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凶宅那几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娄十三
看样子也没打算带着我和三叔,我只好又回了房间,躺在床上反复想这些事。
这次就再也睡不着了,心里七上八下的。我去车里把手机翻了出来,打开之后发现这里的信号很弱,只有那么一小格。我试着给海狼打了个电话,信号也是时断时续,后来我也就放弃了。反正我们两个现在是各行其是,如果他能顺利找到梁悦更好。
三叔一直睡到天色暗下来才醒来。
我问他:“三叔,我们晚上出江,你干什么去啊?”
三叔摆摆手说道:“我啊,肯定不能闲着,你看着吧。九爷一定会给我安排个烂活。”
我看着三叔突然问道:“三叔,你跟我说实话。原来九爷想让你和他一起去,结果说来说去换成了我,是不是你又要坑我一道?要不咱俩换换,你去出江,我留下来等九爷安排烂活。”
三叔正色道:“大侄子,你说什么呢?你三叔是这样的人吗?咱们爷俩还用的着挑肥拣瘦?真是九爷看中你了。九爷说过,出江的人,要么是阴命,要么身体阳气足,火力旺,能抗住江水和江气的阴寒。我岁数大了,下去就得废。原来是九爷不太相信你的能力,现在看到了,当然就要带着你去了。你去,比我去更能给他提供安全感。这可不是我选的,是九爷选的。”
我冷笑道:“反正什么事到你那里都能找出一大堆的歪理来。谁让你是我三叔呢,我去就我去。”
三叔嘿嘿一笑:“就是。有九爷在,一定没问题,运气好的话,天不亮你们就能回来。我是相信九爷的能力。”
我们俩在房间里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瞎聊,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静不下来。
而九爷自从
中间回来过一次,就再没露面,眼见着天已经又黑下来了。
看到我心神不宁,三叔给我解释道:“阎王钩和淘河一样,估计都得是在晚上出江。就像是咱们破宅子,只有晚上才能发现更多的东西。我估计子夜之前,九爷肯定能回来。”
我点点头,着手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无非是平时可能用到的一些装备。我都塞到了背包里,三叔想了想,把带着的那盏五帝礼佛灯给拿了出来,也给我塞进了背包。
“三叔,带这个做什么?别不小心再掉水里。”
三叔摇摇头:“我总觉得你可能会用的上,带着吧。有九爷在,不会让你落水的。我记得你师伯曾经教过你一道火神咒,是用来点这盏灯的,你还记得吗?”
我点点头:“记得。我这方面的记忆力很好,学过的经咒,差不多就不会忘。”
“很好。到了江上,必要的时候你就念火神咒把这灯点上。”
三叔也没有具体说,到底在什么时候点燃这盏灯,只能到时候见机行事了。
事实上也真如三叔所说。在大概晚上十点左右,九爷终于回来了。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咱们就出发。”九爷进来二话不说,直接问我们。
“早准备好了,就等你呢。”三叔说道。
说着,我和三叔各自背着包,跟着九爷往外走。
我发现九爷什么东西都没带,便问道:“九爷,您自己不带东西吗?咱们不是出江吗?船呢?”
九爷没回头,只是说了一句,都准备好了。
我们跟着九爷从村子里穿了出去,这里的路线我不熟,但是能感觉出我们是走向江边的方向的。
因为我闻到那股江水的腥味,是越来越浓。
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是出江,阎王钩的主业就在大江大河,我们去山里反倒奇怪呢。
闻着水腥味,吹着江边吹来的阴冷的风,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江边。
我本以为是只有我们三个,没想到我们到来的时候,发现江边已经站了不少人。为首的还是万爷爷,身后站着万胜,还有大龙二龙等十来个村民。
何肆九看到之后也有些意外,他走过去疑问道:“叔,你们怎么都来了?”
万爷爷是何肆九的长辈,在村里有些威望,九爷还要叫他一声叔。
万爷爷走到何肆九的近前,先是叹了口气说道:“老九啊,你虽然没有告诉我们。但是村里人都看到了,你老九都十多年没动船了,也已经十多年没像今天这么准备了。你这么一准备,谁还不知道你要出江啊。你是为了村里的事吧,江皮子的事还没最后完成吧?这个时候,乡亲们不来送送你,说的过去吗?”
