她都会追着不放,好像跟她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
就这么一个精神恍惚的女人,这一些不同以往的表现,只能够说明她已经从精神恍惚,演变成为精神病了,也就是农村人嘴里说的“疯婆子”。这也不奇怪,她的两个男人非傻既痴,自从她开始出现精神恍惚的情况,家里也从来没有对她进行治疗,她由此演变成为精神病,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没啥稀奇的。
可是,人们却偏偏把这个正常的情况,看成了稀奇,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稀奇的说法——这个女人,不是鬼上身了,就是着了魔,才会表现得如此的不正常。
这个说法迅速在村里传开。
而人们除了尽量不往叶老冒家附近经过之外,倒是一致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对待这个疯婆子鬼上身、着了魔一事。
随后,疯婆子居然被叶老冒和叶德隆关起来了。
从这之后,叶老冒家里又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事情——关人的那屋子,不管是白天黑夜,都能传出一阵慎人的哭嚎,就是经常传出一阵拍门砸窗的声响。
这样的情况,似乎更加证实人们对于疯婆子“不是鬼上身了,就是着了魔”的猜测。
很快,这个猜测得到了一个高人的证实——叶金水。
这些神神鬼鬼之事,叶金水一向最有发言权。他结合了疯婆子种种异常的行为,又结合了叶老冒一家把疯婆子关起来的行为,神神叨叨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件他亲眼所见的事情:
一天夜里,他从熟人家里喝了酒,正走在回石顶宫的小路上。突然,他发现山林那边亮起一道白光,白光如同闪电一般,飞向苦茶坡。他定睛一看,发现白光居然落在了叶老冒家的屋顶上,一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以他的“法力”,他清楚地知道这一道白光绝非等闲之物;虽然他“法力”高强,但在没有弄清白光究竟是何方妖魔之前,他不敢擅自行动,所以就急忙回到石顶宫,请求石顶真仙的“帮助”。石顶真仙“告诉”他,那白光实为成精的白兔幻化,并附在疯婆子的身上,勾人魂魄、害人性命来了。石顶真仙“要求”他为民除害,还传授了降妖伏魔的法力给他,他正准备择机收了这白兔精……
他一直强调这是他亲眼所见!
此言一出,立即在上山村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都相信了“白兔精”附在疯婆子身上的说法,不仅将叶老冒家方圆五十米范围视为禁地,还一再恳求叶金水奉石顶真仙“法旨”,尽快收了那“白兔精”,以免有人遭难。
见是这样,叶金水乐得都快蹦起来了。
但他只敢偷着乐,因为他知道疯婆子这些怪异的举动,无非就是疯病犯了;而“白兔精”一说纯粹是他瞎编的,小目的是为了误导民众,而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骗得叶老冒和叶德隆相信,好让叶老冒和叶德隆请他上门“降妖除魔”。
若是请他上门“降妖除魔”,那代价可是不小,酬劳可是不菲。
他可是冲着那不菲的酬劳,才会如此“妖言惑众”!另外,他也是知道叶德隆从深圳背了不少钱回来,大有油水可捞!
叶金水的“妖言”倒是迷惑了不少人,但肯定迷惑不了几名村干部,尤其是村医叶康元。
那疯婆子再疯,也是鲜活的一条人命,叶康元也看出了疯婆子无非就是犯了疯病,到医院里给治一治,兴许能够像以前那样只是精神恍惚而已。
就在叶金水等着捞油水,而村干部打算上门让叶老冒把疯婆子送医院之时,叶老冒和叶德隆爷孙俩,也在做着积极的准确。
他们所准备的,并不是为疯婆子治疗,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原来,疯婆子连着几日一反常态,全是因为饿出来的,饿得脾气暴躁,也就变得更加疯疯癫癫的。
早在叶德隆做了那一个怪诞的梦,爷孙俩就坚信这是石顶真仙的旨意,要叶德隆成为另外一个神棍。于是,爷孙俩经过多次密谋,就一方面让叶德隆加紧学习各种神神鬼鬼的东西,另一方面伺机寻找让叶德隆上位的机会。
现在这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进步了,是非辨别能力也提高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深得人心,所以为了能够让叶德隆名正言顺地成为神棍,必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由头。爷孙俩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家里那个精神恍惚的女人。这个神神颠颠的女人,除了懂得饿了吃、困了睡,身上就再也没有什么正常的地方。而且,这个女人一旦饿了,就容易情绪激动,只要饿她几天,那还不得把她逼得神魂颠倒的。届时再加以一些鬼上身,或者是着了魔之类的说法,那这一出戏就可以唱下去了。不过,这里还差一个拥有权威的关键人物——叶金水。叶金水那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真可谓是深得人心,如果到时候叶金水能够站出来说一些神神鬼鬼的话,那整出戏就显得天衣无缝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