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纵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坐看南风吹
今年的奥斯卡之夜注定是腥风血雨的一夜,即便是罗素都不敢给予李彧准确的答复。
冲击奥斯卡最高奖项的‘最佳影片’跟‘最佳外语片’完全不同,后者的对手虽说是全世界的同行,但竞争还不算激烈,毕竟大家在美果本土都没有太强的势力。
但‘最佳影片’不同,无数的英文电影都势在必得,这是李彧这位‘外来户’从美果人碗里抢吃的。
这一次的李彧注定无法清闲,按照罗素的意见是让李彧留在美果直到奥斯卡颁奖礼结束。
毕竟威尼斯、多伦多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还有哥谭奖、金卫星奖、安妮奖等奖项类,还有制片人工会、导演工会、演员工会、编剧工会、剪辑工会等电影从业人员的工会协会奖。
还有第三类的影评人协会奖,最重要的就是洛杉矶、纽约两地了,这两地评选出来的奖项权重较高。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所在的位置恰恰是奥斯卡的举办地,其人员构成所占奥斯卡参与投票群体的比重较大。
而纽约影评人协会的品味比较超前,鼓励先锋性,所评选出来的结果更加大胆。
这是奥斯卡前第二重要的评比,然后就是12月份的金球奖,这是被誉为奥斯卡前哨的颁奖礼,最后就是奥斯卡。
短短的三四个月里,将颁发出数十个最佳影片,至于其他的奖项更是不计其数。
最激烈的战斗将在11月底开启,这空闲的十月是李彧难得的休息时间,最关键的是《华夏合伙人》要上映了。
故事讲述的是华夏商人艰难创业的故事,更是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被打造成一部不在计划内的献礼剧,而最合适的档期自然是国庆节了。
&
第六百一十六章 产业(求订阅,求收藏,求打赏)
ps:第一更(四千字大章)
网络上的各种争议引起了一场对总菊的口诛笔伐,当时的审片委员会的赵宝化曾经在网络上称《无人区》的宁皓因为自恋而迷失。
影片中都是负面人物,说他为了好看,为了艺术极致,不惜违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最大的失误是丢失了艺术家的一份社会责任。”
赵宝化的话对不对,没有人可以指责,或许宁皓的剧本就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或者现实比电影世界还要可怕。
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宁皓不改变他的坚持,《无人区》的命运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这一点即便是老韩都无法预料并扭转,李彧倒是知道这些事情,但他也不能明言,他说的已经足够多了,别人不接受就跟他没有关系。
更何况,对于李彧来说,这件事也是属于他跟围脖的一个生死关头。
正是因为这件事,当年的第一批的饭否等围脖类网站被关停,李彧的围脖能否熬过这个生死玄关还有待考验。
目前看来还有大半年的时间缓冲,但李彧还没想到用什么方法可以平稳到不引起别人注意的度过这次难关。
好难啊,李彧对于围脖的投资已经达到了亿级,而且还没有丝毫的回报,如果这波跪了的话,就代表一个小目标飞了。
真的是不敢跪啊。
这也是以前的李彧不敢让围脖快速发展的原因,他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后来的他终于明白,主动的遏制围脖的发展并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退后一步说,即便围脖真的无法抵挡这股洪流,以往做好的布局也不是付诸流水,至少可以顺势转变成‘英雄联盟’的基础建设。
而且李彧还可以再次开发一个类似的产品。
商品可能会倒,但基础建设从来不会是无用功。
........
