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末去当兵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

    现在他已经估计出来了,看对方的阵势至少得有3000人吧,而他们只有500人,面对六倍的敌人,这当然是一场硬仗。必须得出其不意,猛杀猛冲,才能把眼前这支队伍杀散,然后他们才有的机会。

    此时李定国他们就像一头野兽,盯着越来越近的猎物一样,猎物好像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还有一百来米了,李定国他们的心绷得更紧了,对方好像还没认出,他们,还在继续往前走,双方的距离快速缩短。

    还有50米左右,这可是个绝对危险的距离,因为对方的鼻子,眼睛,眉毛,等等都看得清楚了,马上就得露馅。

    “对面什么人”此时王琦终于喊了一声。

    其实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表面上不动声色,包括他手下的几千人,其实也早都做到了心中有数,此时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在装象。

    李定国一看终于暴露了,按说他们早就应该看出破绽了呀,这么近的距离了,肯定他们疏忽大意了。

    这也难怪,光天化日之下,谁会想到他们会来这一招呢!

    自以为得计的李定国也早就不耐烦了,既然暴露了,那就开始吧,一场血战,你死我活。

    “要你们命的人,弟兄们给我杀!”

    李定国一声大喊,双腿一夹战马,手中的大戟一抖,坐下战马突然间就冲了出去,像腾云驾雾一般,手中的方天画戟,在空中乱颤。

    手下的500人马也跟着呐喊冲锋,各舞刀枪,潮水一般向眼前的官军冲杀过去。

    “他们不是自己人!我们上当了!”有官军拼命的大喊,接着这支官军四散奔逃,然后就乱成了一团糟。

    “不要跑!给我挡住,不许后退!”王琦拉出腰刀,假意急的大喊,然后根本就没有人听他。

    这时候李定国就杀到了他的眼前,王琦抡刀便砍,李定国扬戟一架,王琦的刀就飞了。

    王琦不得不跟着这些人跑路了。

    李定国他们催马摇戟,带着500骑兵在后面追杀,王琦的人马简直就是一触即溃,几千人马没怎么战斗,哗的一下就跑了,大炮弹药,车子牲口,还有粮草装备什么的,扔下来都不管了,如鸟兽散。

    这完全是李定国没有想到的,官军受到突然的袭击,他们混乱是必然的。但是王琦他们一触即溃,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原来以为这么多的官军,他们肯定是不甘心上当和失败,必须得狠力冲杀一阵,才




第257章 本将军有的是信心
    李定国回头去看,惊得他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因为他看到了身后城墙的高处站着一个人,也就是对他发笑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崇祯皇上亲口加封的当朝太子太师、平贼大将军、密云总兵林毅。

    而在林毅的身边左右,全都是他李定国的人马,他们和睦相处,但是剑拔弩张的全都对准了他李定国及其500人马。

    他觉得眼前出现了幻觉,是不是因为自己行军太过紧张,劳累过度,加上晚上没休息好导致的。

    他赶紧揉揉眼睛,仔细观看,这次看清楚了,果然是林毅带着一群他李定国的兵将,正在冲他哈哈大笑。

    现在发笑的不只是林毅一个人了,林毅身边的郝摇旗,祖克勇,张华也全都指着李定国和他手下的500兵将哈哈大笑。

    这种笑一点也不勉强和做作,他们笑得非常开心,好像见到了这世界上最可笑的事儿一样。

    特别是郝摇旗和祖克勇,笑相下作,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前仰后合,拍屁股打胯,都快直不起腰来了。估计他们俩从来都没有今天这么开心过。

    他们在笑他们的大将军真会使唤人,他们也在笑,李定国真是个傻帽,无形之中被他们的大将军操纵着,这一回合被耍得像傻逼一样,还茫然不知情。

    想想这也的确有点可笑。

    瞬间,李定国的脑子像电脑死机一样,立马转不开圈了,惊得他再回头观看,除了他的500兵将和这些大炮弹药车子之外,大街小巷也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都是官兵,向他们包围过来,再看刚才接他进城的兵将,也全都变了脸,拔刀相向怒目而视。

    他和他的500人马,被围在了北城门附近的当街上。

    此时惊的发傻的不是李定国一个人,当然也包括他手下的500兵将,这些人跟李定国的反应差不多,面面相觑之后,一顿的慌乱,不知所措。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个碴儿……”

    包括李定国在内,脸上全都是这样的表情。

    上当没什么了不起,他们这些当兵当将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啊,胜败乃兵家之常事。

    现在李定国和这500兵将都知道上当,可问题的关键是上当了,还不知道怎么上的当,这才是上当的最高境界。

    好可怜的李定国真的是蒙圈了。上当了还不知道怎么上的当,这是上当高手,当然也是上当的悲哀。

    这时林毅说话了,他一开腔,周围的一切都沉默了,千军万马顿时鸦雀无声。

    林毅乐呵呵道:“李定国谢谢了啊!想不到吧,虽然本将军等的时间有点长,但是你们总算把这些大炮弹药全都如数送到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本将军略备薄酒,一起喝两杯怎么样”

