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这顿酒宴喝的真是一波三折,林毅做梦没想到这么顺气,这恐怕是有生以来最顺心的一次酒宴了,既风光无限,又顺气顺心,刘泽清正好相反,勉强撑到酒宴结束。
刘泽清垂头丧气,回到他卫队近前,一千多名卫队还不知道营帐中发生了什么,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按刘泽清和李化鲸运筹的,等那边打起来,如果林毅被擒或遭到毒手那他们这一千多卫队不会动,但是如果林毅侥幸从营帐逃出来,他们就会乱枪齐射,把林毅打成筛子。
可是营帐中一直没有动静,他们也不敢擅自过去,好容易等到他们的
第201章 加官平贼将军
林毅这次离开密云的时候只有8000人马,现在经过这几个月的剿匪,除去战争的伤亡减员,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翻了一番还多。
而且兵部尚书、内阁首辅杨嗣昌已经答应了他们这个编制,新增加这么多人的粮饷问题就解决了,不管朝廷国库再空虚,崇祯皇帝再作难,增加兵力、增加粮饷剿贼,都是必须的,省得他们再去招兵买马了,定会全力支持的,这方面杨嗣昌表了态,基本上就等于崇祯皇帝表了态。
不需要林毅再私自为他们筹粮筹饷了。
一下子私自增加这么多兵马,若非是剿贼已迫在眉睫,这就是对朝廷有二心的罪证,如果被那些言官御史再奏上一本,别说朝廷增拨粮饷了,非被治个反叛罪不可。
现在林毅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可以说对他来说,朝野环境一片大好,可以甩开膀子,大胆的大刀阔斧的干一番了。
林毅对这22000人马重新进行了整编,打乱原来的序列,卫队营和女营不变,剩下的人马编成了六个营,也就是说一共八个营。
一到六营平均下来一个营就是3500人左右。一营为火枪营,由东胜负责统领,共3600人,全部是清一色的火铳。
仍然把二营定为炮营,共3400人,由王琪负责统领,这次拉出来的红衣大炮加上几门虎蹲炮,火炮超过80门,另外密云老家那边还有20多门红衣大炮库存着,林毅现在共有红衣大炮超过100门。
三营为标营,有甘宝统领,人数也增加到3500人,而且清一色的都是骑兵,标营仍然有弓箭手,有火枪手,盾牌手,且配备的都是双武器,他们的班底主要还是原来的关宁铁骑和天雄军的组合。
所以把他们定为标营,因为这是林毅的王牌营,相对来说兵种齐全,战斗力最强。
剩下的四营五营,都是3000人马,四营统领姜兴元,五营统领杨方,六营统领王建,六营仍然是掌管粮草和给养,总兵力4000人。
这是最大的一个营,因为它要供给这22000人马的粮草,弹药等后勤补给。
经过这次整编之后,在明末的总兵当中,不管论兵员的数量,还是论综合战斗力,林毅的这支队伍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还不敢说首屈一指,因为林毅知道,祖大寿,吴三桂、左良玉、贺人龙、黄得功、曹变蛟等,这些总兵的实力都很强大,不管是论兵轮的数量,还是论战斗力,都是威名赫赫的。
