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次日午后,宋家管家为县衙送来牌匾,并专门感谢沈尘等差役两次出手相救

    末了,管家专门找到仲逸:请仲先生去趟宋家大院,宋家略备薄酒以示感谢。

    这个约还是要赴的,无论从失窃案的告破还是此次解救宋家的管家,仲逸都是首功一件。

    想着又可与宋洛儿见面,仲逸心中不免一阵激动,刚欲拔腿就走,但转身一想:这样岂不是显得太着急了些何不到街上转悠一会再去赴宴让那宋洛儿小姐多等一会儿又何妨

    午后的阳光下,街上如往常般人来人往,小摊前的叫喊声永远是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仲逸难得如此悠闲,来蠡县这么久,初次发觉城中之景竟是如此美好。

    “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快来看喽”,路边的一个小书摊前,一个青年小伙正招揽着生意,手中一个小鸡毛掸子不停的来回挥舞着,似乎连只蚊子都不让靠近。

    看到仲逸朝这边路过,小伙急忙喊道:“这位公子请留步”。

    仲逸寻声而去,只见那人正朝自己招手示意:“先生一看就是读书人,怎么地来一本都是难得的好书,保证大饱眼福”。

    仲逸一脸苦笑道:“小哥,我从不看这些书的,不过看你这般热情,就赏你几个大钱”。

    小伙急忙接过赏钱,脸上满是笑容,随后他从木盒底下掏出一本书递到仲逸手中:“保证好看,公子如此赏脸,小的岂能白拿赏钱”。

    仲逸只得接过书,封面连个书名都没有,他好奇的打开随意翻翻。

    谁知刚翻几页便有一张张的绘图,那彩墨下的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画面太过逼真,竟看的他口干舌燥,耳根间一阵燥热。

    “小哥,你这是什么书啊乱七八糟的”,说着仲逸将书扔到桌上,转身就欲离去。

    小伙急忙拦住他:“看这位公子也不是那缺衣少食之人,所谓温饱思那啥嘛,何不好好品味一番”。

    仲逸回头望望那本书,再看这街上行人来来往往,他清咳两声,而后一本正经道:“看见前面了吗城东有个叫县衙的地方,你去哪里问问什么叫有伤风化”。

    小伙吐吐舌头,急忙将书收了回去,心里想着:“装什么一本正经”。

    仲逸白了他一眼,心里却道:“干嘛要大喊大叫这人来人往的,真不会来事儿”。

    “富贵在天、生死有命,吉凶祸福,自有定数”,书摊不远处一个算命先生正在那里念念有词,看到仲逸过来时急忙将他叫住。

    “这位公子满面红光、精神气爽,定要好运降临”,看到仲逸停住了脚步,这人张嘴就来。

    仲逸一脸的不屑:“什么满面红光刚看看那种书,脸能不红吗”,他心里想着“精神气爽倒是真的”。

    仲逸急忙告辞,心中却想着:怪不得街上每天人来人来,原来这大街之上尽是乐趣多多、惊喜不断啊。

    终于到了西街,酒肆与茶馆中闲人往来不断,仲逸此刻竟有些羡慕他们:乐子多了,日子自然就热闹了起来。

    “仲先生来了,快里边请,主人已恭候多时”,宋家管家老远就迎接着他的这位“救命恩人”,发自内心的欢迎他来做客。

    仲逸急忙回礼,这时管家却低声说道:“仲先生,一会我家主人若是对你说起什么事,你可千万不要回绝啊,想好了再说,切记啊”。

    仲逸一阵纳闷:“莫非这宋家又出什么事了”。

    现在距离饭点尚早,宋家却早早备好酒席,见管家带仲逸进来后,宋博仁立刻起身相迎,而后他向管家摆摆手,管家立刻退出,临走之时竟将门也带上。

    此刻,房中只有宋博仁夫妇,没有看到宋洛儿的身影,仲逸不免有些遗憾:“这吃的什么饭早知道还不如找沈尘喝酒去了”。

    这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事已至此,仲逸只得缓缓落座。

    “宋家失窃之案,还有前两天




第42章 有事相托(下)
    宋家书房中已重现修葺一番,宋博仁夫妇早已离开。仲逸正等着宋洛儿的那三个问题,他一脸的懊悔:如今却让这宋大小姐开出了条件早知道就不该这么快答应了。

