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隍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烽火戏诸葛
唤醒耿恭的要是一位大唐城隍还好说,可惜是一位胡夷法王,耿恭醒过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宰了那位胡夷法王,闹出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至于耿恭的结局是什么样,县志上没有记载,王积善不用看也知道,估摸着应该是死在了其他胡夷法王手里。
第二类就是当地有声望的老人,这些老人在本村的声望极高,要是作为祖宗的老人托梦说,明天全村去把胡夷法王寺砸了,全村的人毫不犹豫就会照办。
第三类是善人,平时在乡里多有善举的行善积德之人,王积善最满意的其实就是这个善人。
因为善人活着的时候本就是积攒了许多阴德,一旦赦封善人为土地公,顺应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经地义。
县内的文风武运都会增长不少,也就能培养出更多的文官武将,从而形成一种优良传统。
马嵬县虽然是大县,说来也奇怪了,过去从没出过一位高官,就连正式抬官入品的从九品小官都少得可怜,死了以后还都没葬回故里。
行善积德的人也是一个没有,只能是从各村选拔有声望的老人担任土地公,既然没有便宜可捡,提不起兴趣的王积善就把事情交给了马谡,能者多劳嘛。
王积善把所有琐碎事交给马谡以后,再次走进了竹谿坊的兰叶酒楼,提升一县最重要的文风武运。
因为兰叶酒楼的酒博士早就把王积善说书的消息放出去了,还不到晌午,兰叶酒楼里就人满为患。
“先生来了!先生来了!”
“庙祝先生快开始吧,等这个下回,等的这些天茶不思饭不想的。”
“什么庙祝先生,先生姓王,我三槐坊王家的王。”
低声交谈的大堂,在王积善走进酒楼的一瞬间,沸腾了,人人兴高采烈的开始给王积善主动打招呼。
王积善也不搭茬,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张崭新紫檀雕纹大案前,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
“上回书说道,张生进京赶考偶遇了相国之女崔莺莺。”
“书接上文..........”
王积善说书的这天已经是正月初七,兰叶酒楼来了一位让酒博士满头大汗的老者,立即是把距王积善最近的那张桌子让了出来。
要知道这张桌子早就被长弓坊张家的一位族老订下了,钱都交了,为人世故圆滑的酒博士,不惜得罪这位张家族老,还是把那张桌子让了出来。
让出来也就罢了,还专门去隔壁的老对头那里买来了一副黄花梨的桌椅,上面摆
第四十二章 竹舍煎茶
老者邀请王积善喝茶,却没准备让他坐下,因为他自己也不准备坐在这里,起身离开:“就咱们两人喝茶,委实无趣了些。”
“老夫恰好在马嵬县有一个好友,小友若是不嫌麻烦,咱们就一起去叨扰那个教书匠。”
王积善好奇这位老者的身份,作为城隍爷更希望这位老者能在马嵬县多住一些日子,当做压胜一方山根水运的压岁钱。
老者主动要求去拜访这里的好友,王积善当然是求之不得了:“老先生前面带路,我在后面跟着。”
与这位老者相处显然是很惬意的,或者说很阔达的,再是心胸狭隘的人,与这位老者待在一起胸中都会盛放着天高水长。
王积善跟着老者从正南方的竹谿坊,穿过城隍坊,一直来到了正北的宝瓶坊,在一处僻静小院门口停了下来。
巧了,这处独门小院的主人,王积善刚好认识,昨天刚来过一趟,带着穷苦孩子一起来的。
这处独门小院正是穷苦孩子的先生,私塾李先生的住所。
老者也不敲门,不拘小节的直接推门进去。
小院不大,布置的却是别有洞天。
院内两侧种了许多竹子,疏密有序,看起来不像竹林那么密集,也不像故作清高的士子家里种了那么一两株,一切看起来就两个字。
舒服。
一条青砖铺就的小路蜿蜒而去,院子本来就不是很大,青砖小路也不会多远,却让人有一种重峦叠嶂的深远。
小院正中间有一口老井,井边种着一棵柿子树。
柿子树下,五六个孩子正在奋笔疾书,兔毫毛笔书写时发出的‘唦唦’声,极为动听。
落在老者耳中,比起皇宫举行盛大宴会时,三百多种乐器齐鸣的辉煌燕乐,还要动听的多。
孩子们旁边站着一位中年先生,此时正俯下身子手把手的教穷苦孩子写字:“不碍事的,你来的晚,所以比他们写的稍差一些。”