看到别的营人马都增加了,唯独女营还是他们这几十个人,小颖和哲哲来找林毅提意见了,要求征收女兵,增加编制。
林毅笑着安慰他们道:“嫌自己官儿小兵少了是吧,放心,以后有机会给你们增加女营编制的。”
“说话可得算话,我们女营也要增加到3000人,我们也要打仗,绝对不会输给男营。”
“行行行。”……
一下队伍扩大这么多,首先得保持稳定。这当然得靠军纪,增加了1万多人都是流贼出身,光整顿纪律就废了半个月。不论是谁,军法面前人人平等。就这一条铁的规定,谁都没有怨言。
作为林毅的副将,祖克勇主抓全军的纪律和训练,王建负责后勤,林毅主持全面工作。
经过一个月的整训,这些流贼身上的匪气全部清除,1万多名流贼全部融入了林毅的正规军。
接下来开始练兵,各营自行选址,就在白水河北岸,2万多人把全员进行操练。
包括林毅自己在内,他每天必然练习武艺两个小时以上。
杨嗣昌带着三位总兵,当然不能待在原地,因为跟罗汝才在白水河的战斗,三位总兵没有参战,因此也没有必要留下来整训人马。
杨嗣昌督促他们到兴安围剿张献忠。
几个月之后,也就是到了1640年的五月份,消息传来,张献忠在枸平关和兴安连吃败仗,逃入四川境内,三边总督郑崇俭和陕西巡抚丁启睿带着左良玉和贺人龙,联合四川的人马继续追击围剿张献忠。
杨阁部带着南京总兵朱大典和保定总兵虎大卫,进入河南的南阳一带围剿李自成的人马。
山东总兵刘泽清,因为山东大饥,有流民造反,杨嗣昌让他带着部众回山东镇压民变去了。
林毅知道风云激荡的年代就要来了。李自成,张献忠,还有辽东的皇太
第202章 移师河南
把御酒御肉卸下来,林毅传令犒赏三军,大肆祝贺。并告诉伙房,无论是军官还是兵卒,不论职务高低,人人有份,人人平等。
将士们个个兴高采烈,要知道能有酒有肉大吃大喝一顿,对于明末的军将来说很奢侈很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在这援剿的征途上,能吃喝上朝廷送来的酒肉,不只是难得,这份荣耀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的一辈子都难遇到一次。
因此,两万多兵将划拳行令,热闹非凡,像过节一样。他们在吃喝尽兴的时候,无不感念皇恩浩荡,当然更多的感念他林大人的恩德,特别是那些流贼改编过来的俘虏们,庆幸他们选对了路子,跟对了人,否则,别说在这里无限风光地大吃大喝,脑袋早就搬家了,甚至祖坟都被刨了。
他们之所以有今天,当然是拜林大人所赐,今后一定得唯林大人马首是瞻。在内心里,他们把林毅甚至当成了重生的父母,再造的爹娘。
林毅打开飞鱼服,小颖和哲哲帮他穿上收拾好了以后,再看林毅嫣然成了朝中的二品大员,与鲜衣怒马的大将相比,完全换了一种风格,人是衣服马是鞍,这一身打扮大红大紫,又好像是新郎官一样,看得小颖和哲哲都有些发呆,这个锦衣玉面、风流倜傥的漂亮公子,是自己朝夕相处林大哥吗他们简直有些认不出来了。
几天之后,军令到了,兵部主事李文海带着几个亲随,带来了杨嗣昌的军令,命令林毅立即移师南阳,与南京兵和保定兵围剿悍匪李自成。
林毅知道最强劲儿的对手终于来了!