    不过回头想想,堂堂大丈夫,让这位弱女子占占上风又能如何

    良久之后,宋洛儿终于开口道:“有心留青水,何为情来何为缘”。

    仲逸犹豫片刻,而后道:“云雀在云鱼在水,谁言雀儿不会来沾水若是沾水之时见鱼儿,又有情来又有缘”。

    宋洛儿莞尔一笑,红唇间两排洁白整洁的牙齿亮亮发光,她微微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琴声未落人犹在,敢问听音之人为何要复来”。

    仲逸微皱双眉,他来回踱步,而后突然驻足转身道:“琴音无情人有意,两心相悦几根弦只因抚琴人,君愿再复来”。

    宋洛儿双眸一亮,竟直直盯着他,二目对视之时这才急忙将头迈过去。

    还有第三个问题呢

    宋洛儿顿顿神:“一个人儿一只船,两个人来两只船,若是一人脚踩两只船,该是杀来该是埋”。

    仲逸浑身一个冷颤:想不到一个柔柔女子,竟能如此下的去手,这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只见宋洛儿缓缓起身走到仲逸身边,她小嘴微微上翘,上前嗔道:“上次交谈,你欲言又止,我知道你心中还有一个放不下的人,今非昔比,不管她是谁,反正我宋洛儿已与你有名有份,看你有什么说的”。

    仲逸正在诧异,却见宋洛儿顺势依到他怀中,那张清新秀气的脸早已变得一片通红,她深情的望着仲逸:“洛儿今生永不负,愿与仲郎永相随”。

    仲逸一双颤抖的双手犹豫半天,最后终于落在那一瀑乌发之上,一股从未有过的清香热热袭来,他似乎感觉有些目眩,嘴边却喃喃道:“仲逸永远守护在小姐身边”。

    宋洛儿缓缓抬头,微微嗔道:“还当我是宋家大小姐”。

    仲逸一脸尴笑道:“洛儿……”。

    次日,县衙中一片欢喜,众人所言皆是喜结良缘、百年好合之类,刚刚经历过剿匪大捷的差役们,迎来了他们的仲先生大喜之日,用沈尘的话说:这可是蠡县县衙从未有过的热闹。

    樊文予更是破例全力为仲逸做准备,因为宋博仁要回祖籍侍奉老母,仲逸“祖籍”远在济南府。樊文予便担起“长兄如父”之责,纳彩、纳币,甚至媒妁、铺房的细节都一一准备,除了因为缩短时间权宜处置外,其他的几乎都参照礼仪执行。

    沈尘与罗氏兄弟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前几日罗英还说要去宋家看这位大小姐呢,眼下这位大小姐就很快成仲夫人了,不过他依旧跟着乐:反正自己是没希望,不过这以后可以经常见到她却是真的。

    数日后,在樊文予的主持下,这场婚宴终于在一片欢呼声中圆满完成。

    宋博仁奉老娘之命回到了乡下,原本宋家大院要留给他们,但仲逸觉得自己若是住在那里,总有一种入赘的感觉。宋博仁便决定将此院留着为自己老两口日后居住,同时他将城南的铺子卖掉,专门在城东置办一处小院供这对新人居住。

    如此一来,这置办宅院的银子虽为宋博仁掏钱,但毕竟宅院姓“仲”,而仲逸早已承诺:此笔开销,他日必将如数奉还,宋博仁不是那视财如命之人,但念及小婿的脸面与尊严,最后也就笑着答应了。

