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的重来盛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温晓光预告“今年一年我们进行广告营销,以及我本人的营销,过年的时候会采用红包策略,这个是个新词,我前阵子刚想出来,在心里对它寄予厚望,文博,方案可以先做,记住要高度保密。我想通过这些手段,微信地位会越来越好而且趋向于稳定。先稳之后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微信海外版本的事儿。”
国内大家一直都有信心,毕竟处于领先地位。
海外的事,可能想过,但没说过。
因此眉宇之间都凝起了十分认真,出海,可不是个小决定。
。
第469章 分歧(第一更)
中日韩科技圈有些像是西半球科技的宿敌,冥冥之中都有着易守难攻的特点。
谷歌无往而不利却无法拿下韩国搜索市场,naver搜索就是韩国的‘百度’,百度也曾进军日本,如果你还记得这个新闻的话,可惜兵败退兵,温晓光所处的现在,雅虎在这里找到了存在感。le也尝试进入中国,结果也无法做到。
科技圈里的三国真实发生着,在某个领域,总有本土企业顽强坚守。
不过le也算小小的意外,社交网络掌握着国民的,日本人却接受了韩国公司le,究其原因,还是本土化做的好。
这家公司在2016年上市,市值90亿美元,但全公司600多号人全是日本人。实际上还令日本科技界感到振奋,因为这个民族总喜欢在大公司从一而终,致使创新不足。这600多日本人好似给了这种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
回过头来再看温晓光的野心,如果想要将想法变成现实,微信的海外版本甚至都不该叫微信,这从一开始就让人家感到抵触。
le这个名字很好,这个公司也很好。
而且尽量要用本地人,社交软件之中处处透露着民族文化,虽然说是同处于儒家文化圈,但差异还是很多的。
例如红包这个策略在国外就很难推广。
背后就是文化。
重生者也要尊重客观规律。
只是这些温晓光想着是一回事,真正说到团队成员的耳朵里又是一回事。
微信要出海要开始开拓日本市场
黎文博始终皱着眉头,“国际化的方向我是完全赞同的,但咱们目前在国内市场的挑战还比较大,这个时候又去日本……”
跨境经营的难度远比想象的要打,你对一个环境都不了解,决策层就是很麻烦的事。不是说在app市场里放上自己的软件就行了,这以后的每一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事儿,而如果是在陌生的环境中,这要怎么操作
“虽然所有人都认为微信的挑战还很大,但我们刚刚分析过,国内的问题不大,”温晓光拿出一份陆勤给的报告,“从投资公司那边来的,日本市场上的移动i软件现在几乎还是空白,这个国家的创新不足,留下来的空间,微信是有机会的。”
“如何落地呢”林若生问。
“我已经开始做了,微拓会首先注册wechatjapan公司,挖日本人,聘用日本技术员工开发类似于微信的软件,若生国内可以给一些技术支持加快速度,同时管理者也聘用当地的人,这方面我都在准备。”
信任问题倒还好,现在企业管理靠制度,不是非得哭诉着对温晓光表达衷心才行,事实上企业领导老是要求员工表衷心是流氓行为。
大家是雇佣关系,不是主仆关系。
都是为了恰饭,钱给够,工作尽量让他干的舒心,这就足够了,买人家八小时就行了,不能指望人家奉献全部身心。
李一丹倒是较为乐观“我觉得可以尝试,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按照温总的策略,不会对我们产生多么致命的影响,可这是个机会,一旦成功了潜力会很大。”
温晓光知道大家心里都打鼓。
他说道“实际上,我还提前投资了whatsapp,它在全球的进展更为神速,我认为这时候拿下日本市场是有力的坚实一步。反过来说,我们有这样的条件,却还是蜷缩在国内,是不是有些没出息”
是没出息,原时空的微信就让人觉得不太给力,印度市场花了2亿美金,毛都没拿到。
大家也都清楚whatsapp,陈北的离开为的就是这么回事。
黎文博手指不停的摩挲,他似乎是低估了老板的野心,早早地竟开始布局了,不对……他当时都没决定做微信,也不知道whatsapp会有今天,看起来是随形势变化而有的调整。
不管怎么样,黎文博的眉头也是猛跳,话里没有说出的庞大构想他已经想到了。
很恐怖。
但是不是有些执念太深,至少得等到国内市场稳定吧
