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自2008的重来盛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这当然算公司的价值。

    雅虎能吊着一口气,就靠持有阿狸巴巴那些股权了。

    “这个公司……很令人赞叹。”韩国伟摇着头感慨,“这样一个年纪,开始构建并实施如此宏大的设想,不可思议。”

    回头再看,当初打造温晓光移动互联网投资教父的名头,是太过关键的一步。

    省的他一个一个去找各个投资者,2011年的现在,因为微信的流量入口地位,因为他乐意投资的意向……创业者是踏破了他的门槛。

    韩国伟等不及,“我想听听第二步。说说,说说。”

    “第二步其实是有感于昨晚陆勤和我提到的。有关国际化,有关盈利。”

    国内第二波起势的互联网公司,真的有希望并且可以做到盈利的,是字节跳动。靠的是头部作品抖音,而国际化做的最好的,依然是抖音,人家都说努力了几十年的文化推广,不如一个抖音。

    温晓光讲:“最早我其实不是很想做社交,因为太难了,那时候想要做一个娱乐化的产品,但想到不管是娱乐,还是内容,其源头都是流量入口,这才回过头去做社交。”

    陆勤动作顿住,“啥意思这是前传”

    “可以这么说。互联网公司的盈利,还是得靠广告,facebook、早几年的谷歌都是这样,但微信本身不能投放大量广告,只能开发出娱乐化的产品,通过广告盈利。”

    韩国伟都不能听了,这么说下去就是国际巨头了!

    脸书迄今为止还是靠广告。

    其实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不赚钱,能不烧太多,这就已经很健康了,亚马逊都赔多少年了。

    whatsa卖身的时候高达190亿美金,可公司账户上多少钱800多万美元-_-||。这么大的公司买三套北金的房子财务就没钱可用了。

    “其实娱乐化也藏着国际化……”温晓光眉头微微皱起,“陆勤说我不考虑国际化的时候我有想过……”

    本质上,是他一直在等着le这些,想做些投资算了。

    可是!可是!他拍了拍脑袋!

    “我的确是不理解啊,你为什么一直忽略日韩、东南亚市场。这里也是空白。”陆勤直言道,他就只能理解为是领导者本人的眼光局限。

    思维定式了呀!

    其实le的表情业务获得巨大成功基于的是国外用户付费习惯,现在既然微信也在做,而且是在国内用户没有付费的习惯下,努力且费力的在做,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放弃日韩东南亚呢!

    就是因为前世微信没有走出国门,我也不走了吗!

    太愚蠢了!

    温晓光忽然心中起了波澜,“韩先生,陆勤说你是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韩国伟谦虚笑道:“不敢这么说,我只是各个国家跑,在跨国公司做过一些国外大地区的高管,说不上什么国际化视野。”

    “不必谦虚韩总,我想我需要好好考虑国际化的问题了。”

    前世微信也想要进入印度,只不过失败了而已。

    陆勤微微一笑,自己真是又当爹又当妈,也难怪,他看过温晓光的成长背景和教育背景,国外的经历几乎为0,不止香江,以后还得再找地儿玩。

    ……

    温晓光自己也一直在查,他在查网上有没有le的信息。

    结果显而易见是没有。他能查到就见鬼了。

    因为le正式提供服务的日期是2011年6月23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

    经验丰富的微信团队能把那个初生公司碾的渣都不剩!

    但杀人凶手,不是温晓光,而是陆勤!




第464章 本土化
    le兴起于日本,快速发展也基于一个契机,即311大地震后通讯不便,但是通过le可以和亲友联系。

    不过le却并非日本企业,而是韩国互联网公司nhn集团在日本的子公司推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

    自诞生之后,迅速填补了日本移动端的i软件空白,并在随后扩张至我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在泰国是绝对的领先地位。

    但在韩国本土,le却败于更早发布的kakao而失去了大约5000万名用户。

    翻开这时候国际i市场,占据优势的是whatsapp,它在巴西、俄罗斯、英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挪威优势非常明显,在北美地区、澳大利亚与facebookssenger分庭抗礼。

    最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的确是facebookssenger的天下。

    但余下大部分地区,除中国及其周边,几乎都被whatsapp收入手中。

    而现在,温晓光投资whatsapp18的股权,并且一直计划再次增股。

    2015年这家公司卖身脸书,他得想想自己是不是要插一脚了。而且这几年之中还有机会再扩大影响,到时候脸书想买劳资还不乐意卖呢。

    如果通过努力再拿到日、泰、台湾地区市场,最后与whatsapp的合力……

    他这个梦完全可以做大一点!

