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战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非烬
“我也四发!”
“哈哈,我的五发!四十五环!”
“奇怪,为什么我的靶子上面有六个弹孔”
“我的第一发太紧张,瞄错了,打到你的靶子上了!第一枪打完才发现!不过剩下的四发全部上靶,三十七环,还有一个十环!”
正讨论得热烈,靶子后面靶壕里面的报靶员探出头来喝道:“看看就得了,赶紧回去!这是靶场!快点,成一路纵队,从右边离开!”
几个人吐了吐舌头,集合成一路总队,按照报靶员的指示离开靶位,路上还在讨论:“你们看能不能申请一下把靶纸送我们做个纪念”
回到射击位置,谢磊宣读了此次射击的成绩,最终只有三发上靶成绩不合格的苏钲和成绩合格、但瞄错了靶子的柳灏锋接受处罚,扛起弹药箱返回综合训练场。
一场体验式的射击,让六个人重新认识了他们手里的武器。而在下午接下来的时间里,谢磊和任岩开始对他们进行作战动作的训练。
很多曾经在荧幕上看到过的战场动作被两位教官做了出来,并详细讲解动作要领。作战动作是一个很系统的东西,不仅仅包含快速反应、快速发现敌情、快速反击,甚至与士兵当时手持的武器有很大的关联性。部队轻武器的每次换装都意味着作战动作的某些细小的改变。行进、翻滚、卧倒、匍匐……六个人像每一个新入伍的战士一样,不断重复着这些动作。
而等到回到寝室,一群人才开始意识到半下午的训练确实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光体力的消耗十分巨大,而且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受了伤,膝盖和肘部的淤青、手掌的擦伤,以及下午射击时因为动作不十分规范而被枪托顶得生疼的肩膀。好在谢磊非常熟悉新兵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他回寝室的时候带着一个小小的药箱,给每个人简单处理了伤口,让几个大男人感动不已。
临睡之前阿涛还小
217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许三多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部队里面的人,一年到头可能都回不了一次家。这么一来呢,部队里面自己就要搞一些庆祝活动,大家伙聚一起乐一乐,也算是排解一下放松一下。”谢磊解释道,“今年元宵节,团部的首长还邀请了一些军属到部队探亲,所以今年元宵节的活动就要更加隆重一些。你们几个放到部队里面都得算是文艺尖子,大家伙也想看看大明星的现场演出是什么样子的,正好有这个机会,所以呢,你们六个,明天晚上之前最少要拿出三个节目,题材不限、形式不限。但是有一个要求,必须体现出我们军人的气质,也要兼顾我们来探亲的军属的情感。就这个任务,有没有信心完成”
“有!”六个人相互看了看,然后挺直身子大声答道。
谢磊说得确实有些道理,这六个参加节目的嘉宾除了吴勇原本是运动员之外,剩下的五个放到部队里面确实是文艺尖子,这个任务无论如何也是避不开的。不过这六个家伙答应得这么干脆,未尝不是这几天被操练得惨了,想要在别的地方找回些场子。
谢磊可不管他们到底怎么想的。他笑着拍了拍面前的徐秀海的肩膀,道:“下午的训练就暂时先停下,你们先把节目商量一下,再加上今天晚上集体活动的时间和明天下午的时间,到明天晚上七点半之前,一定要把最少三个节目搞定!另外通知你们一声,作为我们连队的文艺骨干,连长的意思呢,我们连的战士的集体表演的节目也交给你们了,明天下午开始排练。有什么要求,直接找我或者去找连长也行!行了,先去休息吧,明天就看你们的了。”
谢磊交代完,就和任岩先走了,剩下的六个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看了半天,还是老大哥徐秀海先开口道:“先找个地方商量一下吧,加上连队的集体节目,有四个节目呢,一天半的时间,明天上午还要训练,时间很仓促啊!”