“那咱就慢慢来,一遍不行,咱就写两遍,两遍不行咱就写十遍。”
“有先生在,不怕的。”
穷苦孩子的父亲早死,娘亲又常年卧病在床,什么时候感受过这样的温言细语,性格看起来怯懦实际上相当倔强的他,紧紧抿嘴了嘴唇。
但还是有水珠,不停砸落在手里的木板上。
教书先生揉了揉穷苦孩子的脑袋,唤了一声:“积薪,你来看着弟弟们练字。”
这座私塾的住所,是一座雅致的竹楼,没有屋檐,而是被一条挂着竹帘和风铃的走廊,环绕一圈。
竹廊上,有一位少年以自己为对手,独自一人下棋,听到先生的嘱咐,不情不愿的站了起来。
瞧见了站在井边的王积善和老者,脸色大喜:“老孟你来了,来来快来,上次没能屠了你的大龙,一点也不尽兴,这回咱俩好好的杀上个一百回合。”
教书先生听见弟子没有规矩的喊了一声老孟,也不生气,笑容温和:“浩然兄大驾光临,寒舍总算是蓬荜生辉了一次。”
“走吧,我那二弟子又研制出了一种新茶,知道你好这口,特意留着。”
“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浩然兄的鼻子还真是灵啊。”
一个喊老孟,一个说浩然兄,老者正是王积善猜测出了几分的大文豪孟浩然。
享誉海内的大文豪孟浩然,一听说教书先生的二弟子研制出了新茶,拉着王积善就往竹楼里走:“那还等什么,赶紧的。”
围棋少年像个剪径的山贼,拦住了孟浩然:“老孟,今天不杀上几盘,别想从这过去。”
不急不躁走过来
第四十三章 山水相逢
世间名士有诸多诗酒花茶的风流韵事,山中观兰,种蕉听雨,小炉煮酒。
冬天最妙的,便是听雪了。
大雪茫茫,山水皆静。
约上几名好友坐在竹楼里,三两蒲团,几幅字画,窗外是一蓬蓬摇曳山竹,飞雪拍打在竹叶上,发出细细的清响。
竹舍煎茶,听雪赏雪,人生好不美妙。
王积善接过教书先生递过来的茶杯,静静品茗,静静看着外面逐渐白茫茫一片的街头巷尾。
心绪平静。
因为胡夷大军所带来的压力,渐渐平息下来,一人面对全天下胡夷的濒临绝境,也忘却了。
只想在这里静静品茶,赏雪。
世间名士饮茶,大多是使用两种茶杯,一种是乳白如脂的白瓷茶杯,还有一种是胎质滢翠的青瓷茶杯。
若是官窑上品,那就更好了。
王积善手里茶杯,明显与那两种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种大而深的茶杯,杯壁也不追求白玉透光的单薄,相当的厚实。
作为天下一等一的名士,敬仰者不乏高丽人、东瀛人、突厥人,就连西域贵族敬仰他的也数不胜数。
孟浩然握着这种大煞风景的厚实茶杯,非但是没有一点的不悦,反倒是有一种这才是真正的阳春白雪的欣喜。
教书先生似是看出了王积善的疑惑:“这种茶碗也是我那二弟子制作的,他说冬天天寒,茶香很快就会消散。”
“只有握着这种看起来很厚实的茶杯,热度才能长时间不散去,茶香才会经久不消。”
“厚实又温热的茶杯放在手里,在冬天除了能更久的品味茶香以外,还能带来心头上的暖意。”
“喝茶人更惬意,茶香才会更甘馥。”
帘外有飞雪,手里有热茶,整个人完全慵懒在蒲团上的老者,没有像往常一样轻抿,而是喝了一口:“没错,那个呆头呆脑的二弟子,虽然木了吧唧。”
“关于茶杯这一点说的确实没说错,有些时候不能过分的追求精致,太刻意了反而失去了真正的意境。”
教书先生听见老者打趣自己的二弟子,只是笑笑,继续斟茶。
王积善在心底暗自感慨,难怪一个小小县里的教书先生,能与名满天下的大文豪孟浩然成为知心好友。
但是这份温润如玉的气度,一般的世家门阀都不见得能够养出来,唯有那些饱读诗书并且有真材实料的书香门第士子,才会这般的山水锦绣。
外面的风雪越来越大,教书先生站起身来走过去,一个一个的放下了竹帘,大雪扑打在竹帘上,声音扑簌。
还没喝酒已经有了三分醉意的老者,整个人的气度愈发的怡然自得了,想起一件事,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小人:“前一段时间,老夫又黄粱一梦了一回。”
“在梦里,用一篇诗文换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偃师小人,早上起来,还真在家门口捡到了。”
“老李,小友,你们掌掌眼。”
偃师这个先秦时期的能工巧匠,王积善还真的知道:“记载在古籍《列子汤问》里的偃师”
“周穆王当年西巡的时候,碰见了一个能工巧匠,就是偃师,他制作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献给了周穆王。”