    原本宋家的下人都如数领了赏银各自回家,只是后来专门伺候宋洛儿的丫鬟桂儿继续留下,除了洗衣做饭,她也能陪着宋洛儿说说话、解解闷。

    小院北侧为客堂、书房,东厢主屋,西厢侧屋与厨房,院中有几棵小树,一张石桌,周围一圈石凳相围。

    大梦方觉醒、窗外日迟迟,日出三竿之时,小院中依旧一片安静,丫鬟桂儿在侧屋中一针一线的做着针线活儿,她知道做饭时间尚早,这几日来皆是如此,闲来无事的她干脆轻轻哼起小曲来。

    主屋门窗所贴大红纸还未剥去,一块大红被下,宋洛儿正静静的依在仲逸臂膀之上,一头乌发倾泻如墨,柔柔的落在肩上,肩如雪,发似墨,令人如痴如醉。

    仲逸仰面微躺,一向不轻易行事的仲先生这次终于是作出了终生大事的决定,不过他此刻似乎并不后悔这个决定: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与感觉令他欲罢不能。

    而在一旁的宋洛儿更是在去掉那一层最后的羞涩之后变得更加动人,她不再有琴声中那般哀怨与孤寂,此刻才知道何为情来何为爱

    良久之后,宋洛儿微微抬头道:“仲郎,你已整整三日未去衙门,就是人家樊知县不说,你就不怕沈尘他们取笑于你”。

    “他们不也都是过来人吗说我作甚我担心的倒不是这个”,仲逸笑道:“我明天便去衙门,不然怎么好意思领人家的银子呢”。

    宋洛儿没有理他,两只眼睛紧紧的盯着,而后突然问道:“说,你之前心里那个人是谁”。

    仲逸这才缓过神来,之前宋洛儿就说起过此事,当时她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原本以为此事就过去了,但没想到此刻她却再次提起。

    “此事说来话长,容我日后再说”,仲逸想岔开话题,谁知宋洛儿却不依不饶:“不要日后,此刻就说”。

    仲逸笑道:“我之前孜然一人,现在与你成婚,我的娘子就是洛儿,我还能怎么样”。

     



第43章 师兄有难
    济南府卫指挥使司,后山、校场。

    周围甲士林立,戟枪肃立,条条旌旗展动,号角声后,鼓声连连,片刻后将士们叫喊声起,声如雷鸣、又似洪钟,惊得周围鸟雀展翅乱飞,场面甚是威严。

    校场中间一个硕大的木台搭的四方正正,周围两排士卒执戟相对而立,木台北侧有三五台阶,台阶之上横立一张铁案,案边一张宽大的原木椅上,一名中年男子缓缓落座,身后数名甲士并排而立,一脸肃穆之颜。

    铁案前所坐之人就是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林啸义。

    此人便是五年前凌云子带仲启与仲逸云游四海时,那个令仲启羡慕不已的佥事大人。

    当初仲启下山投奔他时,林啸义在都指挥使司做三品指挥佥事,两个月他收到调令,做了这济南府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使。

    虽说同为三品,但指挥使毕竟是这卫司的最高职务,大小事皆是他一人说了算,从军多年,总算是了却他独挡一面的心愿。

    来卫司赴任后,林啸义做了很多事情,军营不同于县衙,好多军务他无须与属下商议,直接下令便是,而属下则只有执行的份。

    经过两个月的整顿,卫司的各项军务基本已步入正轨,唯独一些军士武力担当与职务不相匹配,林啸义决定采取比武的方式,对一些下层武职进行调整,尤其特意从一些士卒中直接选拔胜出者。

    比武分两部分,原先有职务者与普通士卒各自为队,如此既保证公平,也使一些真正优秀的士卒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今日校场之上,便是这比武的最后一轮,经过层层淘汰,只剩这最后十人,根据比武规则,这十人均有所提拔,尤其这最后胜出者,将直接奏报朝廷给予品阶。