六个人在训练场找了个不太引人注意的角落,几个摄影师按照要求跟在他们后面,记录着这个画面。
六个人先是沉默了一会儿,吴勇眼珠子转了转,抢先开口道:“几位大哥啊,小弟运动员出身,实在是没有什么文艺细胞,总不能上台给大家表演打乒乓球吧这个任务小弟实在是搞不来,要不我就不在这里碍眼了,您几位好好商量一下,需要小弟做什么,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是这个出主意的事情,就交给几位大哥了。”
“去,一边去!叫谁大哥呢也不嫌躁得慌!”徐秀海没好气地轻轻踢了他一脚。六个人短短几天的功夫里面就建立起了很友好的关系,训练的间隙插科打诨打打闹闹很正常。
“可是我是真没主意啊!”吴勇苦着脸道。
“其实……”孙海鹏摸着下巴思索着道,“表演打乒乓球也不是不行。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比赛的视频,就是你们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故意拉长球,还能互相换位置,也挺精彩的。你能做到的吧”
“能是能。”吴勇依然苦着脸点了点头,见几个人眼睛放光看着他,便道,“三多哥说得这个视频很多人都看过,我也能做到。可是……我需要一个水平和我差不多的队友,你们谁能来”
几个人闻言相互看了看,不约而同摇了摇头。
“我觉得吧……”阿涛慢慢道,“咱先别想着一步到位,直接把节目策划好,先把两个问题解决掉。”见五个人把目光对准了他,便解释道,“第一个,我们六个分别擅长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确定节目的形式,免得节目策划出来我们却驾驭不了;第二个,部队需要什么。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有的放矢。”
五个人闻言连连点头,觉得阿涛说到了点子上,不过细细一思考,发现这还是废话。于是又把阿涛怼了一顿。
几个人七嘴八舌商量了半天,除了闹了几个笑话之外,基本上没商量出什么结果。最终还是老大哥徐秀海开口道:“我觉得刚才阿涛说的虽然是废话,但并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咱们这六个人,其实只有三种职业,运动员、歌手、演员,这基本上也就限定了咱们的节目的方式。事实已经证明了,吴勇这个运动员在这次的任务中没什么表现的余地,那么作为歌手和演员,咱们能够准备的节目也就基本上没得选了,要么唱歌,要么就是表演小品或者舞台剧。唱歌很简单,咱们这里面歌手不少,拉过来一个就能唱,可是唱什么,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至于小品或者舞台剧嘛……说实话这个有些难度,一方面咱们里面的演员和专业的小品演员或者舞台剧演员不太一样,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剧本,这个有些复杂,不太好弄。即使有剧本,排练也是个问题。”
阿涛嘚瑟地说道:“看吧,最终还得是按照我的想法来吧”
“那你来吧!”孙海鹏翻着白眼道,“先来个剧本,再选几首歌。”
这话一说阿涛也哑巴了,张了张嘴却没说出一句话来。
“其实我觉得,小品或者舞台剧这个方向我们可以放弃了。”柳灏锋插嘴道,“不可否认,这样的节目确实比干巴巴的唱歌要有意思,但刚才大哥已经说了,确实有难度,而且很难克服,我们有演员是不假,但毕竟我们里面没有编剧。再一个,符合部队文化的小品或者舞台剧的剧本很难写,我们这帮新兵蛋子很难有那么深的体会。”
“有道理!”吴勇装模作样地点头表示赞同,换来齐刷刷的五个白眼。
“确实有道理,但是刚才小柳也说了,唱歌倒是简单,但毕竟太单调了。”徐秀海接过话题,“除非在歌曲的选择上面下些功夫。”
“其实……唱歌也并不简单。”柳灏锋有些犹豫地道,“阿涛哥说的第二点,部队需要的节目,那就只能唱军旅歌曲,但军旅歌曲就那么多,搞不好就和别的节目撞车。而且,说句比较自大的话,其实战友们对咱们的节目应该挺期待的,如果还是唱那几首吃饭前必然会唱的歌,一定会很让人失望。而且,别忘了,刚才班长说了,咱们连队的集体节目也交给我们了。这个节目除了合唱之外,我是没想到其他的东西。”
这话一说又是一阵沉默,直到几声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传出来。
几个摄像机赶紧把镜头对准了发出笑声的那个人,只见阿涛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218 军歌嘹亮
六个人一边往宿舍的方向走,一边争抢着苏钺交给他们的四张简谱。
“这个不错!”吴勇抢到了其中一张,看不懂简谱的他只能去浏览歌词。尽管如此,也能仅仅从歌词里面看出这是一首非常具有军旅特色的歌曲。“我们在部队里面听到的最简单的命令和口号都能拿出来写首歌,导演这一手绝了!”
