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武兴国
如此,刘仁玉默默地很是想了一阵,不知不觉已到下午两点,他要来几个烧饼,就着白开水吃了,接着就安静地等着何二狗。
按照时间推算,就算何二狗是步行,也该从镇北堡走到靖边堡了,何况他肯定骑着马。
刘仁玉又等了约摸半个小时,方才见到孙无病与何二狗联袂而至。
话说这何二狗远远地望见刘仁玉,便大声喊道:“大人,您终于想起来还有我这号人了,我还以为您已经把我忘了。”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都是老兄弟,怎么可能忘了你。”刘仁玉见何二狗来了,便站起身来,出来迎接。
待得何二狗行至自家将主近前,他就单膝跪地,见礼道:“卑职何二狗见过刘大人。”
“请起,请起。”
刘仁玉先是双手将何二狗扶起来,然后又拉着对方的手,一路走进会议室中。
等到双方分宾主坐下,刘仁玉便笑意满满地开腔问道:“二狗,在镇北堡可还好否”
“回大人的话,卑职在镇北堡很好,平素也没甚事情,就是训练新兵,巡视城防,日子过得闲散的紧。”
“是吗!你没甚事情要干,说明镇北堡很太平,这是好事儿。二狗,我今日招你来,却是想让你换个地方主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换个地方主事!”何二狗听到这个话,马上就双目放光,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道:“好啊,大人,卑职在镇北堡都快闲的发霉了,刚问大人,您想让卑职到哪里主事”
“你看,你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亲 2
次日,刘仁玉早早就起身,开始梳洗拾辍,然后他穿上崭新的白色礼服,对着梳妆镜照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甩一甩头,有些期待地询问身后的孙无病道:“无病,如何”
“大人英姿勃发,颇有男子气概。”孙无病嬉笑着回复道。
“真的吗!那我今天穿成这样去接孙小姐,你觉得是否很庄重,是否显得我很重视此事。”刘仁玉又问道。
“大人,若不是卑职劝着您,您都要穿朝服去延安了,您自然是重视此事的,而且说实话,孙小姐已经钟情于您,就算是您穿的像个乞丐,孙小姐还是会对您不离不弃。”
“说的也是,无病,你这脑袋实在是灵活,就连这等男女之事也知道不少,不错,不错。”
“大人,您过奖了,卑职愧不敢当。”孙无病谦虚道。
“罢了,无病,我且问你,我让你们准备的事情可曾准备妥当”
“回大人的话,卑职按照大人的意思,已经跟何把总说了。”
“让你们穿红色的衣服,以示喜庆,这应当不难办到,毕竟你们的军服礼服就是红色的,只是清一色的200匹枣红色战马好不好找,能否凑齐”
“回大人的话,卑职与何把总找遍靖边堡,已然找到200匹颜色一样的枣红色马匹,您需要的纯白色马匹,卑职也已经找到,目下正拴在您守备府的大门外。”
“如此甚好,走,跟着我到军营去,那里,何把总正在等着我们。”
“是,大人。”
孙无病答应一声,便带着何耀宗等亲随,跟着刘仁玉一道走到守备府大门口,然后刘仁玉骑上白马,带着一身红衣,骑着枣红色战马的孙无病等亲随一道朝着军营奔驰而去。
话说这刘仁玉通体白衣,骑着一匹白马,在一众通体红衣,骑着枣红色马匹手下们衬托之下,显得很是特别。
所以他成功地吸引到了行走在大街上行人的注意力。
今日刘仁玉特地穿成这样,却是因为他有着‘白马王子’这等恶趣味。
刘仁玉自认为无论是衣着,还是自己所骑的那匹白马,都符合白马王子的意境,唯一不符合的是自己的长相。
所以,百姓们只是看了几秒钟,就侧过头去,不再对刘仁玉行注目礼。
刘仁玉看了百姓们自然而又真实的反应,只能暗自叹息道:“要是我生的跟仁杰一样标致,那该有多好,唉!以后娶了玉芸,一定要生个儿子,要是生个女儿,那就完了蛋了。”
如此,刘仁玉胡思乱想了一阵,不知不觉间便已走到军营左近。
此时,军营之中,何二狗早已带着自己原先率领的刀盾兵恭候多时,而骑兵们则在何耀宗的带领下也早已恭候多时。
这何二狗和何耀宗按照刘仁玉的要求,让自己还有自己的手下们都穿着一水儿的红色礼服,骑着一色儿的枣红色战马,看起来非常齐整,视觉效果非常之好。
“见过大人。”何二狗个何耀宗见刘仁玉来了,便在马上抱拳施礼道。
“嗯!”刘仁玉先是点点头,算作回礼,然后他对着自己的手下们朗声说道:“诸君,你们今日穿的都甚为体面,当真是英姿飒爽,现在你们就要跟着我去接亲,注意,这可是我刘某人的终身大事,请诸君务必打起精神来,不要出差错,可听分明了”
