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唐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蛤蟆吞地
李思钰用脚轻踢了一下盘膝坐在营门前的李昭。
“姑……姑父……”
“嗯。起来吧,从今日起,你俩就在裕儿身边做个伴读好了。”
“嗯。”
或许坐的太久,两条腿几乎就不是自己的,想要爬起来,却双腿一软,一只大手拉住了他的手臂。
“先坐一会好了。”
李思钰又把他放到地上,盘膝太久,双腿气血受阻,麻木在所难免。他也不嫌地上是否干净,一屁股坐在一旁,叹气道:“你很聪慧,就算崔老儿再如何绝情将你们赶出了崔府,想来你们心下也是知是何意,当然了,你姑父又不是蠢货。”
“可是呢,姑父警告你们,你们是你们,崔家是崔家,若让姑父察觉裕儿身边有崔家的痕迹,有各家族痕迹,倒时可别怪姑父无情!”
“
第990章 老子不玩了(八)
所有人都在观望,虽然李思钰已经不再居于洛阳城内,虽然突突、刘志远、谢彦章已经领兵来到了洛阳,可他终究还是没有真正离开洛阳京畿,也还没有北返关外。
所有人都在观望,在揣测他是不是玩真的,可当蒙哥翰、王行约夺回了庆州后向洛阳急行时,所有人就知道了,这头北地悍虎终于要离开了,笼罩在大唐上空的阴云终于要散去了。
可是这个时候,最为担惊害怕的却是晋王李克用、汴州朱温。
李克用在李思钰兵围他晋王府后,觉得在洛阳也没了意思,竟然径直前去了陈州。洛阳发生的事情,身在洛阳近身之侧的陈州不可能不知道,当李思钰放弃了一切后,李克用就知道了,知道李思钰已经知道了所有事情,担惊害怕也随之而来。
乱世兵为王,晋王身为天下强藩,更是对此再为熟悉不过了,一日间竟然弄出了十万兵马,但他又不敢过度刺激了李思钰,只是将所有军卒放在靠近洛阳的各府城。
李思钰脾性与他们不同,谁也说不好是不是直接返回营州,或者临走前拿他们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还别说,当蒙哥翰领着近卫骑军,带着刘大猛、孟浩等人回到洛阳后,李思钰心下还就真的起了杀鸡儆猴的心思。
蒙哥翰与突突一脸无奈,他也是被自己大帅惊呆了,他哪里想到自己大帅会如此,跟个孩子一般说不干了就不干了,可却留下一大堆烂摊子。
可他又很无奈,谁让李思钰是大帅呢,最后也只能苦笑而已。
李思钰却很开心,一点忧愁的觉悟都无,看着瘦了许多的刘大猛一阵点头赞许。
刘大猛素来胡闹,与他性子也差不了多少,李思钰自己胡闹也就罢了,可对刘大猛的胡闹却多为不满,不时就会敲打一番,不过这次前去吐蕃的所作所为让他极为满意,看到刘大猛一脸恼怒,心下更是不住点头。
“大帅,咱们被那狗皇帝如此欺负,就这么算了,俺不服!”
“嗯嗯,是有些憋屈,要不你去皇宫帮老子砍了那混账脑袋”
“大帅……”
“行了!老子话语都说了出去,有憋屈也只能憋着!”
李思钰看着一脸不满的刘大猛,笑道:“当然了,老子心下有火总是要发泄出来的,要不然老子心气不顺啊!”
刘大猛听了此话,精神一振,只见李思钰指着南面,又指了指东面,笑道:“今次由裕儿统兵,你为副将,第一步军、近卫骑军皆受你辖制,帮本帅威风威风,算是对你此次功劳的奖赏好了。”
站在李裕身后的刘景瑄、李昭、崔聃、崔召棣四人大惊,就是孟浩和一干跪在地上自缚双臂的那些秦州使者,他们也是一脸震惊看着一脸无所谓的李思钰,反而突突、蒙哥翰却只是苦笑而不开口阻止,他们太了解自己大帅了。
李思钰的话语,帐内之人谁也不敢质疑这是假的,不敢质疑这是玩笑之语,可刘大猛双腿却颤抖起来了。
“大……大帅……俺……俺哪敢啊!”
“哈哈……”
李思钰使劲拍了拍刘大猛肩膀,转身走向帅座坐下,却转头看向突突、蒙哥翰,笑道:“这个混账家伙竟然也有一日会说不敢,还真是千古奇谈了,老子一直以为他比老子
第991章 老子不玩了(九)
“族长,北地王要回营州,咱们可怎么办啊”
“是啊,麦子就要收割了,没了营州军,咱们的粮食肯定要被人抢走的。”
“朝廷也真是的,北地王挺好的人,偏偏要逼着北地王离开,俺是看了,朝廷就是看不得俺们百姓好了!”
