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芳华年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柳岸花又明
二十年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和学习传统国学文化,当时熊白洲为了企业发展也曾经听过真正国学大师的授课,听完以后惊为天人,自己多少年的生意经验其实在《论语》里居然全部可以找到。
不过那个时候他的企业发展已经定型,不过即使是那样,员工在熊白洲强迫他们学习国学后,企业的凝聚力和绩效都有了显著提高。
“所谓的企业管理其实殊途同归。”熊白洲双手按在桌上,背部微微后仰,眼神四顾凛然:
“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企业领导,不学习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企业领导,一定缺少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知,所以可以断定在这片土地上做生意是很难成功。”
熊白洲没有说错,任何一个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做生意的时都抛弃了很多原来的企业原则,与其说适应传统文化,不如说被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同化。
其实就连高通在中国的经营策略也在逐渐适应,尽管有些是糟粕,像沈力青这么早过来与熊白洲共进早餐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只不过沈力青她们自己没有察觉到,但熊白洲是企业的掌舵人,具有雄伟大志,心胸容纳四海,所以能从全局的发展上看待问题。
沈力青只是某个地区的负责人,自然是看不透这里面大势的发展变化。
“当周美电器彻底稳固发展,需要静下来消化的时候,那时我就会组织周美电器的中高层学习国学文化,然后再逐渐推广到基层导购员。”熊白洲说的很肯定。
熊白洲又看了看陶与善和程捷安,沉声补上一句:“爱声电子也跑不掉。”
&
229、我和他爸平辈论交
郭子婧抱住熊白洲的胳膊一阵乱晃,她的保镖首先转过身子假装没看到,别人不知道熊白洲是谁,做他们这一行还是知道的。
论财富底蕴熊白洲和郭氏家族差太远,但熊白洲崛起的速度太快,而且伴随着的是对粤城地下世界的统治力和影响力。
“我在这里陪几个朋友吃早茶。”熊白洲一边不动声色挣脱郭子婧的缠绕,一边说道。
郭子婧听到熊白洲这么说,抬眼打量一下沈力青。
这里除了郭二小姐本人,最有姿色的就属于沈力青了。
“你好。”郭子婧居然主动打招呼,未施粉黛的脸上带着清纯笑容:“早茶吃的怎么样”
说话的态度好像女主人,熊白洲突然有点头大。
“还行。”沈力青平淡的回道。
女人总是对更漂亮的女人有一种下意识的敌视感。
美丽和幸福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级,沈力青其实也是个很有韵味的轻熟美女,但郭子婧过来后,年轻靓丽的郭二小姐能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
郭子婧在打量沈力青的同时,沈力青其实也在观察郭子婧。
西装墨镜那个装扮应该是她的保镖;
随意和熊白洲有肢体接触说明两人关系比较亲密;
还有这种反客为主的态度,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了。
“这位是熊老板的女朋友吧。”沈力青饶有兴致的问道。
“你眼光真不错。”郭子婧笑的更开心了。
就在这时一个男人的声音传过来:“子婧,他们是谁”
熊白洲转过头看了看,说话的人20出头,五官颇为英俊,只不过眼皮下面有厚厚的眼袋,显得气血不足精神也比较颓废,神情很警觉的盯着熊白洲。
刚才还是妩媚娇俏的郭子婧听到这句称呼,脸色“唰”的一下就沉了下来:“这两个字是你能称呼的”
众目睽睽之下郭子婧一点面子都没给,青年人脸皮有点涨红,但是在郭子婧冷冷的注视下,反而硬生生的改了口。
“郭小姐”
这个时候郭子婧身上的气质,似乎更符合她的真实身份。
“郭小姐是香港恒基地产郭孝胜的二女儿,大概她早上也要过来吃早茶,现在沈经理是否拨冗去爱声电子厂视察一下”
趁这个机会,熊白洲走到沈力青身边解释道。
