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今天晚上发生了这样的事,到目前为止明军还算是守规矩,因为他们军纪严明,没有命令谁也不敢硬往里闯,只是把这座营中之营包围得铁桶一般,风雨不透。

    这时洪承畴带着人来到了营门口,要求见洪承畴。

    洪承畴的副将在这里,这是满清鞑子的一个队官,这100多名鞑子就归他指挥,虽然他掌管着100多人,但是这时临时的,他在清军中的职务可不低,是甲喇额真。

    大清的军制在没有改革之前是这样的,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1固山即为一旗。

    由此可见,这名副将的职务不低,他带来的这100多人当然也都是精英。

    这也不难想象,因为他们这次随行保护的是不是一般的官员,而是大清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洪承畴,当然不能是一般的兵将。

    不过这位甲喇额真,在双方没有撕破脸之前,见到宋献策,不敢缺了礼数,恭恭敬敬。

    因为这次谈判又在军营中住了几天,双方都是老熟人了。

    宋献策还礼道:“洪大人何在”

    “在下已派人通禀,不知道宋先生这么晚了,见我们洪大人所为何故,还如此兴师动众”这位满清鞑子明知故问。

    宋献策冷冷一笑,心里话,死鞑子,你会装象啊,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不过宋献策不愿意跟这位废话,他要见的是洪承畴。

    这时洪承畴急匆匆就过来了,装出一副刚睡醒的样子,一边走一边还打着哈欠,还整理着衣服,把顶戴花翎还正了正,前面有清兵给他提着灯笼,后面跟着几位亲从侍卫。

    看到他们的大营被无数的明军将士包围了,他手下的清军将士,也是严阵以待,双方对峙,他故作吃惊,紧走几步,来到宋献策近前,抱拳拱手:“先生深夜造访,洪某有失远迎,当面恕罪,不知宋先生如此兴师动众有何见教,莫非出了什么事了吗”

    洪承畴揣着明白装糊涂,装模作样,明知故问。

    这个大汉将更会装相,不过今天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宋献策虎着小黑脸,冷冷一笑:“洪大人,营区内竟然混进了刺客,害得我们监国大人险些遇刺。”

    宋献策说这话的时候,两只眼睛死死地,盯着红尘中那张精瘦清矍的脸。

    “居然有这等事,监国大人可曾受到伤害,这刺客也太胆大了,可曾抓住用此贼”洪承畴故作吃惊,黄眼珠转了转,一副非常关心的样子,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第377章 全线出击
    三岔河对岸清军的大营。按照双方的约定,多尔衮传令兵马撤退20里重新安营下寨。

    不过这一带他们的堡垒比较多,当然没有移除,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的防守的据点,早在第一次宁锦之战之后这些据点就有了,就像是大明在各城镇要塞设置的卫所屯军,并非是新屯驻的兵将。

    大清朝出现军卫所,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开天辟地的鲜血事。因为这些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讲究的是来去如风,他们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牛羊,喝的马奶,过惯了刀头舔血的生活,如果说他们居无定所也不太现实,但他们住的最多是土城。

    对于大明那种城高池深和固若金汤的堡垒防御工事,他们是陌生的,甚至一度嘲笑的。

    不过现在大清现在已经立国这么多年了,那些大汉奸们也不都是吃白食,也想着怎样当好他们的奴才,效忠他们的新主子。

    因此现在的清军被汉化了很多,由于宁完我、范文程、洪承畴孔有德等等这些大汉奸为这些满清鞑子的高层出谋划策,大明朝的那些精髓现在让他们学去了大半,各方面都学习明制,效法汉人。

    政治上采用大明的典章制度,变化最大的就是他们军事上的变化,由于他们屡屡吃败仗,先是大明的红夷大炮令他们吃尽了苦头,孔有德等山东三矿工的投降,让他们学会了铸炮,林毅的穿越,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怀疑满清八旗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神话。

    现在他们也效法明军,军事上也开始铸炼火器,修筑城防,凭险而守。

    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变化,跟汉人同居种庄稼,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推行一些优民抚民政策,以笼络人心,尽量调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他们的统治。

    受汉人(汉奸)的影响,就连服装和生活习惯上也有所改变,变化最大的就是他们的发型,现在大清的发型不再是金钱鼠尾辫儿了,可能他们觉得也很丑陋,是汉人那种发型潇洒。

    但是他们也不敢一下子转变过来,渐渐扩大头上的面积,基本上有全秃变成了半秃,也不再是金钱鼠尾,而是辫子变长变粗,就跟中国女人的辫子差不多。

    现在他们之所以热衷于学大明学汉人,就是认识到他们以前的野蛮与落后,只靠骑马射箭,统一不了天下,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学习先进才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现在的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从先祖那里学来了这些精髓,因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学习汉人的急先锋和典范型人物,为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树立了楷模。

    因此这些汉奸们,像宁完我、范文程、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耿仲明等等,不论文武在大清越来越吃香。

    特别是这次多尔衮山海关兵败,皇姑囤兵败,宁锦之战洪承畴又一次兵败,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已经感到了重大的压力,这种压力重大到前所未有。

    这种压力是亡国灭种的压力,是倾巢之下没有完卵的压力!