如果说明末的历史是一部武林争霸大戏,那么李自成无疑就最有望夺得盟主之位的种子选手之一。而且现在他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闭关修炼,已经重出江湖了。林毅要和这样的对手对阵了,不得不谨慎。
林毅接令之后,把李文海让进营中,先茶后酒,二人交谈了一凡,从这位兵部主事李文海口中,林毅得到这位传奇的农民军领袖最近的不少消息,大致跟历史记载的相符。
一年前,李自成中了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奸计,潼关南原一战遭遇了大明最能打的将军之一曹变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仅连他自己算上仅剩下十八骑,闯出重围逃进商洛山中,苟延残喘。
当时包括洪承畴在内,认为李自成已经全军覆没了,但是手下将士漫山遍野的尸骨中查找,进行辨认核对,始终没发现李自成的尸体。洪承畴就觉得这条大鱼有可能漏网,但是在对朝廷的奏折中,还是大肆渲染他们剿灭李自成的功勋,在他们看来,李自成不死即残,想梅开二度,死灰复燃根本不可能了。
但狼走遍天下是要吃肉的,狗走遍天下终究得吃屎。
李自成等十八骑很快找到了老营一部分将士,李自成的老营就相当于林毅的标营,是他的队伍中战斗力最强的,为首的就是郝摇旗。这是李自成手下的著名悍将,此人原是高迎祥的部下,当初原本是个军中的旗手,具体叫什么后来都不知道,只知道他的外号叫郝摇旗。为什么得这样的外号,就是因为他太骁勇了,每逢和官军大战时他带头冲锋,摇动大旗呐喊杀敌,然后就打了胜仗,因大伙送给他一个美称,叫郝摇旗,真名日久天久背人遗忘了。高闯王(高迎祥)阵亡后,李自成接过大旗号称李闯王,郝摇旗投到李自成的麾下后,都不知道真名叫什么,只叫他郝摇旗。
这次郝摇旗带着几百人马也突围出来了,在商洛山中与李自成合兵一处,在山中暂时隐居下来,后来又联络到了女营,女营主将就是高桂英。
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如果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女人,高桂英无疑就李自成背后这样的女人。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李自成的女人。要说起李自成的女人个个都很传奇,真正称得上他夫人的只有三个,其他的露水夫妻红颜知己无法计数。
李自成的第一个女人是韩金儿,但是韩金儿的第一男人却不是李自成。韩金儿是有名的大美女,十四岁时就艳名远播,风流无比。李自成在家乡驿卒时就娶了她,但却驾驶不了这个女人,乘着李自成不在家,韩金儿为李自成戴了第一顶绿帽子,而且戴得结结实实,李自成一怒之下杀了她。
造反当贼之后,李自成又遇到了第二个女人,就是邢氏,邢氏可不是弱女子,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有一身好武艺,两个人都没意见后就钻一了个被窝里了。嫁给李自成之后,邢氏是理财好手,在军管后勤,却遇到了高大帅气高杰,就是后来的南明江北四镇之一的兴平伯,这是李自成的铁哥儿,也是他的先锋官,两个人一见钟情,先私通后私奔,就这样邢氏给李自成戴上了第二顶绿帽子,比第一顶戴得还实在,去都去不掉。
在与官军的战斗中,李自成受伤被捕入狱,结识
第203章 杨嗣昌兵败
李自成技高一筹,从从商洛山中杀出的他,知道很快会有大批的官军来围剿,相对来说兵力相当薄弱的他就选择了到河南发展。
在山中蛰居这一年多,李自成一天都没闲着,除了操练人马之外,他就盘算天下大事,看准了河南这块宝地。
出了商洛山,据他得到的消息是,张献忠,马回回,罗汝才,都在湖广和山陕一带,他欲入河南,却改道湖北,选中了兵力最为空虚的郧州、均州,然后再折道向北,就进入了河南的南阳地。
实践证明,李自成这一招真高,他判断的非常准确。张献忠在谷城起义,杀官夺府,然后北上。罗汝才在均州郧州也是杀官夺府,抢劫一空之后也拍屁股走了。
官军在后面追剿他们去了,郧州和均州空虚,因此李自成的人马几乎没怎么遇到抵抗,中间遇到了几伙官军,一触即溃,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因此他的这几千人马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南阳地界。
明末时的南阳,是一个大府城,仅次于省城。因为南阳是唐王的封地。这个唐王可不是明朝末年的唐王朱聿键,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23个儿子朱柽,被封为了唐王,封地就在南阳。
