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浮游的蜉蝣

    偶尔,这辈子的强悍记忆力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那些不那么美好的记忆。虽然可以将它们埋起来,但只要它们还存在,就总有被挖出来回顾的时候,而且不管什么时候挖,它们都毫不淡化总那么鲜明。

    包括背单词时那种想吐的感觉,包括加班工作时那种烦闷想摔东西偏偏领导又在旁边指手画脚的感觉,也包括,死亡前最后的感知。

    我爹说:“这很有用,死亡是最神秘的领域,包括大乘修士也未必能堪破。你能详细知道走进死亡的全过程,现在你只觉得这份记忆让你不舒服,但将来,不用到我这个境界,等你到你兄姐现在的境界时,你就会知道这是多么宝贵的一份财富。”

    宝贵不宝贵的,我现在真的无法理解,我只知道被冰冷的雪活埋的痛苦。哦,其实也不是太痛苦,毕竟雪崩是非常剧烈的活动,渺小的一个人根本没有半点反抗的余地,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埋了,然后几乎是立刻就连痛苦都感觉不到了。但这个时候其实还没有死,至少我没有,或者说,我觉得我没有。不过也有可能其实我已经死了,只是灵魂还在那里停留。

    还是从头说起吧,关于我上辈子的死。

    其实我并不是个喜欢旅游的人,准确地说,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尤其不喜欢和一群人一起去人多的地方。作为一个话唠,我更喜欢自己说,而不是听别人说,尤其是听一群人说。

    很多人都说我蛮古怪的,不太好相处,有点独。我对这种评价不以为意,心里还理直气壮地想:人跟人本来就不一样,我又不是为了讨好你们而活着的,看不顺眼就看不顺眼呗,我还看不顺眼你们呢。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的阴暗想法,在他们心中,沉默寡言的人才心思重,像我这种话唠,肯定是说过就忘,一天到晚傻乐,一些古怪不合群的表现也只是还年轻气盛不懂得收敛锋芒。

    这些自诩眼光成熟的人们,分析别人却只会用定式、画框框。外向的,内向的,活泼的,沉静的,大方的,小气的……人类这种生物是可以用一两个词就概括的吗

    沉默的可能是老实人也可能是幕后oss,开朗爱笑的可能是傻白甜也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居然始终有那么多人坚信从人的外在表现就能够看出其内在真实,真以为谁都是心理大师啊

    我一边跟你嘻嘻哈哈,一边在心里将你从头骂到脚,你信不信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做了。

    说实在的,我承认我上辈子有点愤世嫉俗……好吧,也许不止一点。这大概直接导致了,我虽然有很多说得上话的朋友,但能够交心的挚友却一个都没有。所以每当我安静下来时,身边必然一个陪伴的人都不存在。

    好在,我也不稀罕别人的陪伴。

    我一个人离开城市,往人少的地方走,往荒芜的地方钻。旅游景点绝对不去,已开发的地方肯定绕行。我一个人去,再一个人回,将无法在人群中发泄的负面情绪丢弃在无人看见的地方,直到我去了那个雪山。

    去了,然后没回。

    真奇怪,明明是那么静的雪山,明明我只是安静地走着,它怎么突然就崩了呢

    我被埋在厚厚的雪下,没有光线,全是寒冷,无法动弹分毫,仅有的声音是我的身体发出的。呼吸的声音,心跳的声音,血液流动的声音……一点一点消失,直到完全安静。

    我不知道是不是在雪压下来的那一瞬间我的灵魂就已经脱离了我的身体,不然我怎么能那么冷静地去感觉自己慢慢走向死亡我甚至还有闲心幻想:如果我的身下有一颗植物,托着我猛然长大,直窜出雪层,冲入云霄……

    童话故事里不是经常这么写吗

    可惜童话当然没有转为现实,我渐渐失去了意识,等我再恢复思考能力时我已经变为了婴儿。

    、0019_哲学

    据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牛顿先生以实际行动阐释了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性的东西对错实在不好说,但死