    幸亏这一次洪承畴虽然兵败了,丢失了宁锦防线,但是为他们制造了一次和谈的机会。

    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必须得把握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战机,好好利用这次和谈大做文章,成败就在此一举!

    如果这次和谈,他们再不能取得战略性的胜利,那他们只有真正俯首向大明朝称臣,那很可能就是迁都,甚至取消大清这一国号,那就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了。

    因为数十年前,本来他们就是大明的夷民,大明朝不可能允许他们来个国中之国,这一点跟朝鲜可不一样,尤其是经历了这次后金到大清的崛起,大明朝尤其是这个大明监国林毅,能对他们心慈手软吗

    这一点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心知肚明,因此才有了这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按照他和大明事先双方的约定,派出洪承畴这100多人的谈判组走了以后,多尔衮开始调兵遣将了。

    现在多少滚又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了,而孝庄皇太后让权退居幕后,成了二线人物,回到京师以养病为名坐镇大清的盛京城。

    多尔衮现在大权在握,亲征一线成了前敌总指挥。

    短短的几天之内,在三岔河畔清军就集结了8万人,包括镇守京师的几万京营兵,也被他拉来了大半,还包括汉人八旗和朝鲜来助战的军队。

    汉人八旗当中他最看重的就是他的重兵部队名叫吴乌真超哈,这是他们倚重的炮兵,装备了几百门红衣大炮,现在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出了名的大汉奸耿仲明和尚可喜。

    这两个人与孔有德齐名,合成大清的三顺王。他们原来都是毛文龙的部下,后来他们投靠了大清,带去了一大批红衣大炮,然后他们模仿成功,开始仿制红夷大炮,从此满清鞑子有了自己的炮兵部队,就是乌真超哈。

    萨尔浒之战,后金军的炮兵初显神威,大明朝彻底溃败,促成了大清的崛起。从那以后孔有德成了大清恭顺王,耿忠明成了怀顺王,尚可喜成了智顺王。

    不过这三王主要是在孔有德的领导之下,然后他们攻打朝鲜,一直打到朝鲜的首都,朝鲜国王李倧被迫向大清俯首称臣,其实大清征服朝鲜用的主要是这支汉人部队为主力,后来他们又把皮岛给端了,也是用的以这支军队为主力。

    皮岛最小,但是战略意义重大,这是大明朝牵制清朝的大后方,这颗钉子被拔出之后,大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历史上他们又攻占了宁锦防线,接着山海关大战,多尔衮运筹帷幄,招降了吴三桂这个铁血打手,十几万铁蹄问鼎中原,开启了大清一统天下的征战,200多年的江山社稷由此拉开了序幕。

    由此可见这支汉奸队对大清的贡献有多么大。

    不过现在由于林毅的穿越,令这个天之骄子的多尔衮有些怀疑人生。

    现在多少滚为了对付林毅,不得不把这支重装的王牌军队调过来。不过现在三顺王只剩下两顺王了,原因是恭顺王孔有德在皇姑屯之战中被林毅一刀给劈了。

    不过恭顺王孔有德的残余还在。还有吴三桂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残余也在,如年轻的小将军马宝,也得到了满清鞑子的重用,多尔衮现在提升他为固山额真,掌管着汉军八旗的一个旗,近万人马,也就是说这些汉奸队仍然是大清的支柱力量之一。

    现在的大清虽然受到了重创,江山风雨飘零,那些开国的功臣、爷,亲王,贝勒和铁杆汉奸,老的老,死的死,残的残。

    但是从后金到大清,现在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纵横塞外辽阔的草原长达四五十年之久,老祖宗为他留下的积蓄也算是家大业大,十分丰厚,现在尚未败尽。

    现在多尔衮手下能征惯战的大将,来到阵前听用的,除了范文程和洪承畴之外,还有索尼,博洛,锡翰,苏克哈萨,遏必隆,图赖,蒙古王公铁树无花,蒙古大将速不台,另外还有汉人八旗中的大将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马宝等等,另外还有朝鲜军的高层将领。

    单看这上面的一组名字,再加上多尔衮这样的大手笔,就知道大清实力尚存,而且还相当雄厚。

    多尔衮现在伤势已经基本康复,又能跨马抡刀,弯弓射箭,冲锋沙场了。而且现在通过林毅的这次的死人换活人计划,他又把朝政大权从孝庄皇太后那里夺了过来,现在他是名副其实的摄政王,是小顺治的代言人,就是大清朝2号的皇帝,大权在握。

    现在的大清武装还是蒙古,满洲和朝鲜三股势力组成,实力不容小觑。

    8万清军严阵以待,多尔衮派出探马密切关注着对岸明军大营的动静,谈判进行到了第4天凌晨,多尔衮突然接到报告,明营中一阵大乱,都在追拿刺客,很有可能是苏沫儿行刺成功。

