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自2008的重来盛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皇家雇佣猫

    一语惊醒梦中人。

    白钦钦急忙坐下开始操作。

    大冬天的,冷啊,有个孩子还在床上,笔记本电脑给抬到床上去了,在宿舍有些不修边幅,她问道:“这老板真是咱学弟啊”

    “那还能有假,我见过。”陈旭把腿敲在桌子上,一点儿淑女样都没有。

    “……那他惨了。”

    “啊”白钦钦抬头,“怎么惨了”

    床上的姑娘说:“缺货啊,我在的一个qq群都在吐槽,最好看的几件衣服瞬间没有了,好多人像钦钦一样没抢到。”

    陈旭继续嗑瓜子,“自己网速差能怪得了别人”

    话是这么说,但你要理解一部分顾客,人家忙活着等那么久,结果好不容易时间到了,先卡几下进不去,等到好不容易进去了,货没了。

    不骂你骂谁

    白钦钦本来是不想打扰温晓光的,因为想到这时候他可能在忙,但这种情况……她还是发了短信。

    实际上,优客已经掌握了情况,销量是实时统计的。

    黎文博已经在汇报成果了,陈北和付与萱都在,“这一款白色长裙我们备货一万零八百件,几乎在几分钟内销售一空,速度最快,女式包是460只、八分裤、三种样式的衬衫、女士凉鞋、家居吊带背心同样被抢购,到现在留下来的只剩两款牛仔裤、高跟鞋,还有一款比较贵的长款风衣。完成总销售额四千八百二十四万七千。”

    &nbs




第247章 关于未来,关于我(预祝各位高考顺利。)
    优客的致歉信在前面,随后aurora跟上,以同一个步调。

    但筹备了两个星期的事情在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结束还是造成了很多人的不满。

    这个事情显然是有影响的。

    这种火爆与网络上的反应使得田若冰开始重新思考优客、特卖、电商等等新的词汇,原本只是大侄女请她关注一下这家公司,短短几天时间过去,田总已经从心里抹去了对这一系列事情的轻视。

    它们各自的本质、以及相互之间融合所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她还想不清楚,即使当初最乐观的预测也想不到会在半个小时之内结束这一切。

    温晓光一定是做对了什么事情,而且恰好捏在时代的痛点上。

    下午一点钟,她召开了aurora战略会议,以线上销售模式为切入点,借助这次与优客合作的特卖活动,重新梳理思路,不仅如此,她还约下了温晓光的时间,这个少年藏着令人惊讶的能量,你再也不能假装他不存在。

    会议室内,优客的数据已经送在了她的案头。

    “……最受欢迎的商品,最不受欢迎的商品是清晰可辨的,但我今天并非要在这里夸奖或者表扬具体哪位设计师,我甚至都没有邀请他们过来,今天我的目的是想请大家打开思路,关注一下这一次优客引起的现象对于aurora的意义。”

    时间紧急,还不来及做成生动的ppt或者将数据可视化,只能以文本形式先发下去。

    田若冰说:“作为投资人,我们也同样是优客的利益攸关方,如果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效果不错,那么是不是可以继续推进又或者应该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这种合作”

    又或者……从温晓光和他的团队角度来看……既然aurora品牌可行,那么其他的品牌是不是也可以

    不行,田若冰觉得自己需要尽快面见温晓光,这不仅仅是投资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和她们本身的品牌相关了。

    在首都,李科阳的案头,同样摆着这次特卖活动的文件。

    “数据真实吗这么短的时间完成四千多万的销售额”他的第一反应是向丁莹求证准确性。

    丁莹不带犹疑的点头,“非常真实,优客自己也在致歉信中公开了这一数据。”

    “致歉信”李科阳一边说着一边握住了鼠标。

    “对,在微博公布的,因为缺货、网站卡顿给部分顾客造成不好的消费体验。”

    李科阳一顿操作,眼睛盯着屏幕。温孝光总会给他惊喜,但这个也太大了点,报告上写的销售额……他刚刚投资的时候优客连一个月都达不到,现在按分钟算这才过去多久

    致歉信语气诚恳,与aurora的合作本就是一次尝试,谁也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另外,aurora本来也是热销品牌,既不是当季主推产品,库存也剩不了多少……

    李科阳看完之后说:“你帮我取消和天鼎王总的见面。”