“我还是觉得有些激进,目前的局面来之不易,你也说了我们一定要稳着来,这算什么稳着来”
“我有信心。”温晓光说,“i市场空白已经留给了我们机会,而且那边的二次元和动漫文化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表情商城的创意更容易获得成功。”
le就是这么火爆的,可惜这话他不能说出口。
温晓光又说“我知道国际化很难,虽然有时也乾纲独断的做决策,这次我也可以,但这么难的事,如果不是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去做,基本也没什么希望,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尽量支持我。”
黎文博问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在那边一点根基都没有,如何开始呢”
他总是关注操作层面。
“我们的投资人idg资本会提供这方面的资源,但在国内只能自己靠自己,我今天就是和大家商量,我认为在坐的所有人包括我都要培养自己的国际观。”
这就叫人很难受。
吃着国内的市场已经可以做到很大了,舒舒服服的过着精英生活,现在出海则吃力不讨好,其实谁都会有逆反。
“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了,我找来了一个人,他有在跨国公司的经验,不仅仅是cfo,实际上会从制度和价值观上对微拓进行一个重新梳理,我不是否认大家的工作,但这是必要的调整。另外,我会花巨资购买咨询公司的服务,对包括我本人在内都进行脑袋层面的更新。”
国内国外有巨大区别,这是客观现实。国际化做的好的华为公司是花了数不清的真金白银,购买人家的‘培训’服务。
你都没去过国外,就想坐在中国赚人家的钱,这肯定是不行的。
但调整往往是艰难的,处在调整当中的人更是痛苦的。
黎文博第一次有些反对温晓光的策略,付与萱也感受到了一些不太令人高兴地因子,林若生还行,他依然会负责国内事务,国外不会叫他管的。
李一丹是支持态度,她从国外归来,对于走向国际化,既不陌生也不害怕,甚至还有些兴奋。
企业的创业过程,创始团队之间的分歧再所难免。
微拓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种子。
温晓光有心理准备,马芸开除过十八罗汉,马画藤的腾逊五虎将包含他在内只剩两人,连同学关系的张志东也卸任归田。
凭什么他温晓光就可以带着最初的团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就带出一个互联网巨头
这不是小说,这是他的现实。吵架、分歧、各持己见都在真实发生着。
第一次的讨论没有得到温晓光想要的结果。
黎文博沉默着,没有说出绝对支持的话,他需要重新思考再与温晓光重新谈话。
付与萱则在会议解散后留了下来,她仿佛感觉到了什么。
。
第470章 与萱与CEO(第二更)
四月的北金已经有了夏初的热浪,正午的阳光热烈而刺眼,混沌的空气蒙蒙的叫人看不清白云的模样,微拓公司的楼下是cbd的盛世繁华之景,数不清的高楼矗立着,玻璃墙面的阳光反射的是一个一个年轻人奋斗的面庞,从高空向下,道路像是城市的血脉,流动的车流所表现出的风光365天如一日,似乎从未改变过。
但这热闹的背后是凡人的孤独与痛苦,成长的道路有掌声,却并非只有掌声。温晓光得花点心思去和文博谈谈,这么长时间的合作,总不能一次意见相左就和大发雷霆或是分道扬镳。
那他该是个多么刻薄寡恩的一个人。再混蛋的人也不会这样的。
有不同的想法是多正常的一件事。
黎文博也只是担心有些激进了而已,没有其他的多余想法。
甚至温晓光也并未想过生生的解除付与萱的职务。
看着她留下来,他去带上了门,并叫宋一秋也出去。
“怎么了你很反对”
付与萱难以开心的起来,“我一直都支持你,你知道的。”
温晓光邀请她做在沙发上,笑着说:“你担心的问题,先放下,我从来没想过要解雇你。但我的确想过调整你的职务,一直在找机会和你聊,心里也有些担心你不同意。”
付与萱的心里稍微柔和了一些,温晓光的说法叫她揪起的眉头也略微舒缓。
今天的议题过后,她是能理解他的决定,但心里上不可避免的有些难受,她被替换的原因很简单,微拓需要更合适的人。
但没犯大错时候的调整,本就不合常理。
好在这几天,温晓光也想到了解决之道。
