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黑太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牛笔老道

    昨天东厂是要搜捕所有茶商家眷的,但某太子思索再三,最后还是将原本的一网打尽,变成了定时全额补足所差税款。

    但通知下发到各个茶商家眷哪里,没想到会变成这般模样,全都将某太子的仁慈当成愚蠢来利用。

    方正化知道太子只关心银子,可这些茶商家眷也是不识好歹,竟敢公然前来请愿:“依臣看来,不曾凑齐!”

    几乎没人携带箱子过来,全是两手空空,就打算让太子给自己一个面子,便能放了一家之主,跟白日做梦一样。

    “哼哼!那他们前来干嘛向本宫示威不成”

    之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士聪就撺掇国子监的监生们干过这么一回,结果被某太子一顿“啪啪”,最后搞得家破人亡。

    很显然这些茶商家眷还没弄清楚自身的定位,更不认为他们会得到杨士聪一样的下场,所以才敢蹬鼻子上脸。

    “……臣这便遣人将其驱散!”

    方正化是不会拿自己的银子去给茶商填窟窿的,既不想这么做,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只能让这些从哪来的,滚回到哪去。

    “不用了,凡是来的,全部扣下,东厂在全城范围内逮捕未曾前来的茶商家眷,顺便抄家,一家都不能放过,只有补齐所差税款,才能释放!”

    这些人就是这样,以为自己示弱,就可以得寸进尺了,距离为所欲为也就为期不远了,真当还是甩锅爹在位的时候,跟打发乞丐一样,扔几两银子就行了。

    “将黄得功唤来!”

    你们不是觉得本宫是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捏么

    好办,本宫找来一个无比坚硬,又大又粗的帮手,非让你们欲死欲仙不可!

    很快,住在瑞门的痴汉就顶盔贯甲的前来觐见,某太子特许他骑马至东宫门前,还可佩剑觐见,这算是给予武将的最高殊荣了,一般都是骑到午门也就到头了,必须下马步行。

    “勇卫营总兵黄得功……”

    黄得功早就听到外面甚是聒噪,过去查看才得知茶商家眷前来请愿,不过人群里难免会掺杂别有用心之人,便让守卫皇城的勇卫营保持高度戒备装备,以备不测。

    听到太子召见自己,黄得功本能的以为这是太子忍无可忍,便要他调动勇卫营将这些茶商家眷全部逮捕,或者就地格杀以示天威。

    “无须多礼,平身!”

    抠脚痴汉最适合用来收拾这些无理取闹的泼妇了,这才算是门当户对嘛。

    当然,黄得功不可能是一个人去战斗,那样1vn的话,大明将再折损一员猛将。

    “勇卫营将士悍不畏死,守卫内城可谓居功至伟,户部可曾按照战果如数发放赏银”

    如果户部又出了问题,那李侍问昨天被洪承畴用麻将“啪啪”,今天就要被锦衣卫用板子来“啪啪”了。

    两种东西虽然都是木头做的,但杀伤力绝对不一样,一般大臣屁股上的肉再多,也扛不住十次廷杖。

    通常被皇帝下令廷杖的大臣将被带到午门,由司礼监专门负责廷杖的太监来监督,锦衣卫来打屁股。

    所用的棍子的末端做成槌状,虽然是木质的,可槌头是包铁的,因为铁皮上附有铁钩,特意用来撕扯皮肉。

    根据皇帝盛怒的程度,廷杖力度也分成三级。

    打,就是普通力度,意思意思就行了,即便打二十大板,也能保证挨揍者可以活蹦乱跳。

    着实打,便要给犯事的大臣一个教训,让你以后不要顶撞皇帝。

    用心打,就是往死里打,不打死你,就显示不出皇权的威严。

    锦衣卫打人之前,会观察司礼监太监脚尖所摆的形状。

    外八字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内八字就不用多想了,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但到了明朝的中后期,大臣们纷纷以忤逆圣意,挨廷杖为荣,这招就失灵了。

    所以某太子轻易是不会廷杖大臣的,自监国以来,一次廷杖都没发生。

    一来是彰显仁慈治国之态,二来也是有更有效的高招来取代廷杖。

    “启禀殿下,昨日户部以统计完毕末将所部之战果,赏银将于今日发放。”

    在黄得功看来,户部工作已然是极其高效了,放在以前,这点活至




第191章 制造磺胺
    某太子见到茶商家眷被勇卫营士卒给抓得七七八八了,已经完全没有刚才蓄势待发的架势了,也就没再打算继续在城楼上看风景,今天可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化学实验。

    再拖沓下去的话,参加平叛而受重伤的将士就真要被活活疼死或者因为感染而挂掉了,这样的非战斗减员是幺鸡无法承受的。

    只要有了银子,当然能招募到足够多的狗腿子,但忠心不二的却很少,像勇卫营这样的又忠心又能打仗的,那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救活一个是一个。

    “殿下,所用器皿及物料已然准备就绪!此为内织染局总管钱本通、酒醋面局总管杨家旭、银作局总管石文德!”