    “是。我马上去。”丁莹从不多问,只听话、办事。但理由她知道,优客声名鹊起,总有求购者,李总这么决定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绝不会卖优客的股份,之前还碍于人情见一见,现在连见都不见了。

    下午三点五十,温晓光在咖啡厅与自己的投资人之一田总见面。

    来之前他基本已经知道田若冰要说什么,机会一来,聪明人都看得见,无非就是付与萱提出来的那些东西,简单来说,既然特卖为人所接受,那便可以继续搞。

    田总身家不菲,到了咖啡店却只要一杯水,很容易让人以为是那种三块钱准备坐一下午的人……

    “上次接我回去的年轻人,我有意让他到你那边去。”

    温晓光只有一点点印象,当时是晚上,天暗,只是简单瞄了一眼,“代表田总进入董事会”

    “代表公司,不是代表。”她温婉一笑,魅力无限,“我把你电话给他,回头让他拜访你。”

    “当然欢迎。”

    “不过今天约您……”田若冰多看了两眼温晓光,“你对于自己创造出的奇迹好像很淡定”

    温晓光说:“这并非奇迹,也不是我首创,在广州有一家叫做唯品会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年底,它们是专门做特卖的,只不过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他们无法直接接触到品牌商家,只能从二级或者三级经销商手里拿货,给不了这一



第247章草船借箭
    2010年3月底,优客忽然联合时装品牌搞了个大动作,之后温晓光说停,他不想搞多。

    然而热度刚刚消退不足一个星期。

    2010年4月初,凡客忽然宣布公司完成d轮5000万美元巨额融资,消息一出市场不禁为这两家公司所代表的电商直销模式惊叹不已。

    关于这两家公司的讨论也被推到媒体的笔下,媒体最会制造话题,两家公司频频动作被解读为刺刀见红,互不退让。这边唱戏,那边敲锣,谁都不想落于人后。

    陈年这个大嘴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凡客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资金更足、用户群体更广泛,几乎在各个方面领先友商,并坦诚完全不担心会被优客超越。

    而几乎肯定会被提及的是如何看待优客这次大获成功的特卖活动。

    陈年面对镜头再次大放厥词:凡客更关注于自己的品牌,会专心于通过提升用户体验、产品品质来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不会借助其他方式或者途径为自己涂抹色彩。我们不会不务正业。

    大概是由于炒作,由于这种两军对垒的情节在真实的商业中上演太过戏剧化,这一年的4月份关于凡客与优客已经在网络上引起了大讨论。

    也是这个时候媒体才惊讶的发现,他们甚至找不到优客的领军人物,也没有人对陈年的话进行回应,这怎么能行

    这新闻怎么写

    调动读者的感觉……脱下他们的裤子,然后告诉他……没了

    这不是扯淡么。

    温晓光在周六的早上去公司的时候就发现公司的休息区多了一些挂着记者证的陌生人,他没有被曝光,所以无人认出。

    退到前台问道:“那些人怎么回事”

    “温总早,他们是记者,说要采访您。黎总先安排他们在那边等着,说等您来亲自定夺。”

    温晓光奇怪,这是发生什么了嘛,昨天他去见了一下田若冰,并终于有个晚上可以好好休息,这怎么一大早来了这么些人

    “好,我知道了。”他不动声色,与前台讲完后径直去了黎文博的办公室。

    “那些记者怎么回事”

    “正常采访。”黎文博摘下眼镜,“来,给你看样东西,他把自己的电脑转过来,昨天下午宣布的,陈年这次融资了5000万美元。”

    温晓光翘上二郎腿,“所以呢”

    黎文博说:“也没什么,面对采访稍微说了些我们的坏话,这不重要,我比较想知道他接下来的会采取什么样的动作。”

    “宣传推广吧。”温晓光脱口而出。

    “嗯这么简单的下定论为什么”黎文博略有意外。

    温晓光说:“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他那个人有些微自卑,事业的成功又让他有些畸形自负,于是输赢对他而言相当重要,快速的赢对他而言更加重要,他受不了3年后再决高下,更无法想象自己会输。”

    “你不要看他给凡客定下的各种各样的品牌文化、使命追求,那不过是他‘商业的术’,他根本不关注什么好产品、差产品,他也没有耐心去做一个好的产品、好的公司,与这些相比,胜利、成功的标签高过一切。”