“朝廷不容北地王,可咱们怎么办没了营州军看顾,不但乱匪会抢咱们的粮食,就是官兵也会抢啊!”
“族长,咋办啊”
“族长,俺小舅昨天说,龙骑将军正带着人收麦子,说是麦子收完了就回营州,若是愿意跟着离开的,可以与之一同离开。”
“族长,咱们也走吧!虽说关外苦寒,可总比饿死在关中好吧”
“俺不管,你们不走,俺走!俺可不想再过吃土的日子,俺信北地王!”
“三哥说的对,俺也走,俺明天就把麦子收了!”
所有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族长只是微闭着眼睛静静听着,直到所有人全都闭上了嘴巴,全都看向他时,老族长才睁眼一一看向所有人。
“关中是咱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这是咱们所有人的根,故土难离啊!”
老族长轻轻摇头叹息道“可是,人在才有希望,才能回来祭拜先祖,明日明日收麦子!”
老族长颤颤巍巍站起身子,看向人群中几个老人,微微点头道“北地王怜爱百姓,给咱们种子,帮咱们耕种,更是给了咱们土地,天下间再难有北地王这种人了,至于朝廷不言也罢,终究都是要吃人的。”
一老者站起身来,说道“五哥说的是,以前咱们过得是什么日子,又饿死了
第992章 老子不玩了(十)
“唉”
“大帅这又是何苦啊!”
牛存节一阵摇头苦笑,他当然也能猜测到李裕居于军中是何意,可这却让他极为为难。
数万同州兵马入蜀,与王健交手数次,虽暂时还不能完全击败南都成都之兵,但只需给他三五年,整个川蜀必会被他所夺,得到军中紧急信件后,他就一直犹豫不决,可现在军中动荡,已经容不得他不做出决定了。
“随大帅北上营州,就算你我不能为一地节镇,想来也不会差了多少,可你我如今所做的一切就将彻底废弃”
“是啊,太可惜了。”
刘寻叹气一声,突然看向杜让能来。
“杜相以为当如何”
杜让能自从信件流传出去后,他就不得不离开权利中枢,虽然他没看到牛存节手中信件内容,尽管心下有些不悦,可从关中传来的零零碎碎消息,听着他们谈话,自己也能猜测到了事情大概,心下也不知是何种滋味。
李思钰和他的营州一系太过强大,强大到了哪怕是他也不得不担忧,可现在看来自己是错了,朝廷也错了,唯一庆幸的是他如今不在洛阳,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塞翁失马。
杜让能听了他们话语,就知道了李思钰想要带走李裕,若按照往日,他一定会认为此为吕不韦“奇货可居”之为,可事情发生到了这一步,这就已经不是“奇货可居”来解释得了,没人会在如此大好局面下放弃一切,没人会愿意重新来过,可那人就这么做了!
杜让能心下叹息,脸上却极为郑重,说道“老夫以为当留居此处!”
“哦”
牛存节一愣,他没想到杜让能会说出此等话语来,按照他心中所想,眼前
第993章 老子不玩了(十一)
杜让能看向牛存节、刘寻两人,犹豫道“两位将军也知,将军若随北地王回转营州那还罢了,可关中却不是久留之地,没了北地王居于关中,就算两位将军为朝廷上将军,将来也必身死关中!”
