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衣布衣出
就是这个想法,把他们几个过命的兄弟送入了绝境。
青天白日的,人家当然不会明着抢夺,商量不下来,就会动用别的手段。齐友年自以为防范手段很到位了,却独独漏算了自家兄弟。
人心隔肚皮。很多人,平时看不出什么,甚至是能交心的、值得信任的兄弟。但若是面对了足够大的诱惑,就能看出一个人潜藏的本质。
那时他们正接手建一个大宅子,和他们一起拜把子的老六,是木工出身。老六被大户收买,趁人不备,在几个房间的主梁上做了手脚。
当时掩饰的很好,完全看不出来房屋有隐患,直到将要完工时,大宅院里的几个房间才相继出事,先后砸死三个工人,还伤了好几个。
这是个大工程,这么多房间出事,就足以让兄弟几个倾家荡产的赔偿了。可人家主家却不敢接手其余没出事的房子,最后只得全部推倒。
他们七个主事的兄弟,不但散尽家财都不够赔偿主家,还因为伤了人命,摊上官司。
直到六个人锒铛入狱,他们才发现身周少了一个人。再联想所有事故全部是因为主梁,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六个人被判充军十年,最后只回来两人。
等齐友年和四弟回到绥城,满怀仇恨找到那个出卖兄弟的恶贼时,却发现那人落魄的不忍目睹,流落街头,完全不像个人。他们兄弟六个充军了,却还能健康的在边关巡逻杀敌,即使四个兄弟不在了,也是顶天立地的男儿战死沙场,就算是微不足道的小兵,那也是因保家卫国而亡。
而这个恶贼,他们的老六,却瘫了两条
第十三章 商量
虽然齐友年没对老六动手,但是那个背叛了兄弟的人还是在当天晚上死了,把头栽进一个一尺深的臭水沟里,淹死了。
大概他那怯懦的精神,在见到两个还活着的兄弟后,再也承受不了活着的痛苦,让他有了自我了断的勇气,在一个浅浅的臭水沟就能把自己淹死。
齐友年两兄弟在绥城呆了几天,听旧识说起,他们兄弟六人下狱充军之后,那个乡绅的小舅子出面接手了他们的营生。
老六当时看起来过的还不错,可是却多次去乡绅府上找麻烦,说乡绅答应给他的银子,还有大部分没兑现。
之后没过多久,老六就遍体伤痕,还瘫了两条腿。再之后,妻离子散,没人管的瘫子就沦为乞丐,还是城里最凄惨的乞丐。
本来齐友年兄弟怀着报仇的决心,在边关挣了一条命回来,却看见了和想象截然不同的场面。那个根本不配做他们仇人的孬种,早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甚至比他们亲自动手来的更痛快。
至于乡绅和他的小舅子,心灰意冷的齐友年劝住老四,“就这样吧,人争不过命。当年,就是没老六,咱们也一样保不住营生。你还有妻儿,她们还在等着你回去团聚,别让他们白等你十年。把这事忘了吧,回家好好过日子,过的开心些,把咱们那四个兄弟的日子替他们过回来。”
兄弟二人,给其它四个兄弟的亲人带去遗物,又留下仅有的钱财。齐友年把老四送回家乡,自己却不知道往哪里去。?离家二十几年,最终却落得个发配充军的结果,他还怎么有脸面对家里的父母兄弟。一路盲目走下来,正巧米易县衙招泥瓦匠做活,他就留在了米宜县,一直到现在。
这么多年过去,眼看他就到了暮年,心境也有了很大变化,思乡之情越来越重,总是不经意的想起家里的父母和两个兄弟,想着落叶归根,不愿把自己埋骨在异乡。
可是,如今的他年纪大了,经不起颠簸。即使是做他熟悉的瓦工活儿,手脚也大不如前,迟钝了很多。
他的身体经过牢狱和边疆的摧残,已经耗得七七八八。这里离豫东老家几千里地,若是他执意独自远行,十有就是暴尸荒野的结果。没有了锐气的齐友年,已经没胆子尝试这样的结局。
本来他已经失望,断了回家的想望,可现在却有了转机,这个转机就是隔壁的婆媳两个。
