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因此林前就立即命人给郑彩和郑联两兄弟松绑,两个人再一次被跪拜在地,感谢林毅龙恩浩荡。

    不过,说实在话林毅内心里对二位有几许不屑,别看他们恭敬敬的跪倒在地对自己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又是这样感恩那样表忠心的,有施琅在这摆着,越发将他们二人衬托的价钱偏低。

    不过红花总得有绿叶衬托,不可能人人都像施琅、李定国、李岩这样的人,另外这二将现在对自己来说也算是可用之才,林毅当然不是指望他们带兵打仗。就这样的操守,林毅要真把千军万马交给他们还真有些不放心,除非是万不得已身边没人可用了。

    现在林毅的心思还是在施朗身上。

    因此林毅道:“二位将军不必多礼,本监国倒想听听你们有何妙计,可以让施琅弃暗投明,终于本监国,忠于大明。”

    郑彩和郑联这哥听林毅这么问,相互看了看,然后会意的点了点头。

    “大人请伏耳过来。”

    林毅一看这两位还有一些秘密话要跟自己说,就把脑袋探了过去。

    这时林毅身边的小颖哲哲和苏沫尔等兵将,包括陈明遇等,都提高了警惕,握紧了手中的利刃,随时防止发生不测。

    特别是苏茉尔那两只秀美而机警的眼睛紧盯着这哥俩的言行举止,手中的银针已经准备好了,如果发现他们敢对大人不利,立即让这二位死无葬身之地。

    郑彩和郑联两个人在林毅的耳边,你一言我一语,嘀咕了一阵。离林毅近的这些人,有的听了一耳朵半个耳朵的,有的根本听不清什么。

    “哦”林毅当然听得清清楚楚,心中一惊,“这个素材可以利用一下,”但是随即他又不解地看向这二将,他们俩和郑芝龙都姓郑啊,都是郑芝龙的从子

    从子虽然不是亲生儿子,但是也是他们郑家的血脉,从血缘关系上来说,那也比干儿子要近的多,毕竟血浓于水。

    可是他们两个为了取悦我林毅,逼施琅投降,竟然想出这种办法,这不是等于挖他爹郑芝龙的墙角吗

    这两个人也不是傻蛋,能够当成三军统帅。眼光也是很有观察力的,一看那林毅的眼神就知道,这哥俩脸不禁一红忙向林你解释道:“监国大人,本来是疏不间亲,家丑不可外扬,我们也不怕大人笑话,就这件事来说,我们对父皇哦不,我们那叔父郑志龙也非常的不满,人杀了就是杀了,纸终究包不住火,能瞒到几时将来总有一天必然的摊牌,既然如此何必遮遮掩掩我们哥俩都为施琅鸣不平,但是我们作为小辈臣子,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现在不同了,承蒙监国大人所不弃,能够赦免我们的罪过,还能够重用我们,我们感激不尽,为大人效劳,为大明效力,就什么也不顾了。”

    他们俩倒也会说,把他们自己说成了大义灭亲的英雄。

    林毅当然不愿听他这些自我完美的诠释,此时他在考虑施琅的问题,郑彩和郑联的计策可不可行,能不能达到目的

    思忖之后。林毅突然眼睛一亮,示意这两个人附耳过来。

    这二位乐呵呵的像哈巴狗一样,服服帖帖的,把脑袋伸过来了。林毅在他们两个耳边悄悄耳语了一番。

    郑彩和郑联一听立即竖起了大拇指,微微诺诺道:“大人真乃仁义之人,还是大人想的周到,此举必然万无一失,这就按大人的尊敬,即刻行动。”

    在场的这些明军将士一看,他们的林大人和这两位降将,一会儿你耳语一番,一会儿我又耳语一番,这是干什么呀也都不乐,更不敢问。

    方案定下来以后,把郑彩留下,郑联收拾好东西之后带上了一百多名兵将,扮作他的亲从,仍然穿上南军的甲衣,打着南军的番号,这一百名兵将当然都是从林前的锦衣卫挑选出来的。