    比武本是军中常项,适当奖励也是为了激励军心,但毕竟不是上场杀敌,所谓刀枪无眼,故最后一轮不使兵器,如此却是实实在在比的真拳脚,颇有看头。

    一通锣鼓声后,林啸义起身道:“虽是比武,但拳脚无眼,本官身为卫司的主官,要考虑众兄弟的安危,也要给你们的亲属有个交代,故此,自愿签署生死状者可继续本轮比武,若是想自愿退出者,本官也不勉强”。

    习武之人最是争强好胜,更何况到了最后一轮,功劳就摆在眼前,那个会做这缩头乌龟

    片刻的功夫,十份生死状便悉数签好。

    随着林啸义一声令下,比武正式开始,大家皆是使出自己的杀手锏,虽是普通士卒,但到了最后一轮,也不乏厉害角色者。不管是基于久在军营没有升迁之路,还是因有门路但更需借此机会为踏板者,皆做着最后的拼搏。

    一番打斗之后,最后胜出者为仲启与段坤二人。

    仲启最擅剑术,但他的拳脚功夫也非常人能比,可偏偏这段坤早年间曾拜于少林寺门下,虽早已还俗,但因受高僧指点,武功更是了不得,原本以为此次比武就此结束,没想到末了却迎来两个高手的对决。

    木台之上,众目睽睽之下,二人相对而立,四目对视之际,二人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一阵鄙视对方。

    仲启跟随林啸义数月有余,被安排按照军护入伍,虽有师父凌云子的交情,但毕竟是寸功未建,所以他格外珍惜此次机会,若是一举能拿下第一,那便在此有了自己的小小立足之地。

    而段坤亦是祖上军户,他入伍时间不到两月,若是能最后胜出,简直是一步登天。

    一通锣鼓声后,二人直逼对方而去,剑术之外,仲启的掌力甚威,在凌云山后山的一棵大树底下,他曾当着仲逸与仲姝的面一掌击去,厚皮之下竟是一个清晰的掌印,而他的锁喉之功更是一招毙命。

    奈何这段坤练就了一身铁头功,仲启几番进攻皆无济于事,最后他不得不改变套路专攻下盘,这招果然奏效,片刻之后,只听一身惨叫,仲启右掌已重重落在他大腿根部,段坤瞬间倒在地上。

    众人皆松了口气:这次比武终于有了结果。

    仲启缓缓走向台前,似乎官服尽在眼前,他终于如愿以偿了。

    谁知就在此时,段坤突然腾地而起,一拳飞了过来,仲启后退两步,顺势接过他的左臂,血肉筋骨的断裂声中段坤面目抽搐,浑身哆嗦,终于是没有了反抗之力。

    败者的惨像并未博得胜者的同情,仲逸对段坤的偷袭异常恼火,他右掌发力,一副“不信你的头能硬过老子双掌的”模样,竟直接击向他的脑颅……

    众人一片哗然,林啸义不由起身而立,周围立刻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医务官来报:段坤死了。

    林啸义立刻吩咐众人散去,他吩咐属官尽快安排段坤家属的抚慰银,他做这个卫司指挥使才两月之余,此刻既要安抚段坤的家属,更要安抚军心。

    得到消息的段家人立刻前来,一阵痛哭流涕之后,便将段坤的尸首运走,林啸义命人如数发放银子,此事便很快平息了。

    谁知没过多久,林啸义收到来信,有人专门问及此事,而来信者更是来头不小-------五军都督府,来信人名叫:张和。

    原来,这个张和是段坤的表叔,在都督府官居四品,虽比林啸义低了一个品阶,五军都督府衙门颇高,他们根本惹不起。

    林啸义十分懊悔当初没有查清这个段坤的底细,而段坤当初准备告诉他这层关系,后来听说都督府最近要派人来他们卫司,其中就有他的表叔。

    原本想着在这次比武中拔得头筹,也算是给表叔一个惊喜,没想到却一命呜呼。
1...1516171819...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