《无人区》的投资名单是宁皓的人脉汇聚,演员名单也是如此,主角还是黄博与徐正,电影正在筹备,预计将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启动。
黄博正在参与管虎的《斗牛》,徐正正在拍摄他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人在囧途》。
原时空的《人囧》与《疯狂的石头》都可以算是被档期给耽误的电影。
一部春运题材竟然放在了六月份这个全年最素的档期,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人在囧途》马上就要杀青了,档期定在春节前的12月份,毕竟一部春运喜剧题材的电影,放在春运前才能引起更多的话题性。
主演团队与原时空相差不大,徐正的主角,王宝宝的牛耿,黄博会客串一个角色,这也算是‘黄金铁三角’的第一次合作。
虽然现在还没有黄金铁三角这个说法。
女主角的人选被徐正给把持住了,一点商议的可能都没有,不过为了票房考虑,还是找逸阳的几位小花客串了几场戏。
台词不多,这是真正的友情客串,身为自家公司投资的电影,几位倒也没有拒绝,反正就是一两天的事情,当然,红包是必不可少的,人精的徐正从来不会在这些细节上被人诟病。
李樰主导的《叶问》已经上映了,饰演叶问的是赵雯卓,他的妻子由舒绮饰演,也算完成了李彧在金鸡奖颁奖礼上给予的承诺。
对于李彧来说,他并不是无脑的抵制港台艺人,他还是比较欣赏金石节、焦嗯军这种有演技并心向内地的演员的。
在他看来舒绮这种早年靠拖成名,但后来愿意一点点穿上衣服的演员何必两地的那些放下碗骂娘的艺人要好的多。
上映时间是八月一日,票房没有过亿,不过也有近九千万之多,作为一部投资只有两千万的电影,无疑算是大赚了。
《叶问》的对手肯定是有的,伯纳出品的《十全九美》也在这段时间上映,导演是老婆是李香的王悦伦,主演则是立威廉,黄莺,唐悠悠,呸,小姨妈,在呸,邓家家..对,就是她。
《十全九美》的票房4200w,针对一部闹剧来说,票房也算不错了,毕竟成本非常的低,也算是大赚一笔。
伯纳与逸阳的双赢要多谢一位失意者,那就是吴白鸽,他执导的历史大戏《赤壁(上)》于7月10日上映了,这部投资六亿。
集结了两岸三地众多实力派的历史巨制电影,单单是拍摄的专题花絮之类的宣传片就在cctv—6播放了一个多月,刚上映时期的它就展现出了无可匹敌的优势。
当日票房第一那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为了它能够收回成本,中影施展了乾坤大挪移,将这个档期有实力的好莱坞引进片都挪走了。
800个胶片拷贝,800个数字拷贝,总计1600个拷贝,是当前华语片的最高记录,要知道2008年7月分,国内的荧幕总数是3500块,按比例算的话。
前面曾经普及过拷贝的使用方法,《赤壁》的拍片率是超过60%的,而且还是因为诸多偏僻的小影院得不到拷贝而拉低了这个比例。
毫不客气的说,中影对这部电影抱有极高的期望,同时也用了最大的力气来宣发这部历史大片。
《赤壁》自然不负厚望,首日全国票房达到了3000w,超过《青山之上》的2000w。
呃,宣传通稿是这么说的。
但有个概念没有明示,《青山之上》上映是下午六点上映的,虽然是春节期间流量大,但正式上映是只有6个小时+提前预售的数据,但《赤壁》是零点上映的,是标准的24个小时。
即便如此,《赤壁》方的通稿也只敢宣称打破了华语电影的首日记录,因为单日票房记录一直有李彧把持着,单日3800w的记录至少能够镇压两年。
那是李彧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刺激下,才出现的一个逆势上涨,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奇迹。
业内人士是明白其中诀窍的,按照这样的势头下去,《赤壁》的首周票房应该可以超过一亿元,整体票房估计是很难打破3亿的天花板,绝对超不过李彧的《青山之上》。
李彧的地位能够让他知道一些内幕,但别着中影的存在,他也没好意思开口,《赤壁》的首日票房不是3000w,而是2600w。
与李彧一样能够收集到这些信息的肯定还有,但这些人必然是知道后面的主事人是韩三坪,自然都是极尽的鼓吹。
除了李彧,说实话,他不在乎《赤壁》能够卖多少票房,反正都没有他卖的多。
但架不住《赤壁》宣发起来,总是拿《青山之上》出来溜一圈,时不时的拿他跟吴白鸽比一比,时不时的拿《青山之上》跟《赤壁》比一比。
气不过的李彧都想站出来怼死吴白鸽了,但还没等他发火,就接到韩三坪的电话了,语气很不好,情真意切的让李彧都无可奈何,想想也是,因为中影基本可以确定他们连裤衩都赔光了。
怼吴白鸽有什么用处呢,除了让自己过一把嘴瘾以外,没有任何的好处,再者说,反正吴白鸽注定扑街,又何必在中影的伤口上撒盐呢。
李彧是这么对韩三坪解释的
第六百一十七章 麻花与实习生
快乐麻花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盈利不多,勉强混个温饱,扩张速度自然受到了遏制。
原因很简单,大股东张琛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他宁愿牺牲一部分的发展速度,也不愿意再次引入李彧的资金。