说着,万爷爷一摆手,身后有人拿过来一个酒坛子,还有几个碗。
碗里被倒是了酒,酒香四溢。
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我们三个还有万爷爷都端起了一碗酒。
万爷爷说道:“老九是老行当,咱们就按照老规矩,干了这碗酒,阎王绕着走。”
说着,万爷爷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本章完)
倒卖凶宅那几年 第1658章 拜江
九爷也端起酒碗,说道:“老九多谢各位乡亲相送。好一句干了这碗酒,阎王绕着走。不过请各位乡亲放心,我老九到了江上,我就是阎王。”
何肆九这句话说得荡气回肠,说完也将那碗酒一饮而尽。
三叔没有出江的任务,也把那酒喝了。
我倒是有点迟疑,我的酒量不是太好,这碗酒要是干了,我还能上的去船吗?
这时,九爷回头看了我一眼说道:“李阳,干了。”
“好嘞。”我一咬牙,也把那酒给喝了。
喝到嘴里我就感觉出来了,这酒看起来浓烈,但是并不是太辛辣,应该是村里自酿的一种米酒,相对来说绵软一些,九爷应该也是知道这酒的性质,所以才让我喝的。
虽然不是很辛辣,但是毕竟是酒,喝下去之后,也能感觉到胃里暖暖的,用来江上驱驱寒气是没问题的。
剩下的半坛子酒,也交给了我抱着。
搞完这个仪式,他们那一大帮子人也散开了,我看到在江边已经摆下了一张供桌。
不过这供桌是一块石头,四四方方的,上面摆放用品刚刚好。
万爷爷又说道:“这块拜江石,也好久没有体现它的价值了。今天终于用上了。”
我的注意力并没有全在这块拜江石上,因为我是要跟着九爷出江的人,我很想知道我们会用什么船出去。
可是我看到江边并没有停靠任何的船只。这让我好生奇怪。
就在我在向江水里观望的时候,突然发现从上游出现了一抹暗色。
像是在江上漂浮着什么东西,在慢慢地朝着这边漂过来。
等到那东西近了,我才发现,那就是一只船。只不过那船通体漆黑,藏在夜色中,让人看不大清。那船很快就慢慢地停靠下来,贴在岸边不动。
月光洒在江面上,那船在夜色里就像一抹浓墨点缀在河岸。
这时,九爷已经大踏步走到了那块拜江石前面。
在那石头上摆放了五个碗,还有一个香炉,一捆佛香。
我猜测,那五个碗里应该是五谷。在出江之前,肯定是要搞一个仪式的,这应该是九爷他们捞尸的规矩。
果然九爷面对着河水,直挺挺跪了下去。
天上明月高悬,江上浪浊滔天。何肆九手捻佛香,嘴里面念念有词,上奉天,下敬地,三拜之后,将佛香插进了香炉。
九爷拜过之后,面沉似水,突然抽出随身带的短刀,割破了自己的手指,在装满了五谷的碗里各滴了三滴。并冲着滔滔河水朗声喝道:“弟子何肆九,今日出船。天灵地灵,五谷敬并,神罡一起,万鬼潜行……”
念到最后,他将那五碗掺了血的五谷,尽数抛洒到河中。
五谷簌簌落水,河水顿时旋出五个漩涡来,那场面甚是壮观……
五谷随着那漩涡,在水面上
忽上忽下。
时间不大,就尽数沉入了水底。而那漩涡,也随着五谷的沉入,而逐渐消失。
我知道五谷对于玄门的人来说很重要,我和三叔也经常会用到五谷。
五谷一般是指稻、黍、稷、麦、菽。这五谷生于地,受于天,五谷之说在我们国家盛行已久,在道门以及佛家中的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而在我们道门更是把五谷作为辟邪之宝。五谷又是天、地、悬、风、水的代名词,在玄门中所用之处甚多。我想九爷应该是在用五谷来祭祀天地江河。
