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之万家灯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蜀黍
于是想到了于远明。
于远明对于孟凡抛出的橄榄枝没有马上表态,只说考
漂泊者(149)-卖房子
打完电话,于远明做了两个决定。
一个是让老婆孩子到恭州来,孩子反正上幼儿园了,老婆可以找个工作。钱多钱少也是一笔收入吧!
另一个就是孟凡那边不管靠谱不靠谱,只要能够给几千块钱一个月,就可以去干着。保险这边,实在是无法支撑生活了。
主意打定,就开始着手工作。
希望人寿内部风雨飘摇,矛盾丛生也管不了啦!
于是,不到一个月,于远明又开始了新生活。
给公司请假,反正代理人没有工资。没有业绩谁也不管你,请假不过是一道手续而已。
新来的区经理与史翔不对付,正巴不得于远明离开。
孟凡给于远明3000元的固定工资,另外加业绩提成。负责的内容和保险公司其实差不多,招聘人员,训练培训,推销产品。
唯一不同的是推销的产品不是保险合同,而是广告。
难度肯定小得多。
在另外的地方租了房子,老婆孩子都来了。孩子就近找了个幼儿园,老婆再去找工作。
不管如何,一家人算是团聚了。
龙城的房子也折腾过去折腾过来的,累了,乏了。最后一家人讨论的结果是卖掉。
这个房子承载了太多的家庭梦想,两兄弟结婚,远明生子都在这个房子里。于父于母从桃花镇搬到城里,也是有一种搬进城里的荣光。现在却要卖掉,如何面对如何理解
最难受的是于母,整体叹气,恨自己拿不出钱来解决。每天面对子女为了这个钱争吵也不是办法。
“唉,保住房子,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多好啊!”
想法单纯,却不现实。
于父知道,两个儿子大了,两个媳妇各有各的想法。俗话说树大要分叉,二大就要分家。不然矛盾还会更多。
于是就当时各方出了多少钱又算了一下,都没有更多钱买下来。只能约定卖房后大家拿回各自的钱。
于远明是觉得一身轻松了。
虽然看似没有了这一套大房子,但是不亏欠谁了让心里瞬间轻松了。
只要不欠别人的,自己就轻松。吃好吃差,穿多穿少,没人管得着。
卖掉房子后,于志明在城里又租了一套房子,父母也和他们住在一起。
于远明秦莎莎的东西些卖的卖,个人物品都放到秦莎莎父母家。
于远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房子是什么家又是什么
两者等同吗
一个是物理的空间,依靠钢筋水泥框出来的一个空间,无论你怎么装修,装饰,也就是一个空间。
如果里面不住人,就不能称之为家。
如果住在里面的人不幸福,房子的意义在哪里
遮风挡雨吗还是驱寒保暖
于远明想起曾经桃花镇上一个男人和他哥哥的骂架。弟弟有儿有女,哥哥三个儿子,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弟弟应该是儿女双全更胜一筹。但是按照农村的说法三个儿子简直胜出太多。但是不幸的是哥哥三个儿子有两个调皮捣蛋,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被判了无期徒刑,一个被判了十年的重刑。有一次哥俩又吵架的时候弟弟就猛揭哥哥伤疤:你三个儿子不得了,现在怎么样了还不是给监牢养起的。你那么大的房子又如何拿来装月亮吗
人们说农村人淳朴,但其实恶毒的时候农村人不输任何人。
于远明每次咀嚼这句话,都觉得太恶毒了。
一个老人孤零零地守在老屋里,小儿子结婚搬出去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在监牢里。清冷的月光照进了孤寂的房间,愁容满面的老人独自品尝什么叫寂寞。
&n
漂泊者(150)--夫妻换身份
人们到银行办理的业务一般都是存款取款,也有购买什么保险,基金,信托什么的。但是主动询问,主动购买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在柜员或客户经理的引导下购买的。
正常购买也没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误导。
误导有几个方面:
一,把保险包装成存款,而且是高利息存款。
二,刻意不提保险,让储户在银行网点里缺乏敏感度与防范性。
