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想离开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狼河
她想亲自过问宣传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她想看看宣传部的工作到底能出多少问题。那么文件的事已经出了一次问题了,那么在这次问题以后还会不会有问题呢文件的工作到了哪个环节呢到了装信封,写信封,到收发室装信箱这三个环节,那么剩下的这三个环节还会不会出错呢,还会出什么错呢她想验证一下。
她知道文明办的文件还没有发出去,现在正处于写信封的阶段,写信封是由办公室来完成的,而凭她的直觉,办公室诸主任也是一个最靠不住的人,而且这个人好装明白,在他的明白之下很多工作都会做错的。
她给诸主任打电话,叫他写完信封以后,把文件都拿到她的屋里来,过了一会,信封写完了,诸主任就把写完的信封都拿了过来。
章楚涵挨个地看着,诸主任就站在那里,有一种不好描述的表情。
“这怎么出来一个邑水信息报社啊,咱县有这个单位吗”
她拿着信封,问。
“邑水信息报社就是邑水县报社。”
他答。
“但我只知道有邑水县报社,没听说有邑水信息报社,你是听谁说的邑水信息报社就是邑水县报社啊。”
章楚涵一脸严肃的表情。
“那《邑水县报》已经停刊了,现在报纸的名称叫《邑水信息》,那报社不就应该叫《邑水信息》报社吗”
诸主任理直气壮地说。
“一个单位的名称是要经过编委审批
0366细节成败
诸主任说他回去重新写,章楚涵也没再说什么。她庆幸自己多了一个心眼,如果她不把信封看一遍,那这回宣传部在报社面前又丢丑了,还给人家报纸把关呢,连报社叫什么名称都不知道了还给人家把什么关啊,尽管这两件事不是一个人干的,但都是宣传部的活,人家不笑话宣传部吗
她之所以要看这个信封,也是因为她对诸主任不信任,她觉得这个人好装明白,但又没有实际水平,有一次他看报纸看到了一个公安局抓网上逃犯的报道,他就说网上逃犯的说法不对,应该是公安局通过网络追捕逃犯,因为网络是虚拟的,逃犯不能跑到网络上去。
有一次他又看报纸看到了一个《军嫂情》的标题,他说这个标题写错了,不是所有的读者都能把这个军人的妻子称为嫂子,有的可能叫大姐,有的可能叫大姨,所以不能叫军嫂。
有一次章楚涵就和田川讨论这个问题,他说诸主任总是有一些高见,好象也有点道理,田川就说,他那不是高见,而是钻死胡同,空姐就一定是小姐吗,雷锋叔叔就不能是雷锋大爷吗,至于报社名称的事章楚涵也和田川说过,因为也有人直接向她反映过,说报社应该改名了,因为报纸已经改名了,她一时也拿不准了主意,田川说,报社没有必要改名,由邑水县报社出版《邑水信息》报是说得过去的,现在大的报社都出版几种报纸,但报社的名称只有一个,章楚涵听了也有道理,以后谁再问她这个问题,她就这样向人家解释,别人也就表示理解了。诸主任的想法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但章楚涵也没想到他会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就给写在信皮子上了,幸亏她早有防备,否则就又铸成大错了。
下午,田川送报样过来,章楚涵就把诸主任写信皮子的事和田川说了,一方面她是想心里痛快痛快,虽然她把诸主任批评了,诸主任也服气了,但是她还是想找一个人说说,不说还是觉得心里不痛快,但这样的事她也只能和田川说,和别人说可能倒会叫她来气,因为别人不会和她取得一致的看法,另一方面她也想听听田川的意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说错的地方。
“你做得很好,所谓细节无小事,很多大错误都是因细节引起的,由宣传部写信皮子,把邑水县报社写成邑水县信息报社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有人说邑水县报社应该叫邑水信息报社,但只是一个建议,报社并没有更名,由宣传部在信封上写明邑水信息报社就证明邑水县报社已经更名了,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也叫报社笑话咱,报社更名得由报社自己来办,不是宣传部来办,人家报社自己都没办你宣传部怎么能就给更名了呢这是一个非常糊涂的做法,如果你不检查一下,这个错误就铸成了,如果人家报社来问你,你还得调查,你还得给人解释或者说是道歉,你看那样多被动啊,你检查出来了就把错误消灭在萌芽里了,拿市委宣传部的话说是消灭在摇篮里了。”
他笑着说。
“看来什么事还都地加小心,谁知道他会把信皮子写错了啊。”
她有点感慨地说。
“所以说细节非常关键。去年机关工委出了这样一件事,党校的一个女同志到机关工委来办事,一进门的时候正好门上方的一块墙皮子掉
0367借事夸奖
“好。我也学来一句。吐门都点炮。”
她很满足的样子,重复着这句话。
田川回去了,章楚涵还坐在那里想他俩谈话的情景,跟田川唠嗑就是长见识,他总是能够得出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一个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他脑里也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但他从来不主动讲他的故事,都是有一个话题的引起,他才会讲他的故事,和他在一起会觉得非常充实,非常有意义。
