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方外:消失的八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徐公子胜治

    不要忘了我次说的话,不要在床看书,了床是睡觉,不要在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除了那什么,否则会形成一种不好的自我暗示,总感觉自己还要做点什么才能睡着。

    涂至:放心好了,我会遵照医嘱的。

    涂至结束这次心理治疗告辞离去时,又差不多正好是三个小时,仍然带着那块景石。对于涂至而言,这次心理治疗的效果很好,甚至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身为心理医生的丁齐,反倒是添了心事,坐在那里默思良久。

    丁齐为什么要对涂至讲那样一个故事,其实是一咱暗示,引导他去调整行为,将注意力放在身边的现实生活。哪怕他的心态是在身边去寻找梦见过的女子,这也是不知不觉的一种情感释放,因为故事有那样一个结局。

    当然另一方面,丁齐也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假如那个地方和那个姑娘真的存在,万一有一天涂至真的找到了,那么仍然是那样一个结果,符合现实的心理期待。从江湖套路来说,这叫两头堵,是丁齐最近从书刚学的。

    丁齐为何确定那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而田琦和涂至都去过?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时,丁齐相当于是在潜意识直接得出的判断,而此时此刻,他才开始仔细分析,这个判断所包含的逻辑推理过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田琦和涂至有可能是读了同样一本书,更有可能是看过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而其有那样的场景,恰好给他们留的印象都非常深刻,甚至精神都受到了刺激。但这种理论的可能,很快被丁齐给否定了。

    精神世界反应了每个人的心境,但如果忽略田琦与涂至的心境差异,他们精神世界所展现的场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看过同一本书的可能性首先被排除了,这不是字描述能达到的效果。一个人因为对字的理解可以展现出想象的场景,但两个人展示得一模一样则不可能。

    看过同一部影视作品的可能性接着也被排除了。因为丁齐先后进入过两个人的精神世界,到的虽是同一个地方,但是行走的路线景物的视角不同。 3d电影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布景或电脑设计做出那样的场景,除非是实地拍摄。

    但如果是实地取景,说明那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是不是影视剧的场景反倒没有意义了,它是现实的某个地方。田琦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从小没有出过远门,生活在境湖市,而涂至的父母家也住在境湖市,那么这个地方应该在境湖市。

    可是据丁齐所知,境湖市并没有这个地方,其场景虽然和小赤山公园很像,但绝对不是小赤山公园。境湖市很大,包括市区和郊区农村,丁齐也不可能走过所有的地方,可能它真的存在于某处,丁齐很想找到它。

    在这时,有人推门进来,很惊讶的问道:丁老师,您怎么还在这里?

    丁齐看了看表,原来不知不觉他已经独坐了快一个小时,这间心理会谈诊室是大家共用的,接下来另一位心理医生有预约。他赶紧起身道:正在想点问题,没注意时间。

    丁齐离开博慈医疗后,直接开车去了江边的小赤山公园。他在公园里逛了很久,景物是那么熟悉,但都不是在田琦或涂至的精神世界里所见的地方。站在江边再向远处望去,好像也没有什么地方能和印象对照的,周围都是大片的高楼林立。

    假如倒退二三十年,小赤山公园包括附近的境湖大学一带,已经是市区的边缘了,而江对岸更是尚未开发的农村,可如今的样子已经完全变了。




027、少林扫地僧
    027少林扫地僧

    在丁齐的老家,山区农村这些年也搞了村村通工程,每个山村之间都有公路联通。 这种山区的乡村公路,政府投资,最低标准是宽度35米的水泥路。

    35米宽的路面,如果两辆大车迎面交会是错不开的,但也好办,找个路基较宽的地方,减速往路边让一下可以了,这种路车也不多。假如乡镇自己集点资,很多地方还将路加宽成45米,一般没什么通行问题了。

    境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是江淮省内仅次于省会的经济发达地区,公路当然修得更好了,无论去什么地方哪个乡镇已经都很通畅。这个周末,丁齐又休息了。有车是方便,他开着车在境湖市郊沿江岸行走,有的地段江堤有公路,有的地段则需停车走江堤远眺。