九爷做完了这些,走到拜江石前面,拿起朱笔,在两张黄纸上唰唰点点写了两行字,随后他把那两张黄纸抛向空中。
江风很硬,很快就将那两张黄纸卷到了江面,江水打湿了黄纸,黄纸也迅速沉到了水里。
这时,九爷回身面向着我说道:“李阳,你也来敬香拜一下。”
规矩不可少,一定要怀着一颗诚敬之心。
我不敢怠慢,赶忙走到拜江石,拈了三支供香,在案子前面恭敬地拜了三拜,又将供香插入香炉。
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没想到我的香刚插进香炉,突然一股急风吹来,竟将我的香吹断了两根。
我心里一惊,因为我有香谱,也学过识别几种香形。而且我之前也经历过这种情况,现在三支香断了两根,也是典型的凶香。
果然九爷见状惊呼一声,过来仔细看那香头,嘴里嘟囔着:“真是邪门了,不应该啊……”
三叔也发现了,凑过来说道:“敬天拜地,问卜问香。生有死劫,两短一长……九爷,这是凶香啊……”
九爷点点头,面色沉重:“我出船,几乎没出现过凶香。没想到今天出现了,难道李阳……”
九爷说着,不再去看那香炉里的香,而是快步走到江边,站在那里向江里眺望。
我们也跟着朝江里看去,这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月光正好,照在江水和江岸之上。
在江水翻腾的浪花之下,一张黄纸赫然漂浮其中,翻上翻下,却始终没有沉下去。
那是刚刚九爷抛出去的两张黄纸。
我明明看见它们很快就被江水打湿,而后就沉了下去。
没想到这么一会,竟然又翻上来一张,而且只有一张,另外一张并没有出现。
这是什么意思?
“九爷,这……要不然,李阳别去了,我去吧?”三叔看出这情况有些不妙,自告奋勇要去替代我。这倒是让我很感动,不过也由此看出,我上的香出现了凶香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不然三叔也不能这么做。
九爷却摇摇头,眼睛还一直盯着江里的那张黄纸。
那黄纸早已湿透,不沉不漂,一直在原地来回打转。没有沉没,也没有漂走。这一幕格外诡异,已经
有违自然规律了。
“我和李阳的拜帖都已经送出去了,不去也得去。只要能让他们把这拜帖收了,我们就可以出船。”九爷淡淡地说道,情绪比刚刚有些缓和。
我终于明白,九爷甩出去的两张黄纸,就是我和他的两张拜帖。只是不知道这拜帖是送给谁的?应该是这江里的主人才对,那么是江龙王?还是另有其人?
(本章完)
倒卖凶宅那几年 第1659章 拜帖沉浮
“换一张不行吗?或者再多发一张?”三叔问道。
九爷摇头道:“晚了。水里的规矩,去几个人,发几张拜帖,多一人不行,少一人也不行。也不能再换了。”
说完这些,九爷站立在江边,朝着江水拜了三拜。
不过他没有下跪,只是作揖。
“弟子何肆九,带旨巡浪,秉奉天罡,五谷已奉,献供敬香,保我此行,不死不伤。拜帖已送,敬请开江!”
说着,九爷大踏步回到了拜江石前,再次用刀割了手指,在那香炉里又滴了三滴血,血很快就渗透到了里面的香灰里。他又用手将那三根还没有烧完的香直接折断捏碎,埋入了香灰中。
九爷捧着那香炉来到江边,一甩胳膊,将那香炉整个抛向了江中。
噗通……
香炉连同里面的香灰和残香一同落水,就在那张黄纸附近的水域。
香炉很快就沉了下去。
只是那黄纸还在打着转。
三叔在我身后沉声说道:“九爷是把你的命绑在他身上了。”
我一愣,也低声问道:“什么意思啊?”
