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秋风知了
杀他,容易的很,不过要看怎么杀。张辽冷哼一声。
三日之内,王方不死,贫道便亲手杀了他。左慈冷哼道。
放心!不会超过三日。张辽言语中尽是杀气:他能不能活过明日,就要看胡轸能不能打过袁绍了。
左慈一翻白眼,得知女儿苏婳被打,他怎么看张辽都不舒服:废话,你小子算计了胡轸一把,他能胜了才怪。
胡轸败,王方就死!张辽看着天空中那轮明月的月华穿过云层,透射出来,正如自己的杀气也已经遮掩不住了。
王方的营房中,被他派去领路的亲信苏农神情慌张的道:都督,大事不好,伊力夫蒙他们被黑煞神抓住了。
王方立时神情激动:他可曾下杀手?
苏农惊魂未定:这个不曾,只是全部抓了起来,还是小人见机快,否则也回不来了。
王方眼里露出喜色:很好,很好,你可以下去了。
苏农莫名其妙的下去后,王方止不住阴声笑起来:张辽啊张辽,明日你怕是就要执行军纪了吧,到时候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的,嘿嘿嘿嘿。
深夜,寅时,尹氏终于醒了过来,虽然还有些虚弱,但高烧已退,令等候了大半夜的张辽和苏婳大为欣喜。
几乎在同一时间,孟津渡口,八千兵马已经悄无声息的出关,上了大河冰面,月色下黑压压的一片。
孟津关前,河风吹得董卓锦袍作响,相貌阴鸷的胡轸傲然而立,脸上尽显踌躇满志。
哈哈哈,文才。董卓回身指着高大的孟津关楼,大笑道:老夫便在这孟津关上,等候汝凯旋归来,摆宴庆功,诸将皆有封赏!
请相国放心!胡轸大声道:某定为相国取回袁绍的项上人头!否则绝不回来!
董卓看胡轸气势如此之盛,不由大喜:前夜张文远大破王匡,今日老夫便看文才提虎狼之师,大破袁绍,平定河内,尽扫关东群贼!
胡轸眼里闪过冷色,他与张辽之仇可不浅,不但族侄胡强被张辽所杀,而且爱将华雄被打得如今还不能出战。
以胡轸跋扈和睚眦必报的性格,自然不会与张辽善罢甘休,期间他曾数度派人到小平津找贾诩对付张辽,可惜都被贾诩婉拒。
此时听董卓提到张辽打败王匡之事,胡轸不由嗤之以鼻,不以为然道:张辽那并州孺子,不过是占了突袭之利,加之王匡不堪一击,其胜何足道哉!待某此战亲自擒了袁绍,交由相国处置,到时让相国看看谁为良将!
董卓笑道:张辽不过一司马,年岁尚小,岂能比得文才随老夫身经百战。
此时,六千大军已经开拔,胡轸当即向董卓一礼:相国,且待某得胜归来,与张文远一道庆功!
好!董卓抱拳:有劳诸将!
胡轸大步离去,自得知张辽带着一群新兵打败了王匡后,胡轸便对关东诸侯的战斗力鄙薄不已,早已忍不住想要出战。
他相信,此次自己占据突袭之利,必然大胜而还!
要知道,他这六千兵马中,更有三千精锐骑兵,是百战骑兵,曾纵横西凉,只要过了大河冰面,就能恣意冲锋,这才是他最大的依仗!是他的底气和信心所在!
此时,胡轸心中已经开始琢磨着,在庆功宴上该如何折辱张辽那个并州子,他相信,只要自己大胜归来,甚至可以无意错杀张辽,而不受任何处罚!
初平元年正月十五,在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董卓麾下中郎将胡轸率三千铁骑,三千步卒,共计六千精锐,从孟津出发,如同一头猛虎直扑对岸河阳津渡口,气势汹汹的突袭袁绍大营!
而后一头扎进了袁绍早已布好的埋伏圈,六千精锐被困河阳津,死战大半日,又被袁绍斩开一里河面冰层,断了后路,六千人最终只有一千人逃出,大多被杀被俘。
胡轸带着一千残兵仓皇而逃,途中又被袁绍大军追杀,最终回到孟津的不足五百,而后袁绍大军又要趁势攻打孟津,幸得孟津还有李肃留守的两千兵马。
至于胡轸引以为傲的三千铁骑,一入河阳津,还没来得及上马冲锋,就被团团围困,三千战马多半成为了袁绍的战利品。
此战败得如此彻底,令董卓震怒,暴跳如雷,几乎一剑将胡轸斩于孟津关下!