    他手里还拿着个高倍双筒望远镜,像电影里的侦察兵或指挥员,这可不是地摊货,是花大价钱找人买来的正品。他用了整整两天时间,走访长江两岸,却没有任何发现。

    有一次他看见江对岸的地形地貌有点像小赤山公园,兜了很大的圈子开车回市区从大桥过江绕到那里,结果发现只是有点像而已,地貌特征还差得很远,也根本不是他在涂至或田琦的精神世界到过的地方。

    也许站在江岸很难看得真切,到了第二个周末,丁齐一咬牙,干脆花钱雇了一条船,坐船沿江而下,提着望远镜观察两岸风景。晚不太好观察,只能白天看,他又不想走得太快,第一天从游到境湖市区,第二天从境湖市区到下游,仍然没有任何发现。

    在境湖市,长江早没什么渔民了,算有,也是各乡镇的鱼虾养殖户。也不是什么船都能进长江航道的,他雇的是一条运送生猪的铁壳船,沿着靠近边缘的航道慢慢走慢慢看。急切之间也只能找到这样的船了,央求了半天船老板才同意,丁齐也花了大价钱。

    丁齐没有告诉涂至自己的判断,是怕涂至落下心病。殊不知他自己这样的行为,看去也是有点魔怔了,如那位船老板看他的眼神有点像看神经病。

    时间精力有限,财力也有限,丁齐不可能考察整条长江,他观察的是境湖市内的这一段。在弄死田琦之前,丁齐也通过关系翻阅了田琦的详细卷宗材料,此人一直生活在境湖市,并没有出过远门,如果是田琦偶尔曾到过的地方,也应该在境湖市。

    而丁齐实际考察的江段,两端都已经超出了境湖市辖界,而下游甚至都到邻省了。折腾了这么一大圈,还是没有结果,但丁齐还是继续在找。他不仅是在江岸或船找,也在图书馆里找。

    国是世界唯一有着丰富而详实的地方史志资料的国家,这是生活在这个国度的所有人的宝贵财富。可能正是因为这份独一无二,这方面资料反而不太受重视,大概是因为如今的发达国家没有这种东西吧。

    丁齐在图书馆工作,知道怎么去找也有条件去找,他开始查阅历朝历代的境湖一带所在州县的地方志,也在留意历史的境湖名人所撰写的游记书扎集。境湖大学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不全,他还特意搞了张介绍信跑到境湖市档案馆去查阅。

    想法挺简单,但实际去做却太不容易了。这么多资料多少年来可没有人整理过电子版,不可能输入关键词可以搜索出想要的结果,有很多还是孤本善本,只有戴着口罩和手套一卷卷小心翼翼地去翻,内容都是竖排的繁体言,在浩瀚的信息留意相关线索。

    地方志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任免还有孝子节妇受朝庭表彰,包括各种天灾**以及辖境内发生的重大案件,基本都是记事记言记行,有关具体的风景地貌描写很少,需要一点点去找,尤其要关注古籍提到的地名,这太累人了!

    但丁齐还真的发现了两条线索,其第一条线索尤为醒目。他在地方志看见了一句话:镇郊,江之阴,有大小赤山,连丘临水壁立。

    这是唐代的记录,言没有标点,说的不是小赤山而是大小赤山,所谓阴,指的是长江南岸,应该是现在小赤山公园的位置。而在后来的史志,又有好几处偶尔提到了大小赤山这个地名,丁齐知道小赤山在哪里,却不知大赤山在何处。

    他所看过的资料也没有刻意解释,是一个地名而已,自从唐代时出现,后人自然这么沿用了。后来丁齐出去一打听,才发现大小赤山这个说法在境湖当地很流行,根本不需要他去查什么史志资料便能知道。

    很多老人甚至很多和丁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居然都听说过大小赤山,或者说大赤山与小赤山,是境湖的地名。问他们听谁说的,却又说不清楚,总之是一种记忆,好像是听老人们说的,而老人们则是听更老的人们说的,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了。

    丁齐和博慈医疗看大门的老杨头的一段谈话,则最有代表性。

    老杨头大名杨策,是博慈医疗夜间的值班老头,俗话说是打更的。医院里都有保安值夜,更有医生和护士值夜班,但是博慈医疗有个停车的院子,院门口还有一间传达室,老杨头晚在那里守夜。