“我看看!”阿涛赶紧凑过来,“《一二三四歌》这个确实有点儿意思。”说着,便对照着简谱试着小声哼唱起来。
“我这个也挺好。”徐秀海和柳灏锋一起看着另外一张,“刚才班长不是说了吗今年的元宵节有军属到部队探亲,和我们一起参加联欢会,这首《十五的月亮》简直太应景了!你们看这一句,‘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还有我这个。”孙海鹏拍了拍阿涛的肩膀,“你看看这两句,熟不熟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几个人相互交换着看完了四首歌,还没到宿舍门口,徐秀海作为老大哥便发话说道:“这样吧,咱这里面阿涛和小柳都是歌手,咱们回去先让他们给我们示范一下,然后再确定到时候谁来演唱。”
“这个……其实导演应该已经分配好了。”柳灏锋犹豫了一下,张口说道,“虽然导演没有明说,而且这四首歌都是毫无疑问的军旅歌曲。但这四首歌很明显具有不同的特色。”作为专业歌手,柳灏锋的音乐素养自然比阿涛这个二把刀要强得多,只不过简单浏览了一遍,心里就已经有了底儿。
说话间,六个人已经到了宿舍门口,推门进去,柳灏锋继续道:“那首《一二三四歌》很明显是一首力量感很强的歌曲,谱曲也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强的唱功就能演绎个差不多,但气势一定要足。这首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写给徐老师和涛哥的。徐老师曾经就是军人,肯定能抓住里面的灵魂,阿涛哥的那首《大中国》虽然和这首歌风格不同,但单单从气势这一个角度来讲,其实是相通的。”
“然后是这首《十五的月亮》。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比较强烈的歌曲,也适合独唱,但是需要比较强的歌唱功力来支撑,所以……”柳灏锋说到这里有些说不下去了,孙海鹏便接口道:“那就没跑了,就你了!”
“对,小柳,你不要不好意思,这里面就是你在音乐方面最为专业。”阿涛紧跟着说道,“我虽然也出过单曲,但那是野路子。”
“小柳你接着说,后面的两首呢”徐秀海问道。
“这首《我的老班长》虽然写的是军营的故事,但风格却和民谣相类似。我记得当时《士兵突击》电视剧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史今班长退伍的时候,马小帅和白铁军就站在许三多面前唱过其中的两句,这应该是这首歌的完整版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苏导写出来给你们这帮参演《士兵突击》电视剧的演员们的。但是形式可以比较灵活,四到六个人都可以,勇哥也可以参与进来。”柳灏锋也不再犹豫,继续道。
“可是……我看不懂简谱啊!”吴勇摸着脑袋不好意思道。他转头看向孙海鹏,孙海鹏又转头去看苏钲。苏钲笑了笑,道:“简谱我倒是能看懂,但估计需要柳哥指点一下。”
“这个肯定没问题!”阿涛道,“到时候看情况,那首《一二三四歌》可以让徐老师独唱,我去你们那边参加小合唱也可以。”又转头对柳灏锋问道:“那最后一首,就是给我们连的大合唱呗”
“是!”柳灏锋点了点头,“这首《强军战歌》旋律恢弘,气势澎湃,尽管没听到伴奏,但也能想象得到合唱的时候那种恢弘的大气。”
“那就定了!”徐秀海拍了拍手,“就按照小柳说的这样,咱先找东西听一听苏导帮我们准备的伴奏,让小柳和阿涛给我们示范一下,然后赶紧排练起来!”
 
219 此身许国,亦可许卿(新年快乐!)
