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略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宫草堂
街上偶有行人来来往往,偶有差役巡逻而过,远远的向他们二人打招呼。按照李序南的吩咐,这些差役定期上街巡逻,并将一些律法编成顺口溜大声喊出,但既不可扰民,更不得随意打骂行人。
县衙剿匪抽调了不少差役,城中人力不够,城外的匪患并未彻底消除,城中宋、赵两家失窃案也未告破,李序南此举既可安抚人心,也能对一些心存幻想之人起到震慑作用。
城西头的那个酒肆与茶馆依旧是大家闲话中心,宋博仁看到李序南与仲逸急忙热情请他们进屋,自从发生窃案后,仲逸已多次来这里,数日间,他们竟成了熟人。
&nbs
第36章 洛儿小姐(下)
作为宋家独女,宋洛儿平日里甚少出门,因祖上略有薄产,她打小就不为生计担忧,后来老爹为她请的私塾先生。平日里这宋博仁就喜好诗书,潜移默化中,宋洛儿便成了少有的才女。或许是天赋使然,如今十八岁的她可以说棋琴书画皆有涉足,尤其以琴艺为佳。
仲逸惊讶于这位从未谋面的女子为何能知道自己的姓氏,后来才得知自从宋家发生窃案后他多次登门调查,宋博仁对家人有交代:要全力配合这位仲先生,所以宋洛儿一猜便知。
“原来是宋大小姐,在下方才在书房听的琴声这才一路寻来,多有冒昧”,仲逸后悔自己有些唐突,闻其音还得见其人,不过这琴声确实非同一般。
宋洛儿低头道:“原来仲先生也是懂音律之人,让你见笑了”。
在凌云山时,仲逸曾领略过师父的琴艺,师姐在闲暇之日也学着给他与师兄来一首,起初原本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想到后来渐入佳境,不过凌云山的高山流水之境,与宋洛儿略带忧伤的风格截然不同。
“谈不上懂,在下属于那种只会听却不会抚之人”,仲逸笑道:“不过从小姐方才的琴声中似乎听出有些淡淡的忧伤,我仿若进入那个自由自、鸟语花香的优美之境,却觉有一种孤寂,山山水水、小树小桥,似乎就是少了一个人……”。
宋洛儿两颊立刻变得一片绯红,片刻后她慢慢的说道:“没想到如此短的时间内,你竟能找到那个世界,真是难得”。
仲逸觉得实在不应将此话说出口,俗话说:欲将心事付瑶琴、千里觅知音等等,如真是心有灵犀,那岂不是越过了他这个“县衙仲先生”的界限
想到这里,仲逸急忙起身告辞:“打搅了,衙门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走一步”。
宋洛儿欲言又止,抬头之际,竟不见了仲逸的身影,心中却暗暗道:这衙门的人怎是如此怪异
来到门口,仲逸惊讶的发现宋博仁已站在那里,他真后悔自己那一个“寻声而去”,想必他一定对自己与宋洛儿说话存有成见,因为这已远远超出了查案的范围。
谁知宋博仁如无事人一般,竟对他笑道:“先生这几日辛苦,若不嫌弃,晚上在寒舍一起用过晚餐再走不迟”。
仲逸心中一阵不悦:“这个宋博仁看着平日里老实,至于这样讽刺吗不就是与宋洛儿说了几句话吗意思是我赖着不走了还共进晚餐”。
“不不,樊知县近日不在县衙,好多事情还要处理呢,在下先告辞了”,说完仲逸便匆匆离开宋家。
来到大街之上,仲逸却感觉一阵的不自在,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因为宋洛儿的美貌。
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那优美的琴音,总之,他觉得这个女子身上似乎有一种师姐的感觉,但又不全是,反正他也说不清楚。