第008章
    、0020_没思考不代表没感觉

    记忆真的是个奇妙的东西,直到我将所有走马观花可有可无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后我才发现,日常中原来人们忽略的东西可以如此之多。

    不过,也应该大量忽略。否则逛个街净去记地上有几块砖,行人中有多少穿裙子的、多少留长发的,这些人说了些什么话、身上有什么气味,店铺的门是玻璃的还是木质的,木质的门框纹路有多少种……这街没法逛了,分分钟大脑转速过度自燃毁灭。

    我能随便乱记是因为我可以直接将这些记忆存档并不立刻去看,也就是说,其实我当时也忽略了的,只是过后我能随时找回来。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很多东西人们虽然没有意识到,但他们经历过,也留存在了大脑里。

    ——唉,就当记忆还是用大脑记的吧,上辈子说习惯了,即使我这辈子很怀疑这种说法也不知道该改成什么。

    这辈子刚出生时我以为的连贯记忆是这样的:被雪埋了后死掉,下一刻就成了刚被生出来的婴儿。

    后来,随着我对我的金手指掌控熟练,我发现我其实漏掉了很长很长的一段经历,甚至不止在娘胎中的那十个月,而是更多,飘过更多的地方,上辈子与这辈子之间间隔着更多的时间。

    我不知道那种‘飘’的过程是不是作为鬼在存在,我哥说不是,因为:“普通人死后灵魂会很快解体,分散,变成非常非常小的灵魂粒子,就是跟灵气粒子差不多的那种无意识玩意。直到被受精卵吸引,大量上辈子属于不同人的灵魂粒子进入发育中的胎儿体内,凝聚成新的灵魂。要能以‘鬼’的形式存在,那必然是有修为的,或者有极大的执念对抗本能消散,显然,你上辈子两项都不满足。”

    也就是说我连当鬼的资格都没有。那么我记忆中的‘飘’是什么呢虽然那部分记忆非常模糊,连我的金手指都无法修复完全,但是确实是有的……啊,很多灵魂粒子,我的记忆其实是这很多的灵魂粒子飘过的地方共同组成,因为实在太多太杂了,所以混在一起才显得模糊。

    “这种说法倒是有点道理。”我姐表示支持,“‘记忆’成了灵魂粒子的纽带,而灵魂粒子们相互影响又维持了记忆,最后大量原本属于二弟上辈子的灵魂粒子一起进入了姜前辈的腹中,所以二弟这辈子就完整保留了上辈子的记忆,而且还多了与记忆相关的天赋。”

    “所以说执念在哪里”我哥反驳,“听上去二弟像是非常在乎他上辈子的记忆,可他实际上在乎了吗有什么是他绝对不愿意忘记、死都不愿意忘记的吗”

    我其实非常不想参与他们俩之间的争吵,不过既然点名问到我了,我也只能说:“没什么不能忘的。我觉得我上辈子死得挺安详的,虽然是死于意外吧,但没什么痛苦,也没什么不舍的,并没有诸如重活一辈子、不想死、救救我……之类的强烈愿望。”

    我们仨一起困惑,最后是爹将我们从困惑中解救了出来。哦,他没有解惑,他只是说:“发呆能想出答案吗这么闲就都去练剑。”然后盯着我们练了一天的剑。

    ——喂,我跟那对双胞胎层次差很多的,老爹你居然让我们一起练我这吹弹可破的肌肤……伤了就伤了吧。

    、0021_年龄是个秘密

    在修真界,年龄是个禁忌的话题,无论男女。

    小时候我不懂这个,非常直白地就问老爹:“你今年多少岁了”

    其实我只是单纯的好奇,好奇修真人士到底有多能活。

    我爹回答时神色不变,说:“活太久,不记得了。”

    那个时候我信了,因为我上辈子就经常记不清自己多少岁,每次都要用当前年份减去出生年份才能确定。这还是只有二三十岁的时候,我老爹的年龄二三百岁都还得再翻几倍,以己度人,他记不清也是很正常的。