在部队里面,类似的集体活动并不少见。但是实际上,众所众知的许多体制内或者部队文工团的成名艺人并不会经常出现在旅团一级的联欢会的现场。就比如今天的这一场元宵联欢会,除了参与节目拍摄的六个艺人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普通的战士和普通的军属。当然,在现在的部队培养中,并不排斥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鼓励战士在训练之余发展属于自己的爱好——毕竟在艰苦的训练之余,有些健康的爱好或者娱乐消遣有助于起到调节心理的积极作用——各支部队里面也有自发形成的、经过报备并在宣传部门领导下的文艺小分队,这场联欢会的节目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这帮爱好广泛的战士。
不得不承认,在普通的战士里面也有许多文艺达人,其中以成本较小的歌手以及自学成才的语言节目人才居多,也有几个乐器演奏的节目出现。虽然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和专业的艺人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其中偶尔也会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或者表演者出现。苏钺甚至还见到了两个有自己原创作品的创作型军营歌手,虽然作品远远谈不上优秀,但最起码没有什么让人无法忍受的错误。而军属表演的三个节目同样引发了阵阵掌声——不管节目的好坏,这个世界上对于军人家属认同度最高的永远是军人,更何况,这三个节目本身也有资格称得上优秀。
这三个军属准备的节目包括一个女声独唱、一个儿童诗朗诵以及一个不甚专业的旗袍秀。在苏钺看来,对于这样的场合、节目以及表演者而言,用专业与否进行判定本身就是完全不恰当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从现场的气氛来看,和苏钺有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尽管表演诗朗诵的三个小家伙忘了词儿、中间不得不由他们的母亲进行了提示,尽管旗袍秀里八位日常操劳的妇女不管是身材还是步伐仪态都无法与“模特”这个词相提并论,但不论现场的哪一个人,都对他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巨大的欢呼声。倒是第一个女声独唱的那位军嫂,根据苏钺了解到的小道消息,本职工作就是音乐教师,在苏钺看来,基本功比如今一部分发片的所谓歌手都要强得多。
苏钺不知道晚会的组织者是根据什么安排的节目顺序,事先也没想过要去看节目单,只是要求节目的摄影师将整场联欢会都录制了下来。将来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自然不会把这场联欢会完整播放,但制作成光盘留给这支部队以及交给参与节目录制的六个嘉宾保存,却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估计组织者也明白,今天的联欢会上最让大家期待的节目就是六个明星的表现,所以他们的节目都被放在了后面。首先登场的是小合唱《我的老班长》,根据这六个人的商议,参与表演的是阿涛、苏钲、吴勇和孙海鹏。这首歌带有明显的民谣风格,在另一个世界也被归结到“军营民谣”这样一个类别中,而这首歌的原创者小曾(曾德洪)原本就是一个军营歌手,曾经在某高炮部队服役三年,在另一个世界被称作“军营民谣的创始人和开拓者”。除了《我的老班长》这首歌之外,还有《军中绿花》、《离开部队的那一天》、《送战友》等一大批风格独特的作品。而《我的老班长》这首歌更实在另一个世界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登上过全国各大城市的电台排行榜,在另一个世界也曾被好几部军旅电视剧引用。而在这个世界,恐怕苏钺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那两句引用更多地会被许多人认为是马小帅与白铁军的“耍宝”。而实际上,这首歌却用朴质温馨感人的词调唱出了无数在部队当过兵的人的那份挥之不去的军营兄弟感情,苏钺相信,如果这首歌的完整版本出现,会马上引发一批人的回忆与怀念。实际上苏钺在把这首歌交给六个嘉宾的时候,就连节目将来的剪辑镜头都想好了。
果然不出苏钺的预料,当这首歌由阿涛等人唱响的时候,似乎整个礼堂都陷入了某种低沉的气氛中。“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但实际上,没有相似经历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老马退伍的时候那一排又一排向着他敬礼的兵,更无法理解史今退伍的时候趴在他的背囊上涕泪横流的许三多。就像之前告别新兵连的时候徐秀海在大巴车上说过的那句话一样,“每一个班长都是史今”。现场掌控摄影机的摄影师很简单就掌握住了需要表现的镜头——特写对准了不少观众席上泪流满面的脸庞,甚至坐在前排的旅长和政委都被捕捉到了匆忙揉眼睛的画面。
《我的老班长》之后,节目单很聪明地安排了一个战士自己写的相声。尽管并不专业,但搞笑的味道很强烈,不时的欢笑声很快冲淡了礼堂中有些哀伤的气氛。
这个相声之后,徐秀海登台演唱《一二三四歌》。这首歌和之前的《我的老班长》一样,都是另一个世界90年代中期的作品。但和小曾的军营民谣不同,这首《一二三四歌》完完全全就是常见的军歌风格,铿锵有力、简洁明快,再加上明显的进行曲的速度,让人印象非常深刻。这首歌在另一个世界也曾经登上过春晚的舞台,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依然传唱不衰。
苏钺给准备的伴奏也基本上是照抄的另一个世界的风格,中间夹杂着喊口令的声音,让人一听就似乎置身于火热的训练场中,颇有些身临其境的意味。
果然,仅仅是前奏响起来的时候,观众席上就自发响起了打拍子的声音,等徐秀海的歌声传出,整齐的掌声响成一片。而在歌曲的最后,不少战士已经抓住了歌词里面简单的规律,甚至能和伴奏一起,高声喊出“一二三四”的口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