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变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宇十六

    宅院的外墙和照壁被拆了,里面的宅院还保留着,熊以安招呼纪大涛在花园的凉亭中落坐,吩咐家人准备酒宴,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可不耽误熊府山珍海味地上桌。碧罗春、黄酥醉、琼州液、明月香加上新近挤入名酒之列的金玉液,每样两坛堆在亭边,两人边喝酒边互相试探,彼此的底线逐渐明晰,这顿饭越吃越开心。

    家仆熊强过来道:“公子,门外有两人求见,说有大事禀告。”

    熊以安斥道:“没看到我在陪贵客吗还不退下。”

    纪大涛笑道:“不妨见见,说不定真有什么大事。”

    熊以安道:“纪大人不是外人,将来人直接带到这来。”

    功夫不大,两个破衣烂衫的汉子出现,熊强喝住来人,让他们在亭前三尺外回话。高水田撩起故意披挡在脸前的散发,笑道:“玉公子,好久不见。”

    熊以安觉得来人有些面熟,他与高水田见过的次数不多,对这等打手性质的小人物从没有放在心上,迟疑地问道:“你是何人”

    “玉公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小人是叶彦光身边的高水田。”

    高水田,逃走的逆贼,纪大涛手扶刀柄站起身来,虎视耽耽地看着高水田。熊以安心中一动,道:“高水田,你是朝庭缉拿的要犯,找熊某有何事,莫不是想投安自首。”

    高水田不敢??拢?蹲缘溃骸靶u私?堆骞馇芟拢?急赶赘?艽笕恕!?/p>

    “喔,你拿住叶彦光了,他现在何处”熊以安惊喜地道。生擒叛逆贼首,功当封爵,虽然其父熊执仁因为妹妹成为太子妃被天子封为诚意侯,将来他能继承爵位,但按制要降等为诚意伯,不过承袭来的爵位怎比自己因功得来的光彩,何况多出的爵位可以抵消降等,保留下侯爵的封爵。再有转运司衙门的案子有了叶彦光便证据齐全,常玉超等人再怎样抵赖也难逃罪责,加上贼人攻城里自己首倡拆屋救城,率先垂范,这数重功劳累加在一起,官升三级应该不难。

    纪大涛同样大喜,高水田虽是将叶彦光卖给了熊以安,自己恰逢其会便要分去一半功劳。听高水田说将叶彦光暂藏在城外,纪大涛立即道:“你现在就带本官出城拿人,以免夜长梦多。”

    高水田低头不语,孙强壮着胆子替他道:“两位大人,高爷是想将功赎罪,向两位大人讨些好处。”

    纪大涛与熊以安对视一眼,笑道:“如果真的是叶彦光,本官和熊大人都可为你担保脱罪,不仅不追究附逆的罪名,事后也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得了纪大涛的保证,高水田和孙强跪倒在地磕头,谢道:“多谢大人。”

    城门关闭难不住龙卫的州统,纪大涛以龙卫办差的名义打开西门,带着高水田出城,半个时辰后回来,纪大涛的马鞍前横放着五花大绑的叶彦光,一群人又回了熊府。

    熊以安喝着浓茶在等候,院墙拆了,马蹄声毫无遮碍地传来,顾不上矜持




第六百四十一章算计钦差
    城中鸡鸣,天快亮了。熊以安依旧没有丝毫睡意,巨大的喜悦充斥着心间,这次元华江决堤对某些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于他而言却是天大的机遇,他已经能预见随之而来的加官进爵。

    作为太子大舅兄,被人羡慕的同时难免被视为二世祖,熊以安着实有些无奈,他也曾寒窗苦读,在国子监中素有才名;也曾少年得中,弱冠年纪便进士出身;也曾为官清廉,在周宁县任县丞时埋头实干,如果不出意外,二十余年苦熬也有可能牧守一州,或者朝中主政一方,熊以安雄心勃勃要做一个青史留名的贤臣。

    一切皆因妹子改变,兄以妹荣,从从八品下的县丞擢迁到从七品下的江南转运使参军,连升了四级,从好友、同年们写来的祝贺信中,熊以安能读出深深的羡慕,可是他也从青年才干变成了皇亲外戚,无论做什么别人看到的都只是他太子大舅兄的身份。

    父亲熊执仁写信告诫他,身为太子大舅兄要谨言慎行,以防别人利用他的身份做文章,多做多错不如哼哼哈哈度日。这让年仅二十六岁、有心建功立业的熊以安苦闷不已,索性放浪形骸,把精力放在风花雪月之上,成为众人艳慕的玉公子。