    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真是太天真。同样以上辈子的例子来说,记忆力差,除了生病的原因外,大部分都是由于衰老引起的。修士们没这方面的烦恼。他们当然也会老,也会老死,修为越高寿命是越长没错,但除了传说外,还没有出现过长生不死的实例。活几千年,活上万年,总归还是有尽头的。

    可是,修士们的老和普通人的老不太一样。修炼能够让身体直到死前的那一刻都保持平均线之上的活性,尤其是头脑方面的活性,也就是不会老糊涂——当然固执不听人话什么的,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

    我爹以化神大能的寿命标准来说,还在巅峰年龄——这看外表就知道。虽然大能的外表可以自定义,但他们也都是有一个原貌的,也就是最能发挥出他们实力的外表,我爹是美中年——记忆力好得很。更何况同样以己度人,年龄不过是减法问题,只要没忘了自己是哪年出生的,然后再知道现在是哪年,自己多少岁不就出来了吗

    不像凡人界还涉及改朝换代,活个几千年朝代都经历了好几个,这样年号那样历法加加减减的繁琐,修真界有自己的一套单独历法,以记载中最后一位飞升成仙的大能飞升那天作为修真历的元年,累加到现在三万七千两百一十六年,期间无中断。

    我爹出生的家族再小,那也是个有着修真传统的家族,修真历那是打小就知道的,我爹肯定在开始修真之前就知道自己生于修真历多少年。而且出生年份这种玩意,和出生的月日时一起构成生辰八字,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多与自己有关的推算都要用到。所以说,我爹不可能忘记自己什么时候出生的,那就没道理不知道自己今年多少岁。

    “知道又怎么了”我姐斜视我,“就是不想告诉你。一说就是几百几千岁,很好听吗”

    我很纳闷:“修士还会在乎这种东西活得长意味着修为高,这不是很值得骄傲的好事吗”修士又不存在人均寿命这种说法,也不是年龄越大就越靠近死亡,有什么好回避不说的呢

    我姐:“爹谦虚。”

    我确定我听到了磨牙声,我看向我哥,问:“那我可以知道你的年龄吗”

    我姐拍案而起:“不可以!”嗯,他们俩同一天出生的,问一个得两个。

    我哥呵呵一笑:“我不



第009章
    、0023_舒缓

    我上辈子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过几千年,就已经全球通信无障碍,这辈子修真文明已经连续发展了数万年,远程通信自然也不可能有阻碍。

    我之所以说这辈子的世界有些像上辈子的古代,是出于对文化气质的评价而非对文明发展程度的评价。

    上辈子的世界太过快节奏,无穷无尽的争端,唯恐落后,唯恐吃亏,所有的指标都是利益、利益和利益。金钱类的利益,权势类的利益,名声类的利益。

    所有的鼓动口号都离不了‘展示你自己,让别人看到你的优秀’。本人优秀不优秀关别人毛线事,难道我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人看

    一言以蔽之,烦。

    这辈子的修者界却不是如此,可能是因为大家的寿命都很长,于是整个修真界都充满了一种舒缓的味道。包括所谓争分夺秒修炼的练气期和筑基期,大概也就相当于大一大二的那种紧张度,学得废寝忘食的当然有,但大部分人都还有很多闲暇玩游戏、聊八卦、觅美食、讲恐怖故事、跟前辈们斗智斗勇……

    甚至将整个修真界形容为一个大象牙塔都不为过。它的规则从某个角度来看非常单纯,就是修为。只要修为上去了,其他就都不是事儿。勾心斗角虽然也有,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妨碍修为的,于是成不了气候,所以修真界真的还蛮单纯的。

    你可以长袖善舞交友遍天下,也可以划个小圈子只与三五人深交,甚至自闭不见人都没关系。修真界包容差异,它不会强调人际关系有多么多么重要,自然,人际还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不是缺了它就寸步难行。