    老杨头白天不在传达室值班,白天那里有保安站岗,他到晚九点之后才过来,算看见了也没人会留意这个打更老头。可是丁齐的眼神不一般,他某天在医院里整理病历资料回去得很晚,出院门时跟老头打了个招呼,莫名觉得此人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等开车回到公寓之后,丁齐突然想起来了,他打开电脑找到了境湖博慈的站,看见了老杨头的照片。照片的老杨头稀疏的头发向后背着梳,纹丝不乱,戴着一副老式的金丝边眼镜,西装笔挺卖相不凡。看介绍,这是出身医世家的杨策教授,全国著名的推拿正骨专家

    丁齐当时有点发懵,这博慈医疗究竟是藏龙卧虎呢,还是招摇撞骗呢?传达室的打更老头成了著名专家教授,还堂而皇之地在站挂着?

    丁齐也看见了自己的照片,位置杨老头高,如今挂在第一排的最右边,当然也附着介绍。心理医生的心理素质当然要过硬,脸皮要够厚,但丁齐自己看着也臊得慌。他曾对负责制作页的室友张丽晨说过,简介要实事求是,可实际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站介绍他是心理学博士,而丁齐确实读过博士,但在博士一年级被开除学籍了,并没有拿到学位。丁齐要求不提境湖市安康医院事件,站确实是只字未提,却说丁齐博士是誉满全国的知名专家,因其卓越成,受到广泛而高度赞誉。

    当然了,简介还有几段话,很难说是完全虚构,但用得形容词太夸张了。丁齐看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假如按照这份简介,自己还差一点点可以拿诺贝尔医学奖了。

    知道了老杨头是出身于医世家的著名教授杨策,丁齐是既好笑又好。看看站的照片,再想想在传达室里见到的老杨头本人,无论如何都没法联系到一块。假如不是职业习惯导致丁齐对人的观察特别仔细,换一个人也根本认不出来。

    因为最近的事情,丁齐的好心变得很重,像重新找回了孩子般的心态,仿佛这个世界充满了神秘的未知,他正在去解开一道道谜题。许是受这种心态的影响,他也很想搞清楚老杨头的来历,难道是少林扫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的高人?

    传说的少林扫地僧,可也是图书管理员出身啊,是丁齐的同行。

    想找机会和老杨头套近乎很简单,某天丁齐故意等到晚九点后才下班,拿着一瓶酒,提着几盒叫外卖送来的菜。走到大院门口往传达室里一看,老杨头正在用电磁炉炖锅子呢,小桌已经摆好了,面还摆着打来的散装白酒和酒盅。

    丁齐站在门口打了声招呼,老杨头也笑道:丁医生,这么晚才下班啊,还没吃饭吗?

    丁齐答道:单身一个人住,吃东西倒也简单。我看您老的锅子炖得挺香,我这里正好有酒有菜,我们搭个伙一起吃怎么样?反正回去一个人吃饭也没意思。

    老杨头有点惊讶,但也很高兴地点头道:好啊,快进来坐吧,外面冷。

    自来熟的丁齐进来坐下了,将菜放好,老杨头又取出一个口杯当酒盅,丁齐打开自己带的那瓶酒,将两人的杯子都满了。老杨头说道:丁医生这么好的条件,还是要赶紧找个对象啊。你们大城市的眼光高,要不然,我们村里倒是有好几个合适的闺女

    夜里小小的传达室,炖着热乎乎的锅子,几杯白酒下肚,说自然多了,语气也很随意了,两人像已经认识很久的忘年交一般。丁齐趁势问道:老杨,您的名字叫杨策吧?我在医院站看见过你的照片,是出身医世家的著名教授。来,我敬您老一杯,真是深藏不露啊!

    老杨头一愣:丁医生真是好眼力,这都能认出来?

