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书凯
马成龙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在真皮沙发上坐下后,没有倒饮料,而是直接拿着杯子到饮水机前接了一杯白开水。
马成龙跟组织部长原本就是熟人,以前在市里当副秘书长的时候,两人经常见面,马成龙了解组织部长在任何场合喝的最多的还是白开水,所以揣摩着,把白开水端到领导的面前。
在这个相对私有的空间,两人说话的气氛就轻松了很多。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说,小马到普水当县委书记也有几年了吧,这时间真是不饶人啊,最近有没有经常
第393章 背后下手
马成龙赶紧起身开门,等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出门往酒桌那里走过去,他才跟在组织部长身后,也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的阅卷工作在封闭状态下正常进行,为了杜绝人为的因素,秦书凯把整个阅卷工作邀请外市的考试中心来做,由本地的纪委部门担任监督工作。
秦书凯跟普水所有的人员一样,也在耐心的等待这次考试的笔试结果,丝毫没有觉察到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已经展开,更不会想到因为公选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了过来,到最后反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很多事就是这样,原来认为是好事,结果到了最后反而变为坏事。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来,本来对推动组织部的工作有促进作用,因为马成龙和常委组织部长是一个战壕的人,反而成为两人苟合算计秦书凯的机会。
一天,秦书凯正在和金大洲谈论上次市委组织部考察的事,金大洲问是否需要到市里去打听一下消息,因为考察过后就是处于真空状态,肯定是不行的,现在的干部工作很多俗语很有道理。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这些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群众对用人不正之风的痛恨与无奈。还有关于女干部的什么“你往闯上一躺,我让你入党,裤带一送,我让你当官”之类。
秦书凯知道,这件事关系到金大洲的一生,于是就说,你有关系肯定要去跑跑,至少等打听到有用的消息,在采取办法。
金大洲就说,他就准备最近一直在市区找关系,如果有什么需要就和秦书凯等人联系。
金大洲刚走,秦书凯接到马琳的电话,她问秦书凯,现在有没有时间,自己想要跟他见个面,有重要的事情要谈。
秦书凯因为和马琳那天相见,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但是对这个女人还是很有提防的心理,在没有了解一个女人之前,千万不能随意把自己的底细漏了出来,否则,就很被动。
秦书凯最近一直在想,那天如果自己不坚持,肯定就会发生什么,对这个很有魅力的女人不是不动心,也很希望进这个女人的身体挥洒一番,可是身份告诉自己,必须克制。
秦书凯就很官话地说,啊,是马老板,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最近比较忙,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马琳听了秦书凯的回答,就知道了秦书凯的心理,一定是因为上次的事,秦书凯对自己很有戒备的心理,于是就有些着急的说:
“秦书凯,既然你不愿意跟我见面,那这个电话只当我没有打,我现在就想男人怎么都会那么想问题,难道男女之间除了那点事,就不能有点交心的机会,谈点别的,秦书凯,既让你不太愿意接我的电话,那就算了,到时候后悔的是你,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
秦书凯听到这里,就好像被人撕破脸皮,于是就解释说,马老板,你想多了,我认为一些事在电话里直接说,比较方便。
马琳很不给面子地说,到现在我就怀疑我的姐姐马燕到底喜欢你什么,整天说着你的好,我看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小心眼的男人。好吧,看在你帮助姐姐的份上,我就在电话你告诉你吧,不过你要记住,你欠我的,以后有机会要好好的补偿我。
马琳后来在电话里说的话,让秦书凯大吃一惊。马琳说,今天得到很准确的消息,现在普水有领导在市委领导那里反映秦书凯副书记兼着组织部长很不合适,正在撺掇着市领导不让秦书凯兼任这个组织部长,听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现在已经同意了这个建议,正在准备推荐市委组织部的一个处长来接替秦书凯组织部长一职。
秦书凯听到这个消息比较吃惊,自己任组织部长也就几个月,不可能这么快就调整,如果这样,干部工作也没有了严肃性,于是稳住神,对马琳说,马老板,这样的话,可不是能随便开玩笑的,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个消息的。
马琳答非所问的说,秦书凯,你认为我马琳是什么样的人,是随便看玩笑的人吗,以后相处的时间长了,你就会明白哦,总之,我的话已经说完了,信不信由你。
秦书凯见马琳有点生气的口气,赶紧说,我不是不信你,只是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太突然,再说,上次我对你那副态度,你这次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
马琳嘲笑的口吻说,算了,秦书凯,算我自作多情好了,,如果我说我已经爱上你了,不想你被人暗算了,你信吗。我说的话也已经说完了,本来希望你对这个消息好好的感谢我,看来不做恶人就谢天谢地了。