    虽然美、加、澳三国是失去了,但借用任总的那句话,没有美国市场,我也是世界第一!

    当然除了这三国,挪威、瑞典等国家whatsapp也没拿下来,不过有啥关系,挪威整个国家550万人,去年世博会的时候,挪威国家馆参观人数都有550万了!

    这点儿人,在中国就是个四线城市。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些边缘i产品,社交就是这样,一旦在一个地区获得优势,你就是再强大也进不来,像是kakao就占着韩国,韩国人的关系链都在上面,你看它就一点点人,但除非技术重大更新,否则社交的护城河厚的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类似的,还有一些像viber占据了利比亚、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土耳其等市场。强如whatsapp也只能双手一摊。

    不过viber这家企业其实也就是刚刚诞生。

    基本上,温晓光现在的基本盘已经很好了,就算没有whatsapp也很可怕,有了就更恐怖。

    可若要真的谈到国际化,也不是说说,就能行的。

    梦想远大,到时候真栽了,别觉稀奇。

    温晓光坐在酒店的阳台上想了一个下午这些东西,面前的小桌子还摆了很多他记下的灵光一闪。

    在陆勤来的时候,他赶紧把东西收好,这其中有一些都是未来的信息。

    “怎么样了,想一下午有结果么”

    温晓光露出一个微笑,“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国际化的确是不应该忽略的。但怎么国际化,你得找人来帮我。”

    “废话,我这不带了韩国伟来见你了吗”

    “他和你怎么说我”

    “被你打动了啦。”陆勤一屁股坐在他对面,“你这个家伙一张嘴就勾勒了一个国际巨头企业,大家都是红尘中人,谁能无动于衷”

    “他也让我告诉你八个字,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本土化。

    对的,本土化做的不好的跨国公司都在一个地区凉了。

    温晓光明白了,“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就得像是韩国伟这样的人。然后调整公司架构,成立集团,内地的微信作为其中一个事业部门,另设立国外业务部门,并在当地成立企业,雇佣当地人才,融入当地文化进行商业操作。”

    这么一看,韩国伟不得不见。

    “得感谢你。”

    陆勤嗨了一声,“说这干什么,我早就跟你讲过,咱们俩别分那么些,一根绳上的蚂蚱,我为了你也是为了我。”

    “可惜,我反应慢了一步,韩国已经有kakao了。”

    陆勤右手一摊不屑笑着,“那又怎么样,买过来就是了。你的投资部经理,那个李一丹,也是顶级人才,这事儿又不是做不成。”

    收购是个选项。

    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le。

    其实微信目前在国内采取的动作都是正确的,因为le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套路,他们在后来不断的推出新服务。

    你可以通过ledelia订外卖;

    通过leshoppg购物,无需额外安装app就可以浏览100多个品牌的商店;

    他们后来也做了lepay;

    至于什么音乐、漫画、视频那更是不在话下。

    和如今的微信一个路子,这就是流量入口的出路,客观条件就会促使这样的i软件提供商做这样的事儿。

    “要不要再见一见韩国伟,你们好好聊一聊”陆勤拍着自己翘起来的二郎腿,“其实我也知道你担心什么,这个时候分出力量,害怕马画藤反扑成功。”

    “不,”温晓光摇着头,“社交具有集群效应,现在微信已经做到了集群效应,我们每天做那么多的广告、我本人这么卖力的引流都在为微信增加新的用户,基本上马画藤不做点什么特别创新的事儿,他也就只能守着qq了,qq还是不会被弃用的,它有价值。至于移动i软件,你说他又能干什么为了一个外卖功能天天烦着饿了么。”