熊白洲先是点出郭子婧的身份,并且暗示她和自己的关系,如果真是男女朋友,熊白洲怎么可能不知道她的行踪,最后又提醒沈力青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为什么叫是非之地,因为熊白洲察觉到这里乱的都能打麻将了,他一点都不想掺和乱七八糟的狗血事情。
沈力青听到郭子婧居然是恒基郭孝胜的女儿,久利郭秉湘的嫡亲孙女,心中也非常诧异。
郭子婧这种才是真正的香港大家族子孙,一出生就有泼天富贵在等着她,只是没搞懂郭子婧为什么和熊白洲认识并且关系很复杂的样子。
不过什么关系都不重要,仅凭郭子婧亲昵的挽住熊白洲胳膊的行为,就足够让沈力青再次提高对熊白洲的评分了。
沈力青是过来人,她清楚的看到郭子婧刚才抱住熊白洲的时候,胸部可是丝毫不在意的蹭到熊白洲胳膊上的。
人与人之间都会有一个安全距离,郭子婧刚才那个举动已经越过了那个间隔,关键熊白洲和郭子婧都没有觉得不妥。
这只能说明,两个人有过更深入的接触。
听到熊白洲的邀请,沈力青也有一肚子话想侧面了解,点点头正要离开这里的时候,郭子婧却过来问道:“熊白洲你要去干吗”
郭子婧和熊白洲之间哪里还有什么安全距离,郭子婧浑身差不多都被熊白洲看光了。
看着郭子婧吹弹可破的肌肤,清澈明亮的眼眸,熊白洲实话实说
230、黄花风铃谈曙光
沈力青没有和熊白洲接触的时候,的确只是看在程捷安的面子上才愿意见一见名不起经传的爱声电子。
那时目的很简单:
一是为老同事撑撑面子,希望能够对程捷安颇为倒霉的职业生涯有促进和帮助;
二是有时候接触一些基层电子产品生产工厂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市场需求。
现在的爱声电子的确算是角落里的丑小鸭,至少和高通这种动辄百万美元的生意往来几乎可以忽略。
如果,同时也能够忽略周美电器和熊白洲的话。
周美电器在粤东的影响力无需多言,高通的主要业务是新型通信传导方式的升级、研发半导体芯片、提供相关技术维护服务等等。
高通成立之初的定位就很明确,钻研技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所以这个公司很少生产具体的电子产品,管理层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和人力资源的一种表现。
生产完全可以丢给某些发展中国家代工,那边的劳动力比较廉价,高通只要赚取大额的技术服务和专利费用。
不过,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任何一项业务只要钻研掌握到极致,也同样可以是强大而稀缺的竞争力。
周美电器就是这样一种存在。
周美电器暂时几乎没有领先的技术研究和产品,但就是依靠贴心的服务和宏伟的营销策略,成为华南地区电器产品的终端连锁销售渠道。
高通和周美,如果仅仅从商业形式来评判,一个用顶级的技术服务占据份额,一个靠庞大的销售渠道控制市场,在产业链也是一个在顶端,一个在终端,但目的和野心都是非常相似。
不过,高通的客户里有大量电器生产商,有时候从合作伙伴的嘴里经常能听到“周美电器”这个字眼,而且高通大中华地区的总裁也在会议上多次提到周美电器,显得非常重视。
此外,还有这个眼神深邃又富有人格魅力的年轻老板。
熊白洲正在车上劝慰刘大祥,“六尺巷”的故事沈力青也听说过,“让他三尺又何妨”更是流传百多年的经典教育名句。
不过让沈力青难以相信的是,熊白洲如此年轻,事业又非常成功,可是日常生活里却是宽容大度,纵然面对别人颐指气使的行为。
这种心胸气度大概就是周美电器发展迅速的原因吧。
周美电器如果只钻研市场渠道,高通其实都没有太多机会和周美电器合作,不过现在看来周美的掌舵人并不多打算寓居一隅,爱声电子就是他踏出的第一步。
沈力青有点兴奋和担忧,兴奋的是爱声电子必然有合作的倾向,那合同里的有些条款就可以捎带上周美电器;担忧的是渠道和产品这两块都被同一个人掌握,必然会对高通的市场产生影响。
“这里要算郊区,乡野地方,希望沈经理不要嫌弃。”爱声电子厂的门口,熊白洲下车后主动为沈力青打开车门。
“我到觉得这里的环境很好,树林成荫,但交通又很方便。”沈力青客气道。
赵夜明的确为曙光药业挑了一个好地方,也可以说是刻意而为,赵夜明肯定早知道番禺的规划里将有一条公路从这里经过。
曙光今天似乎也有不少客人,熊白洲经过门口时看到好几辆车,行政办公楼门前还站了一大群人。
“看样那些药方在赵夜明手中开始发挥作用了。”
现在曙光还在对药方的价值进行评估阶段,这个时候熊白洲也没有太大空间进
231、砥砺前行的爱声
“我再考虑一下。”赵夜明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然后又心事重重的回去了,完全忘了自己过来的目的。