她们自称婆媳两人,但是以齐友年这些年的阅历来看,那个婆婆对媳妇,时不时的就会带出恭敬之意。其中虽多有心疼、关切,但那深埋在表象之下的恭敬态度,像深深地烙印一样,根本就无法彻底掩饰。
而她二人对于寻亲和户籍的急切,绝不仅仅像她们自己说的那样,只是寻亲不遇、丢了路引那么简单。
唯一让齐友年拿不准的是那个自称儿媳妇的叶子。虽然她所谓的婆婆对她一味的恭敬,可她自己却绝不像是呼奴唤婢、被人服侍出来的娇贵人,倒像是一个寻常百姓家的伶俐女子。
这么说似乎也不对,叶子那妮子虽然举动不像娇惯出来的,但她的神态之间,像是经见过大场面的,即使面对如此窘困的状况,却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从容和自信。
不管怎么说,这对婆媳没有落脚地是真的,她们的身份有些让人怀疑也的确不假。但这两个月的冷眼查看下来,不管她们身份怎样,却也都是规矩人,也的确实实在在找过亲戚。
齐友年望着冬日里清冷的阳光,心里有了一丝期望。明天就是大年
第十四章 商量(二)
齐友年见叶欣颜端来了饺子,连忙从炕上下来,“你家婆婆真是客气,你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还送什么饺子。”
嘴上这么说,手上也不推辞,接过饺子倒在自家盘子里,却并不把空碗还给叶欣颜,把刚端上桌的红烧肉,拨了一半,“这是过年,总是要做些吃食应应景,大家一起吃,都能吃个香甜。你和你婆婆也尝尝老伯做饭的手艺。”
叶欣颜不好意思的接过碗,“您看,本来想着我们这些日子总麻烦您,做了点可口的吃食让您尝尝,却换来您一大碗红烧肉。我们净是在您这里沾光了,倒是一点亏也不吃。”
齐友年呵呵笑着说:“都是街坊,哪里能算的那么清楚我这几个月的衣服都是你家帮着洗涮缝补,要是真的细算,更是算不过来。快回去吃饭吧,你婆婆一定等着呢。”
齐友年把叶欣颜送出门,才返回来。看着盘子里热腾腾的饺子,想着叶家婆媳也算是知道人情冷暖,这样就好办,能商量事情。回原籍的事情,等大年闲下来可以和叶子细说。
叶家婆媳和齐友年一样,在米宜县没有亲戚可以走动。齐友年就算有几个一起做事、相互熟识的工友,但在齐友年刻意疏远之下,也没有很深的交情,自然不会在过年时上门打扰人家。
过年这样举家团聚的节日,两家、三个人就闲下来了。
叶欣颜还在为她们往后的去向发愁,齐友年就找她说话了。?这时正是大年初二的早上,院子里两户年轻夫妇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另外有一个老住户,家里两个出嫁的女儿回来,都在屋子里热闹闲话。
院子里只有两个穿戴厚实的孩子在玩耍,倒比往常还清静些。
叶欣颜见齐友年虽然神情温和,看起来却是有正经事要说,忙走过去问道:“老伯您找我”
齐友年点点头,“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他斟酌了一下出口的话语,“我看你家是你主事,先同你说一说。你若是觉得行,再回去和你婆婆说,若你觉得不妥,就当我没说,你也不用同你婆婆讲了。”
“那好,就在您屋里说好了。”叶欣颜疑惑的点点头。
齐老伯算是能让人信任的人,叶欣颜奇怪,老伯有什么事情,会和她们这一对孤儿寡母商议。还不避嫌的说,她家是她主事。
古代的男女大防,大多是要求大宅子的。穷人聚居之地,一家人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不错了,哪里有闲情逸致讲究那么多
齐友年直接把叶欣颜让到房里。虽说穷人没那么多讲究,但是,他还是在大冬天,半敞着门说话。