    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不知道太子如何来襙作,只得尽可能地按照之前的吩咐去办,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器具和实验原料全部凑齐。

    “嗯!很好!”

    他们各自执掌的部门都属于二十四衙门里的八局,内织染局就是做布料印染的,酒醋面局顾名思义,银作局就是打造银器的。

    这次制造磺胺所需的东西和人员都是从这三个局里面抽调过来的,要是单靠某太子自己,干到日落西山都无法完工。

    “现在逐一核对在场人员身份,无误之后佩戴防护用具!”

    正式开工之后就禁止一切人员随意进出实验场地,因为害怕有人将实验成果偷出去卖掉。

    由于要制作强酸强碱等有毒物质,所以防护用具必须数量充足且发放到位才行。

    有头盔帽子、玻璃眼镜、加入木炭过滤的防毒面具、白大褂和厚布手套更是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每人还须佩戴防护躯干用的皮甲,总之不能因为溅射或者爆炸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损失。

    见到如此周密的防护措施,已经跟打仗差不了多少了,褚宪章更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太子所作的必将是极其危险的物件,不管怎样,定要保证太子的绝对安全。

    等到人员身份核实完毕,大家面向太子列队,幺鸡才摘下无比简陋的防毒面具最后训话:“第一,本次及今后类似的实验是属于我大明的最高机密,不论官职高低,泄漏出去一个字便按通敌叛国罪惩处,抄家灭族,绝无特赦!第二,由于我们制造的是剧毒物质,在实验过程中,未经上峰允许,任何人员不得擅自摘下防护用具,更不得用皮肤接触实验原料,更不得品尝,违令者后果自负。第三,必须严格遵循本宫已经标记好的步骤来完成,所需用料不得有分毫的偏差,更不得僭越制造流程。”

    由于磺胺是由乙酰苯胺、氯磺酸、液氨、液碱这四种原料制备而成,所以东宫前的院子被切分成了四块。

    实验场地之间都设置了两米高的铁皮屏风,还布置了大量盛放沙土的木桶,谨防单个场地发生爆炸和火灾从而殃及其他地方,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为了做到精确使用原料,工部还专门制造了一批实验用的砝码,特制的原因是将明代度量衡转换为后世的标准,不然做地再漂亮也是明代的斤两,实验时还得进行换算。

    工部不清楚太子为何如此执拗,坚持要制造一批重量如此奇葩的砝码,他们手头现有的就已经很精确了,可以精确到半钱左右1865克。

    幺鸡自然有自己的逻辑,这要是按照大怼朝的度量衡体系来做实验的话,全部用量都得再换算,自己非得被累吐血不可。

    以当下的制造水准,重量为5克的砝码误差在01克范围内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再不满意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反正自己也没打算开始就小剂量,参与实验的原料最小是使用单位都在50克,也就是一市两,这样才能较为容易的看出试管里的化学反应状况。

    由于生产工艺并不细腻,所以试管做得也很粗旷,尺寸都相当于后来的大号试管,最细的也有成人虎口那么粗,导管也是如此,因为再细就很容易破损。

    啥样的烧瓶都至少有铅球那么大,有的更是达到了排球的体积,有了这番模样的实验用具,不玩简单粗暴都觉得对不起它们了……

    “本宫先做一下分工,酒醋面局对做醋很熟悉,你部先负责制造醋酸!”

    乙酰苯胺是很好做的,只要让苯胺与冰醋酸起反应就行了,冰醋酸也容易制备,这帮经常做醋的师傅驾轻就熟,真正难做的是苯胺,要高温制备,很难控制好火候和温度。

    “银作局对冶炼很熟悉,先把硫粉给冶炼一下,这上面有详细的襙作说明!”

    生产氯磺酸的原料是三氧化硫和氯化氢,可以通过煅烧硫的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硫,然后用铂金做催化剂就能够得到了三氧化硫了,有了这玩意就等于得到了硫酸。

    让硫酸和氯化钠起反应就能生成氯化氢,后者的水溶液就是盐酸,当然这两种酸都不是纯的,在现有的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任何化学生成物都不是纯的。

    所以某太子才让所有人员进行全面防护,只要被溅射一滴,那个倒霉蛋就会发出杀猪一样的哀嚎,幺鸡非常不想听到这种噪音。

    在实验之前,幺鸡还要特地检查一下坩埚,这可是重中之重,别特么没等制备所须原料,坩埚就跟里面的东西起反应了。

    根据某太子的要求,银作局专门准备了石英坩埚、石墨坩埚、白金坩埚、瓷坩埚、银坩埚、镍坩埚,用于不同的反应。

    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于强酸反应,缺点是不能跟碱性物质接触,而且易碎,造价也比瓷坩埚高得多。

    相比之下,某太子更喜欢酸碱通吃的石墨坩埚,不但具有石英坩埚的优点,成本也低得多,兵仗局下辖的军火工厂就多用石墨坩埚来进行高温冶炼。

    “内织染局平素接触碱比较多,你们立刻准备制造液碱!”