政法委的陈书记给章楚涵来电话,说政法委缺写材料的人,他看崔洪亮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所以他有心把崔洪亮调到政法委,他想征求一下章楚涵的意见,一个是这个人的写作水平究竟怎么样,另一个是宣传部能不能放,因为报社在编委那是属于宣传部的下属单位,没有宣传部的盖章,人是调不出去的。
章楚涵说她对崔洪亮这个人不是太了解,但是她可以给他了解一下,至于能不能放,主要是看报社的意见,报社说放她不管。
章楚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对崔洪亮的印象不是太好,她恍惚觉得崔洪亮是报社最没水平的一个人,因为田川和她说起过崔洪亮,既然陈书记征求她的意见了,她想为陈书记负点责任,如果她说崔洪亮挺好挺好,这倒成全了崔洪亮,但坑了政法委,坑了陈书记,也降低了自己的威信,怎么这样一个人还被她章楚涵说成是挺好挺好呢章楚涵的用人标准也太低了吧,她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的。
她觉得她了解崔洪亮太方便了,田川是最了解崔洪亮的人,因为他经常给他改稿,崔洪亮的写作水平如何,田川是最有发言权的。
她把田川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当然还是她亲自去请,而不是打电话。
“政法委的陈书记有心调崔洪亮去政法委,他向我了解情况,我说我给你问问,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啊”
落坐以后,她对他说。
“上政法委对崔洪亮来说是好事,如果我说他不行,是不是会影响他的前途啊。”
田川笑了,他觉得这个评价是很不好给的。
“也不能光为他着想啊,还得为政法委着想,为陈书记着想,如果是把一个不合格的人推荐给了陈书记咱也对不起陈书记。”
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那样就实事求是了。”
他说。
“实事求是。”
她点头。
“我觉得崔洪亮是报社里最没有水平的记者之一,之所以说是之一,就是说报社象他这个水平的还有,至少还有两位。”
田川肯定地说。
“具体说说吧。”
她看着他,她觉得他一定是有充分理由的,她想听听他的充分理由。
“前两天县委召开全委会,会议消息是崔洪亮写的,文章没有把主席台上就坐的领导写出来,这篇文章还配发了一个照片,照片上明显看出,九名常委都是在主席台上坐着呢,文章正文也应该把常委的名字都写上
0368有名无实
她低声的问,其实就这一个故事也能说明问题了,即便没有故事她也是相信田川的评价和判断的,之所以她还想听听他讲的故事,这不仅是为了了解崔洪亮,她更想通过这件是来更好的来了解田川,她想知道他究竟为宣传部做了多少工作,为她付出了多少心血。
“鼠年邑水县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选拔也是崔洪亮写的,我一看标题,《我县举行春节联欢晚会节目选拔赛》,这是明显的错误,选拔赛是宣传部举办的,不是我县,那背景幕上都写明白的,县委宣传部主办,文化局,广播局,报社协办,怎么能是我县举行呢他知道我县这个概念是什么吗,那得是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活动,宣传部是县委的一个部门,部门举办的活动怎么能叫我县呢,举行是动词,动词前面的是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发出者是谁,是宣传部,不是我县,我县是动作的范围,它是一个定语,这不是主语和定语不分吗
另外,写报道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彰显各部门的工作吗,把宣传部写成了我县,那宣传部的工作是不是白干了,新闻报道要有准确性,该着谁做的工作就是谁做的工作,怎么能一而概之都是我县呢”
田川激动地说。
田川不说她还真不知道,原来这些标题都是经田川改过的,有的时候她不在家,田川就直接改了,如果田川不改,这报纸成了什么样子宣传部好不容易开展了一项工作,却被报社说成是我县,这不是肉埋饭碗了,现在好多人看报纸只看一个标题,标题就代表了整个文章,如果标题写不好,那宣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她从心里感谢田川。
“还有一篇《我县小额贷款公司生意火暴》,也叫我给撤下来了,小额贷款公司为什么生意火暴啊它是钻了一个大空子,由于去年各乡镇的指标定得太高,根本就完成不了,就只能借钱空转,但由于它没有充分的理由,从各家银行它贷不来款,所以就只能从小额贷款公司借,等这笔钱在税务局转了一圈,再回到乡镇的时候,乡镇再把它还给小额贷款公司,但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乡镇就得付出十万八万的利息,小额贷款公司就是靠着这个兴旺的,当然这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并不违法,但对各乡镇呢起码是弄虚作假,我们写这个文章有什么必要啊,有好多好的新闻不去写,也不去采,也不会采,谁给拿一个材料就如获至宝,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往上编,报纸现在说真话很难,但说假话也得沾点边,要有头脑,要去分析,有几个老百姓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都是乡镇政府,老百姓借个三万两万的贷款公司能挣多少钱啊至于火暴吗崔洪亮他就是没脑子,他怎么还成了会写文章的人了呢”