    丁齐却故意不接着提这茬,只是干了一杯道:喝酒!我已经干了,您老也干。

    老杨头干了这杯满满的酒,脑门已经冒汗了,不用丁齐追问,他自己主动说出了缘由。老杨头并不是孤老头子,他是境湖乡下的农民,有老伴也有儿女。女儿嫁到外地了,家里在村也盖了一栋二层小楼,老两口原本跟儿子和媳妇一起过。

    可是儿媳妇较挑剔,老伴觉得无所谓,但老杨头却觉得不自在,有了一个机会,他干脆跑进城里打工了。老杨头年轻的时候,是乡里面的赤脚医生,也会按摩推拿。这手艺算是家传的,他父亲也是个赤脚医生,行医时间主要是建国后到革初。

    看来医院站介绍他出身医世家,虽言过其实但多少也算有点谱。是博慈医疗特意把他找来的,在医院打更,每个月有一千五,和丁齐在图书馆做临时工一样。但是把他的照片放在站当作医专家,医院每个月还多给他五百块,其实是充个门面。

    杨策虽是个普通的乡下老头,平日根本不引人注目,但若仔细看,他的五官很端正,也不弯腰驼背。假如挺起胸好好打扮一番,戴眼镜穿西装扎领带,形象也是不错的。

    杨策教授是大专家,不会轻易出诊的。但有人是看了介绍慕名而来,点名要杨策教授出诊怎么办?那也好办,换平日收起来的行头好好打扮一番,那去呗。

    按摩推拿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老杨头也会亲自动手,但杨教授年纪大了且德高望重,不能全程都是他亲自来,通常都是在他的现场指导下,由其他年轻医生接着手。这样起到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至少在患者的心理感觉很好,场面也都能对付过去。

    假如遇到这种情况,老杨头也是有提成拿的,所以他一个月不止固定的那两千,经常有个三四千的收入,情况好的时候,甚至还能拿到五千以,这可在家里受儿媳妇气强多了。如今他每次回家,儿媳妇都对很客气很尊敬,也是家说了算的人物。

    丁齐夸赞了一番老人家活得潇洒,又问道:那么教授职称是怎么回事呢?

    老杨头端着酒杯笑道:我也是有证书的!

    说了半天,丁齐才听明白,老杨头有张外省某家民办大学的客座教授证书,是博慈医疗给他办的。发这种证书像发奖状,成本不超过二十块,写个名字盖个戳行了。境湖博慈背后的博天集团,和很多民办学校有关系,它下属的很多机构会给这些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也会聘用他们的毕业生,想给谁办个客座教授的证书,打声招呼行了。

    丁齐了解真相后也是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评价老杨头在医院站的那番介绍。老杨头还很热心地说道:丁医生,你跟医院领导熟,假如也想当教授,让他们也给你办个证书。

    丁齐笑着岔开话题道:您老是境湖本地人,有没有听过大小赤山呢?

    老杨头随口答道:当然听过了!大赤山小赤山,山花开三月三,逛庙会多好玩我们小时候还唱过儿歌呢。

    丁齐追问道:那您知道大赤山和小赤山在什么地方吗?

    老杨头:在江边,现在有个公园。

    丁齐:我去过那个公园,现在叫小赤山公园,可是大赤山又在哪里?

    老杨头一愣:大赤山?应该也在那里吧,只是现在不这么叫了,都叫小赤山。

    又是这种答案,丁齐已经听过十几个当地人这么回答了。他们听过大赤山和小赤山这两个地名,想当然的认为在江边如今的小赤山公园所在。江边不止一个山包,可能大点的山包叫大赤山,小点的山包叫小赤山吧,而如今那个地方统一叫成了小赤山公园。

    可是丁齐去过小赤山公园很多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也很难发现有什么大赤山小赤山的分别,那么最早的地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难道是因为江岸被侵蚀地形地貌已发生了改变?这像一个历史谜题,但也只是丁齐自己的谜题,如今的人们根本不会去想。

    在漫长的历史,很多地名都会发生改变,以致于有些民间老地名说不清楚究竟在哪里了。丁齐的老家有一个地名叫三溪渡,历史还有很多关于三溪渡的传说,如有一位隐士在三溪渡修炼成仙,当地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但若去打听现实三溪渡在什么地方,却是谁都说不清,地图也找不到。可能是在历史,真有那么一个地方曾叫三溪渡,但后来地形地貌变了,地名也变了。

    假如丁齐没有最近的这段经历,可能会以为大赤山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但他分别在田琦和涂至的精神世界里都到过那样一个地方,便本能的认为,那个地方应该是如今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大赤山。
1...2122232425...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