齐友年的住处只有一间,和叶欣颜租来的房子一样,一进门,全部家当就都看在眼里。房间靠里是一盘小炕,炕上有一个简陋的炕桌,炕的一边是能烧炕、做饭的灶台。其余零零总总的家具事物靠墙放置。
叶欣颜没在炕沿上就坐,只搬了凳子,坐在凳子上。
齐友年给她倒了茶,放在她手边。
等齐友年在炕上坐下,叶欣颜才开口问道:“老伯要说什么,看着很郑重的样子,是要紧事吗”
齐老伯沉闷的点点头,很有些难以启齿,“唉,说起来我老头子这是有求于你们,说的严重点,有点乘人之危的意思了。”
叶欣颜连忙放下手里的杯子,说道:“老伯说的哪里话,您刚才也说了,只是和我说一说,行不行的还能再商量。您有事尽管说,若是我们能帮忙,一定不会推脱。若是做不到,我们就是再有心,只怕也没那个能力。”
&
第十五章 商量(三)
齐老伯的提议也有让叶欣颜想不通的地方,“您为什么要我们陪您回去既然您认为我们是主仆,而且是逃出来的,难道您就不怕摊上官司”
齐友年苦笑道:“我这不是没办法吗一个是我出来多年,孤身一人回去,终究太凄凉了一些。更重要的是,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是不是经得起远途跋涉。若是路上出了意外,不但回不了故土,只怕还要暴尸荒野。”
叶欣颜睁大了眼睛,更不明白了,“和我们一起……那也没多舒服,一样要颠簸跋涉的。”叶欣颜没好意思说出来,若是您老人家路上出了意外,不也一样回不了故土
齐友年笑了:“和你们一起,就算我在路上咽了气,你们也能一把火把我烧了。只要能把我这把老骨头带回去两块,老头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你和你婆婆放心,就算我不在了,你们带着我的信物,一样可以有户籍,也能在豫东的清河村落脚安身。”齐友年补充道。
叶欣颜想了想,点头道:“行,若是这样,还是您帮我们更多一些,我和我婆婆商量一下,晚些时候再给您回话。”
齐友年本来还准备了很多说辞,想要让这个年轻媳妇安心,没想到她这么痛快就答应下来。
只是和她婆婆商量而已,照齐友年看来,只要叶子打定主意,这件事基本上就算定下来了。最多也就是给她些时间,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叶欣颜没想那么多,一回去,就把齐友年的想法对金嬷嬷说了。
金嬷嬷有点不安心,这里到豫东路途遥远,齐老伯虽然看着还好,但终究接触时间短,不算是了解底细。
返回头再想想,她们现在没别的办法,如果齐老伯说的都是真的,这个法子也的确可行。这年头,朝廷对人口的管理越来越严格,逃出来的人,能有个靠得住的户籍,是很不容易的。她们这两个孤身女子,若是能有个合理的身份,也就算有了一份人身保障。
和户籍相比,金嬷嬷的不安只是心里活动的一小部分,这个提议中使人安定的成分才更重要。叶欣颜再从旁劝说几句,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金嬷嬷还和叶欣颜说,认孙女是个大事,不能这么草率。
叶欣颜想了想,虽然金嬷嬷说的不假,但是他们这种情况下,很多事情不好对人言,自然不能大张旗鼓举行认祖归宗的仪式。祖孙相认的仪式,还是先问问齐老伯的意思,再做商量。
往后还要爷孙相称,自是以诚相待比较好。所以叶欣颜也不吊着,第二天是大年初三,吃过早饭,她就找到齐友年,把她和金嬷嬷的决定告诉他。
齐友年还想着,这算是大事,婆媳两人怎么也得好好考虑两天才能决定。没想到他昨天刚说,今天就有了回话。
齐友年闻言,百感交集。这下好了,不但能回到离开几十年的家乡,还有了两个亲人在路上陪伴,再不用担心那种近乡情怯的仓皇之情了。
齐友年淡然了多年的心,忽然间就有了温暖、踏实的感觉。
