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诸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夜半痴语
前几天老家的从弟曹仁来信,说去岁的收成不好,家中还有些余粮可以撑过去,可是对于普通的百姓却是十分困难了,除去要交的粮食,那些普通百姓所留下的口粮应该是很难能够撑到春耕了。
而且曹仁的信中还提到了那太平道势力愈发膨胀,贫苦百姓受其恩惠,而后从者甚重,几乎十有五六都是太平道信中,一旦那太平道起了异心,绝对会酿成一场泼天大祸。
第一百四十二章 曹孟德的决断
此时的曹孟德还不是以后的曹孟德,还不是日后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下三分的魏公、魏王、大丞相。
这个时候的曹孟德还是一个一心向着汉室,想着如何将大汉帝国发展的更加繁荣昌盛,如何为大汉帝国开疆辟土,有着征西将军梦的普通议郎。
不要说是曹孟德,即便是现在的那位并州刺史董仲颖,天下表率袁本初,面对如今的大汉帝国,还没有任何一人胆敢升起不该有的野心,他们这些人最大的梦想就是位列三公之位。
即便是在苏白的那个历史上,纵然是黄巾之乱以后,那些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的骄兵悍将也没有人有野心。
一直到刘宏驾崩之后,士族与宦官等人刀兵相见,董仲颖引兵入洛之时,董仲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但是纵然那时候他也只是想着成为伊尹霍光之人,不敢自立为子。
由此可见,大汉帝国四百年江山,汉室已经深入人心。
曹孟德虽然见到家中从弟曹仁心中提及太平道势大,有可能引起祸患,但是却也只是有心未来,他也从没想过之后的那场祸乱会波及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心。
如同现在的满朝公卿一般,曹孟德的十年官场起伏,虽然并未做出什么大的功绩来,但是却是让他彻底的认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今的士族和宦官的争斗,已经真正的对于大汉帝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要知道华夏历史上的宦官其实可以分为两个时代,一个是唐朝以前,一个是唐朝以后,虽然看似唐朝以后除了许多大太监,但是这些大太监其实看似威风十足,但是却不过是皇权下的走狗,一旦失宠,顷刻之间便是再无依靠,身败名裂。
但是汉唐时代的那些宦官,一个个虽然是依仗皇权而立,但是却又有着自己的基本盘,是可以真正的封侯当官的,甚至有些权利重大的宦官可以行废立之事,简直是骇人听闻。
世祖光武帝复汉以来,思及前汉外戚权势危重,又有霍光前车之鉴,于是对于外戚防范甚重。但是自和帝时其母窦太后临朝听政,亦使得外戚权势日益增大,其兄窦宪等掌握实权,开始了外戚专政的局面。
渐渐年长的和帝自然不满窦宪等人专权,于是有宦官郑众等趁机羽附,而后一举帮和帝夺回争权,因此封侯升官,宦官实力增大,开始涉及朝政。
后来的殇帝、安帝、少帝、顺帝、冲帝、质帝等数位大汉帝国的皇帝在位时期,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就从未停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双方难分难解,争斗不断。
而后就是汉桓帝即位后,又是外戚与宦官的争斗,宦官帮助桓帝铲除外戚之后,并未将权利交付于桓帝,而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占据高位担任刺史、太守,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搜刮钱财。
桓帝崩,当今皇帝刘宏即位,窦太后临朝,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等谋划诛宦,控制四方军队,准备一步一步清楚宦官。却不想宦官竟然先发制人,劫持太后与皇帝,逼死大将军窦武,再次控制权势。
及至今日,士族与宦官争斗厮杀上百年,双方早已经仇深似海,没有避让的原地,而又因当今皇帝信任宦官,所以士人还处于下风,多次谋划诛宦之事。
几次党锢之祸,不知道让多少忠良之臣丧命,不知道让多少无辜之人受到牵连,不知道多少贤良大才无法出仕做官,只能在家中虚耗时光,流连于山野之间,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望门投止思张检,忍死须臾待杜根。
后世谭嗣同《狱中题壁》视为榜样的张检和杜根,这两人也就是因为东汉近百年士族与宦官争斗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牺牲者。而在这近百年的争斗之中,如同这两人一般的人物,又是哪里能够数的清
但是对于曹孟德来说,却是心中一直有着一块心病,自家虽然也是经传之家,士族出身,但是因为自家祖父却是宦官,还是那种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一时间曹家的定位却是有些模糊。
经传之家,士族出身,曹家自然不可能站在宦官的那一方,但是无论是他,还是父亲曹嵩的升迁之路,都是属于和宦官一党有着不小的联系。