“仲先生,仲先生”,听到有人喊,仲逸转过头去,原来是罗英。
本来罗氏兄弟这次都是要随樊文予一起剿匪的,沈尘知道这两小子和仲逸处的不错,所以就只带了罗勇,留下罗英在他身边也放心些。
“你去哪了一天没见你人影”,仲逸笑道:“沈捕头不在你就偷懒”。
罗英一脸无奈道:“哪敢啊奉李大人之命巡街去了,刚刚换班,这肚子好像……”。
仲逸白了他一眼:“好吧,去徐家酒楼,吃喝都算我的”。
几个月下来,仲逸在这蠡县县城中也算是个“熟脸”了,店家看到他二人进来后,满脸笑容的嘘长问暖,仲逸拿出一块银子道:“不用找了”,店家急忙接过银子喊道:“贵客两位,包房伺候”。
或许,这就是他受欢迎的一个缘故吧。
罗英一顿狼吞虎咽,不大会的功夫便将一大盘羊肉吃个精光,仲逸急忙喊来店小二为他加菜,只见罗英摆摆手道:“吃不下了,留着空隙还要喝点呢”。
几杯热酒下肚,仲逸随意问及宋家宋洛儿的情况,他知道在这县城中几乎没有罗英不知道的事。
果不其然,一听宋洛儿,罗英立刻来兴致。
原来这宋博仁在这蠡县城里有宅院、有铺子,祖上还有存蓄,按理说应是万事不愁才对,可这宋夫人就是怀不上子嗣。后来托了很多关系,找了不少郎中问的各种偏方,终于是怀上了,就是现在的宋洛儿,可再想要个儿子却始终未如愿。
这宋博仁也算是通情达理之人,后来他也就不提此事,虽说这宋洛儿是个女儿身,但毕竟是自己的血脉。不曾想偏偏这个女子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宋博仁老两口颇感欣慰,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的过来了。
谁知随着宋洛儿渐渐长大,他的老爹又遇到一件烦心事: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几家媒婆上门说这家公子那家少爷的,可这宋洛儿一个都看不上,更有人竟被她取笑一番后灰溜溜的走了。
久而久之,大家便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宋大小姐敬而远之。以至宋博仁一度怀疑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的。邻里间更是教训自己女子:不要那么伶
第37章 宋家有请
这日晌午,蠡县县衙收到来信:黑山已被剿灭。
数日后,樊文予率众浩浩荡荡回了县衙。所过之处一片欢呼赞美之言,这位年轻的知县如同新郎官一般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七品常服,圆领青袍洗的一尘不染,胸前绘绣的溪敕格外醒目,如同要伺机展翅飞出一般。
城中各处贴满告示,大街小巷众人谈论的话题莫过于剿匪二字,原本还心存担心之人,此刻也是一片欢呼。仿若之前的担忧全是杞人忧天,眼前的景象才是皆大欢喜。
“这下好了,肃清匪患后再无拦路劫财者,今年可以做些小买卖,置办的年货的碎银不用担心了”。
“可不是吗原本我那姐姐嫁的远,出门走亲还不敢带银子,弄得好像咱对阿姐抠门似的,以后再去啊就多点东西,免得阿姐婆家人说咱这娘家人小气……”
大家各自欢喜、各自乐呵,更有甚者,如同亲临剿匪现场一般:
“听说了吗那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樊知县带着县衙的人直接就出现在了黑山的大堂里,当时那铁氏兄弟就傻了”。
“后来呢那后来怎样了”,好事者意犹未尽道。
只见那人放下茶碗,摸摸嘴巴道:“后来那还要说吗当然是将他们的打的屁滚尿流,仓皇而逃了”。