建筑的机器声仍然还在轰鸣。
熊白洲点上一根烟,若有所思。
“赵夜明最终应该会听进去的。”熊白洲揣度着。
赵夜明内心总归还有一股正气存在,这也是熊白洲愿意和赵夜明交往,甚至合伙做生意的基础。
其实和曙光一样,连通快递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全球化发展的企业。
可能说出来都没人愿意相信,仅凭连通快递现在的规模和资产,熊白洲心中就有这么长远的规划。
这也是连通快递和曙光药业的性质决定的,这两个企业要想发展并且推广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必须内外兼修,甚至曙光还应该以国外的市场为主,国内为辅。
“我们签合同的时候,熊老板要不要现场指导”沈力青已经看完了爱声电子的整体架构,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明显,高通准备和爱声开展合作。
熊白洲熄灭烟蒂,谦虚的说道:“爱声电子只是个小舢板,能够和高通公司合作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程工就是爱声电子vcd项目的牵头负责人,以后还有请沈总多多指导。”
熊白洲话里话外就把程捷安的具体职务定了下来,甚至都没有提前告诉当事人。
程捷安听了心里一凛,这就是自己在爱声电子的位置了,没有签合同,没有谈薪资,看上去有点儿戏,但这里面却是熊白洲深思熟虑的结果:
程捷安有知识有技术,能力上可以担任vcd项目的牵头人,这是最关键的要素;
另一个方面程捷安又是高通沈力青的熟人,现在爱声vcd又面临采购高通芯片的项目,这个身份将对交流合作有一定促进作用;
最后,在熊白洲把整体框架和气氛都搭建好的情况下,就看程捷安能够在相关技术谈判上能达到什么样的优势了。
谈判结果将决定程捷安的前途。
陶与善是爱声电子负责具体管理的副厂长,他曾经体会过熊白洲的谈话模式,多少能看清一点这个决策蕴含的深意。
陶与善想了想,笑着对程捷安说道:“老程,咱两又成一个锅里捞饭的,vcd项目可就要靠你了。”
程捷安虽然对这些事情不够敏感,但陶与善这句话提醒的意思很明显,程捷安连忙主动和沈力青握手道:“还请沈总看在老同事的面子上,多多提携。”
沈力青并不了解里面的复杂程序,她一直以为程捷安早就是爱声电子的员工,根本想不到这只是在两分钟之前的决定。
“爱声电子的管理细致入微,科研水平一点都不像刚成立的新厂,相信在熊老板的掌舵下,小舢板一定会成长为深海巨舰。”
沈力青这句话真不是客套。
刚才在厂内观察的时候,她发现办公场所和生活区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干净整洁的食堂已经运作起来,厂内的路道两边居然还种着排排树木,科研基地的制度完整,实验室有几台刚采购回来的检测机器,穿着白色防化服的技术工程师正在有序的做着相关科研。
虽然噪音依然很大,但忙乱中始终很有秩序。
沈力青当时看的很震惊,虽然进厂之前她就觉得爱声电子不会是草包,毕竟这是熊白洲的企业,下限可能都要比现在很多电子厂的上限还高。
所以,管从生意角度还是私人关系,沈力青都会和爱声电子展开合作。
一方面是这个厂的综合实力、背景、管理水平的确能给高通带来利润;另一方面沈力青突然很想看看,熊白洲的爱声到底能走多远。
郎有情妾有意,所以双方在购置芯片的生意商谈中很顺利,甚至部分细节都谈妥,就等着正式签合同了。
细节也很有意思,就是双方都备注了附加条件。
爱声电子的附加条件是希望高通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服务,这本就是高通的业务范围,沈力青点头答应;
高通的附加条件是希望周美电器能够开放一个特殊的口子给高通的合作伙伴。
232、一点点喜欢
一个小时后,熊白洲出现在上下九门店外面,悄悄把陈庆云叫出来问道:“王连翘今天有没有来这个办公室”
“没有。”陈庆云很肯定的说道。
听到王连翘没过来,熊白洲心里松一口气。
上下九门店的这个办公室属于“临时机动办事处”,王连翘很少来这里,她一般都会去周美电器三层楼的总部。
“你们四海是怎么搞的,我的办公室能随便让人进去吗”
确定这两个女人没有见面后,熊白洲就没心没肺的抱怨陈庆云几句。
陈庆云闷着头也不解释,其他人不要说进熊白洲办公室了,在门口不怀好意的多停几秒都可能被那群忠心的小弟注意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