现如今,宦官与士族势同水火,曹家的位置便是十分的尴尬,即便是心想士族,却也难免受到一些猜忌防备,无法真正的进入到核心的圈子。
子不言父过,身为小辈,身受家族蒙荫,有不可能责怪家中长辈的立场不坚定,于是让曹操有些进退维谷,夹在中间,两面不讨好。
“曹孟德啊曹孟德,你到现在还看不清时局,还是舍不得这官位,留恋权势吗”
曹孟德看着窗外,心中自语道。
事到如今,他也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他拖得起,这个大汉帝国拖不起了,因为这些人的争斗,已经给大汉帝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诛宦,必然不能够耽搁了,我曹孟德又何必惜身,他人死得,我曹孟德便死不得
曹孟德是果断之人,心中已经有了决断,自然不会拖沓。
他转身坐下,快速的写下了一封书信,然后将书信装好密封,换来一个家仆。
“你速去将这封信送到城外袁家别院,务必交予到袁本初的手上。”
“诺!”家仆公瑾的接过书信,装与怀中,点头转身就走。
洛阳城外,袁氏别院,天下表率的袁本初正于此地守孝。
一间书房中,身材高大,一表人才的袁本初手中正捧着一封书信翻看,赫然正是早晨曹孟德派人送来的那封书信。
一旁的许攸轻松写意的坐在床榻上,从盘子中捏了一块点心放入嘴中,显得有些浪荡不羁,却也能由此看来二人关系亲密,不分你我。
第一百四十三章 准备、铺垫
许攸虽然一介白身,却是聪慧过人,性格骄傲之人,其人常年处于洛阳,交好与袁绍、曹操等人,士族之中的杰出人物。
等待袁本初放下书信,许攸笑吟吟的开口:“曹孟德意欲何为”
袁绍却不复他那般的轻松,脸上带着些许郑重之色:“曹孟德约我明日会晤,说是有大事相商。”
“大事相商”许攸脸上浮现一丝嘲弄之色,脸上带着些许不满:“他曹孟德有何大事,不是整日里向着上书进谏,等着那位皇帝陛下采纳谏言吗”
许攸言语中充满不屑,就连如今大汉帝国的皇帝刘宏似乎也有些不满,语气中的愤慨之情十分明显。
不过袁绍对于许攸表现出来如此态度倒也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显然对方不是第一次这幅态度了,再说如今的大汉帝国只要是有识之士恐怕没有几个对那个帝国之主不满的。
至于许攸对于曹孟德这个同乡的不满,袁绍倒也是能够理解,毕竟对方不久前刚刚被曹孟德义正言辞的呵斥拒绝,不满倒是正常的表现。
“子远,你说曹孟德是不是意图来阻止那件事情”袁绍想起了最近正在准备的一件大事,出言对着许攸问道。
听袁绍这么一说,许攸吃点心的动作先是一愣,而后瞬间恢复常态,拿起一块点心捏在手中:“不会,他曹孟德不参与倒也罢了,若是想要来阻拦,就有些过分了。更何况其人身份本来就有些尴尬,他若是阻止这件事,那他日后还怎么有颜面在我等之中立足。”
许攸和袁绍所说的事情不是其他的事情,就是那件曹孟德拒绝许攸,引起对方不满的事情。
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联合谋划,意图借皇帝北巡之时,借口防范黑山贼为由发兵,谋废当今陛下,而后推立合肥侯为帝,他试图说服曹孟德一同参加,但是被曹孟德义正言辞的拒绝,随即令许攸心怀不满。
不过对于袁绍的担心,他却也并不在意,曹操虽然可以拒绝自己,但是以对方的为人却是绝对不会告发自己,要是对方真的如此,这以后他曹孟德就别想要在士人之中立足,就会被彻底视为宦官一党,站在他们的对里面去。
“那他又有何事”袁绍心中有些好奇曹孟德到底有什么事情。
许攸满不在乎的挥手:“何必猜测,明日见了对方,自然一切知晓,他曹孟德总不能加害于你吧”
袁绍点头,认可了许攸的想法。
次日,当袁绍与曹操、许攸三人相约于洛阳城郊的时候,苏白也终于来到了洛阳城之外。
一路走走停停,在遇见张角之后,苏白并没有立即的朝着京都洛阳而来,反而饶了几个弯,多走了几个郡县,观察着其他地方太平道发展形势。
而且在探查太平道发展形势的过程中,苏白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到达洛阳之后,应该怎么能够才能混到曹操这些人的圈子中。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大汉帝国可是没有科举制度,所有的官员都是举孝廉提拔,这是一个乡土观念十分重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出身、好的老师,也很难获得相对应的地位。
如董仲颖,其人年少是便展现出不凡的本事,而后戎马数十年,立下功劳无数,但是因为出身边郡,一直被那些经传之家、士族之人视作边郡武夫,始终难以得到中人。
而相反的是,袁绍出身四世三公,家学渊源,其人并未出仕就已经名满天下,等到后来天下分崩之时,得到无数士族之人看好,多少人才投奔。日后三分天下的几位,比起他的开局来说,差了何止一筹。
因此,苏白便进洛阳的心并不是十分急切,他一边游走郡县探查太平道发展,一边则是寻找那些作恶多端之辈,拦路劫掠之匪,将彼辈斩杀,而后借此宣扬名声,以此养望。
在如今的大汉帝国,游侠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日后的汉昭烈帝、徐庶,都从事过这个职业,所以不要小看游侠,这也是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经过这将近一个月的忙碌,不止有多少匪类死在了苏白刀下,而这冀州之内也开始流传起苏白的名声来,不少人都知道最近冀州出了一个见义勇为的游侠。