    “你……”李定国的脸现在都绿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俊白的脸涨成了紫茄子。

    “你什么呀你你技高一筹,化成我的人,劫了我的大炮。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化妆成你的人,取了你的襄阳城,这一回合咱们俩也算扯平了,计策也算是半斤对八两吧,不过我这个人呢,重情尚义,也比较现实,为了不失礼数,略备薄酒,表示感谢,怎么样,够一句吧,哈哈哈哈……”林毅说着又朗声大笑起来。

    李定国现在全然明白了,话说到这个份上再不明白那就对不起他李定国这颗脑袋了,连他手下面的五百兵将都听明白了。

    怪不得他们这支队伍离炮营那么近的,对方还没有反应,根本不是没有认出来他们,而完全是在装相。

    难怪他们这500人猛然发起冲锋,炮营几千人马一触即溃,如鸟兽散,不是因为他们是炮营疏于训练,没有战斗力,都是怕死鬼,也完全是在装相。

    难怪他们这一次这么容易成功,轻而易举就得了这么多门大炮和弹药,这全是林毅的计策使然!

    好可怜,自己当时还在得意忘形!

    可是自己这一招天衣无缝,怎么就被林毅他们识破了,来了个将计就计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李定国更想不通了。

    这时林毅收敛了笑容,一脸正色道:“玩笑归玩笑,李定国,投降吧,摆在尔等面前的只有这一条路,还要让本将



第258章 再做一笔买卖
    锏也是冷兵器中的一种,相对来说它属于短兵器,跟铁鞭类似。

    李定国的锏连把手长有四尺二寸,其实就是一根带把手的铁棍,与铁棍不同之处,棍是圆的,这是四棱的,前端有尖儿,无刃。

    这种兵器一般是成对使用,选用双锏做武器的战将一般都是猛将,双锏并用,威力巨大。例如隋唐时期的秦琼。

    而李定国的锏不同是单只锏,他一般情况下也不单独使用,主要是配合大戟使用。

    他这只锏重量超过20斤,轮起来至少是200斤的力气,盔甲根本避挡不住。如果砸到林毅的身上,肯定是筋断骨折,砸到脑袋上,头盔砸瘪绝对是脑浆迸裂。

    李定国的戟里加锏屡试屡爽,这是他的绝招,遇到难缠的对手,他就用这一招,这几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有名的官军大将被他一锏拍死。现在这一招,他又给林毅用上了。

    但是所不同的是,现在他用的不是时机,或者说他用的方法不对。平时他用这一招的时候,都是用大戟压住别人的兵器,然后再下手,别人的兵器被大几戟压着,来不及避挡,所以这一招百发百中。

    但是现在是林毅的大刀压着他的大戟,而不是他的大戟压着林毅的大刀,因此他这一见拍下来能不能成功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这一点李定国当然清楚,这是被迫无奈使出了这一招,因为大戟被林毅压制着,身后的弓箭又用不上,只剩下他唯一的可用武器四棱银装锏了。

    林毅对李定国观察的很细致,又跟他交过手,早就注意到他身上背的武器了,跟林毅差不多,也是一马三武器,方天戟,银装锏,弓箭。林毅的一马三武器是青龙偃月刀,腰刀,弓箭。

    也就是说林毅有所防备,一看大锏砸下来了,他可以抽腰中的单刀来格挡,凭林毅的身手绝对来得及,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单刀的分量太轻,害怕被砸坏了。

    而是赶紧把压大戟的刀松开,大刀横着往上一举。

    四楞银装锏正砸到青龙偃月刀的刀杆上。

    咔嚓一声,火星四溅,震耳欲聋。李定国的大戟60多斤重,砸到林毅的120斤大刀上,脱手就飞了。何况一把20斤重的锏

    还是那句话,两个人的力量相差太过悬殊。

    震得李定国胳膊差点脱臼,手指一松,这把银装锏呼的一下就飞上了高空。

    李定国就感到虎口撕裂一般的疼痛,温热的液体流了出来,他知道自己这只手的虎口被震裂了。

    但是他已经豁出去了,忍着手上的疼痛,重新抄起大戟,就要跟林毅拼命。

    但是这次李定国的大戟还没有舞起来,林毅磕飞他的锏以后,唰啦将大刀一顺,没有用刀刃砍他,而是用大刀的刀面拍了他一下。

    啪!

    这一刀正拍到他的后背上,李定国在马上坐不稳当,一下就摔下马来,手中的大戟也撒手了,弹落地面,发出铿锵之声。

    没等李定国挣扎起来,林毅雪亮的大刀就压到了李定国的脖子上。

    “别动!”

    张华带着人冲过来,摁住了他,几个人兵将拿着绳索把李定国捆了个结结实实。

    “把他带下去好生照看,不许难为他,如果你定我少了一根汗毛,惟你们是问!”