正月十五清晨,阳光明媚,当胡轸还在河阳津与袁绍苦战时,小平津的守军照例顶着寒气,到校场进行操练。
前夜出战的士兵,经过一日一夜的休息,已经恢复了回来,又是姿态昂扬,很多昨日还吐得一塌糊涂的士兵今日也是精神焕发,令同样在一旁操练的高顺军和樊稠军惊诧不已。
这些还是新兵吗?就是他们老兵也没恢复这么快的,尤其是他们第一次上战场后更是经过半个月才完全恢复过来状态。
即便不知道这些新兵根底的韩浩等俘虏也看的心折不已,一时之间感到他们败得倒不是那么憋屈了。
他们却不知道,小平津黑煞神有着很霸道的规定,凡夜晚该睡不睡的,杖十五;凡操练精神不振的,杖五十。
正是在这种军纪的威慑下,这些新兵夜里睡觉也不敢怠慢,不敢多想,才以最快的时间度过了初上战场的心理转变。
用黑煞神的话说,不想做司马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个士兵每天都要以最好的状态和最积极的心态去操练,要深刻的意识到,每操练一次,自己的本领就强一分,获取战功的机会就大一些,前途就更远一步,操练完毕,要肢体疲累,但要精神振奋!
黑煞神这些理念已经深深贯入小平津士兵的脑海,而且他们真的发现,改变得过且过的应付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和高昂的姿态去操练,结果感觉完全不一样,融入操练的氛围,那种气势那种感觉令他们沉迷。
用黑煞神的话说,这才是军人!
不过今日操练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唱军歌,负责检查出勤的贾玑向张辽报告:禀司马,今日卯时操练,巳时结束,有伊力夫蒙羊同东三赤百五人未到!
一众将士看到黑煞神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踱步到了刻写着军纪的巨石前,无不悚然一惊。
又要执行军纪了?
只有下面的王方低头冷笑。
第九十四章 执纪!
王都督,请诵军纪!
张辽毫无感情的声音传来,令王方的冷笑僵在脸上。
他抬起头,正好迎上张辽冷厉的眼神,又看到张辽手中提的那把刃长四尺半的钩镰刀,不由打了个哆嗦,还有些肿胀的脸颊抽搐了一下,挤出一丝笑容:张司马,军纪当熟记在心,背诵就不必了吧
张辽没有答话,转过头,看向一众静气凝神的士兵,突然大吼道:诸将士,请诵军纪!
底下两千多将士立时齐声高诵:凡我将士,必服从上官,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临阵不退缩
凡我将士,凌虐百姓,奸淫抢掠,斩!
停!张辽一声断喝,众将士的诵声倏然而止。其整齐利落,令旁观的樊稠高顺和韩浩几个将领都是心中暗惊,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张辽竟然将这些以桀骜不驯出名的羌胡兵和并州兵训练得如此令行禁止。
张辽环顾一圈,沉喝道:今日,本司马要执纪!
说罢他朝校场大门方向喝道:将他们带进来!
众将士不由转头看去,只见两个黑袍卫士率先进来,他们都认得,这正是张辽麾下的执法卫,随后又是八个黑袍执法兵押了五个披头散发的人快步进来。从衣着上看,这五个披头散发的人显然都是小平津的士兵,他们忽然想起了刚才贾玑提到的五个缺勤士兵。
执法队整齐的来到军纪碑前,将押送的五个人一字跪在碑下,刷的向张辽行了礼:禀司马,违纪士兵五人,全部带到!
辛苦了。张辽向他们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众将士,沉声道:此五人,乃都督王方麾下左曲前屯前队一伍士兵,昨夜擅离军营,深入北乡民宅,企图抢掠民女,被本司马亲自拿下,而今在此行刑!
凡我将士,凌虐百姓,奸淫抢掠,斩!张辽声音转厉:此五人犯九斩第一斩,罪无可恕,当斩!诸将士在此见证!
本都督不服!王方立时大吼一声:张司马说他们抢掠民女,可有罪证?
张辽面无表情的道:本司马亲自捉到,难道不能为证?
王方叫嚣道:不错,此五人是本都督麾下将士,一向遵纪守法,张司马必须拿出证据,可有受害者?否则本都督不服。
旁观的樊稠和韩浩等人并不知道其间内情,看王方当众挑衅起张辽的权威来,不由都好奇起来,想看张辽如何应对。
张辽却没理会王方的叫嚣,而是一摆手,黑袍执法卫利索的扒起五个违纪士兵的头发,取出他们口中塞的布团。
那五个士兵立时如杀猪般嘶喊起来:都督,快救我啊。
我等可是奉了都督的密令去抢掠女人的。
都督,不能见死不救啊。
黑煞神不,张司马,饶命啊,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此时校场上很安静,五个人的嘶喊声霎时间传遍大半个校场,令一众将士不由齐齐看向王方。
本来叫嚣的王方没想到自己手下的这五个一向桀骜不训的士兵居然这么怂,一下子全招了出来,他能清晰的感受到瞬间集聚在自己脸上的无数目光,脸色刹那间涨红,看向那五个士兵的眼神充满了怨毒。
张辽看向他:不知王都督还有什么可说的?
王方深吸了口气,大声道:他们冤枉本都督,罪当处死!不过,他说到这里,口气顿了一顿,看向张辽,脸上满是冷笑:本都督恰好知道还有两个人也违了纪,不知张司马可能秉公处置?