永乐年间又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南阳城内皇亲贵胄,车水马龙,商业随之活跃,山、陕、江、浙、川、鄂客商纷到沓来,各种商务会馆、公馆在各地兴起,粮食、棉花、生丝、烟草、绸缎、油料、皮毛、木材、药材、铜器、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并行销全国各地。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也就是说这是个繁华的大城市。只是崇祯皇帝登基这几年,由于天灾**内忧外患,这里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了萧条的局面,饥民遍地。但是相对来说,南阳城还是比较富有的,他们积存的多少年的家底,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
李自成了解到这些以后,准备取下南阳。占据城市,不能露宿荒野。只有占据城市了,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改善他们的生活,进一步壮大势力。
但是要进攻南阳,他们必须得先攻占新野、内乡和淅川这三个地方,这是南阳南部的三个县,三地都有驻军,虽然不多,但却呈三角形扼守南阳的门户。
李自成用探马一摸这三个小县城驻军都不多,而且吃空饷现象严重,军纪废弛,兵不修边,每个县城大约只剩下三五百人,南阳城内的驻军也只有两千多人。
摸清了这些之后,李自成立即派出大将李过带兵攻打新野。同时让大将刘芳亮和袁宗第攻打内乡和淅川,让三地的守军相互难顾。
李自成则率领剩下的人马,紧盯南阳城的兵马,如果南阳城出援兵支援任何一个地方,就趁机攻取南阳。
南阳城的兵马果然不敢轻举妄动。新野,淅川和内乡三个县都是三五百守军,内部**,疏于防守,又没有什么坚城,一听说李自成的人来了,很多兵将吓得不战而逃。
李过号称一只虎,带着1000人马,一个冲锋就攻占了新野小县,刘芳亮也轻易拿下了内乡,袁宗弟更省事,兵马一到,淅川县守军直接投降。
拿下这三座县城简直是易如反掌。李自成非常高兴,传令严肃军纪,对这三个地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收拢民心。
正在他要整顿兵马进攻南阳的时候,坏消息接连传来。
一是白水河一战,罗汝才号称10万大军全军覆没,罗汝才也被林毅抓了俘虏。
这一下引起了李自成全军上下的震动。因为现在幸存的这几股流贼当中,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马回回,革左五营等等,实力最弱的就是李自成了,只有四千人马。罗汝才的实力不次于张献忠,这是他多年的老战友了,跟官军打交道多年,他们相互配合,相互支援,遥相呼应,有时候是并肩作战,转战好几个省都没有出问题,如今刚刚重举义旗,一下子就被官军给剿灭了。唇亡齿寒,兔死狗烹。
李自成未出商洛之前,曾经暗中跟张献忠和罗汝才老回回会晤过,未举大旗之前就已经几分天下。他们料到介时大批的官军必然来围剿,各自的路线都基本上已经定好了,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在湖广陕西一带活动,李自成这看中了河南和山西这两,这样他们可以遥相呼应,牵扯官军的兵力,让官军顾此失彼。
但是根本没有想到罗汝才这么快就完蛋了,这对他们这几支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而且林毅剿灭罗汝才的战场白水河,离李自成他们很近,只有几百里地。
这些怎能不引起李自成等人的震撼。一时间林毅这个名字就在李自成的兵将中传开了。以前他们只知道官军中,能打的就是曹文诏、曹变蛟、贺人龙、左光先、左良玉等人,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林毅这个名字。
现在他们不得不把这个名字记在心中了,议论纷纷。
因为这些流贼常年累月隐遁于山中,消息比较闭塞,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密云总兵林毅是何许人也,李自成赶紧派人四处打听。
这时第二个坏消息传来,
第204章 血战老虎口
李自成听了,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沉吟不语。
对于郝摇旗的战斗力,他丝毫不怀疑。他李自成没有出名的时候,郝摇旗就已经成名了,当时在高闯王的部下,当时的李自成还是个年轻的小小的闯将,郝摇旗屡立战功,特别是高迎祥死了以后跟着他,杀死了多少官军
两年前在安徽凤阳,郝摇旗大战贺人龙的情景,李自成清楚的记得。贺人龙人称贺疯子,打起仗来不要命,郝摇旗负责断后。那一仗打得相当惨烈,贺人龙和郝摇旗,两个人身上都多处受伤,手下的兵将死伤大半,但是他们仍然拼死搏杀,为李自成他们安全撤退赢得了时间。
就拿眼前来说,自己手下这些战将,论武艺郝摇旗算不上头把,他甚至连第五都排不到,要论勇猛凶悍,郝摇旗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