三,夸大利益。包括返还的钱,分红,投资收益。
四,把长期产品包装成短期产品。
前来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的储户,很容易因为银行的环境,银行柜员的身份,高利益的吸引,甚至小礼品而选择“存款”。等到保单下来,才知道实际上是买了一份保险。很多都是老年人,也不懂,也不看。就这么着,银保渠道狂飙突进,在某些公司一年可以做几十亿,上百亿。
汪琼到银保条线做得不错,于远明就想到找她,让老婆也去做银保。
银保的体系与个险不一样,需要的人不是那么多,同时要求也高一些。年龄,外形,学历都有要求。签的也不是代理合同,而是销售类劳动合同。每个月都有底薪,也缴纳社保。但是每个季度都有考核,达不到的话也会无情清退。毕竟做销售,不会养闲人。
秦莎莎去看了一下汪琼在银行的工作情况,感觉也不是很难。于是就同意了去做银保。
填了一大堆表格后,简单培训一下就上岗了。汪琼带她几天,算是真正的市场实作。
除此以外,还需要考代理人资格证。
不但银保业务员需要考,销售产品的银行柜员也需要考。
那段时间,秦莎莎感受到了压力。
年纪大了,看书看不进去。这个代理人考试书籍内容多,枯燥。又是概念,定义,又是数据的。很难记住。从风险的发生,种类到保险的诞生作用讲起。又分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还有各种险种的分类。保险责任的划分,保险合同的构成,国家对保险行业的监管法律与政策。几百页的内容不是不是小说当然难读。遇到不懂的就问于远明。
于远明正在qq上与人聊天,现在的他已经可以非常熟练地同时与几个人聊天了。打字速度快,还有一些表情,图片也使用得麻溜。于是和秦莎莎解释了一下,让她自己背。
秦莎莎看他忙着与网友聊天,对自己明显敷衍,一下子就火了:你给别人解答费心费力的,给我就这么敷衍!
于远明也不客气:别个问我都是把我当老师,我说一句就是一句。你呢自己看不懂,问我还牛逼得很。因为你把我当老公。我叫你个人背,你说背不倒!简直就是说一句顶一句,我还怎么费心费力
你的老公是做保险的,就可以随时问。别人的老公不是做保险的,问谁
你不要觉得压力大,给你说,我在贵溪压力大的时候都没有给你说!
一番话说完不再理她。
秦莎莎憋了一股气,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看书去了。
儿子还小,自己一个人看着电视玩着玩具,谁都不管。
两个人很快就在各自的新领域适应了。
于远明招募了几十个人,每天开早会,训练话术,然后下午追踪业务员的活动情况。
秦莎莎已经通过代理人考试,每天送完孩子就去银行网点上班。穿着职业装单独作业还像那么回事。
听汪琼说,业绩不算好,也还有一些。
一个从保险行业出来了,一个又从其他行业进入了。喜剧!
说是离开保险行业了,但是史翔一群人还是经常和于远明联系。希望人寿的什么事
漂泊者(151)-发言的威力
只见一个个子瘦小的二号老头站起来,用威严的眼神扫视了一番,才开始说话,他的话是标准的江南普通话,也被称之为椒盐普通话。于远明看几个外方的高管都在皱眉头,还努力在倾听。真是忍不住想笑。
旁边有个女部经理碰了碰于远明:这个哪个嘛怎么看起来像个农民。
于远明悄悄和她咬耳朵:别小看他,他的权力大得很。他是副总裁,中方的股东代表。原来是国企的干部,专门过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当然,据说原来他也是农村干部出身,文化不高,普通话只有这个样子咯!
中方代表讲话的特点也是官方的,语气助词“啊”用得很多。
“我们不要被困难吓倒,啊,要坚持奋斗的精神!啊,不要东想西想!啊,这个,要忠于中马希望人寿!”(于远明心想,你一个月几万块当然忠于哦!要是给我一个月2万块钱,我也忠于。)
领导们讲完了,陈慕涵在一边阴沉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
主持人要大家发言,于是部经理七嘴八舌地开始抱怨,什么产品不行啊,培训不到位啊,考核太严拿不到聘才啊,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品牌不行需要打广告啊......
于远明就听他们说,一句都没有说。
史翔看了于远明几眼,于远明假装不知道。
大家提了这么多意见,总部也得回应啊!