张辽看着王方诡异的笑容,心中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却也不惧应对,淡淡的道:不知王都督还要指责何人违纪?
王方突然回身,指着队列最前面**身后的两个士兵,厉声道:此二人,王魁,赵九,曾于去年腊月休沐之日,醉酒闯入民宅,奸辱害死民女,又杀了反抗的老两口,而军侯**得知后为他们掩饰,不知张司马可能处置!据本都督所知,王魁赵九均是张司马旧部,如今是司马亲卫,而张军侯更是司马从弟哪。
张辽身躯一震,不由凝目看向王魁赵九二人,看到二人簌簌发抖的身子,再看**苍白的脸色,他神情不由阴沉下来。
见此情形,他哪还不知道王方所说八成没错,不由气得脸色铁青,厉喝一声:**出列!
刷!**利索的出列,单膝跪地。
张辽咬牙道:王方所说,可是属实?奸辱民女?害死三条人命?
**啜喏了下,惭愧的低下了头:属实。
很好!很好!张辽气的一脚将**踢倒在地,看向簌簌发抖的王魁和赵九,厉喝道:执法卫,将二人拿下!
刷!
四个执法卫立时上前将王魁和赵九拿下,按倒在军纪碑前。
司马。赵武宋超两个跟着张辽的老人忍不住叫了声,单膝跪倒在地,想要求情。
王方得意的看着这一幕,他早就算计着这一刻了,他倒要看看,张辽究竟如何处置**和王魁赵九。
**是庇护之罪,虽然不至死,但也不可能丝毫无事,而王魁赵九则是张辽的旧部,从并州起就跟着张辽,如今在张辽身边担任亲卫,如果张辽要处置二人,必然让旧部心寒!如果不处置,那张辽今日的举动就是一个大笑话,他铁面无私的黑煞神形象也会刹那间崩溃,威望尽失,更成笑柄!
王方知道张辽此人一向重情义,所以他更能断定此时张辽的心中必然举棋不定,只要犹豫下去,他的威望就在一点点失却。
在王方看来,张辽标榜的军纪就是一个由头,是张辽树立威望的手段,如果事情关系到张辽旧部的人心归附,却不知他还能不能继续执行军纪!
他很期待看着张辽成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丑。
可惜的是,事实恐怕要让王方失望了。
王方虽然对张辽的性格看的很准,但他有一点看错了,那就是张辽树立军纪,并不是什么树立威望的手段和工具,而是张辽认为军队就必须有军纪!这是他两世为人的见识,也是他本身淳朴的性格所决定的,他可以左右逢源,甚至拍拍马屁,厚黑无耻,但他决不允许自己训练出一支祸害百姓的部队来。
王魁赵九,张辽看着跪倒在地二人,叹了口气:事情可是属实?
司马,小人糊涂。王魁声音哽咽。
赵九磕了个头,道:我二人自从做了这恶事,也是每夜寝食难安,很受折磨,小人只有一个请求,请司马行刑,小人不愿意死在他人手上。
好,总算还有认错的勇气,同袍一场,我会给你们个痛快。张辽闭上眼睛,长吐了口气:你二人的父母家小,我会视之如家人。
二十年后,我二人再跟随司马,纵横沙场。王魁赵九直起腰身,引颈受戮。
四尺半长的钩镰刀刃当空闪过,两颗头颅齐齐落地,鲜血喷了张辽一脸一身。
众将士不由齐齐惊呼。
王方得意的笑容僵在脸上。
第九十五章 此谓大丈夫!
这一刻,王方看向张辽的眼神恐惧之极!
他从来没想到张辽会为了那无谓的军纪,而做出这么一个选择!
正如小人不知大丈夫,燕雀不知鲲鹏。或许鲲鹏强于燕雀的并不是什么大志,而是它的理念和它的选择。
张辽看向那五个羌胡兵,沉喝道:行刑!
得令!
黑袍执法卫齐喝一声,按下挣扎求饶的羌胡兵,大刀一砍,五颗头颅落地。
校场之上,无论是肃立的小平津将士,还是樊稠高顺的兵马,还是韩浩那些俘兵,都雅雀无声,被这一幕震撼了。
五颗头颅落地,对于战场厮杀实在不算什么,但这是在校场,这是执行军纪!
樊稠和高顺手下的羌胡兵和并州兵,包括韩浩的河内兵,不少都是出身游侠盗贼囚犯,平日里为祸都不少,此时还是第一次看到因抢掠民女祸害百姓而被斩杀的,一时噤若寒蝉!
王方突然啜喏道:还有樊司马的麾下,也有在小平津违纪的。
樊稠立刻瞪眼看向王方,眼里满是杀气。
张辽没有理会二人,也没有看那五个滚落的头颅,而是搁下钩镰刀,跪倒在王魁和赵九的尸体前,认认真真的将两个头颅摆好,看向一个执法卫,声音微微沙哑:取铁铲来,我亲自将他们埋在这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