    这支锦衣卫有帮助郑联之意,更重要的是监视他。这些正郑联都明白,而且另一只让他一个人去办这件事,把他的亲哥哥郑彩留下,让他去说服施琅投降。

    这只是表面,其实郑彩已经是林毅的人质了,他郑联要耍花招,林毅肯定首先要拿他这位兄长开刀。

    郑联心里明白,装作糊涂,心里话监国大人真是多虑了,我们哥俩这次是真心投降。平心而论,叔父郑芝龙,做一个南安伯南安王都可以。但是,要跟大明彻底决裂,分庭抗礼,当什么大南帝国的皇上。这简直是笑。他的实力根本对付不了大明,我们跟着他混绝对没有好下场。

    自镇江之战以来到江阴之战,短短的一个多月,我们这10万人马包括水师主力在内。已经烟消云散,施福和施琅叔侄多大能耐却接连败北,双双遭擒。10万大军全军覆没。

    监国大人的阳痿好水是舰艇编队谁人能敌

    而且现在不仅是这边的战斗失利。广西,贵州,湖南的大一部分,和江西的一部分,这些地方都丢了。南军纷纷败北,明军咄咄逼人。形势非常明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时务者为俊杰。恕我们对不起志大才疏的叔父了。

    郑联这样想着,令人模仿了施琅的笔迹。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写给施琅的父亲施大宣的。

    郑联带上这封信,带着一百多名亲随,打马如飞就离开了江阴。

    临走的时候,郑联来见林毅辞行,林毅再告诉他,“此去路上多加小心,往返就有10天时间,因为江阴之战会很快传出去,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后果就不用本将给我多说了。”

    林毅说的后果,当然是有含义的,不止是指郑联这次之行失败,还有他们俩的事呢。

    郑联再一次信誓旦旦的表示了忠心,然后辞别了林毅和她的兄长郑彩,带着一百多名亲随就离开了……

    送走了郑联之后。郑彩由陈明遇等人陪着,带着人就来到了关押施琅的营帐。

    让无关的闲杂人等在外面等着,郑彩一个人进去了。

    此时的施琅,一语不发。闭着眼睛面朝里。好像是一个心死的人,不吃也不喝,一句话也没有。谁愿意走走,谁愿意来来。一切与他都无关了。他就是一个阶下囚徒,将死之人了,心如止水。

    这时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大将军,在下郑彩给您见礼了。”

    这句话果然震撼力不小,施琅身子一震,唰的一下就把身子扭过来了。

    因为郑彩是他的副将,这是郑芝龙的从子,施琅知道他们的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但是江阴县城的2万多人马,究竟怎么样了,他还不太清楚,不过他有一种预感,觉得凶多吉少。

    也许郑彩和郑耿二将双双殉国,也许是他们哥俩凭借自身的勇猛已经杀出重围,找郑王陛下搬请救兵去了,但愿如此,可是自己早就摧请救兵,怎么还不见一兵一卒

    现在的施琅就盼着他的郑王陛下派出精兵强将,打败林毅,把他和他的叔叔施福都救出来,可是他也觉得这有点奢望。

    可正在这是熟悉的声音响起,他回头一看正是郑彩。

    “是你”施琅这一惊,非同小可。认为着郑彩哥或死或逃,可郑彩满面春风地出现在他面前太意外了,无疑于六月飞雪,没捆也没绑,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不成,可是怎么会呢难道他……

    “大将军没想到吧。”郑彩一笑,来到了施琅近前。让外面的




第455章 遭遇荷兰舰船
    施琅的投降皆大欢喜。林毅身边的将士都知道,能让他们监国大人如此上心的人并不多。收李岩,收施琅,林毅无不表现出帝王之心胸,众将们从他身上看到的只有求贤若渴。

    这时小颖哲哲拉到了旁边,悄声道:“那个伪皇帝郑芝龙的儿子郑大木杀了施琅的兄弟,而是施琅都不为之所动,为什么林毅大人派人搬来施琅的家小,他就顺顺溜溜地归降了呢难道一家人团聚比失去亲兄弟更有说服力”