三叔继续解释:“就是说,九爷给你作保出江,你如果出事,可能会连累到九爷身上。”
“啊?这么严重?九爷这是下了血本啊。”
我感慨不已,再次看向江面。
九爷一直就那么站着,一动不动,也不再说话。
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我眼睛看的都有些花了,这时就发现那张浮在江面上的黄纸,突然打了个漩涡,上下沉浮了几下,唰地沉了下去。
这应该是收了我的拜帖了。
果然九爷看到那黄纸沉了下去,身体一颤,看了一眼天色,松了一口气说道:“行了,可以出江了。”
来到江边,又是祭祀,又是敬香的,忙活了一大通,又耽搁了一些时间。剩下的程序就加快了进度。
九爷先是走到了万爷爷等人近前,说道:“叔,我这边行了,你们……”
万爷爷顿时明白了九爷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说道:“老九,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万爷爷后面的人,一同高声喊喝:“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九爷点点头,冲着众人施礼道:“借乡亲们吉言。”
本来很正常的客套和很普通的吉利话,在这时说出来,竟然平添了不少悲壮的色彩。
随后,那些村民在万爷爷的带领下,迅速离开了江岸。这边就只剩下了我们三个人。
看样子阎王钩出江,并不想让其他人看见这个过程。
目送着村民远去,九爷对三叔说道:“洞宾,这次要辛苦你了。”
三叔点点头:“这有什么辛苦的,需要我做什么?”
九爷从那拜江石的下面,拿出来一盏灯。是那种用玻璃灯罩罩着的老式油灯。看的出来,这灯有些年头没用过了,上面不但蒙满
了灰尘,而且不少地方还有不少油泥。
九爷举着这盏灯说道:“这老伙计我也好长时间不用了。寻常出江我用不到它,这次可能不比寻常,我需要用它来指路。从我们出船之后开始,这灯就要点起来,就放在拜江石上。这里面的灯油比较特殊,填一次只能烧半个时辰。你要保证这里面一直有充足的灯油。灯油我已经备好,也在那石头下面。”
三叔点点头:“好,我保证做到。”
三叔曾经说过,九爷会给他安排一个活。原来这活就是看着灯油,这听起来很简单啊。
三叔可能也有这个心思,九爷马上叮嘱三叔:“洞宾,这活可不简单。你要记住,在你看守灯油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具体会出现什么状况,我也说不好。但是你不能受任何的影响,你只要记住,千万不能让这灯油烧尽了。”
三叔是何许人也,经历也是极其丰富,被九爷提点了一句,马上就明白了。
这不仅仅是看守灯油的事,如果仅仅是看守灯油,可能随便找个村民就能做到了。他之所以要找三叔来做这个,肯定是想要把事情做得稳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任务可能比上船出江更重要。我甚至觉得,九爷是故意把三叔留下来看守灯油的。原本这个活应该是我来,但是我的份量不足,才换成三叔的。
因为九爷说,需要这盏灯来指路。而这灯就放在拜江石上,指的肯定就是回家的路。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出船能不能平安归来。
换句话说,如果我和九爷在江里遇到了麻烦事,这灯就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三叔显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他在大事上从来不糊涂。
交代完了这最后一件事,九爷一摆手:“行了,时辰差不多了,李阳,我们走。”
说着,九爷大踏步朝着江边,朝着停靠在不远处的那条黑船走去。
“大侄子,保重。”三叔叮嘱了一句。
我点点头,也不再多说话,紧跟着九爷走向江边。
在我的印象中,三叔从来没这么正经八百地跟我道声保重。
这让我心里有些难受。我了解三叔的感受,以前是我跟着他到处跑,即便是遇到什么危险,也基本上在他的可控范围内。最起码他能想出办法来破解我们面临的困境。
而且那些事基本上他也都身在其中,亲力亲为。
而这次不一样,我跟着九爷出江,虽然三叔相信九爷的本事,但是这水上的事他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对于我来说,他有一种无助感。
我接下来怎么走,会遇到什么危险,他也都左右不了。
所以他跟我说声保重,让我自己小心一点,是他能做的唯一的事了。
我跟着九爷走向江边,并没有回头,以此简单的动作来向三叔表明
自己坚定的态度,也好让他放心一些。
我们一直走到那只停在江岸的黑船旁边,我才真正地看清了这船的外形样式。
首先这只小船并不大,船头船尾分界鲜明,中间有船舱,船舱外面有船篷,船篷前后用黑色的布帘遮挡着,船头插着一根竹蒿。
(本章完)
倒卖凶宅那几年 第1660章 出江驾棺舟
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这船的形状很是奇特。因为寻常的小船基本都是两头尖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儿童诗,里面有“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样的句子。
这说明,小船两头就应该是尖的,这样船在水里才能减少阻力,提高速度。
但是眼前的这只小船,前后竟然都是方的。
虽然那船篷也是黑的,像是一种乌篷船,但是那方方的船头船尾,方头方脑,就像是一个大盒子横在江上,看着憨憨的,一点都不灵动。
九爷熟练地跳上了船,示意我也上了船。船身微微一晃,我赶紧蹲了下去。
九爷一笑,跟我说道:“从现在开始,你要跟这船联络好感情,你首先要欣赏它,进而喜欢它。我们到了江水里面之后,它就是承载着我们生命的小舟。我先告诉你它的名字,叫棺舟。”
“棺舟?”