    温柔乡里梦回,熊以安有太多的不甘,外戚难道就不能出英才吗,大魏朝的卫霍身为国舅,率兵抗击胡骑,将化州纳入版图;大秦国令尹子威是秦恒公的外公,当年恒公七岁登基,子威辅佐幼主重兴大秦,成就不朽功业,这些外戚皆为后人景仰,我熊以安自问才学过人、权谋在胸,为何就要醇酒美人消磨一生

    元天江决堤,常玉超等人意图利用他的身份来抵难,引得熊以安十分不满。接到父亲的来信得知江安义作为暗使前来查探,熊以安立时感觉机会来了。李玉波到县衙状告常玉超等人,熊以安猜测后面是不是有江安义在支持,如果是这样的话,转运使衙门的大小贪官们绳索已经套在了脖项上。

    当机立断,熊以安将李玉波请进府中表明立场,果然见到了暗使江安义,熊以安知道自己赌对了,他成功地站在了胜利者的一方。江安义前往兴凌县追拿叶彦光,引发钟山寨叛乱之事,收到江安义派人送来的报警信,熊以安从最初的慌乱中清醒过来,欣喜地发现一场天大的机遇到来。

    功高莫过救驾,次之便是平乱。林华县事先得知消息,这场由数百人引发的叛乱注定没有下场,作为报信的人,除了江安义首功就是自己。由于元天教匪人的加入让随之而来的攻防战充满风险,不过总算平安渡过,自己主动要求拆宅供应城防所需又捞取了功劳;福星高照,高水田绑了匪首叶彦光来献,运气来了真的连墙都挡不住。

    (请稍等五分钟)

    城中鸡鸣,天快亮了。熊以安依旧没有丝毫睡意,巨大的喜悦充斥着心间,这次元华江决堤对某些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于他而言却是天大的机遇,他已经能预见随之而来的加官进爵。

    作为太子大舅兄,被人羡慕的同时难免被视为二世祖,熊以安着实有些无奈,他也曾寒窗苦读,在国子监中素有才名;也曾少年得中,弱冠年纪便进士出身;也曾为官清廉,在周宁县任县丞时埋头实干,如果不出意外,二十余年苦熬也有可能牧守一州,或者朝中主政一方,熊以安雄心勃勃要做一个青史留名的贤臣。

    一切皆因妹子改变,兄以妹荣,从从八品下的县丞擢迁到从七品下的江南转运使参军,连升了四级,从好友、同年们写来的祝贺信中,熊以安能读出深深的羡慕,可是他也从青年才干变成了皇亲外戚,无论做什么别人看到的都只是他太子大舅兄的身份。

    父亲熊执仁写信告诫他,身为太子大舅兄要谨言慎行,以防别人利用他的身份做文章,多做多错不如哼哼哈哈度日。这让年仅二十六岁、有心建功立业的熊以安苦闷不已,索性放浪形骸,把精力放在风花雪月之上,成为众人艳慕的玉公子。

    温柔乡里梦回,熊以安有太多的不甘,外戚难道就不能出英才吗,大魏朝的卫霍身为国舅,率兵抗击胡骑,将化州纳入版图;大秦国令尹子威是秦恒公的外公,当年恒公七岁登基,子威辅佐幼主重兴大秦,成就不朽功业,这些外戚皆为后人景仰,我熊以安自问才学过人、权谋在胸,为何就要醇酒美人消磨一生

    元天江决堤,常玉超等人意图利用他的身份来抵难,引得熊以安十分不满。接到父亲的来信得知江安义作为暗使前来查探,熊以安立时感觉机会来了。李玉波到县衙状告常玉超等人,熊以安猜测后面是不是有江安义在支持,如



第六百四十二章趋利避害
    性命攸关,眼见比蛛丝还要纤细的希望就要断去,邹素洁再顾不上颜面,拉住郭亮的衣袖,“扑通”一下跪倒,哀告道:“这位大人,邹某求你了。”

    天色已黑,从驿馆到府衙这段道路上没有什么行人,郭亮被邹素洁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忙拉他起来。邹素洁耍起了无赖,道:“大人如果不答应我,邹某就不起来。”

    郭亮大急,这般拉拉扯扯被人看见如何是好,如果让鲁从茗知道,一定不分青红皂白地发作,自己这从九品的小官还不说撸就撸了,自己到哪说理去。无奈之下,郭亮只得道:“邹大人快起来,有话站起来说。”