    哲哲善于观察和思考,一般不轻易说话,特别是在这种场合,但是小颖不同,这是一个好表达的人,内心藏不住事,心直性耿,有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掖着藏着,而他们的林大哥似乎就喜欢她这一点。

    哲哲慢闪秋波,做思忖状,“姐姐,那个叫施显的丢了城池,按律当斩,况且郑大木的部将曾德又是误杀,施琅要因为这件事背叛的郑芝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施琅他们一家享受郑芝龙的恩惠,又为南军之大将军,仅以此事即便有反心,也不敢有所动,毕竟天下之口悠悠,更重要的是,他的一家子尚在虎口之中,他不会因他自己一人苟安而搭上全家的性命,那他施琅成什么人了兄弟已经死了,无论如何也难以挽回。而现在就不同了,一家人团聚,无有后顾之忧,他要再不投降难道还要继续为郑家卖命吗……我说的可不一定对啊。”

    看小颖听得入迷,只觉得今天话有点多失言了,赶紧改口。

    小颖不住的点头赞叹,“你说的太对了……难怪林大哥还特意安排人乔装改扮去去把施琅一家的老小接回来了,这岂不是成了那根稻草……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的林大哥说的”

    小颖想在此引用林毅说过的一句话,可知道意思却说不出。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哲哲笑着提示道。

    “哦对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小颖一边重复着这句话,一边用手点指着哲哲,瞪着夸张的大眼睛,煞有介事道,“好哇,我们林大哥看重的大将军,没想到被你个小丫头骗子给看穿了。”

    哲哲瞥了她一眼,“姐姐又在取笑我了,哪是我看川的,是林大哥看穿的好不好”

    “那这么说,你把林大哥看穿了”小颖笑容玩味道。

    “姐姐你可别乱说,否则下次,这可什么就不知道都不知道了。”哲哲小脸一红,把小粉嘟嘟的小嘴撅得老高。

    “你敢。”小颖一歪脑袋,霸道十足……

    施琅就这样归顺了林毅,还引起了连锁反应。镇江之战的降将施福也投降了,他是施琅的本家叔叔,是施琅的父亲施大宣的族弟,前几天他还是誓死不降,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现在林毅把他们一大家子全都从福建南安老家弄过来了,施福二话不说便跪倒向林毅称臣了。

    这都是郑芝龙集团的骨干人物,林毅当然高兴。看在他也姓施的份上,当初在镇江没有杀他,看来留着他就对了,又多了一员大将,少了一名敌将。

    江阴这一战战果颇丰,且莫说歼灭了多少贼军,所得的各种战利品无算,关键是收了施琅、施福、郑彩、郑联等四员大将,连郑芝龙的儿子都投降了,其影响力无不于飓风地震。

    林毅太高兴了,当场加封施琅为征南大将军兼大明皇家水师的前部指挥使,这下跟郑芝龙所封的征北大将军完全翻过来了,加封施福为镇江总兵,随军听用兼施琅的参将,并且林毅还兑现对郑彩和郑联哥俩的诺言,让他们俩官复原职,作为施琅的副将和游击将军。

    不受过反而封官,四将跪倒在地,感激涕零。朝廷真是龙目有恩,他们犯下如此重罪,按照大明的法律,砍头是最轻的,甚至都在处以极刑,抄家灭门,挖祖坟。

    然而林毅现在一句话对他们既往不咎了,封他们如此高官厚禄,他们唯有誓死效忠监国大人林毅,誓死效忠大明,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有人清扫战场处理战利品,有为各有功将士记功。

    然后林毅传下口谕,大肆犒赏三军,就在江阴县城,连水师营带岸上的兵马一块犒赏。从军中小卒到指挥使大将军人人有份。大碗酒四方肉,席地而坐,划拳行令,热闹非凡。

    至此郑芝龙交给施琅和施福的这路大军包括数万水师,打到镇江一带就像是河流断流一般,算是彻底烟消云散,除了死伤的几万人马之外剩下的全部改编为明军。

    这些南军的降兵降将当然也是做梦没想到,他们以为被明军抓了俘虏九死一生,没想到因祸得神,非但不杀不打不罚,而且还如此厚遇,让他们换军装,摇身一变成为明军的将士,以前的事一笔勾销,粮饷照发,以后按照大明的军规立法论功行赏按罪处罚。