一名中年男子道:“可是看告示上说,那铁氏兄弟都跑了,不会再卷土重来吧”。
那人瞥了一眼这名男子,一脸不屑道:“这有何惧现在黑山的老窝都端了,那些小头领被带回县衙,其他人有的自愿弃暗投明,有的回到老家过起天平日子,樊知县说了:胆敢再闹事,立刻将他们拿下,想东山再起门都没有”。
好,好……
县衙上下也是一片热闹,樊文予发话:今晚县衙举杯庆贺,所有人都有份,且要给此次参与行动的弟兄论功行赏。
县城几家大饭店更是主动愿意承担这顿宴席,所有开支全部由几家饭店东家均摊,不要县衙一文钱,谁知樊文予坚决不同意,所有酒菜照常付银,分文不少。
当初那个被铁老三敲掉两只整羊、八滩老酒的店家更是高兴的鼻涕冒泡,一大早就准备好酒肉犒劳县衙的差官们,谁知樊知县一道秋毫无犯之令将他挡在门外。
万般无奈之下,店家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不收银子,那就送一块牌匾,这下他樊知县总该不能拒绝了吧
此举正合樊文予之意,他欣然接受,并对店家大加赞许,惹得众人眼红不已,于是他们纷纷效仿,一时间县衙前来送牌匾之人络绎不绝。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就连当差多年的沈尘与罗氏也不免感慨:蠡县县衙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席间,樊文予论功行赏,凡参与着人人皆有份。典史曹正与沈尘更是大受其赏,众人一片欢呼之声。
一直到亥时末刻才结束这场盛宴,樊文予向仲逸道别:“今日喝酒大了,改日再好好叙叙”。
一旁的沈尘望着樊文予离去的背影,示意仲逸到他房中坐坐,罗氏兄弟也数日未见,四人正好再小聚一番。
“沈大哥,此次剿匪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说,黑山的匪首铁氏兄弟都漏网了”,刚进房门,仲逸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沈尘微微醉道:“你管这些干嘛反正山寨都荡平了,以后谁也掀不起风浪了”,末了他又补充一句:“至少在三五年之内大家便可相安无事了”。
果真如县丞李序南所言:黑山的匪首铁氏兄弟一个都未带回来,结局似乎与牛头山如出一辙。
仲逸继续问道:“到底是死啦还是逃啦”。
一旁的罗勇急忙走过来道:‘仲先生,你就别问沈大哥了,他这几日劳累不堪,此刻又醉意上头,就让他歇息了吧’。
仲逸见状只得坐回原位,心中却是一阵不悦:若果真如此,那些藏银岂不是又没了下文这个樊文予到底想干什么
罗勇此刻还算清醒,他知道仲逸心中所想,同在衙门,而且他当差的时间比仲逸的时间还要久,知道的自然比他多了些。
“仲先生,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罗勇下意识的朝窗外看看:“此次剿匪共搜的藏银二百余两,另外还有一些珠宝玉饰,大多都是成色极差的劣等货,黑山虽不见铁氏兄弟,不过囚笼山的人却是一网打尽,这已实属不易了”。
二百两两个山寨就搜的二百两
仲逸刚欲开口,罗勇却道:“仲先生,原本有些话呢,是我这个小吏不能说的,沈大哥说你是自家兄弟,咱们处的也不错,而且此次你并未参与,所以我这才对先生讲的”。
末了,他又补充道:“你与樊大人的关系是我们这些底下人不能比的,但是……”。
罗英欲言又止,在一旁的罗英却把话挑明了:“仲先生,我兄弟的意思是为先生着想,毕竟这次肃清匪患是大功一件,大家一片欢呼,我们如何说的”。