    交际障碍的死宅们也有同样广阔的生存空间,因为走遍天下是一种修行,在方寸之间深究一点也是一种修行。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险中求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也会柳暗花明。无所谓对错,无所谓优劣,不过是不同的选择,不过是不同的道路。自己的路,选择了,然后坚定地走下去,总有一天能碰触到自己的道。

    要的,就是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0024_法器

    邮递类法器是修真界人手必备的法器之一,与之同等普及的还有通讯类法器、游戏类法器、影像类法器等等等等。相当于上辈子的手机、游戏机、电视机……

    修真界的基础能源是灵气,其使用范围甚至比上辈子的电能更广。

    灵气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

    可以直接从环境中提取。理论上整个世界无处没有灵气,只是多寡的差别,这是速度最慢的一种提取方式,但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提取方式,连凡人都能天天用。

    也可以从灵石中提取。灵石根据其中能含有灵气的多寡及纯度,分为高级灵石、中级灵石、初级灵石,也叫上品灵石、中品灵石、下品灵石。另外还有灵气蕴含量更低的灵珠。

    使用灵石时可以用专用的法器将其中的灵气提取输入到要驱动的法器中,如果是修士的话,也可以用自己当这个转换中介,一手从灵石中吸灵气,一手将灵气输入到法器里。

    灵石也是修真界的通用货币。对凡人来说,消耗灵石来使用法器是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因为凡人没有直接获取灵石的手段,所有的灵石矿脉都握在修士手中——就算是先被凡人发现的灵石矿脉,最终也还是会落在修士手中,凡人是保不住的。

    凡人只能用凡人界的物资来交换,偏偏灵石在凡人界又卖得很贵。这倒不是修士们刻意欺负凡人,只是灵石对修士的作用更大,凡人用灵石不过是为了享受,但修士们手中的灵石不仅是修炼过程中的重要资源,而且常常是可以救命的。

    其实别说凡人,练气期、筑基期包括金丹期的修士用灵石也得精打细算,维持修炼和生活的平衡。

    还有一种修士独有的使用法器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灵力驱动。这也是修士们最爱用的方法。反正每天的灵力本来就要大量消耗才能达到锻炼进步的目的,挥剑一万遍是消耗,炼丹数十炉是消耗,炼器十几把是消耗,用来驱动传讯符、帮人送物品、搬运重物……也都是消耗嘛。生活类的消耗还能顺便赚点外快,一举两得,挺好的。

    云霞宗任务处用红色加大字体友情提示:修炼灵力的同时请注意专业技能的提升。接任务别只看报酬多寡、难度高低,请也注意专业相关。

    你特么一个剑修将搬运重物玩得快准狠结果连基本持剑姿势都有误,你是想转行吗想转行可要趁早啊。

    、0025_灵石

    灵石是种挺有趣的矿物。

    首先,除非内里的灵气耗尽,否则它不能随意切割,开采灵石矿时,一眼看去一片平整的灵石带,其实是由一块一块灵石拼成的,天然的就不需要加工,开采出来是什么形状,流通时就依然是什么形状。

    &



第010章
    、0027_文明传承的那些事

    修真界已经连续了三万多年的历史,看着很长,但是有资料表明,在这之前其实还有更加繁荣的全民修真时期。

    那时候根本没有凡人界,整个世界灵气极为充裕,人人生下来都有灵根,虽然依然是五灵根占最多数,但那个时候五灵根修到元婴化神的比比皆是,现在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飞升故事也都是从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

    后来发生了天地大灾变,灵气急剧减少,开始大规模出现没有灵根的凡人,凡人界与修真界成了两个交集越来越少的不同部分。飞升成仙的故事都成了故事,唯一一个算是有证据支撑的飞升大能故事就是在现在所用的修真历元年飞升的那位。可是,也只能说关于他的故事特别详细,且逻辑上没啥问题,没有前后矛盾之处,但真要说这种证据有多可信,反正除了耳口相传的故事外,无论实物还是记录玉简统统都没有。
12345...6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