    这简直是天大的便宜事儿。比郑芝龙登基做帝,大赦天下还震撼人心。看来还是大明朝好啊!要知道这样,早就跑来投降了……

    这些南军俘虏个个喜形于色,睡觉梦中都是笑醒醒的。

    就这样林毅的军队又增加了好几万人马,连同他带过来的几个营,补充了战争伤亡的减员之外,还像滚雪球一样,连镇江和江阴的部队都算上,一下子又增加了好几万兵马。

    这期间附近各地的勤王之师,也纷纷往这一带集中。

    现在镇江、江阴一带林毅能够直接调动的兵马连岸上的和水师的都算上,不下30万。

    而且由于施琅等四将的投降归顺,原先他们这支大军拿下来的沿江的



第456章 不过是纸老虎而已
    荷兰海军现在是世界老大。哪里会把大明的舰队放在眼里尽管他们的舰队两次都败在了明军之手,但是那毕竟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了,现在他们这位海上的马车夫已经在海上越走越远了,已经不是一二十年前的海上马车夫了。

    今非昔比的狂妄和冲动产生的是无上的傲慢与偏见,特别是这些有血性的荷兰军人,每到一处都把他们尊为老大,因此来到中国这片海域仍然是仰着脸说话,把中国也跟别的国家一样看待了,那种盛气凌人,唯我独尊,眼空四海,目中无人,飞扬跋扈简直到了极点。

    这支商队有军舰护航,本来是要从台湾的赤嵌成,到东洋岛国去。这是一次地地道道的商业活动,他们完全可以从台湾直接出发到东洋去。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但是这些红毛子仗着他们的船坚炮利有意向北行驶了几百里,然后沿着中国的近海航行,这本身就有炫耀武力的意味。

    另外他们当然知道大明正在打仗,而且他们还知道,在澳门那边葡萄牙海军业已介入,公然支持郑芝龙的叛军跟大明对抗。他们也想来凑凑热闹,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韦麻郎已经从荷兰国王那里得到了明确指令,他们大荷兰帝国跟葡萄牙的立场一样,全力支持郑芝龙跟大明朝廷对着干。

    并非是这两个殖民强国对郑芝龙讲人道主义,慷慨支援郑芝龙。而是完全是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俩才不会为郑芝龙的战争埋单,主要他们觉得大明政府,对他们不够友好,只有扶持郑芝龙才的大南帝国,能够保证他们的既得利益和长远利益。

    因此这次护航编队的海军司令,是韦麻郎手下的一名中级军官,名叫卡尔斯,由他负责带着大小13艘荷兰军舰共3000名荷兰海军,为这支60多艘的商船保驾护航。

    这13艘荷兰军舰前面的三艘,左右两边各4艘,后边两艘,组成这样一个护航编队,把荷兰的商船护在里面。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他们是世界上的海军老大,无论走到哪里,世界各国都是景仰不已,退避三舍。但是那些胆大妄为不鸟他们的势力还是有的,如海盗、倭寇等,这些非官方武力实力也不可小觑,他们也不得不防。

    这正是荷兰军舰护航的原因。不过由这13艘世界上先进的荷兰军舰,连荷兰商人和荷兰军人都耀武扬威,觉得万无一失了。

    他们这次故意绕行中国近海,既有向大明炫耀武力,挑衅味十足,又有给葡萄牙军舰和郑芝龙的海军加油助威的意思。

    他们现在也知道郑芝龙的军队不是明军的对手,节节败退。他们就想通过海战,帮助郑芝龙找回自信。

    不曾想冤家路窄,正好碰上林毅的舰队。明军要拦下他们,又是打旗语,又是警告,又是横穿拦截。这些嚣张跋扈狂妄之辈,哪里会吃这一套立即向明舰开了炮。

    本来林毅还没有准备现在与红毛子干仗,现在他集中力量收拾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称帝的郑芝龙。
1...163164165166167...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