至于说杀人要不要偿命,大汉帝国的法律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是有很大的争议,若是良善之家被人杀害,官府自然不会放过凶手,会通缉对方。
但是若是那种匪类贼人被杀,不但不会受到责罚,还会受到乡邻的称赞,官府的嘉奖,甚至会被举孝廉,选拔为官。
这是一个律法与道德共治天下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帝国的人们他们不但要受到帝国律法的约束,更要受到道德的约束,甚至道德的约束要比律法的约束更加强大。
忠、义、孝、信等都受到了所有人的信奉,有的时候如果你的行为没有违反律法,但是违背了道德,那么你得到的惩罚或许要比违背律法还严重。
因孝义杀人,因义气而杀人比比皆是,某一位日后威震华夏,以忠义扬名天下的无双猛将,现在正因为义气杀人而到处流浪。
再加上从主神空间中兑换了不少钱财,苏白对于这些身外之物也毫不吝惜,大把大把的洒出,以此换取名声。
因此,当苏白来到洛阳城外的时候,游侠苏白苏子秋的名字也早已经在洛阳城内流传甚广,入了许多人的耳中。苏子秋是苏白为自己所起的字。
这一段时间除了这些事情外,他还在不停的研究张角所赠予的那本太平经书,那些粗浅入门的修炼之法是完全不同于苏白的修炼之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其中的一些技击之法令苏白大有启发,实力提升了不少。
中平元年,正月十六,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苏白来到洛阳城郊,与袁本初、曹孟德、许子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一百四十四章 荒山议事
翌日,雄鸡未鸣,天色未亮之时,住在洛阳城中的曹孟德起身更衣,而后只是带着几个随从出了洛阳,一路直奔城郊而去。
而在城郊的袁本初昨夜也是心事重重,睡得并不安生,雄鸡且鸣,天色佛晓,便走出寝居,而后拉着许子远,竟然连晨饭都没有来得及食用,两人带着几个护卫走出家门。
及至刚刚过辰时,将到巳时的时间,三人便已经会与洛阳城郊的一处山脚下。
此时天气依旧寒冷,哈气成冰,三人各自紧紧的裹着大氅,,即便霜迹未落,积雪未消,三人却都全然不顾,只是六目相对而视目光灼灼。
半晌,三人都未曾开口说一句话,倒是许子远的身子不如其他两人硬实,挥手让带来的随从护卫退下,而后开口:“孟德,你唤我等来此,不会就是为了看着寒冬雪景吧”
这山脚下夏日里的话因为依山傍水,草木茂密,繁花盛开,倒是一个纳凉避暑,观风赏景的好地方,但是如今可是寒冬时节,草木枯萎,一片荒芜,寒冷非常,就连一个挡风的地方都没有,说是看景色,就纯属于胡说八道了。
曹操听懂了许攸话语中的讥讽,却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反而笑道:“子远,你这身子比起我和本初来还是太虚弱了,我家中有几根上好的山参,要不要给你拿回去补一补”
“要,肯定要啊,你曹孟德送的东西,我许子远怎么敢不要”许攸毫不示弱。
袁绍开口制止了两人的言语:“孟德,还是说些正事吧,你昨日派人传信说来有要事相商,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得你如此慎重。”
如今士族和宦官争斗日益激励,袁氏本来就是士族领袖,他袁绍身为袁家长子,虽然并未出仕为官,可是平日里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有心人的关注。
这几年他因为父母守孝,以此为借口拒绝出仕,平日隐居家中,低调行事就是不给一些人借口,今天要是被人看到自己出现在这里,倒也免不了一些麻烦事情。
听到袁绍语气有些不悦,表情似乎不是作假,曹操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换上了一副郑重的表情,扫视四周,没有发现异常之后,缓缓开口:“今日找你二人来,自然不是平白消遣你们二人,确实是有要事相商。”
袁绍和许攸两人对视一眼,却也没有说话,等着曹操继续说下去。
顿了顿,曹操继续说下去,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前几日,子远找过我,想要我加入的那件事情,我同意了。”
袁绍故作不知,开口问道:“子远找你,何事”
看到袁绍这明知故问的表情,曹操不屑一笑,用手指着袁绍道:“袁本初啊袁本初,曹某今日唤你们二人出来,本就是已经做好了决定,与你们同舟共济。却不曾想你袁本初竟然如此行事,你敢对天发誓你不知道许子远的谋划,端的是其人太甚。既然如此,且当曹某人今日没来过,什么话都没说过,告辞。”
曹操脸上浮现出极大的不满,怒气冲冲,转身欲走。
袁绍与许攸二人见此暗道不妙,不想到这曹孟德还是个狗脾气,说变脸就变脸,二人哪里会让他离开,连忙伸出手一人按住一边肩膀,不让对方离开。
“既然不信任曹某,又何必挽留,真是虚情假意。”被两人按住肩膀不得离开,曹操脸上还是那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嘴里还嘲讽着两人。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其人也并非真正想走,毕竟以他的武艺,如果真的想要离开,这两人就算想要留下他,也不会轻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