    邹素洁收了哭脸站起身来,先从怀中掏出张银票塞了过去。郭亮接到手,借着道旁的灯光一看,吓了一跳,居然是千两的银票。郭亮是从九品的令史,在京官中属于最末等的存在,一年的俸银不过十六两,加上俸料、职田、仆役的费用,满打满算也超不过五十两。有的衙门是肥水衙门,地方官员的各种孝敬一年四季不断,即使是令史也能分到百把来两的好处,御史台是什么所在,没有人敢触霉头往这里送礼,六部九卿衙门里是最清水的所在。

    京都居大不易,靠着郭亮的俸禄要养活一家老小着实困难,所以妻子免不了替人浆洗衣物、做些女红换些铜钱补贴家用。女儿渐大,许配给了兵部陈主事的儿子,年底便要出嫁,一向不抱怨的妻子难得向他嘀咕了几句嫁妆太薄,女儿嫁过去怕要吃苦;儿子已经启蒙,给先生的束?要丰厚,孩子的前程可不敢耽误。钱啊钱,郭亮的额上多添了几道愁纹。

    这一千两银子能解决所有的难题,可是郭亮知道这钱不是白白给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对方出大价钱所求必然也大,死死地攥着银票,如同拿着块烫手的山芋,拿着烫手丢了不舍。

    邹素洁看出郭亮的犹豫,又一张银票递了过去,又是千两。郭亮不再犹豫,快速地收起银票,揣入怀中,道:“邹大人,烦你在此等一下,我先去府衙递个名贴,有话回来说。”

    门子告诉郭亮艾刺史去了林华县,钦差大人的名贴不敢收,退了回来。郭亮哪有心在此磨蹭,客套两句收了名贴转身回来,邹素洁眼巴巴地站在那里等候。郭亮道:“邹大人,站在路边说话不便,旁边可有茶楼,咱们上那细说。”

    邹素洁来了两天,对这一带的环境熟悉,道:“前面不远就有,请郭大人跟我来。”

    来到茶楼,这个时分茶楼内十分安静,两人找了屋角僻静处坐下。郭亮既然收了银子,邹素洁便不隐瞒,把自己想送银子给鲁从茗让他相帮转运司衙门,边说边从怀中拿出厚厚的一叠银票,道:“这是六万两。”

    六万两,郭亮脑袋“嗡”的一下,自己这辈子从未见过百两以上的银子,方才的两千两银票是他见过最多的钱,这个转运司衙门的邹司丞出手便是六万两,简直让人震惊。随之而来的是刺痛,自己辛劳一年不过几十两银子,转运司的官员出手便是六万两,难怪官场上传言“河工银子多得像江水”,给鲁中丞六万两,给自己才两千两,分明是狗眼看人低。

    邹素洁见郭亮沉着脸盯着银票不语,知道郭亮心生不满,心中暗哂此人贪心不足,给了两千两让他递个话还不满足,难道他还想像鲁中丞一样拿六万两才开心。只是眼下要求到此人,邹素洁又从怀中拿出张千两的银票递给郭亮,笑道:“有劳郭大人把这六万两银票送给鲁中丞,也不必说什么,只要送到就行。这三千两银子算是给郭大人的辛苦费,事成之后邹某会再送上三千两。”

    (请稍候五分钟)

    性命攸关,眼见比蛛丝还要纤细的希望就要断去,邹素洁再顾不上颜面,拉住郭亮的衣袖,“扑通”一下跪倒,哀告道:“这位大人,邹某求你了。”

    天色已黑,从驿馆到府衙这段道路上没有什么行人,郭亮被邹素洁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忙拉他起来。邹素洁耍起了无赖,道:“大人如果不答应我,邹某就不起来。”

    郭亮大急,这般拉拉扯扯被人看见如何是好,如果让鲁从茗知道,一定不分青红皂白地发作,自己这从九品的小官还不说撸就撸了,自己到哪说理去。无奈之下,郭亮只得道:“邹大人快起来,有话站起来说。”

    邹素洁收了哭脸站起身来,先从怀中掏出张银票塞了过去。郭亮接到手,借着道旁的灯光一看,吓了一跳,居然是千两的银票。郭亮是从九品的令史,在京官中属于最末等的存在,一年的俸银不过十六两,加上俸料、职田、仆役的费用,满打满算也超不过五十两。有的衙门是肥水衙门,地方官员的各种孝敬一年四季不断,即使是令史也能分到百把来两的好处,御史台是什么所在,没有人敢触霉头往这里送礼,六部九卿衙门里是最清水的所在。

    京都居大不易,靠着郭亮的俸禄要养活一家老小着实困难,所以妻子免不了替人浆洗衣物、做些女红换些铜钱补贴家用。女儿渐大,许配给了兵部陈主事的儿子,年底便要出嫁,一向不抱怨的妻子难得向他嘀咕了几句嫁妆太薄



