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芳华年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柳岸花又明
果然,熊白洲吩咐道:“你和世源的老板打个招呼,看他能不能把王新桐让给我们,这样也省去了劝说的麻烦,就说四海记着这个人情,另外你把当铺的那个戒指赎回来,我觉得这是最好的见面礼。”
“晚上我也要去。”王连翘突然要求道。
&nb
284、一切皆有可能
王新桐今天的心情真是一波三折。
昨天晚上她因为拜访客户抄小道被抢劫,还好有两个年轻人救了自己,而且还为自己垫付了1000元的“赎金”。
王新桐晚上回去后,她心中偷偷难过了很久,现在1000元对她来说是一笔大数目,纵然她是厂里业务最好的销售人员,但她的钱都要借给嫂子去治病。
王新桐是哥哥嫂子拖拉着长大的。
不过,这一点就看出了熊白洲之前所说的平台问题,十几个人的食品厂和熊白洲手里的资源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有时候并不是人生努力的程度还不够,也不是方向错了,只是机会还没到。
王新桐早上调整了很久终于恢复了正常情绪,销售是一项需要充分调动激情和积极性的工作,表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内心的情绪一定要饱满,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可是中午拜访完客户,王新桐午饭都没吃刚回到厂里,就接到“离职”的通知。
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预兆,不过老板还是比较好心,在这个普遍没有契约观念的时代里,居然得到了金钱补偿。
王新桐也没有劳动保护意识,她认为自己被裁只是不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一个人在街上呆呆的坐了很久,直到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她才收敛情绪回家。
既然这份工作没了,那只能再找下一份工作了,只是自己没什么学历,也做不了什么技术工作。
王新桐刚到家,就看到熊白洲这个“债主”居然也在这里,但是这个债主不是来要债的。
“爱声电子”王新桐没有听说过这个企业。
“一个坐落在番禺的电子科技企业。”熊白洲在旁边解释道。
王新桐看着这对男女,熊白洲昨天已经见过了,第一印象就是年轻虽然很轻,但身上散发着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威严和沉稳。
现在再次见到,王新桐又觉得熊白洲其实很随和。
至于旁边那个女人,简直是美的不像话,那眼梢处微微翘起的弧度,仿佛就是勾人心魄的绳索,就连王新桐都不好意思多看。
“我没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去技术公司能做什么”王新桐抬起头勇敢的看着熊白洲,纵然她能感觉到熊白洲深邃眼神后的强大力量。
熊白洲温和的笑了笑:“科技公司只是一个分类,但我们也会制造产品,这个时候就需要优秀的销售人员成为我们的新同事,帮助公司把这些产品推广出去。”
“实不相瞒,爱声电子真的很缺新桐这样的市场销售人员。”
熊白洲说的很谦虚,也毫不介意的吐露企业存在的缺点,言辞诚恳,很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
其实,优秀的人大多谦卑,只有无知者才狂妄,熊白洲经历过大风浪,学识渊博,内心富足,是个有着大智慧的人,他很少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也不会为了别人证明自己,更不屑于用颐指气使的方式来收获尊严。
境界越高的人,越是从容自信,他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向。
虽然从不张扬,但总是自带光芒!
“今晚就让王小姐考虑一下,我们就先回去,明天早上我带王小姐去爱声电子厂参观一下。”熊白洲礼貌的致意。
看着熊白洲他们开车离开后,王福超问妹妹:“你明天会去吗”
“为什么不去”王新桐反问道。
王福超默默的点点头,看着摆在修理台上的戒指:“希望他是个好人。”
熊白洲好人坏人,不同的立场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同的,不过他肯定是个遵守约定的人,第二天熊白洲果然坐着一辆崭新的奔驰大g来到鞋铺门口。
看着这辆咆哮轰鸣的suv,王新桐愣了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
昨晚范绪文终于把这辆大g偷渡过来了,甚至直接“送货上门”运到了老街旗舰店门口,盛元青把军牌往上面一插,赫然醒目的越野大g再次出山。
“上车吧。”熊白洲在后面伸出头。