话已至此,还有什么说的三人只得继续低头喝闷酒,不久后便怏怏离去。
回房途中,仲逸无意遇到李序南,微光下,二人对视一眼,并未言语,而后默默离去。
……
次日凌晨,仲逸正欲找樊文予细说一番,却不料宋家来人有请:说是失窃案有了新的线索,而且叮嘱只要仲逸前来。
&n
第38章 一语道破
秋日之下,阳光尽收,宋家大院一片祥和,气温慢慢回升,不知不觉间竟有几分暖意。
院外早已有人开始打扫地面,丫鬟小唤正忙着洗衣晾被,管家过来吩咐她去厨房帮忙:今日午饭格外重要,不得有半点马虎。
客堂之内,仲逸正与宋洛儿谈论着字画之风,眼前的这位女子迟迟不提案情之事,仲逸却也不再追问,相比县衙的枯燥,此处却是难得清净优雅之地。
“不知仲先生平日里喜欢读什么书”,宋洛儿说话的声音极其轻柔,若是隔着数米之外,恐怕只能看到双唇微微一动的痕迹。
仲逸苦笑道:“倒是上过几年私塾,平日里看书囫囵吞枣,几年下来所藏之书寥寥无几,权当是打发时间而已”。
宋洛儿莞尔一笑道:“仲先生这是过谦还是敷衍了事我看不是打发时间,你是想打发我吧”。
仲逸只得一脸尴笑,心中却道:“我还能怎么说,难道要告诉你我在凌云山读书”。
宋洛儿没予理会:“看来衙门确实与众不同,先生这般才华,何不考取个功名”。
看来这宋洛儿的确不似普通女子,笑谈间竟总是发问别人,问的不漏痕迹,却还不许答的敷衍了事。
仲逸一脸轻松道:“我这个人平日里喜欢自由散漫,身着朝服、顶上乌纱做事都要中规中矩,不太对我的路子”。
宋洛儿不甘示弱道:“哦是吗那先生又为何要在衙门做事呢在知县底下当差,不会被知县轻松多少吧”。
仲逸心中一惊:罗英说的没错,这个宋洛儿真不好应付,一张恬静清新的脸上,那一双明眸似能看透人心中所想似的。
心中这般想,仲逸却故作轻松姿态:“不瞒宋大小姐,此事说来话长,先来这里历练历练,以后做个买卖走南闯北的也算积攒点与人打交道的经验”。
宋洛儿又欲开口,仲逸却起身道:“大小姐,咱们还是说案情吧,令尊说你有什么新的想法,不妨说说看”。
宋洛儿却徐徐来到那副画前,微微道:“听先生所言,似乎对画中两名童子很是羡慕,莫非先生喜欢这高山流水、逍遥自在的生活”。
沉默片刻,仲逸叹口气道:“若小姐再无其他事,仲某先告辞了”。
宋洛儿双眉微蹙道:“原来仲先生这么忙啊,既说道这宋家窃案,众人将目光放在外面,先生何不从宋家内部人查起呢”。
仲逸微微一怔:莫非这宋家内部有什么不为人知之事不过从查案的角度来说,确实不应排除任何人,这个宋洛儿果真眼光独到。
想到这里,他急忙说道:“大小姐所言甚是,想着宋家人并不多,而且受伤之人也是宋家人,所以这才将目光放到外边,看来是我们的失误”。
这时,丫鬟小唤进门来报:饭菜都准备好了,请仲先生与小姐过去。
仲逸刚欲推辞,谁知宋洛儿没好气的道:“仲先生不食常人饭菜,你回去告诉爹爹不要等了”。
仲逸望了望小唤,一脸的尴尬像,急忙起身告辞。
回到县衙,仲逸立刻找来沈尘,将宋洛儿的怀疑告诉了他。
谁知沈尘听完并未言语,反而后退几步,双手交叉打量一番,用一种怪拐的眼神看着他:“老弟啊,想不到这才几日的功夫,你竟能与那宋家大小姐搭在一起,让老哥好生佩服啊”。
仲逸白了他一眼;“若我真的与他搭在一起,那还会告诉你这些吗线索有了,你是捕头,这事你查不查吧你自己看”。
沈尘急忙收起双手,满脸陪笑道:“不说了,不说了,咱们这就去宋家”。
仲逸一把拉住他的手道:“不行,宋家连下人加起来不到十人,宋博仁两口与宋洛儿暂且不论,剩下还有几个人现在只是有线索,一旦打草惊蛇,那人跑了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