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林将军妙计,阿木尔愿亲自前往,请都统大人下令吧。”阿木尔说着站起来了。
巴善一看,阿木尔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了,遂下了最后的决心:“好,这个大清的副都统不当也罢!从今天开始,我土墨特右翼与大清朝决裂,势不两立,与大明永结盟好。”
巴善说着站起来,从小几后面传过来,对着林毅就拜。
“大人真乃识时务的英雄豪杰,林某不过是一边军武将,大人使不得。”林毅大喜,赶紧拦阻巴善行大礼。
“方才将军说了,将军是代表大明天子而来,因此这一拜,将军受得。”巴善说着,对林毅恭恭敬敬的大礼参拜。
“那林毅只有却之不恭了,还礼还礼。”林毅也赶紧欠身离座,对巴善打躬作揖。
“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将军不必客气。”
两个人重新落座,现场又有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林毅觉得这样还有些不稳妥,必须得有个草案,否则就凭你们两张嘴这么一说,10000两白银和那两根金条就都给你们了吗,万一事后变卦了怎么办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不可不防。
想到这里林毅道:“大人,咱们先小人后君子,麻烦大人再修书一封,在下回去也好向我主陛下交旨,至于双方具体的结盟事宜,我们陛下肯定还会派天使官专程拜谒。”
“那是自然。”
巴善立即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写给大明天子崇祯皇帝的,把他愿意跟大清决裂,跟大明修好结盟之意写上,用上印戳,这就是凭证。
写好之后交给林毅过目,林毅看过点了点头,把这东西揣身上了。这下心放肚子里了,这一趟土默特之行,总算没白来,大功告成。
然后巴善又写了一封信,这是写给他的女婿阿郎的,写好之后也用上印戳连同令箭,一并交给了阿木尔。阿木尔接过来,表示明天就动身。
林毅道:“行动的时候,8000土默特勇士,左臂都要缠上白布,以免误伤。”
“将军想得周到。”阿木尔赞许道,又有不无担忧的看了巴善一眼,两个人相互点了点头,“林将军,还有一事,阿木尔临行之前放心不下。”
“大人不妨请讲当面。”
阿木尔就把土默特左翼和右翼近日起冲突一事,从头到尾如实讲了一遍。
“他们左翼也太欺负人了吧”林毅听完愤然道。
阿木尔道:“我们右翼以大局为重,忍辱负重,可是他们得寸进尺咄咄逼人,将军文治武功名扬在外,请将军,指点迷津,我们是否与左翼兵戎相见,还是屈尊俯就”
林毅思忖道:“你们土默特左翼和右翼同源同宗,毕竟不同于建州满人。另外在破豪格解瓮牛特城之围之前,不宜和他们爆发大规模的冲突。明天他们不要来吗,在下不妨先以商人的身份会会他,先做一调停如何”
“林将军打算如何调停”
“宜和不宜战,花些银子,多说好话。”
“将军有所不知,左翼都统乌兰托,仗着他们户大人多官职又高人一等,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简直是骄横之极,更有他的小儿子达摩罕武艺了得,13岁就开始成名,别看今年才十五岁,但是膂力过人,一马三武器,打遍整个土墨特没有对手,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左翼佐领,也不知道这次出征瓮牛特他怎么没去,这父子俩的鼻孔简直都扬到天上了,如果不按他们的要求办,恐怕这事有点难。”
“那我们只好来个先礼后兵了,这件事包在下身上。”
林毅淡然一笑,暗道难不成这个达摩罕比鳌拜,多尔衮,豪格还厉害不成老子倒是要见识见识。
巴善和阿木尔齐声道:“早就闻知将军神武,那就有劳将军斡旋了。”
林毅道:“大人不必客套,林某虽然不才,专爱管不平之事,何况土墨特与大明已是盟友,在下更是义不容辞。”
然后巴善吩咐人,把10000两白银
第149章 大战达摩罕
“一大早,这是谁呀不睡觉在这里吵吵闹闹,真是不讲究。”林毅说着,还故意打了个哈欠,就过来了。
林毅一身阔公子的打扮,穿稠裹缎,头上高挽发髻,一袭白衫,手里拿着风流折扇,身后跟着小颖和哲哲几个美女,以及张华二虎等一帮跟班,给人一种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纨绔公子的形象。
乌兰托一看,林毅他们有些面生,“尔等何人”
巴善赶紧道:“都统大人,下官来介绍一下,这是来自大明的晋商王家的王恪公子。”巴善说着,有煞有介事地对林毅介绍乌兰托:“王公子,这位就是土默特左翼的都统大人乌兰克。”
“哦,都统大人,失敬失敬。”林毅对乌兰克抱了抱拳,瞄了那么乌兰克两眼。
林毅眼睛不揉沙子,这个乌兰克倒也罢了,他身后边站着个小子,满身的金属甲衣,也是顶戴花翎,林毅就发现他生的细腰乍背,肩宽背厚,脑袋不大,一脸的稚气,嘴撇着,透着高傲不可一世。
坐下一匹大白马,身后背着一张大弓,斜插箭袋,箭袋里插满了狼牙箭。另一侧跨着蒙古弯刀,大白马的鸟翅环得胜钩上挂着一杆马槊。
此时林毅就想起了巴善和阿木尔的话,不用问,这小子肯定就是那个一马三武器的土墨特勇士达摩罕。
在这两个清朝官员装束的蒙古鞑子后面,跟着一只人马,跟土默特右翼的人衣着装束差不多,这应该是土墨特色左翼的人马。