    液碱就是液体烧碱,本来全称是纯液体烧碱,但目前就这么个山寨作坊,想做出纯的东西好像非常困难,放眼整个大内,貌似也就那几只牧羊犬是纯的吧……

    烧碱学名氢氧化钠,实验室可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一些氧化钙生石灰反应制得。

    工业上是用“苛化法”,即将纯碱制成纯碱溶液,石灰做成石灰乳,二者在100度的温度下乱炖。

    幺鸡也让小太监们做了一堆玄学水银温度计,只不过连自己都不知道这玩意到底准不准,用开水测试过,数值倒是还可以,实在不行就先炖两只茶商试试精度……

    制造烧碱的过程是生产磺胺的诸多原料里面最简单的,你们要是给本宫搞砸了,就把你们都特么下锅炖了!

    “只要大家严格按照木板上图标进行襙作,便不会有生命危险!”

    幺鸡也不知道自己这么说算是提醒还是恐吓,不过有人主动作死,自己怎么说都是白费。

    每个实验小组的场地里都放置了一块大木板,上面写有所需的反应物质名称和剂量,还有放入的先后顺序以及襙作温度。

    上面是化学方程式,是给某太子自己看的,下面是对应的汉字名称和数字,是给文盲玄化学人员看的。

    很多人包括太监在内其实都认识字,但对于物质的内在反应过程都是留于表面认知,达不到初一学生的水平。

    他们都知道甲物质和乙物质在加热之后会生成丙物质,但为什么会生成,他们是绝对不清楚的,这也是大怼朝科学,特别是化学发展的瓶颈。

    “每个小组在实验之前,都要上报,经过批准才能进行试验,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呼喊组长,若有大火,可不经上报,直接扑灭。各个组长都须在现场监督,未经本宫允许便擅离职守者,立即逮捕下狱!”

    周围都是内厂的安保人员,配备的全是冷兵器,就是害怕用火枪射击不法之人的时候发生不测。

    幺鸡认为这样基本上就算万无一失的,制造磺胺虽然非常复杂,而且难于控制反应物和生成物,但还是觉得比制造生化哈密瓜要靠谱一些。

    在抗菌方面,青霉素当然比磺胺的威力要大得多,但制造难度也比磺胺要难得多,首先无菌实验室就完全没法搭建出来。

    像旧皮靴、棉仔饼乃至长毛的哈密瓜,某太子都让杨进朝准备了一堆,分别放置在三个屋子内的培养皿里,由专人负责看管,定时进行检查。

    不过幺鸡对他们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因为磺胺的反应过程再难,好歹也是可控的,要制造青霉素,那得看霉素大爷们的心情……

    对于前几批,甚至前十几批“准青霉素”,幺鸡都不知道造出来的具体是什么,只能用小白兔来进行试验,但愿会有点药效。

    造磺胺就无须这么小心谨慎了,起码实验人员不用每天都洗澡换衣服,哪怕身上有跳蚤都能继续干活。

    为了不让有毒气体威胁到后邸的贵人们,幺鸡还特意遣人制造了两台巨大的手摇式风扇,架在东宫屋前,仰角三十度,专门用来吹散有毒气体。

    这些原料里,最难做的就是苯胺和硝酸。

    前者上游产品是苯,可以通过煤炼焦,再蒸馏煤焦油来获得粗苯。虽说产量比较低,一吨煤也就能出一公斤的苯,但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煤,已经多到随便挖的地步。

    要造出后者就极其费劲了,实验室制法是由硝酸钠与硫酸结合,“啪啪”出硝酸。工业上开始也这么干,不过由于这种方法酸量大,且容易腐蚀设备,就改为氨氧化法了。

    某太子现在就追求速度和产量,只要便于生产的招数,不管成本多高,都会进行实践,硝石有的是,等造出硫酸就开始大规模啪啪出硝酸。

    硝酸和苯起反应生成硝基苯,生成物再与氢气结合便可制造出苯胺。

    关键在于苯在硝化时,温度须要控制在70至80摄氏度之间,对火候把握要求非常精准。

    某太子认为如果运气好的话,每三份实验生成物里,应该有一份合格的硝基苯成品。

    制造氢气就既困难又容易了,困难的方法是水煤气法,即以焦炭为原料与水蒸汽反应得到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再让一氧化碳转化成非常稳定的二氧化碳。

    这样可以得到含氢量达到80左右的氢气,再想得到更为纯洁的氢气,就要用到氨乙酸亚铜了,没有这个鬼的话,就只能凑合用八成纯度的氢气了

    如果采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备,所得到的氢气就很纯了,纯度能达到99以上,幺鸡打算做几台手摇式发电机,反正身边别的不多,就特么太监多!

    “啊嗷!”
1...7576777879...4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