    “我愁眉不展,只是因为这是个重大决策,而且没出现在我的打算里,是你引导着我,我才想到的。这种事,必然不能轻易下决定。”

    “那你想了一下午,有什么结果”

    温晓光抿了抿嘴唇,“帮我挖点人,公司名叫nhnjapan,懂技术、懂日本文化的程序员,韩国伟说的本土化很对,不能推出个日文版的微信就算了事,这样粗放的搞,肯定不成功。”

    陆勤奇怪了,“挖人是简单,薪水提高就成功一半了。但你不是还犹豫呢吗”

    “犹豫归犹豫,先把产品做起来,不成就拉到。时间很紧,10年和11年是全世界i软件集中推出的时间,多等一天,都是变数。”

    温晓光记不得到底le是何时推出的,但他知道大致就是上半年,而现在已经四月了。

    形势一变,一切大不相同,而他与韩国伟的谈话也放到了回北金的飞机上。

    另外一头,黎文博接到电话一时间也有些沉默,这个决定,可非小事。

    。



第465章跨越年龄段的欲望
    温晓光快速回到北金,国际化问题是一方面,另外,作为公司老总,微信的头号代言人,他能闲一天已经是很过分了。

    北金也有事儿,放开了曝光之后,温晓光已经做客过对话、领袖面对面等央视节目,采访圈的人也懂,喔……这是能请到温晓光啊。

    所以这回去的头件事,又是一档节目的录制。

    陆勤则很无奈,他倒是撩起了温晓光国际化的心思,但是古北水镇却不管了,旅游地方,要的是知名度,有他和没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可惜,温晓光已经没心思了。

    “论起对日本的了解,我算比一般生活在那边的人更加仔细些,但与我的表妹相比,还是要差很多。”韩国伟在飞机上与新找的老板交谈。

    温晓光问“你的表妹”

    “对,她在婚后与自己的老公一起搬去了日本,算是定居在那儿,如果你要去那边,我可以联系她,其实举贤不避亲,我的表妹也很聪明,做科技行业算是有些年头了。”

    “在跨国公司吗”

    这不难猜,日本的互联网沙漠,或者说互联网这回事天下就使君与操,除了中美也没了。

    “对的,最早在雅虎japan,这家公司衰落后又跳到谷歌,前些年的时候有调回中国的谷歌研究院,但是她的家人和孩子都在那边,所以又申请回去了。”

    真是朋友多了好办事,温晓光是把这人记下了。

    回头他是要去一趟日本的。

    “等对我们公司了解的更多你可以和她联系,问问她有没有兴趣,包括对我本人的了解。”他这这样提了一嘴随后又说“关于国际化的问题我还是要请教你,跨国运营在此前我从未考虑过。”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对日本的财务规则还算了解,这方面没有问题,但跨境法律是头一号的,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那个界限要很清晰,而且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如果不了解,整个领导团队都要进行培训,不然无法做决策,或者是日本的公司报什么,总部就只能批准什么。”

    温晓光下巴正色道“这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我怕时间来不及。”

    韩国伟不理解,“为什么来不及你……看起来好像很着急。”

    难以解释,i软件这种东西,先出来、后出来能决定的东西太多了。

    “韩国出了kakao,中国出了微信,美国有whasapp,日本市场还能空多久”

    “但是出海是个很严肃的事,而且难度很大,遇到的困难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回到公司开个会再说吧。”

    温晓光愿意讨论,但事情他已经摆脱陆勤在做了,也就是挖人。

    要说语言问题,宋一秋就很懂日语,而且作为董事长助理这些日子也不是每天都在晒太阳。

    当天夜里到北金后,温晓光还要看几分邮件。

    都是陆勤发来的,其中有关于韩国伟的资料。

    这个人对于自己描述的未来巨头企业很感兴趣,但他本身的‘底儿’温晓光不知道,陆勤知道,所以他都发来了。

    大家都懂,刚刚见面不久,要说就掏心窝子了那不是扯淡。
1...179180181182183...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