牛存节、刘寻一愣,屋中众人更是一脸诧异,谁也没想到杜让能会说出这句话语来,在他们看来,杜让能绝对算是朝廷极为忠心之人,理应在此时极力劝解他们护佑关中,护佑朝廷,可他却说了这么一句来。
今后的局面他们都能看到,这几乎就是几十年来不断重演的戏码。
远的不提,仅禧宗至今就发生了数次,先是黄巢叛乱破了长安,禧宗逃离长安入了川蜀,神策军一路遭受重创,或是惨死于敌手,或是并入他军,几乎损失殆尽,此时杨复光组建了忠武都,这个世道,谁有兵马谁就是老大,杨复光权势也是一时无两,可最后却死的不明不白。
之后就是与杨复光、杨复恭两兄弟打擂台的田令孜,再之后就是杨复恭,如今则成了李思钰,每一个在朝廷身边,想要护住这个残破的朝廷之人,最后全没啥好下场。
或许有人说,这不对啊!杨复光与黄巢作战,有大功,算是个功臣,可田令孜总该是个大坏蛋了吧没用锄头撅了大唐李家祖坟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成了护住大唐的功臣了呢
若李思钰再此,定会不屑此语,在他看来,忠臣也好,奸臣也罢,只要没有自立为王为帝的心思,无论最后如何坏的冒泡,都有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他们都是依附于大唐身上,都要与大唐的命运连在一起,这些权臣最终也不希望大唐就此国灭,否则还留在朝廷作甚又岂不是多此一举
朝中权臣与各地藩镇不同,各地藩镇们实际上就是一地君王,而权臣无论权利如何滔天,头上都有一个皇帝存在,一
第994章 老子不玩了(十二)
众人陡然一惊,看向小棒头神色也郑重了起来。
“老师以益王为首入川,以我等弟子学生伴随,其一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其二是助诸位将军得其军心、n,以便诸位将军安心战事。”
“如今山南西道已然平稳,王健叛贼也已退去,此时我等一干学生弟子再留在此地确已无意义,反而可能成了诸位将军得掣肘,如朝廷与老师之事,反而可能坏了彼此情义。”
小棒头紧紧握住母亲颤抖的手掌,一一看向屋内所有人,正色道“人心易变,情势叵测,老师一去关外营州,正如两位将军之言,老师将来很可能再次挥兵入关,但那时是多久,三年五年亦或是十年”
小棒头摇了摇头,说道“小师弟此时尚还年幼,老师经了此事,必然已有所觉,定然不会短时间内再次入关,也只可能等待小师弟年长之时。”
“如此之久,老师也不知诸位将来是否还能忠心依旧,为了彼此情谊,故而才与牛将军信件,要将军自行处置,并未有逼迫之意,为了老师心意,我等学生弟子也当竭力避免成了挟持诸位将军之掣肘。”
“故而我等学生弟子当前往洛阳,当随老师一同离开。”
说着,小棒头突然露出笑意,腼腆一笑。
“诸位将军知道老师的本事,小生也也想跟着老师,像大师兄一般领军数万纵横天下,诸位将军不会不会阻了小生之想吧”
听着小棒头话语,所有人神色愈发凝重,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向不怎么言语的娃娃竟然说出这番话语,直到听了最后一句话语时,所有人才不由露出莞尔。
还别说,李思钰还真是这
第995章 老子不玩了(十三)
“陛下”
“还没朝么”
“朕是大唐天子”
“朕朕”
李晔高高坐在龙椅上,整座干元殿却空无一人,暴怒的李晔想要怒吼,却颓然失落,他突然想不明白,为何以往忠心耿耿的大臣们,竟然全都反对他,全都与他作对
难道权臣就该一点点吞噬整个大唐难道他真的做错了
“陛下”
“陛下”
一宦官急匆匆来到殿外,跪在地上大声说道“陛下,西门公公求见!”
李晔一愣,大喜起身。
“快!快请君遂入殿!”
“是!”
宦官躬身退去,李晔大喜,终于有一个人来了,而且还是北衙指挥使。刘景瑄离开了皇宫后,所有一切全都放弃了,西门君遂自此成了北衙指挥使兼任左右中尉,成了北衙上万人最高统帅,也是朝廷唯一可以掌控的军队。
李晔一脸焦急、惊喜,但此时的他还是想要表现出大唐帝王的威严,在他来回走动了数圈后,最终还是一脸肃穆坐在龙椅之上。
高高坐在龙椅上的李晔只见西门君遂在前,身后还跟着宋道弼、景务修、刘季述、王仲先、王彦范、薛齐偓等一干枢密院宦官,在之后还有几人身披铠甲大汉,看到这一幕,李晔突然有些担忧害怕了起来。
西门君遂带着一干人等登上台阶,大步走入殿内,齐齐抱拳躬身。
“陛下!”
看到这些人皆抱拳躬身,李晔提起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众爱卿平身!”
李晔忙问道“爱卿前来可是有事要奏”
李晔说着,眼睛却看向西门君遂身后大汉。
西门君遂像是没看到李晔异状,抱拳开口道“启禀陛下,北地王居于城外,不日即将返回营州,朝廷却无可用之兵,可用之将,老奴甚为担忧,但还是有大将尽忠于我大唐,愿护佑我大唐千秋万代!”
“哦爱卿快快道来,是何人如此忠义我大唐”
西门君遂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杨守亮、杨守忠等人,只见杨守亮等一干杨氏子大步上前拜倒。
“臣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愿为陛下驱使!”
“臣洋州节度使杨守忠”
“臣龙剑节度使杨守贞”
“臣绵州节度使杨守厚”
“臣愿为陛下驱使!”
李晔看着跪了一地的杨氏诸子,耳听着颇为忠心话语,脸上一阵惊愕,有些不解看向西门君遂。
西门君遂只是低眉沉声说道“北地王一心欲要返回营州,随同者不知凡几,朝廷更无可用之人,老奴亦以为杨将军与诸多兄弟镇守山南西道,为我大唐之南屏障,为我大唐阻住王健贼子侵入关中立下了无数功勋,乃我朝之栋梁,陛下当重奖以酬卫国尽忠将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