    多尔衮大喜,他等的就是这一时刻,林毅如果死了,就该多尔衮出头了,现在大朝他最怕的就是林毅,就好像当年的金兀朮害怕岳飞一样,又好比是司马懿忌惮诸葛亮。

    多尔衮被林毅打成了惊弓之鸟,因此这次才装孙子,让洪承畴去和大明去商谈双方罢兵之事。

    现在总算是苍天有眼,苏沫儿一个人就搅乱了大明,这个小丫头真是好样的,将来得了天下,自己有机会一定得纳她为后……

    一想起苏沫尔的花容月貌和惊人的武艺,多尔衮就按捺不住自己的野性和纯纯欲动,但是眼前他必须得兴兵,趁着明营大乱一鼓作气打将过去,



第378章 丛林之战
    前面的黑影身法极快,林毅施展开浑身的解数,在那么一大片明营之中,林毅硬是没追上这名刺客,他们二人始终保持着100步开外的距离。

    现在苏茉儿也知道林毅在后面拼命的追她,于是她就拼命的跑。

    如果这是一场赛跑,现在的情况就是让国际裁判,此时也难以判出两个人究竟谁跑得快一些。

    但是他们俩起跑时,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而是前后相差100多步,也就是说苏末尔比林毅早起步,而且苏沐尔开始跑的时候,本来就在林毅前面数丈开外,这是苏沫儿占优势的地方。

    但是苏沫儿在奔跑的过程中,面临着无数明军将士的围追堵截,这又是对她不利的地方。

    虽然这些明军将士不敢开枪,也不敢放冷箭,因为林毅下令要抓活的,但是这无疑会对苏茉尔造成心理上的影响,苏沫儿的运动曲线极不规则,当然是为了绕开战马和大批兵将有准备的围堵。

    否则聪明的苏茉儿知道自己的两条腿时间长了,肯定跑不过战马的4条腿。

    这样一折中,双方也算是公平较量了,两个人在明营之中就展开了跑步比赛,旁若无人。

    因为明营其他的兵将虽多,但是以他们的身手既阻止不了苏沫尔,也帮不了林毅的什么忙,因此他们都可以可忽略不计了。

    明军大营十几万兵马,有的是从睡梦中惊醒,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他们知道的时候,人早就跑没影了。

    有的兵将看到林毅追着刺客往他们这边来了,赶紧围堵,但是苏茉尔提气纵身,踩着他们的脑袋如蜻蜓点水,飞掠而过。

    她轻功极好,虽然不至于像影视小说里那样飞来飞去的,那么夸张,但是她疾步如飞,蹿高蹦矮,翻越帐篷,如履平地。

    因此明军将士虽多,最多只能为林毅呐喊着造势,这是他们唯一的作用了。

    但是等到她们俩一前一后跑出大营之后,两个人的距离开始渐渐的拉近。

    苏茉儿毕竟是女流之辈,体力有限。

    而林毅是特种兵出身,本来耐力就好,加上穿越过来这几年的苦心练习,因此时间长了,苏茉儿只有甘拜下风。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前面是一片荒野山林,天灰蒙蒙亮的时候,苏沫儿便跑进了这片山林之中,林紧接着也追进了山林。

    此时后面的张华带着卫队营的将士,还有小颖哲带着女兵将,尽管他们纵马飞奔,追得满头大汗,但是追得最近的离林毅还在一里地之外。

    这些兵将是害怕他们的监国大人有失,在后面紧追不舍。

    此时的林毅当然顾不上他们,抓刺客要紧,林毅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跑到哪里,必须得把他抓住。

    林毅对这一带的地形非常熟悉,三岔河刺客肯定过不去,他只有顺着河畔跑,前面的荒野山林是刺客唯一可以容身的地方。

    但是在丛林中追击敌人,曾经是林毅的强项。

    因为他在穿越之前,当特种兵的几年之间,练过多种求生术,什么孤岛求生,荒野求生,深海求生,等等多种绝处求生的训练项目。丛林战对他来说太不陌生了。

    因此林毅,看前面的黑影跑进了山林,这下心里更有底儿了。

    因为林毅追了目标这么半天,他在后面已经观察出来了,这个刺客已经体力不支了,如果前面不是荒野山林还是平地的话,不出10分钟就能把他追上擒获。

    现在刺客钻进了山林,无疑增加了难度。但是凭着临沂特种兵的丰富经验,和盖世的武艺,他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得把刺客抓住,然后找洪承畴和多尔衮等人算账,免得他们只凭一把蒙古刀不认账。

    因此林毅下定了这个决心,在后面紧追不放,也进了山林。

    现在的他没穿甲衣,没有战马无所谓,山林之中也不适合骑马。没有火枪,没有弓箭,也没有青龙偃月大刀,现在他手里唯一的武器,就有一把单刀,这还是他在追击目标的过程中,从手下兵将手中夺来的。

    他的一马三武器,他的甲衣当然来不及回去取。

    但是进了这片山林之后,林毅的脚步不得不慢下来了。

1...134135136137138...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