第六百四十三间阴风怒号
    


    次日一早,众人刚准备吃早饭,驿卒进来禀报,雷别驾前来拜访。

    鲁从茗一愣,端州别驾雷正梁与自己素无交情,他并非官场新手,应该知道这个时候要避嫌,这样大张旗鼓地来找自己有什么事?上州别驾是从四品下的高官,鲁从茗不敢怠慢,吩咐一声“请”,自己整理衣冠来到阶前相迎。

    雷正梁正负手站在院中,看到鲁从茗上前施礼,口称“臣、端州别驾恭请圣安”。鲁从茗是钦差,代天巡狩,这是应有之礼,受了雷正梁一拜,口中应道“圣躬安。”侧转身,避开正面,向雷正梁见礼,雷正梁还礼一揖,鲁从茗把雷正梁让入大厅。

    寒喧了几句,雷正梁道明来意“鲁大人,昨夜接到艾刺史送来的急报,钟山寨的贼人攻破兴凌县,正欲攻打林华县,让怀兴府速派兵前往救援。鲁大人前往林华县公干,怕是要耽误几日行程,等贼人平定之后再前往不迟。”

    鲁从茗一惊,问道“有多少贼人?”

    “艾大人的信中言之不详,钟山寨的山贼有五六百人,加上裹胁的百姓数目估计过万。花司马正在调集府兵,准备前往林华县增援。”雷正梁一脸忧色地道,治下出现叛乱,身为府官也有干系。

    上州驻有八千府兵,鲁从茗估计至少出动三千人,攻打林华县的贼人不过五六百,那些裹胁的百姓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府兵一到贼人必败。转动着眼珠,鲁从茗思量着随军前行的危险性,如果跟着大军一同前往,平叛之功就少不了自己那份,而且自己身为钦差,届时出面抚慰百姓,又是大功一件。

    这样一件危险小利益大的事是上天给的好机会,鲁从茗当即慨然道“林华遇险,本钦差不能坐视,鲁某要随花司马一同动身,及早赶往林华县安民,鲁某是钦差代天巡狩,出面抚民亦能让百姓感受到万岁圣恩。”

    冠冕堂皇的帽子戴上头,雷正梁自然不会反对,随意劝了几句又叮嘱几句,便告辞离开。端州司马花建勇率四千府兵出发时,鲁从茗的车队便跟在大队之后,朝着林华县进发。

    一路急行,鲁从茗坐在马车中也被颠簸得浑身酸痛,午时休息吃饭时得知一个上午走了五十里路,路边都是东倒西歪的府兵,刀枪扔了一地,用盔歪甲斜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鲁从茗感觉自己冒然跟着这样一只队伍前去林华县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吃罢饭继续前行,速度明显放慢,马车后出现掉队的兵丁,鲁从茗撩起车窗帘不时地打量,估算着至少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林华县,而到了林华县四千人能剩下一半就算不错了,而且等这伙疲兵到了林华县还拿得动刀枪吗,别是赶着去送死。

    心中惊惶,鲁从茗暗中吩咐车夫放慢速度与府兵拉开距离,届时有时间应变,胜则同喜败则先逃。太阳落在西山头,

    花司马下令安营扎寨,骑着马来队尾找鲁钦差一起吃饭,他们的膳食当然不像普通府兵那样饭菜一锅煮成糊。

    有鱼有肉有菜,专门从路过的村镇买来,两荤两素,行军不能饮酒,花建勇却笑嬉嬉地拿出一罐“蜜水果”来,倒是碗中酒香扑鼻,分明是上好的村酿。鲁从茗今天一路被颠簸得骨头都快散了架,想着喝点酒解解乏,好好睡上一觉明日也有精神赶路。

    正在开怀大吃时,一匹快马驰来,带来林华大捷的消息。普通府兵欢声雷动,鲁从茗和花建勇都感到怅然若失,平叛的大功从眼皮底下飞走了,这样的机会可是数十年难遇。

    前途已无危险,鲁从茗一行加快了行程,赶在二十四日申时来到了林华县,入城时他有意留意了一番,见城门口仍有灾民滞留,不过秩序井然,市面上也很平静,丝毫看不出大乱的痕迹。

    钦差来了,满城皆惊,大小官员齐聚林华县大堂拜见钦差。邹素洁已经先行赶到了林华县,得知六万两银子已经送出的消息,常玉超等人稍微安心了些,熊以安和李玉波两人也站在转运使衙门的队列中,只是位置稍后,与前面几人泾渭分明。

    (请稍等五分钟)
1...203204205206207...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