“听分明了,大人。”一众官兵们齐声答应道。
“走,开拔,目标延安。”
随着刘仁玉一声令下,200余名骑马官兵,一辆通体白色的客运载人马车,还有数十辆辎重马车,便在他的带领下驶出靖边堡,投延安方向而去。
有鉴于一路上风尘仆仆,要是让尘土沾染到自己纯净雪白的衣服,只怕到了延安城,自己的样貌不甚雅观,所以刘仁玉决定穿上一个大斗篷,将自己完全隐藏在斗篷之中。
靖边堡距离延安城有将近300里的距离。如果中途歇息,则只有等到4月16日下午才能赶到延安,这样时间就比较紧,所以刘仁玉打算连夜赶到延安城下扎营,这样16日一大早就可以进入延安城去接人。
打定主意,刘仁玉便带着手下们策马一路狂奔,直累的人困马乏方才抵达延安城下,此时天色已晚,就算城头上的守军识得刘仁玉这位以几百精兵几百数万流贼大军的大英雄,按照规矩城门是不能开的,所以刘仁玉只能带着手下们在城墙下扎下营寨,暂且歇息。
第二日,天色一亮,刘仁玉便派遣孙无病先到孙将军府上去报个信,让孙玉芸这位新娘子先准备一下。
毕竟上次就是随便见个面,孙玉芸就要用一个小时化妆,这一次可是接亲的大日子,那她还不得整个几小时,所以刘仁玉认为与其提前到孙府去傻乎乎地等着,倒不如先在城外候着,等到孙玉芸准备好了,再去迎接也不迟。
趁着这个等候的功夫,刘仁玉再次对着自己的手下们吩咐道:“诸君,今日是个喜庆的日子,请各位务必忘掉生活中不美好的种种,今日就抛掉一切,充满笑容,跟着我完成这一桩喜事。”
“是,大人。”一众官兵们齐声答应道。
“待会儿进到延安城中,无病,你嗓门儿大,就在最前面宣扬本次行动的主旨,我要接亲,然后其他官兵分发喜糖,还有制钱,注意,扔的时候要细水长流,别一次性就给我扔光了。”
“是,大人。”一众官兵们又齐声应道。
如此,待得刘仁玉将一切分派妥当,忽然有一骑士自北门中飞驰而出,这骑士远远地望见刘仁玉,便抱拳朗声笑道:“仁玉,将军让我来告诉你,咱们都已经准备妥当,你这就可以去接小姐了。”
“我知道了,阿大,你这就回去回禀孙将军,我马上就到。”刘仁玉也是抱拳对着前来报信的孙阿大朗声回复道。
“好咧,我走了啊,你慢来。”孙阿大答应一声,便径自拨马回返延安城之中。
“无病,前面开路,鼓乐手,演奏起来。”刘仁玉对着自家的手下们下令道。
“是,大人。”孙无病得令,便策马奔行在对伍的最前面儿,清了清喉咙准备大声吆喝。
军中的鼓乐手也是行至队伍前面,分列在刘仁玉两侧,准备敲鼓,吹箫,演奏音乐。
然后其余的官兵们分作两部分,一前一后,将那辆用来接孙玉芸的纯白色马车夹在中间。
待得一切准备停当,刘仁玉便大喝一声道:“将士们,打起精神来,咱们走着。”
靖边堡的将士们闻令而动,这其中孙无病当先一步,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儿,朗声大喊着:“靖边堡守备刘仁玉刘大人来接亲啦。”
鼓乐手们则吹打弹奏着刘仁玉所选定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首曲子,这首曲子基调昂扬欢快,倒也适合这等场面。
话说这一大早的,刘仁玉派人这么一闹,瞬间
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亲 3
话说这刘仁玉焦急地等待许久,忽然听到环佩声响,一缕清香袭入鼻腔,他心中一动,循着环佩声响动的方向定睛一看,却不是孙玉芸是谁。
只见这位准新娘身披白色皮裘,下穿同色长裙,脸上薄施粉黛,有一种少女所特有的清新自然美。
刘仁玉看到自己的新娘子来了,自然是喜上眉梢,浑身燥热,恨不能马上就踏步上前与之说说情话,一解相思之苦。
不过目下这么多人在侧,刘仁玉可不敢有什么动作,所以他只能朝着孙玉芸挤眉弄眼,算是打个招呼。
这孙玉芸望见刘仁玉这般模样,心中好笑,不过自己的爹爹就在旁边,也不能不管不顾地只跟刘仁玉说话,所以她装作没瞧见刘仁玉,径自走到自己爹爹身前,福上一礼道:“爹爹,女儿已然准备妥当。”
“好,女儿,你看仁玉已经来了,你这就跟他说说话去。”孙奎胜先是答应一声,然后便指一指刘仁玉道。
“嗯。”孙玉芸闻言,便轻轻点一点头,轻移莲步,走到刘仁玉近前,轻声道:“靖边堡距延安甚为遥远,你来此的路上可还平安吗”
“多谢你挂念,我一路上甚为平安。”刘仁玉直勾勾地盯着孙玉芸,温言浅笑道。
“嗯!”孙玉芸被刘仁玉炽热的目光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便微微低下头,继续问道:“你打算怎么带我,还有爹爹,娘亲到靖边堡去”