于是市场部(负责产品开发)的人说正在设计几个产品,有返还型的,有分红型的。准备取名字,叫琥珀系列还是水晶系列,没有定。正好大家都在可以讨论一下。
于是会场里叽叽喳喳地开始了讨论。
于远明沉默了一会儿,举手要求发言,于是被点名。
于远明站起来先问好:远道而来的陈总好,各位领导好。本来我不想发言的,但是看到这个产品设计名字的时候,我觉得不发言不行了。中马希望人寿本来应该是一家非常值得期待的保险公司,为什么走到今天我想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作为一个外勤,靠做业务吃饭,请原谅我无法做到像内勤那样忠于谁。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忠于谁呢
琥珀也好,水晶也好,都是易碎的。作为保险产品都是不恰当的。客户一看,心里还有什么安全感花钱买了个易碎品!不知道市场部是怎么想的。我觉得都不妥。
不知道陈总裁在马来西亚有没有坐过公交车,在恭州早上大部分人都是坐公交车的。其实是挤公交车。就是在高峰期,人特别多。你必须快步跑,快速挤,不要讲什么文明礼貌才能保证上车,准时到公司上班。
假如谦让妇女儿童老人的话,可能到公司都十点钟了。
这话什么意思呢我发现我们希望人寿太文质彬彬,太讲究文明礼貌,所以就不适应中国的市场。
我们的总裁也是,来中国几年了,还是不熟悉中国的事情。上次听说有个少儿产品本来叫智慧锦囊,因为总裁不认识这四个字里面的三个字,只认识“锦”字,后来就改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安锦”。我都不知道怎么去给客户解释安锦什么意思。
现在公司做不好,我觉得责任最大的是总裁。因为你是一把手,工资最高,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你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于远明此言一出,会场顿时起了不小的躁动。
有的人看着于远明,嘴巴张大着,非常惊讶!
有的人看着总裁,看他的表情与反应。
有的人看马来西亚总部的几个领导什么反应
&nbs
漂泊者(152)--吃火锅
进得门来,桌子周围早已经围了一大桌。
韩建春,陈子华,于瑜,李天乐,范强,李坤都在。只是吕春颖不见踪影,也在预料之中。下午在总部开会,于远明就和她只是打了一个招呼,坐位子的时候也离得远。故意与她拉开距离。
大家在里面欢声笑语,陈慕涵在中间和大家有说有笑。史翔在一旁俨然副将,招呼大家安排座位,指挥服务员,也不忘照顾陈慕涵。
大家看到于远明进来,也表示热烈欢迎。
好几位都发出了热切盼望的眼神儿,想必下午的会议情况已经传遍了。
韩建春特别拍了一下于远明肩膀,歪头斜着眼看了一眼,带着戏谑的口吻说:看不出来呀,远明,你胆子挺大的!
于远明笑了笑,故作轻松:实话实说而已。
旁边有人也竖大拇指:实话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不能实说啊!
于远明内心的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嘴里还在谦虚着:其实也不是,只要你愿意,都可以说实话。
服务员上菜来了,于是大伙儿开始往锅里倒菜。什么豆芽,蘑菇,火腿肠都是可以先下锅的。毛肚,鸭肠,老肉片,腰片什么的得一筷子一筷子夹着烫。啤酒倒上,饮料满上,大伙儿就开始了热闹的烫火锅。
陈慕涵却一口不吃,怕辣。
也难怪,别说马来西亚了,就是北方人大部分也吃不了这麻辣火锅。陕西也吃辣,湖南也吃辣,湖北也吃辣,贵州也吃辣,但是麻辣在一起就不一样了。花椒海椒可以叫轰炸你的口腔,让它失去味觉,触觉,变得滚烫,麻木,甚至痛不欲生。
作为外地人,外国人有的会主动融入当地,有的会保持自己的既有习惯。
有的马来西亚华人来到恭州也学会了方言:要得。
那天在总部还有一个外方高级主管在念叨,路过的人听得模糊。好像是一句英文:bashidehen。不知道是人名还是地名还是器物名。一直念叨,喋喋不休。后来有中国人问他念的是什么。
答案啼笑皆非,他念的是当地方言:巴适得很!
意思是很地道,很舒服,很安逸!
你看,这就是文化隔膜产生的笑话。
陈慕涵不吃火锅让大家觉得差点意思,几个人轮番劝他多少吃一点。至少尝一尝。
后来陈慕涵就真的准备尝一尝,学大家的样子,夹起了一匹青翠欲滴的莴笋叶子,稍微烫煮后在油碟里蘸一下放入嘴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