在林毅打量他们的时候,乌兰托和这个年轻的达摩罕,也没有闲着,他们的眼睛也落到了林毅等人身上。
三天前他们来的时候,还没有林毅这些人,今天突然冒出了这么多商人,令他们感到意外。
尤其是山西的晋商,他们当然知道晋升的特殊地位,是大清早保护的皇家商人。
因此乌兰托也抱拳还了个礼,“哦,原来是王公子,久仰大名。”其实这个乌兰托根本就没听说过晋商中有个什么王恪公子,只知道大明晋地的商人最有势力的有八大家,范家王家在八大家中实力都是比较雄厚的。
林毅一看自己的名望也打出来了,赶紧找找当王公子的爽感,把头一扬胸一挺对乌兰克道:“都统大人好雅兴啊,什么事啊,值得都统大人亲自上门兴师问罪”
乌兰克道:“啊也没什么,最近我们左翼和右翼发生点不睦,我们伤了十几个人,本都作为一翼之最高长官,要不来讨个说法,恐怕苦主也是不会答应的。”
林毅一看乌兰克把话说到了正题上,他就接着往下说:“哦,原来是为这点儿事。本公子可是也听说了,事实经过真相都在那摆着呢,多少双眼睛都看着呢,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谁是谁非,一目了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本公子呢,有个毛病就爱管个闲事,这事既然遇上了,本公子就不能不管。这样吧,过去的事呢,都不再提了,不管谁是谁非,都揭过去这一篇。既然双方都有伤,右翼这边还死了十几个人,都统大人那边只伤了几个人,没有死人,这件事情就此打住,看在在下的面子上,你们两家每人给五百两银子,回去该治伤治伤,该安葬安葬,这1000两银子由在下来出,这件事就此了断,给本宫个面子如何”
“既然王公子开了金口,500两银子我们不要了,但这个面子不能不给,本官别无异议。”巴善当然点头赞同。
乌兰克心里说,你们这是串通好的吧让大明晋商上来调停此事,要不然怎么这么巧呢这个王公这作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那就只能这一个解释,这个王公子肯定是受了他们的贿赂,站在右翼的立场,拉偏架来了,我们能吃这亏吗
但是山西的晋商可是皇太极他们眼前的红人儿,得罪了他……
乌兰克这么一犹豫就没有表态。但是身后的儿子不干了,就是那个15岁就任左领的达摩罕。
这个家伙憋嘴撇的像瓢子一样,就说话了:“姓王的公子,你算干什么的一个商人,有什么资格管起我们两家的事来了,这是你管的事儿吗你管得了吗给你个面子,你的面子值多少钱呢”
这话说的挑衅味十足,完全没把林毅摆在眼里,小颖,哲哲,张华,二虎等人都有些受不了,这个家伙太狂妄了!
&nb
第150章 比武(一)
在冷兵器时代,矛是最基本的武器之一,它的形态有三种,矛,枪,槊。或者说枪和槊都是用矛发展演变过来的,因此这三种武器外形上相像,基本功能相似。
但是它们还是有区别的,最初的是矛,基本功能就是刺,前面有木头的后来大都是金属制造的尖状,后面连着一个杆儿,也有木头和金属之分。分为步下用的和马上用的两种,长度从四米到四丈不等。
但是矛的功能太单一,于是就有了枪。长度大概在一丈左右,但重量有所增加,外形也有了变化,功能也增多了,不再是单一的刺,枪锋能开四个刃,枪锋下面有红樱,能够阻挡鲜血顺着枪杆往下流。
枪的红缨下面还有枪挡,防止枪杆也穿到敌人的体内,而影响了战力的持续发挥。另外枪头上还可以加上钩状物叫钩镰枪什么的,功能就更多了。
但是枪的功能仍然有限,于是便有了槊。也分步下用和马上用,马上用的槊就叫马槊。与枪矛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槊锋长度明显增加,一般都在2尺左右,而且槊锋至少有六个刃甚至八个刃,这种设计对穿透金属甲衣非常有效。
第二个方面就是重量的变化,槊头配重,后面还有长杆相连,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重量,一般使用大槊的人,都是力气比较猛的战将。
历史上,尉迟恭,秦琼,程知节就是程咬金,李存孝,等等,都是擅长是马槊的高手。
今天这个达摩罕用的就是这种马槊,一丈多长,从头到尾纯金属制作,一点都不掺假,他这把槊的槊锋长达80厘米,开了八道刃,锋利雪亮,看着瘆人。
整杆大槊的重量超过五十斤,达摩罕也真有把子力气,50多斤重的东西拿在他手里,像擀面杖一样轻松,现在他用力刺出,加上战马的冲击力,因此这迎面一刺,其力度可想而知。
林毅的青龙偃月大刀有60多斤,也是想试试,这个小子的力气,因此没有躲闪,两臂用力往上架挡。
两件兵器在空中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声。
两尺多长的槊锋,锃明刷亮,从林毅的头顶上空唰啦一下就刺了过去。
两匹马错镫。
林毅觉得两手发麻,这家伙果然有些力气。
达摩罕的大槊被荡开之后,他的战马就冲过去了,瞬间达摩罕就觉得两臂酸麻,槊杆骤然升温,差点把手中的大槊给扔了。
现场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们两人两骑,那么多人鸦雀无声,屏气凝神,这才叫全神贯注。
无论是土默特左翼的人,还是右翼的人,从普通的部民,到最高的长官,当然都盼望着自己的人能够赢了这一场。
因为都知道这一场的胜负对他们双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嗬,这个小白脸儿这么大劲儿,真是小瞧他了!