“我已备下咱们靖边堡的特产,也就是高级马车,专门带着你们到靖边堡去。来,请随我出来,上马车。”
刘仁玉说完,便对着门外做一个请的手势。
“嗯。”孙玉芸轻轻点一点头,然后她就跟着婉儿一道,在刘仁玉的指引下,步行至那辆白色马车左近。
“这便是刘守备要迎娶的孙将军府上千金孙玉芸孙小姐,大伙儿送上祝福。”孙无病在刘仁玉极为绅士地为孙玉芸拉开马车门的时候,突然吼了这么一嗓子。
围观的百姓为了得到更多的赏钱和糖果,都是没命价地大喊什么‘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白头偕老’,‘郎才女貌’之类的话。
刘仁玉听得是连连点头,所以他非常大方地表示:“赏。”
于是,制钱和糖果就跟雨点似的,不住价地朝着围观的百姓们泼洒而去。
百姓们欢呼一阵,便去疯抢落在地上的制钱和糖果,这个场面很是混乱,不过胜在热闹。
孙奎胜见刘仁玉安排了这么一出戏,觉得自己这个女儿嫁的很是风光,他自己也是觉得脸上有光,所以他在心里将刘仁玉表扬了一万遍:“贤婿如此懂我的心思,不错,不错。”
待得孙玉芸坐到了马车之上,刘仁玉便又折返回孙家宅院,邀请自家的丈人和丈母娘上马车。
孙奎胜作为一员武将,对于马车这等东西是抗拒的,所以他不愿意坐马车,而是坚持自己骑马,至于孙夫人,则当然是也被刘仁玉请到马车之上安坐。
孙玉芸的贴身丫鬟婉儿,按照身份来说,不能坐到马车之中,所以就只能站在马车之外,随时听候孙玉芸的差遣。
如此,待得孙奎胜将一切安排停当,时间已然来到4月16日的上午9点时分。
时间已然无多,于是刘仁玉马上就下令全军开拔,直奔靖边堡。
围观的百姓们见刘仁玉的接亲队伍要走,还指望着能够再一次得到赏钱和糖果,是以很是送了一阵。
到快要跑出延安城的时候,刘仁玉见百姓们跟的很紧,便询问孙无病道:“百姓们很热情,该当再赏,只是不知将士们手里可还剩有制钱”
“回大人的话,将士们按照您的吩咐,细水长流,剩的还有,只是不多矣。”孙无病回复道。
“既如此,那就全部赏给百姓们。”
“是,大人。”孙无病得令,便对着将士们传令道:“大人有令,清空钱袋。”
于是,铜钱又好似雨点一样播撒在人群之中,得了便宜的百姓们又是一片称颂之声。
就这样,在百姓们热烈的欢送下,刘仁玉带着接亲的队伍,以及自己娘子一家子人径自投靖边堡方向而去。
这一路上,孙奎胜反复不停地询问婚礼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的如何
刘仁玉心不在焉地有一句,没一句,应付着自己的岳丈,他的眼睛则时不时地朝着马车里面儿偷瞄。
坐在马车中的孙玉芸也是心有所感,所以也时不时地朝着车窗外偷瞄,这两个人的目光一碰,便赶紧各自分开,然后过了一阵,这两人又腻腻歪歪地互相偷瞄。
与孙玉芸坐在一起的孙夫人看着自己女儿的此等情状,心中不免有些好笑,在儿女情事上面儿,她也算是个过来人,所以她也不发表意见。
不过当孙夫人看见自己女儿的情状时,不知为何想起了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她和孙将军终将逝去的青春,然后很有些感触的孙夫人还不忘透过窗户看一看正在骑马的孙奎胜。
正在骑马的孙将军双鬓已然染霜,脸上都是岁月刻下的痕迹,甚至他曾经挺拔如松的脊背也被生活的艰辛压弯了少许。
“时间过得真快,我跟他成亲那一年,我还是和玉芸一般大的,现在玉芸都要出嫁了。”孙夫人望着自己身边探头探脑的孙玉芸,嘴角含笑,在心中低语道。
孙玉芸可不知道自己母亲心中的小九九,她目下正沉浸在与刘仁玉通过眼神交流而构建起来的二人世界之中。
如此,刘仁玉和孙玉芸二人眉目传情地很是走了一阵,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按道理讲,该当歇息一阵,所以刘仁玉便跟孙奎胜商议道:“岳丈,目下我们已经行进两个时辰,人困马乏,还需歇息一阵才好”。
“贤婿说的有理,咱们这就歇息一阵。只是按照这个脚程,今日只怕赶不到靖边堡,咱们要在外扎营。”孙奎胜皱眉道。
“岳丈,紧赶慢赶,咱们受得了,马匹受得了,只怕岳母和玉芸受不了,慢些就慢些,左右17日能到就成。”
“罢了,咱们就先歇息一阵再说。”孙奎胜同意道。
“大伙儿且停下来歇息一阵,火兵这就生火造饭。”刘仁玉先是大声喊了一嗓子,然后马上就奔至马车附近,亲自拉开车门,满脸堆笑地对着里面儿的丈母娘道:“岳母,路程还长,请您下来暂时歇息一阵,喝点儿水,吃点干粮再上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