秦书凯听到这儿,一时说不出话来。
秦书凯想起来普水前,贾仁达跟自己说的一番话,贾仁达说,秦书凯,你的事我能帮助的就是让你兼着组织部长这个位置,到了普水以后,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长一职,才能有抓手开展工作,否则,一个手里没有任何实权的副书记,是没人会把你放在眼里的。
到了普水的几个月,秦书凯深有体会,想到前段时间跟赵王道和鲁萧白斗,他们之所以一直处于下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手里抓着一个部门,而且是一个很有实权的部门,假如自己是个虚的副书记,他们根本不会当回事。
&n
第394章 谁推荐谁负责
金大洲听出秦书凯的话里有话,于是问秦书凯,这件事和赵王道的事情有关系吗
秦书凯不想跟金大洲谈自己遇到的事情,就算是和金大洲说了,也不起多大作用,只不过多一个人为自己担心而已。秦书凯就掩饰说:
“本来马成龙等人是推荐鲁萧白的,后来到了常委会上王耀中的反对,没有成功,后来推荐了你,一些人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于是就想出很多办法来阻碍,很正常啊,你的事情,你现在想出什么办法没有”
金大洲说,已经到处托人拉关系,希望能尽力把考察材料弄的好一点,不反应出马成龙等人的意见。
秦书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金大洲,你找过张富贵县长没有,张富贵就是从组织部出来的领导,一定有不少熟人,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金大洲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县长那儿去了,可是张县长说了,他已经出了组织部好几年了,新来的一帮人都不认识了,老的有用的都提拔到下面去了,没用的,就算是找了也还是不起作用,所以,他实在是爱莫能助。
秦书凯看了金大洲一眼,心里想不通张富贵怎么是这样的而一个人,于是安慰说,你放心,我有个熟人以前在组织部当过常务副部长,虽然他也离开组织部有一段日子了,但是这个人以前很受常委组织部长的看重,说话应该还是有点用的,下面的人是能拿住的。
秦书凯说的人就是现在任市委发改委主任的贾仁达。尽管秦书凯没有把握贾仁达一定会提供帮忙,但是,既然多年的兄弟金大洲遇到了难处,只要是有一点希望,自己都是要尽全力帮一把的。
所谓兄弟,都是看关键的时候,不是看平时的酒场考验。以前在县里,秦书凯需要帮助的时候,金大洲也是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现在金大洲需要了,秦书凯力所能及的照样提供。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金大洲是秦书凯当时推荐的,自己推荐的人当然要尽力推荐提拔。秦书凯想到组织部的考察材料,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报到上面,不敢耽搁。
秦书凯当天下午就联系上了贾仁达,贾仁达听到电话里秦书凯的声音,想到上次询问的事情已经打听清楚了,这次不知道是什么事,微微显得有些意外,但是很快就调整过来。
贾仁达说,秦部长,打电话必定是有什么事情吧,兄弟之间直接说吧。
秦书凯心想,不是自己的事情,在电话里直接把金大洲的事情说了,要是贾仁达随口找个由头拒绝了,就没有机会再继续努力了,这种事情还是当面请人帮忙比较好,显得尊重些。
秦书凯说,上次请你打听的事情很感谢啊,到了县里已经几个月了,市里的很多老朋友很长时间都没机会聚聚,今天正好有空,想回到市区请贾仁达主任吃顿饭,不知道领导人有没有时间
贾仁达也不是第一天在官场混,知道这吃饭的背后肯定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要么是感谢,要么是还有别的事情。贾仁达思考了一下,秦书凯现在也算是青云得志的时候,这么年轻就当了副处级的领导干部,以后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准哪天自己也有用得上秦书凯的地方。
贾仁达明知道秦书凯请吃饭的目的一定不单纯,还是很爽快的应承了下来,以前因为帮助秦书凯孙静的姐夫想阻挠秦书凯提拔,结果秦书凯抓住了贾仁达的把柄,让贾仁达没有能够到县区做主要领导,贾仁达那段时间也想开了,一个人没有必要得罪不能得罪的人,这样对自己的前途才有好处,就如孙静的姐夫穆局长,这个家伙后来竟然和自己争夺发改委主任的位置。
贾仁达就说,秦部长日理万机,能够亲自请吃饭,这顿饭不管什么事都要参与的,不管怎么说,我们俩人也算是老朋友了。
秦书凯听了这话,在电话里爽朗的大笑了几声,贾仁达的话让他想到以前曾经发生的一些事,那个时候,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遇到麻烦事的时候,会想起找贾仁达帮忙,所以说,风水轮流转,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真不能看一朝一夕的相处就妄下论断。
秦书凯就说,都不是外人,随便的小范围聚聚,千万别见外。
晚上,普安市区的国立大酒店,秦书凯和金大洲早早就等在酒店门口,今天他们尽管来的匆忙,还是为贾仁达准备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事情到底办成怎么样,暂且不提,没有贵重的礼品打前站,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这已经成了一种规律,也可以说是中国官场的潜规则,只要是求人办事的,没人会空手,就算是不求人办事,去拜访领导的时候,也绝对不会空手,毕竟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
贾仁达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酒店门口,从车里出来的时候,秦书凯赶紧伸出双手,热情的迎上去。秦书凯感激的口气说:
“主任工作繁忙,今天能抽空过来,真是非常感谢。”
 
第395章 找人
但是,金大洲的这件事对贾仁达来说,难度确实不大,毕竟自己曾经是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现在的分管干部的副部长还是自己曾经的下级,所以即便是现在从组织部已经出来了,以前的下属总要给自己几分面子的。
贾仁达在头脑中转了一圈,字斟句酌的对秦书凯说,秦部长,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没有人可以盯着,那么一切都好说,如果有谁整天就盯着周主任,办起来就有点难度了。
秦书凯找贾仁达也是抱着年三十杀兔子的心理,如果贾仁达肯帮忙当然好,不肯帮忙也就算了,再找别人,现在见贾仁达说的话也还算是中肯,于是赶紧笑着站起来说,这件事只要主任帮助,什么都好说。
后来,三个人就开始吃饭,秦书凯端起酒桌上的酒杯,给贾仁达敬酒。
秦书凯说,贾主任也是个爽快人,这件事只要有贾主任这句话,我这位兄弟的事情就有指望了,我代表我兄弟,先敬贾主任这杯酒。
秦书凯端起酒杯豪爽的一饮而尽,坐在旁边的金大洲,心里暖暖的。
贾仁达在这个场合,也只能爽快的喝下。
金大洲看到秦书凯和贾仁达喝酒,心里很感动。自从秦书凯到了普水做了县委副书记后,金大洲就经常在心里拿秦书凯跟张富贵做比较,因为现在都是自己的领导。
两人都是跟金大洲称兄道弟的,张富贵这个人还是官场的很多官僚,在人多的场合总是用命令下属的口气跟金大洲说话,从没有考虑过金大洲的自尊。秦书凯不一样,不管在人多人少的场合,都会对金大洲很客气。
遇到困难的时候,张富贵能处理的会处理,如果遇到难度的,就会让金大洲独自去处理,尤其是当张富贵跟马成龙之间有一些意见冲突的时候,张富贵总是躲在背后,尴尬的局面交给政府办主任金大洲一个人去协调。
秦书凯在金大洲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能站在金大洲的前面,他能解决的事情,绝不会麻烦金大洲。这几个月来,秦书凯在普水的一点一滴,金大洲都记在心里,这次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张富贵作为曾经在市委组织部当过领导的人,竟然一口回绝了金大洲请求帮忙的事情,而秦书凯对待此事的态度简直比对自己的事情还要紧张。
这样的对比实在是太明显了,由不得金大洲不多想。金大洲心想,或许,有些事,自己没必要再站在张富贵的立场隐瞒秦书凯太多,秦书凯才是真正把自己当兄弟的人。
秦书凯后来招呼着金大洲给贾仁达敬酒,金大洲赶紧收起心神,满脸堆笑的调整好情绪,满满的倒了一碗酒,敬贾仁达。虽然酒桌上人少,气氛却调节的很好,金大洲和秦书凯都陪着贾仁达喝了不少,散席的时候,金大洲把礼物塞到了贾仁达。
送走贾仁达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金大洲对秦书凯说,秦部长,今晚你喝了点酒,赶紧回家休息吧。
秦书凯皱着眉头想了一会说,这个时候,寸秒寸金啊,时间不等人,贾仁达这里没个准话,这事还是没定下来,就算是回家,也没心思休息啊。
金大洲安慰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是尽力了就行了,谁能保证办事就一定都能成功呢。
秦书凯拍了拍金大洲的肩膀说,兄弟,这种机会也不是经常有的,错过了以后就不会用了,所以现在是机会来了,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握,否则等到下一次的机会,又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金大洲说,秦部长,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能找的人都找了,就算是着急也没有办法,既然贾主任这边答应帮忙,我们也只有先回去等消息了。
秦书凯一拍脑袋说,光忙着找贾仁达,我忘了一个关键的人,这个人对这次考察材料的事情一定是掌握的比较详细,现在就联系她打听一下,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好对症下药。
金大洲说,你说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秦书凯没有回答他的话,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秦书凯拨打的是小柳的电话,这次的考察过程中,小柳是全程参与者,一定了解第一手的情况,向小柳打听一下具体情况,绝对错不了。
小柳没想到这么晚了,秦书凯会给自己打电话,开玩笑的说,秦部长是不是一个人孤枕难眠,想起我这个人不错的,跟我谈谈心,聊聊知心话。
秦书凯说,整天胡思乱想,小柳,我是有正事要跟你谈,不是和你聊天开玩笑。
小柳说,我就知道,你这位领导人找我,肯定是为了公事,否则,不会找我的,你说吧,什么事。
秦书凯就把金大洲的情况说了一遍后,后来问小柳,这个考察材料是否已经写好,金大洲这个人到底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你是直接参与者,一定知道很多具体的细节吧。
小柳说,金大洲这个人的考察材料在如何定性上,考察组里面四个直接考察的人的意见很不一致,当时考察组由一个副部长带队,四个工作人员中,组织部有两个,纪委有两个,组织部两人的意见是一个干部的考察材料应该看主流,可以主要在材料中突出金大洲的优点,至于缺点,谁都有,那么就小而化之。
当时,纪委的那个处长确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考察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反映金大洲有问题,不符合处级干部的标准,既然有问题,就应该在材料中体现出来。
因为这件事不统一,所以金大洲的考察材料还没写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