达摩罕当然不服,血气方刚的他像个楞头青,一圈战马,二次向林毅冲了过来,这次更是攒足了力气。
此时的林毅也调转了马头,对冲过来,枣红马,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眨眼就到了达摩罕的眼前。
这次达摩罕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一咬牙把掌中的大槊一拧,这杆大槊,槊锋旋转着,对着林毅的胸膛分心便刺,一点寒光带着疾风,就到了。
经过刚才那一合,林毅对他的力气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因此这一次又是没躲没闪,但是不再是架挡,而是玩了一招险的。
林毅双手攥紧刀杆,一看槊锋到了,猛然把大刀往身前一立,宽宽的刀头,雪亮的刀身,像一块铁板一样,便护住林毅前胸,这一招叫做怀中抱琵琶。
这是很冒险的一招,一般的战将战场不敢这样用,因为对马冲锋,两件金属锋刃撞到一起,惯性非常大,万一避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拿眼前林毅这一招来说,尤为冒险,因为那么长的朔锋,那么凶猛的捅了过来,刀身锃明瓦亮,如果这一滑,林毅就得被一槊给穿透。艺高人胆大,也只有林毅敢这么玩儿。
说是迟那时快,大槊和青龙偃月刀再次撞到了一块。
两个人都有猛力,两匹马对冲,二人手中的家伙二次碰到了一块。雪亮的二尺多长的槊锋正刺到青龙偃月刀的刀身上。
林毅这口大刀,刀头像小门扇一样,最宽处有一尺宽,整个刀头长达三尺。因此刀身上,面积还是很大的。
但是刀身雪亮,非常光滑,而且这个口刀从头至尾由内到外,不但是实心的,而且,是纯金属制作,没有
第151章 比武(二)
在飞驰的战马上能够一发三箭,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因为这三支箭不是射出去就完了,而且必须做到四个字快,稳,准,狠,任何一个字做不到就等于白射。
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射箭的机会不多,这先得把握一个距离,这就要看眼力头,目标过远过近都不成,而且目标大都是移动的靶子,没有人会站着不动,等着你瞄准射翻,除了放冷箭之外。因此射箭的最佳时机稍纵即逝,如果不够快就抓不住这个机会,如果不够稳,慌里慌张的,忙中必然出错,准和狠就不用说了,射的不准,还不如不射。狠就一箭将对方射翻,射于马下,不说射死吧,也得让他失去战力,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今天达摩罕这四个字都做到了,他之所以一发三箭是因为,经过前两个回合,他觉得自己完全低估了林毅,射出支一箭根本没有把握。
现在,他的大槊已经没了,一马三武器现在就剩下个弓箭和蒙古弯刀了。
蒙古弯刀是个轻武器,跟汉人的单刀差不多,就那么二三尺长,那是应急的保命防身之物,战场上拼杀一般不用它,全靠大槊和弓箭。也就是说,现在他只剩下弓箭了,如果弓箭再失利,他就等于败了。
现在的他已经明显处于下风了,这一点,不用别人说,他自己都感觉到了。
因此为了增加成功率,为的做的更有把握,他就来了个一发三箭,打算用弓箭把搬回局面。
达摩罕在弓箭上下过苦功,骑马射箭是他们的基本功,游牧民族男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骑马射箭,从温顺的马背上开始,从小弓开始,稍微大一点后换烈马,换硬弓,现在也有十年的功夫了。
一发三箭是他的绝招,百发百中,从来没有失过手。而且他的弓也好,现在他用的这张弓,是金属制作,不是一般的木弓,没有一把子力气,根本拉不开,属于那种两石以上的强弓。
射程自然也远,在飞驰的战马上,他能射中百步开外的目标,一发三箭,箭箭不落靶。在每年的部落比武中,无人能出其右者。不管他飞马武槊,还是骑马射箭,没有人能是他的对手,在土默特部落,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一二十万人当中脱颖而出,这两年他成了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否则仅有15岁不可能被皇太极加封为部落佐领,指望他爹是都统开后门,而这一点也做不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