    “那如果想要快速的赢,你觉得是安心做好一个产品快,还是大面积的宣传推广取得的效果更快”

    黎文博呆呆的看着温晓光,妈的,这……真的是19岁的孩子吗

    怎么说出来的话都杀人诛心

    “……怎么了”温晓光问道。

    “你和他很熟应该接触不多吧怎么会了解这么深”黎文博不理解了。

    温晓光心头一顿,生出急智,“不熟,看商业操作手法的,2009年的时候有投资人就对凡客快速增加产品类别不满,市场也认为凡客应该先巩固好自己原有的城池,但这个人总是不顾一切的扩张,所以很明显,他就是一个胜负心很重,又没有耐心,甚至连意见都懒得听的人。”

    对于这个判断,他还是很有信心的,陈年一定会大幅增加在广告上的投入,耶稣都拦不住他。

    这就是稳与不稳的区别,唯品会由老手掌控,所谓老马识途,每年营销费用都不是第一开支,好好的做产品和服务。聚美就是心急的年轻人,每年的营销费用高的离谱,完了还要搞些有的没的。

    黎文博摸了摸鼻子作思索状,“如果以这个逻辑为出发点……”

    温晓光皱眉,打断了他,“按我们的计划做好自己的事,你老去想这个人干什么”

    “……习惯了,不好意思。”黎文博又问道:“哎,对了,昨天和田总谈的如何”

    昨天的最后……温晓光倒有一个感觉,但他自己不确定。

    “田总对特卖的模式特别感兴趣



第249章 采访
    温晓光走到前台,“小何,你帮我接待一下记者,带她们到会客室去,我马上过去,另外帮我叫一下刘经理过来。”

    “好的,温总。”

    黎文博还是有经验,没有把人家挡在外面,好喝好招待的先伺候着。

    而除了几位领导的办公室,她们拍些照片也是可以的,大方的向外界展示优客。

    他有句话说的对,类似优客啊、凡客甚而扩展到很多互联网企业,知名度还是蛮重要的,因为它们都赖流量以生存。

    刘以琦随叫随到,门敞开,她就简单敲了两下,“你叫我”

    “喔,你跟我见记者去吧,我知道你嘴巴厉害。”

    刘以琦视线下沉,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会客室,小何给每人都上了一杯水,“我们温总马上就到,请各位稍等一会儿。”

    “哎,美女美女,”有个绑着马尾的普通姑娘拉住了她,大公司来的,职业素养好,而所谓记者就是要对线索和信息敏感,抓住一切套信息的忌讳,“你们老板有什么喜好没有比如我们不能问的,或者最好不问的。”

    小何给了个训练式笑容,“我只是个跑腿的,这事儿各位可能得和我的领导沟通。”

    她不敢说有,也不敢说没有。

    “他脾气好吗”

    “我不好随意评价领导。”

    “那你就说他有啥特点,”另外一位记者出声道。

    小何想了半天,“帅,算吗”

    她原本是开玩笑。

    谁知人家的反应很热烈,“算啊!当然算啊!”

    温晓光没有让他们等太久,不是磨叽人,刘以琦跟在身边替他推开了会客室的门。

    打眼一扫,五位女性,四位男性,还有摄像师,挤的满满当当的。

    刘以琦说:“我去叫人搬凳子过来。”

    “温总,”小何双手交叉在前。

    大家伙都一愣,出于礼貌站了起来,但对于突然出现的年轻人第一概念显然不是将他当做老板。

    但已经有人叫了‘温总’。

    温晓光和善的笑着,“久等了,久等了,我们这地方小,有些挤,应该不碍事吧”

    “不碍事,初次见面,温总,”绑马尾的记者最先回应他,“我是王怡。这么早过来,希望没有打扰你的工作。”

    温晓光一一同他们握了手,刘以琦的动作也很快,沙发有坐的坐在沙发上,没坐的就坐凳子。

    基本上环绕着温晓光,

    他们看起来心情还不错,大概是觉得有的写了吧。

    “打扰倒不会,他们都告诉我,说作为创始人面对你们也该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这次是被你们找上门了,躲不掉了。”

    温晓光刚到公司还没上网,其实是有些不太理解,“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突然关注我们”

    “您还不知道”
1...9293949596...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