&nbs
285、大刀阔斧的清理门户
庞志标怔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熊白洲的话。
“让我离开,你凭什么这样做”这已经是牵扯自身利益问题了,庞志标索性扯下尊敬的姿态,恼怒的看着熊白洲。
房间里可不是只有副厂长庞志标,还有曙光的市场总监赵朋、产品经理文绎星、人事经理廖斯梦,财务经理余天天,众目睽睽之下,熊白洲像变魔术一般从口袋里掏出赵夜明的签字声明。
“这是赵总的亲笔信,庞厂长你过目。”熊白洲毫无顾忌的把声明递过去。
庞志标狐疑的拿过去,但读着读着身体已经颤抖起来。
“当初是谁把我请过来做副厂长的,没有我曙光能有现在的规模吗”庞志标对着熊白洲,更对着身后的几个人吼道。
赵朋,文绎星,廖斯梦,余天天都不敢吱声。
庞志标其实也没说错,他原来是国企制药厂的部门负责人,不过被赵夜明重金挖过来负责曙光的生产销售,他的经历和陶与善有点相同,但又有很大区别。
陶与善跳不出熊白洲的五指山,但庞志标因为受到的钳制太少,反而拥有不少自主决定权,在厂里的威信也不低。
去年赵夜明在企业转型升级和解散曙光之间有过犹豫,虽然后来经过熊白洲劝阻,赵夜明才开始积极的转型之旅。
不过在之前的摇摆不定中,庞志标就有了其他心思了,他和其他保健品厂商有过联系,甚至将曙光独有的技术专利透露出去。
当初赵夜明自己都准备解散曙光,手下人有自谋生路的想法也很正常,庞志标的行为也没有瞒过赵夜明,但当那一口气挺过去了,并且在熊白洲的倡导帮助下开启中药项目研发时,庞志标的人就留不住了。
赵夜明顾及曾经的情谊,就把这件事交给熊白洲来快刀斩乱麻,甚至还有机构的改革。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我今天终于知道了啊。”庞志标五十几岁的年纪,越说越激动,再加上打赵夜明在国外手机打不通,他居然把这份声明揉成一团直接塞在嘴里咀嚼咽下肚子,中间甚至还噎了一下。
办公室里乱作一团,有人拿水,有人呼喊,有人着急,只有熊白洲表情一脸平静。
不仅是庞志标,厂里的不少人都是要清掉的。
赵夜明准备在国外邀请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运作中药产品,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合作,能够让曙光走向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严谨生产路线。
庞志标咽下这张纸后,双目含泪,悲愤的看着熊白洲,风乍起,吹动头上的根根银丝,还真挺有气势的。
熊白洲心里笑了笑,掏出电话:“把东西拿过来。”
其他人都不知道熊白洲为他们准备了什么礼物,心里都有点惴惴不安,熊白洲的爱声电子就在隔壁,平时也没少听赵夜明说起熊白洲,还有那如日中天的周美电器。
所以庞志标也只能演戏,但不敢撒泼。
不一会儿,盛元青就拿着个箱子走进屋里,熊白洲“啪嗒”一声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一沓信件还有照片。
熊白洲随意抽出一些资料:“庞厂长要不要把这些也吃了,不过里面还有照片,嚼起来比较费劲。”
庞志标走过来翻阅,结果刚看了两眼就突然合了起来,这里面都是他接触其他厂商的照片甚至还有签订的部分协议。
本来应该是偷偷进行的举动,可熊白洲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些资料可以轻松把庞志标送进监狱。
就在庞志标犹疑不定的时候,熊白洲反而和声细语的劝道:“老庞,我看这件事不如就到此为止。你的确为曙光做过很大贡献,但是现在赵总有新的项目思路,你的想法已经跟不上了。”
“大家好合好散,你觉得呢”
庞志标抬起头看着熊白洲,迎面而来的却是一双饱含深意的眼睛,这是赵夜明在为庞志标留着后路,不然以赵夜明的关系,在这种确凿证据之下,庞志标的监狱是入定了。
“好,我离开。”庞志标不再演戏,答应的也很痛快。
熊白洲点点头,庞志标还算有点
286、凑个整数孝敬熊哥
熊白洲这一步迈的挺大,不过在曙光内部却没有引起太多混乱。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赵夜明的那张声明,庞志标吃下肚子的只是复印件。
第二个原因操作人是熊白洲,看着隔壁热火朝天的爱声电子,还有周美电器现在庞大的影响力,这些既是熊白洲的资产,也是曙光药业员工心甘情愿接受调配的客观原因。
从老,从众,从富,从权,这是大部分人内心的一种潜意识选择。
第三个原因就是裁人后,熊白洲紧接着就宣布曙光药业即将综合改组,并且宣布了具体方案。
原来曙光只有市场部、产品部、财务部、人事部、宣传部这几个部门,但熊白洲却更加细化,分成了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总经办,物料控制部、生产制造部、设备维护部、技术开发部,质量检验部、营销宣传部、国际市场拓展部。