    “诺。”林毅的兵将把李定国押走了。

    林毅传令,这200多名俘虏跟原来的俘虏押到一块,然后把这些大炮和弹药,仍然交给王琦的二营。

    王琦笑道:“大将军,我们这一路太轻松了,多谢大将军给我们找了这一帮车夫,不用出钱,他们就把大炮和弹药从几十里外送到了襄阳城。”

    张华道:“你小子把大炮和弹药都丢了,不但没有罪,反而有功,这便宜捡大了,现在得了便宜还卖乖”

    众将都笑了。

    原来王琦带着二营的兵将,早就到了襄阳城了。他们扔了大炮和弹药之后,走小路轻装前进,当然要比李定国他们快的多。

    好可怜的李定国,一路上还害怕王琦他们从后面追过来,重新夺回大炮。他哪里知道,当时王琦这些人才不会追他们,这么好的车夫上哪找去

    把地上的尸体拉出去埋了,受伤的给予治疗,简单的清扫了战场之后。

    那几千兵将,流贼装束全部脱下来,换成大明的军装。他们已经完成了诱惑李定国的任务,很快城头上的李定国的流贼大旗也换成了明军的大旗。

    至此林毅的军队算是全部占领了襄阳城。

    所得的战利品自不必说,李定国的3万大军,被林毅一举吃掉了,这3万大军的粮草器械甲衣牲口等等,当然全都归了林毅。

    林毅命令王建的六营把这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全部登记上帐入库。

    然后小下令把手下的军队全部移居城中,然后在城中一呆,林毅休整兵马为名,开始收编俘虏。

    对林毅来说剿贼是他的本职任务,但是林毅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扩大实力,完成他的资本积累。否则三年以后,崇祯皇帝往煤山那棵歪脖子上树上一挂,就天下大乱了。

    这是他一个总兵官阻挡不了的历史大趋势,他只得能够部分的改变历史,影响历史。早已经被注定的潮流下的历史滚滚车轮,任凭谁也无法改变。现在的大明朝,大厦将倾,一木难支。这些林毅心里非常清楚。

    延续了200多年了大明朝三年后就要灭亡了,到那时满清鞑子大举入侵,汉奸走狗遍地都是,李自成还有张献忠即便成了气候,也抵挡不住满清的滚滚铁流。

    满清鞑子残酷的杀害或者奴役汉人,大明朝的降将甚至掉过头来帮着满清鞑子,残杀和奴役汉人同胞。

    至于交替更迭频繁的南明政权根本指望不上,他们只会争权夺利,明争暗斗,鱼肉百姓,根本不管汉人的江山社稷和老百姓的死活。偶有报国之志的文武,被这些昏君奸臣军阀所掣肘,空有一腔热血,也不得施展。最后死的死亡的亡,



第259章 兵发荆州
    对李定国这样的国民脊梁,林毅当然不忍加害,但也不能就这么轻易把他放了。跟郝摇旗不一样,活捉他一次也不是容易的,除了脑细胞之外,还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这样的人物活捉一次当然不是免费的,必须得跟张献忠谈谈条件。从天府之国出来,又在大明的军事重地襄阳城呆了一段时间,这里是大明粮饷的集散地,加上张献忠的性格,他应该现在是很肥的,至少比李自成要肥,这次得让张献忠出点血。

    林毅活捉李定国的时候,就打定了这样的注意。

    正好现在兵部催了几次,让他加紧围剿张献忠的残部。

    兵部与其说是促战,还不如说是祈求。因为林毅智取襄阳城,又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的消息,已经到了忧劳成疾的杨嗣昌那里,也已经到了崇祯皇帝那里。

    杨嗣昌高兴,崇祯皇帝龙颜大悦。但是这二人的高兴非常有限,因为那些带兵剿贼的文官武将并不都像林毅这样给他抓彩。

    现在的奏折和边报,除了林毅这支军队连战皆捷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令杨嗣昌忧心,崇祯皇帝拍桌子的消息。

    首先是朱大典的南京兵,胡大为的保定兵,又加上袁枢的河南兵,三路兵马枣阳兵败。

    同样是围剿张献忠,同样是打襄阳,离你打一场胜一场,而他们则相反,特别是朱大典和虎大卫,现在成了常败将军,如果杨嗣昌的身体好,如果是崇祯皇帝在现场,非要砍他们的脑袋不可,现在是鞭长莫及。

    紧接着是张献忠的大儿子孙可望先攻下承天府,就是后世的湖北省钟祥市。接着又攻下了荆州。

    张献忠的另一个儿子刘文秀攻下了宜昌。他们占领这些城池之后,大肆杀戮朝廷的官员和土豪劣绅,有的甚至是血腥屠城。

    紧接着荆门,当阳,松滋,秭归等地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这些地方也全都被流贼所占领,宜昌和荆州连成了一片,扼守着长江两岸。
1...8990919293...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