“虽然文博还不是很赞同我,但晚上我会再找他,可能吵一夜明天他就支持我了,我会说服他,这不容易,但我相信我可以。而且我的决心很大,所以与萱,新的同事会在近期内代替你的职务,但我没有要放弃谁,微信支付公司一直是由文博兼着在管,可最近引入了饿了么以后,支付业务的增长很快,而它本身就是独立的公司,这种临时管理的状态不可能持续,我觉得它需要一个管理者,你有信心吗”
付与萱一愣。剧情急转直下叫她应接不暇。
“支付公司没多少业务量,还需要这样”
温晓光双手插兜,他表示无语,瞧不起谁呢,这也是有独角兽公司的潜力的。
他强调说:“在线支付是很重要的一环,你去了以后可以扩大规模、创新业务范畴呀,我又没说不允许,再说一次,它是独立的公司,和微信没有从属关系。”
其实这样一来也有助于这家公司的发展,付与萱去了以后,明确了并非从属的定位之后,总是要做点什么的,眼睛也不会只盯着为微信服务。
“我去了……任ceo”付与萱明确了具体的活儿。
“对,ceo,跟我一样了。”温晓光说:“我始终认为新鲜是保持工作热情的一**宝,同一个位置上我不会让同一个人干太久,一旦疲乏,所有的工作就都是走程序。”
这个话可以说,也可以让她对外再去说,这样以后的调整也能顺利一些。
“我是有信心,但是好像有些突然。”付与萱开心了起来。
“第一次说当然突然,而且我已经提前了很多,至少一个月之内你还得做好交接工作。”温晓光说:“不是资本那边你暂时不能放,我还没有合适的人,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这份ceo的活儿繁重到没有多余的精力你也可以跟我说,但一定要提前,得给我时间去物色。”
她去是合适的,虽说是独立的公司,只是法律意义上是这样,平时都是这边在管着,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16层,聘用合同上都是另外一家公司的,但与层的人都熟悉,付与萱也不存在说对业务很陌生的情况。
因此她答应下来也很顺利。
比要他们同意温晓光的出海战略容易多了。
“行吧,那我做些准备。”
温晓光点头:“好,微拓的股份你要留着就留着,微信在线支付也会给你一个期权的。”
当初成立的时候,大家搞不懂这家公司的意义所在,也是温晓光所弄起来的独资公司,现在既然有ceo这样的高管,释出一些也是应该的,之后还会进行融资的,他不会一直100%持有。
“留着,必须留着,我不套现。”
付与萱现在也是资产上亿的富婆。而且并不急着用钱,作为内部人士,她100%看好微拓以后的发展,现在套现一方面会给公司的资金带来一丢丢的小麻烦,让温晓光不太高兴,对她自己本身来说,也是非常不划算的行为。
具体的支付业务拓展后面再说,不排除再开发一款app的可能,一直嵌在另一个app里实际上会限制它自身的发展,因为不管做什么调整,林若生不点头,就是难办。
既然独立开,那就从形式到实质都独立开。
不过这个问题他可以留给付与萱去思考。
现在得单独再找黎文博。
温晓光约了下班时间,还叫上了韩国伟,他的国际化视野更强,可以添作助力。
准备离开公司时,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朋友,王星。
温晓光让宋一秋通知他等着,自己有空联系他去。
这种鬼话放在十年前都只能骗骗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现在的王星是连标点符号都不信!您老人家会来找我这可能性跟西边出太阳差不多!
机会是自己争取的。
所以他一看自己再约见温晓光是这么个结果,即使心里有怨气,但人还是很快亲自过来了,可一直被拦在门外,算他不走运,正好赶上微拓今天的氛围也比较严肃,温晓光和团队有意见的分歧,大家都懂。
谁也不会这个节骨眼去触霉头,那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么
因此宋一秋一直让前台拦着,没空,和付总谈话呢,连她都给赶出来了,怎么可能见你
每一个创业者都是厚脸皮的人,这是真理,不让进反正他就一直等着,直到温晓光从公司里出来。
像是上次在香江,自己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争取到了一顿早餐的时间。
其实这里的氛围比香江更血腥,那时候是他一个人等温晓光,现在的候客厅至少有十几个,宋一秋也不是故意为难他,实在是这种情况太多了,北金的创业者谁不想带着商业计划书和温晓光攀谈上两句,有时候见不到在公司硬等的人也很多的。
温晓光一现身,就都围了上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