因为李彧的股份已经占据到40%了,仅仅比他少6.7个点,只需要一次融资,快乐麻花就姓李而不姓张了,这是张琛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对于张琛的小心思,李彧到是无所谓,倒不是他不想入主麻花,而是他知道,未来的某一天他一定可以入主麻花,这个道理是他从拍摄的《华夏合伙人》中领悟到的。
孟晓俊想让新梦想上市,成东青不愿意,但为了保证新东方的活力,他把部分股份分给了几位管理层,这一举动让这群管理层暂时围绕在他的身边,虽说所有人的股份都被稀释了,但也让成东青拉拢了人心。
当时的孟晓俊简直气急败坏,他以为成东青是为了粉碎他的上市梦,但未来的他才会知道,这几位已经成为股东的管理人员的想法必然会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新东方上市是对所有人,尤其是他们这种股东有极大的好处的事情,利益他们的屁股必然从成东青挪到孟晓俊的身边,不过时间长短未知罢了。
目前的张琛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终究会意识到的,他可以压制一次,两次,三次,但他不可能永远都压制。
因为对于麻花的成员来说,他们是麻花这个团队的人,不是张琛这个个人的人。
至于谁是麻花的老板,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即便有人在乎,但谁敢保证李彧带领的麻花就会不如张琛带领呢
毕竟当前来说,张琛的力量远远不及李彧能够带来的益处多,李彧可以让这群演员在电影、电视里面出境,即便不是主角,但依旧有不菲的片酬,至少不会让他们在过得跟以前那般苦哈哈。
做话剧是麻花人的爱好,确实,他们可以因为热爱而忍受艰苦的环境,但如果有富裕的生活的情况支撑自己实现梦想的话,有人会拒绝么
很显然,应该没有的。
而且李彧表现的越发豁达,就会让其他人对于张琛的工于心计的做法越发反感。
而且李彧看似不关注麻花,其实他暗地里的布局可不少,首先,麻花的顶梁柱就这么几位,沈疼、玛丽、艾纶、魏项、大魔、闫飞,大多数都与李彧是有关联的。
而且,在麻花初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帮助他们的话剧打开名气,逸阳的部分艺人也是经常去麻花客串的,即可以提升麻花对外的知名度,有可以磨练他们的演技。
一部话剧的排练与演出一般需要1-3个月左右,这其中肯定是有交情产生的。
李彧不会利用他们之间的友情,他也没有这个想法,他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例如黄博是演员,目前的他接一部电影大概三个月的档期,片酬是50w。
年纪相差并不大的沈藤的月薪还不到1w块钱,同样的时间,50倍的差距,能有人不在乎嘛
甘于清贫的人终究还是少的。
即便没人说,但每个人的心中肯定犹如百爪挠心,如果他们没有渠道,可能还没有人会羡慕,但机会明明就在眼前,只要是一句话的事情,毕竟他们都是一个老板嘛。
说服他们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还不需要他们付出任何额外的代价,还有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话剧表演的热爱。
这就是沈藤与玛丽愿意加入宁皓的《疯狂的赛车》的原因,一个月的档期,8w块就到手了。
什么概念他们只要有5次这样的机会,就可以在帝都安家,沈藤是嘿龙江人,玛丽是辽拧人,其他麻花人的情况大都差不多,都是北漂。
不管是在帝都扎根,还是想要帮衬家里,或者最理想化的走向荧幕,李彧都可以帮助他们实现。
不仅仅是一线的演员,即便是大魔这种幕后的智囊依旧有自己发光发热的时候,一个剧组总是缺少副导演的。
一个成熟的剧组动辄数百人,跟一场话剧只有几人十几人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可以获取经验的好机会,没有人会拒绝。
有人说过一句话:钱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因为钱是最最最重要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说了上千年依旧没有过时。
而张琛呢他只能也只有靠以往的情谊维系着,可情谊三千又能用几回。
人啊,都是逐利的,从来没有不同。
从李彧入局麻花的那一天开始,这种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或早或晚,但不会有任何的不同。
李彧只要等,等着未来的某一天有人主动的请他入主中枢。
即便李彧还不是麻花的最大股东,但他要是提出要求的话,连张琛都不得不重视他。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的bat入股某家公司,明明股份不占主导,但也没有多少人敢无视他们的意见。
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
风雨兼程是真的风雨兼程,李彧等人走到半路的时候,一场瓢泼大雨悄然而至,听着雨滴落在车窗上发出的声响,听着轮胎驶过一个个的水坑,渐起一朵朵的水花,让李彧原本躁动的内心获得了片刻的平静。
李彧的老家是小县城人,曾经的他从市里回县城,就感觉回家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