“这个小人不仅可以自己跳舞,还能随着周穆王座下乐工的音律,和着节拍跳舞。”
“周穆王以为是个真人,命令偃师把小人打开以后,发现外面的筋骨、支节、皮毛、齿发,还有里面的肝胆、心肺、脾肾、肠胃。”
“全部是用革、木、胶、漆、白、黑碳这些东西,制造的假物,据说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就是得到了偃师的启发,才逐渐研究出了属于墨家的机关术。”
世道上的古籍,尤其是《列子》这等先秦时期的孤本善本,就连皇室都不一定有,只有那些传承超过数百年的顶尖世家,才有可能珍藏。
&
第四十四章 机榫小人
王积善能够初步的风华正茂,恢复那副英俊相貌,一切都是得益于这场意气风流的茶会,裨益于大文豪孟浩然的千古风流气度。
这也是为什么王积善这些城隍土地山水神祇,总是借助地方县志要与风流名士举办一场场茶会夜宴,也就是这些风流名士嘴里的黄粱一梦。
尤其是最后一句话,大文豪孟浩然是真的把自己当成忘年交来看待了,看似是在说些奇闻轶事,其实是在劝解自己要多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积善恢复了英俊相貌,从今天开始再也不用套着那个帷帽不敢见人了,亲自为大文豪孟浩然倒了一杯茶:“孟老哥知不知道我的身份”
面前这位的答案,按照王积善的预料应该是会哈哈一笑,说句城隍爷老夫等你这句话等了好久了。
谁知道,老者吹胡子瞪眼的狠狠瞪了王积善一眼,怒气很大的不再和王积善说话,背过身子自顾自的喝茶赏雪。
王积善再次摸了摸脸,难道说只有和普通人长得不一样,才会被认出来
教书先生始终安之若素的坐在蒲团上煮茶,看出了两人之间的误会,上前一人倒了一杯新茶:“孟老哥应该是误会了,我与这位王庙祝有过一些交集。”
“他绝对不是那种仗着自己五姓七望的家世,就目中无人的纨绔子弟,再说了真是那种纨绔子弟,哪里会为了给母亲还愿,跑到马嵬县当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庙祝。”
王积善听到五姓七望心中瞬间明白了,也不怪孟浩然误解自己的话,实在是五姓七望这几个字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太过沉重了。
就拿其中的一个琅琊王氏来说,在历史上一共出了三十五位宰相,这可不是信口胡诌,而是在史书里有着明文记载。
南北朝时期,甚至有着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帝王一说。
直到大隋统一天下的数百年间,南北朝换了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五姓七望却始终屹立不倒。
唐文宗要从五姓七望里娶一位皇后,要是寻常的顶尖世阀望族还不得争破了脑袋。
五姓七望却是推三阻四,原因在于大唐皇室虽然也是出身于五姓七望里的陇西李氏,但只是一家偏支。
盛怒之下的唐文宗说了一句,我大唐统治天下二百多年,难道娶一位五姓女也没有资格吗!
王积善不明白自己怎么与五姓七望牵扯到一起了,更不明白一个小小的县令都知道自己的身份,时常能黄粱一梦的大文豪孟浩然偏偏不知道。
这些疑问和谜团只能是暂时抛在脑后,现在最主要的是怎么打圆场。
脑子转的飞快的王积善,缓缓抿了一口茶,抿了足足半刻钟时间,突然拱手道:“在下本县庙祝。”
老者刚才从好友嘴里得知庙祝二字,就有些不明白一位五姓七望子弟怎么会做一个小小的庙祝,现在又听王积善说出这句话,不免勾起了兴致,看向了煎茶的好友。
王积善再次抿了一口茶,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孟浩然是谁,享誉海内外的大文豪,在浩荡青史上都是占尽风流的文坛名士,别说自己一个小小的庙祝,就算是州刺史想要与孟浩然喝杯茶,都得看这位的心情。
长安城内的煊赫权贵,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宰相李林甫和节度使安禄山,哪一个不是以能够请到孟浩然参加宴会,当做莫大的荣幸。
可不能因为一个莫须有的误会,丧失这个祖坟冒青烟的大福缘,既然碰见了
第四十五章 机关人
楼外的雪越下越大了,院子里传来了孩子们欢快的嬉戏声,院墙两侧的竹子还时不时的剧烈抖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