这些部门才是曙光药业以后的真正骨架,不过熊白洲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他要等赵夜明回来审核修改,提前把方案放出来只是让下面的人心里有个准备。
庞志标离开后,曙光还是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生产负责人,熊白洲提拔产品部的部长罗振东当副厂长。
熊白洲把罗振东喊进办公室:“我看了你的简历,了解到你是广药毕业的,同事对你的评价也不错,我这个人虽然没读过书,但很尊重知识分子,所以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也是因时制宜。”
罗振东还在懵懵懂懂为什么突然升职了,听到熊白洲这么说赶紧点点头。
罗振东还有点紧张,说话也不利索,熊白洲并不介意,语言只是交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不然刚才的文绎星说话一定很好听,可熊白洲根本不愿意和他沟通。
熊白洲又把人事经理廖斯梦叫进办公室,当着他们的面交代清楚自己的要求:“赵总大概一个多月后就能回来,我希望罗厂长和廖经理能够维持日常生产的继续进行。”
现在的保健品生意到底要不要停,以哪一种方式停,肯定还要赵夜明亲自决定。
这个任务并不难,只要按照既定计划实施就可以了。
“赵总在国外,我很快也要离开粤城,但我会留下几个号码,一般来说这三个电话打完事情就能解决。”熊白洲把前前后后都考虑周全。
第一个电话是陶与善的,他离的最近,有什么情况解决起来最迅速;
第二个电话是曾静的,周美电器办公室经理曾静掌握着企业的许多资源,而且她的个人能力很强,也很有责任感,熊白洲比较放心;
第三个电话是赵宁岱的,她虽然也是忙的焦头烂额,但是她的名字就是名片。
熊白洲这两天都在番禺,一边平复曙光药业部分管理层离职后的影响,一边督促白登威赶紧把盗版碟片生意开展起来。
要说白登威,黄仲权,黄瑞波这三人如果去周美电器或者连通快递这种正规企业,不仅没有推动作用,可能因为平时习惯或者行为会引起负面效果。
但是,他们在相对宽松的四海里,反而能够激发身上的主观能动性。
不得不说,这又是熊白洲的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在爱声电子两位硕士工程师的帮忙下,小院里的压碟机和拷贝机开始运转起来,正如熊白洲所说,进口设备,原版母版,高学历调试工人提供技术服务,几台机器一起工作,“嗡嗡嗡”一个晚上就印出了3000多张盗版碟片。
白天熊白洲在曙光和爱声之间来回穿梭,晚上熊白洲就会来到这个小院,这个小院有一个独立的门,根本不
287、中国式生意
熊白洲拼出来的名头还是有点作用的,分销商给的价格要比市场价多出一元钱,不要小看区区的一枚硬币,这可是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
在中国做生意,有时候面子比实力还管用。
更何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熊白洲比其他的盗版碟片生产商有钱也更有势力,所以从母盘到设备都进行了最优选择,这样制作出来的碟片质量要稳定很多。
画面清晰,没有波纹,音效也有着高度还原效果,最关键还是熊白洲这伙人的影响力太大,有些生产商听说四海也参与了盗版碟片制作后,为安全考虑主动离开了粤城,谁知道熊白洲最后会不会下狠心“黑吃黑”。
番禺的南村,这样一个安静的边缘村庄几年后却成为全国盗版碟片商的“圣地”,并且形成一个盗版产业链,这是当地政府都没有想到的事,规模甚至超过了熊白洲的预估,只能说市场本身就有调节和筛选功能。
这些都是后话,四海的盗版碟片生意上手后,熊白洲就准备离开番禺返回市区,vcd市场没有彻底爆炸之前,盗版碟片依然只是小打小闹,现在只能算提前布局占据市场。
熊白洲要回去的时候,王新桐也要求离开番禺,她在这里呆了三天多,也了解不少信息。
熊白洲看着王新桐提醒道:“从这里回你家里很远,以后我是没办法每天都过去接你的。”
王新桐接受爱声电子的工作没有出乎熊白洲的意料,不过熊白洲希望她晚上住在宿舍,这样能省得每天来回跑。
“没关系,我早上一定不会迟到的。”王新桐拒绝了熊白洲的意见,她还要回去照顾她嫂子。
熊白洲点点头不再劝:“那就上车吧。”
现在的番禺和天河之间是没有地铁的,陶与善他都习惯住在厂里了,三十多公里的距离意味着王新桐每天必须起的很早,然后搭乘最早的公交车上班。
坐在车里王新桐还是有点拘束,现在她已经知道周美电器也是熊白洲名下的企业,能被这样的人看中,王新桐不知道下了多少次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要辜负别人的善意和期待。
熊白洲没有在意王新桐的表情,他坐在副驾上一直打电话,先联系了苏汉津,询问他对连通快递的熟悉程度,又打给王连翘告诉她飞机票已经买好,最后又和粤城市陈逸恒扯了半天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