九爷点点头:“对,棺材的棺。”
我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我看这船的形状怪怪的,听九爷这么一说,这船还真的有点像棺材。棺舟这个名字取得恰如其分。
“我们阎王钩一共有两样法宝,是有别于普通的捞尸人的。一样就是我要用的阎王钩,一样就是棺舟。有句话形容我们,身带阎王钩,出江驾棺舟。不知道你三叔告诉过你没有,我们三斗一门,虽然都是做的水上的活,但是所用的船,都不一样。等你接触到了就知道了。”
九爷一边给我介绍,同时让我在船尾坐好,他来到船头,将那竹蒿一撑江岸,这艘棺舟悠悠地离开了江岸,窜到了江面之上。
在经过了开始阶段的略有颠簸之后,棺舟逐渐平稳下来,在九爷的操控下,顺着江水顺流而下。
由于是顺流,所以也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去撑船。但是也能看出,九爷使船,不用帆不用桨,就凭手中的这一杆竹蒿,或点或划,或拍或戳,用以中国奇特的驾船方法,控制着棺舟在水面上行驶。
这只棺舟悠哉悠哉地前行,虽小有江浪翻腾,但是总体来说还算平稳,并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那么可怕。
棺舟行驶到了江面上,我再往岸边看,已经看不到岸边的景物了。在这江面上,自然而然地升起了一层淡淡的江雾。
这些雾气就是江水翻腾,迸溅起来的水滴形成的,应该是常年不散的。只是在白天的时候,还可能因为日照的影响,雾气还会淡一些。这到了晚上,雾气就会变得很重。
雾气加上夜色,所以在夜间行船是很难的。
但是好像他们三斗一门,都是在夜间干活的。
九爷也从船舱里拿出一盏风灯挂在了船头,那风灯虽然不是很亮,但是总算在夜色中点起了一抹亮色。
我在船尾看着九爷挥舞竹蒿,动作舒展,在水流声的映
衬下,犹如在水面上放舞。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在夜里,如果我们不是驾着棺舟,如果我们不是想去做捞尸……
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渔舟唱晚,轻舟荡漾,泛舟江上,这会是很美的一副画卷。
可是此时此刻,这一切都和我们不沾边。
由于这只棺舟并不是太大,我坐在船尾,九爷立在船头,我们俩互相说话也都不耽误,彼此也能听清对方的话。
“阳子。现在这段河道,算是荆江段比较平缓的,水流也不急。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也不知道官方怎么称呼,我们都称那里是南关渡。最险的河道“十三鬼眼”就在南关渡。现在距离十三鬼眼还有一段距离。船舱里面有几个罐子,里面都是五谷,一会如果有情况了,你听我的号令把那五谷撒下水去,不能有一点迟缓和耽搁……”
九爷一边撑船,一边跟我说着一会可能要做的一些事。
我点头应允,并掀开了布帘,往船舱里看了看。结果这船舱里装满了东西,应该都是九爷在白天的时候准备的。在边上就有几个坛子,应该就是五谷了。
我看了看,好奇地问道:“九爷,您这棺舟不是捞尸用的吗?如果你捞起了尸,在哪里放尸体呢,这也没有多余的地方了啊?”
九爷哈哈一笑:“我这船是坐人的,尸体怎么能坐这船?再说了,有时候我要捞的可不仅仅是一具尸体,最多的时候我一次捞过十八具尸体。那么多的尸体要是都用船运,我得驾多大的船能够啊?所以说,除非极其特殊的尸,我才会让它上船,但也不是躺在船上而是跟我一样站在船上。其他的大部分的尸,我们捞到尸后,都是用船引着他们,躺他们在水下行走。就跟陆地上的赶尸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