在外跌荡了这些年,又在把兄弟那里吃了那么大的亏,齐友年自认在看人方面还是比较谨慎、有眼光的。叶子这个小女子,聪明沉稳,并不是那等沉不住气的人。这么短时间就能给他回话,足见她并不和他斗心眼,能对他示之以诚,他没看错人。
这么想着,齐友年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他感慨的说道:“叶子,你和
第十六章 泼辣劲儿
叶欣颜执意不肯收,齐友年只得把银子收回来。
他知道叶欣颜婆媳两个年前做了几天小生意,赚了些银子,以为叶欣颜还想做那些东西卖,就劝道:“年后的生意不好做,你若是还想做那头饰和喜庆结子,就先少做一些,看看行情再说,不要把本钱压进去,小心收不回来。”
叶欣颜笑着说:“靠那些东西哪里挣得来钱,也就是年前时间紧,人们图个新鲜。那些头饰、花结,人家手巧的人买去认真看看,就都会做了。若是需要做买卖赚钱,自然得想个别的法子。”
齐友年讶然问道:“赚钱的买卖还能想好多个”看这妮子的自若神态,似乎赚钱在她看来不是个很难的事情。
叶欣颜解释道:“我也只能想两个小买卖,若是真正赚钱的买卖,哪里是咱们这些穷人能做起来的。”
“你也不要这么说自己,你和你婆婆来到米宜县的时候,一看就是走了远路,经历了风霜的。能平安的走这么远的路途,不是普通女子能做到的事情。听口音,你们是从东面来的吧”
人家齐老爷子把他自己的事情详细告诉了她,就是齐友年不问,叶欣颜也打算略略提一提自己的情况。
她说道:“您猜得不错,我是从家里逃出来的。我的家境还算不错,因为犯了大错,被夫家休弃,娘家又规矩大,要把我送去家庙囚禁起来,我就和我的贴身嬷嬷逃出来。本来我们带了些金银的,只是在浔北城遭了贼,被贼子偷盗一空。最后靠着袖子里带着的散碎银子,找到这里。”?说到这里,叶欣颜苦笑了一下,“我们的运气实在差的厉害,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婆婆的亲戚还搬走了。齐爷爷,实在是我的事情难以启齿,我只能和您说这么多,还请您老见谅。不过,我和您保证,我们绝对没有摊上官司什么的,就是为了躲开家里的事情才逃出来。而且我们已经出来很长时间,家里也已经放弃寻找,绝不会给您惹麻烦。”
齐友年听着叶欣颜的解释,倒也能理解,大家族的规矩大,为人妇者,若是真的犯了知名的错误,后果也的确难料。叶欣颜的身份看起来还不甚明显,她那个嬷嬷的坐立行走,看着很不一般,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齐友年对她们的身份早有猜测,这时也就是随口一问。
至于叶欣颜说的在夫家犯了大错,齐友年就更不在意了。既然能被休弃,说明犯的错就不大。若真是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只怕就是经官和沉塘的结果,远不是被休弃就能解决的了。
叶欣颜见齐友年并不在意,想起金嬷嬷说的爷孙相认,“齐爷爷,我和我婆婆商议的时候,她说认孙女是个大事,需要敬茶叩拜,您觉得方便不”
齐友年和叶欣颜考虑的一样,叶子的身份特殊,认她当孙女,不是个能张扬的事情。虽然叶子说了,她家已经放弃寻找她,但小心一些还是好的。
至于敬茶叩拜,若不是为了给人看,什么时候都可以,瞅个机会就好。
…………
叶欣颜早早告诉齐友年她的决定,是为了让老爷子安心,也是为了能早一点安排行程。从正月开始,天气渐渐回暖,而里甲也会催她们离开,能早些离开也少一些说道。
至于盘缠,叶欣颜原打算等开市之后做个小买卖赚些银子。可是仔细想想,不论做什么买卖,一两个月的时间,不见得能挣来几两银子。而且年后一段时间的买卖是淡季,不怎么好做,挣不来多少钱,倒耽搁了行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