田川又气愤地说。
“你怎么知道小额贷款的钱都是乡镇借去了呢”
章楚涵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
“我楼下小卖点的庄文吉就是税务局的,那天我和他在院里碰上,说了几句话,我问他,各乡镇的指标都是怎么完成的呢我觉得这党委书记也太有能耐了
0369无名英雄
果然,过几天他三哥上了星光大道》,他三哥在星光大道》没说自己是一名市歌舞团的演员,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说你是不是不发对了,如果你先发了这篇文章不就等于拆了你三哥的台了吗如果再有一个小报记者采访你三哥,问你三哥到底是干什么的,你三哥怎么解释这下崔洪亮服气了,打那以后我改崔洪亮的稿件他从来也没找过我。他估计他也赢不了我。”
田川娓娓地说。
章楚涵一边听着一边心里想,这也只有你田川啊,要政策有政策,要文化有文化,要心眼有心眼。别人可谁能干得了这个呀,报社的那些人是好对付的吗,但田川都给他们对付了,这给她减轻了多大的担子啊,今天如果不是为了了解崔洪亮,这些话他可能还不会说,陈书记居然说他会写文章,还说要调他去政法委,我的妈呀,这是多大的笑话啊。
“那你说我怎么和陈书记说呢”
她笑了,她笑的是对崔洪亮有了彻底的了解,谁会说出崔洪亮这些故事呢,也只有田川,看来要想真正的了解一个人必须是和他在工作中有实际的接触,如果只是见面打一个招呼,谁知道谁是啥样啊,正如古语所说,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那是你的事了,我只负责提供情况。”
他也笑了,心想,我知道你会怎么说的。
“我把你讲的故事都讲给他不就完了吗”
她调侃地说。
“你最好还是归纳一下。”
他也佯装正经地说。
他离开了她的办公室,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又陷入了沉思。宣传部的工作真是离不开田川,无论是报纸还是其他,章楚涵庆幸有田川帮助她,如果没有田川的帮助,她不知道宣传部的工作是个啥样子,不知道刘书记会批评她几回了,如果没有田川的帮助,说不定她这个常委部长不是她事业的辉煌,而是她人生的坎坷,到现在,她已经根本不想叫他回去了,宣传部的工作离不开他,她也觉得自己的心离不开他的身影。
但有一桩事是不是应该叫他离开她了,她真没想到会有这样一桩事,好象是老天在给她出难题,而这件事真的叫她很难心,她不想离开他,而她又不能不离开他。
中宣部下了一个通知,要在全国基层宣传部选拔人员借调到中宣部帮忙,条件是“九八五”大学毕业,文科专业,年龄在四十五周岁以下,邑州市委宣传部用电话的形式向各县区的宣传部询问了一下,他们觉得走一下过场就行了,包括邑州市委宣传部本身,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诸主任不明白什么叫“九八五”,他把通知的原话记下来了,向章楚涵汇报,他问章楚涵咱有没有这样的人,章楚涵说,等我想想吧,我想好了会告诉你的。
她知道田川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只不过田川是一个借调人员,但她想这不是问题,因为到中宣部也是借调,如果叫中宣部借去了,干个一年半年的,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干好了就有可能留在中宣部,凭田川的才能和人品他是一定
0370节外生枝
听了她的叙说,他乐呵呵地说,看样子,他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你这么简单就决定了,也没慎重考虑考虑。”
她用缱绻的目光看着他,眼神流露出一种快意。
“没什么可考虑的,情况是明摆着,一是我年龄大了,不会有什么大发展了,我的同学有的都到省厅级了,可我还是一个副科级,我坐火箭都撵不上了,我也不想撵了,人家说是四十五岁之内,可我刚好四十五,再有一年就过线了,很明显我的年龄已经大了,不适合在官场上发展了,另外我现在首要考虑的不是我的发展问题,而是我们全家的稳定问题,我们全家包括我的父母,我的闺女,如果我现在离开邑水了,我父母怎么办,我母亲现在身体很好,不用我操心,但这些年来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周至少要看望父母三次以上,不去就象心里有点事,总也落不下,我父母也习惯了,我不去了反而他们惦记我了,好象我有什么事了,所以后来我就和父母约定了,我是隔一天去一天,如果不去就是电话通知,如果没电话,不管多晚,肯定是要去的。
其实看父母也不仅是一个心情,而且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居家过日子总得有点事不是今天电脑有毛病了就是明天电视有毛病了,你不去,有了毛病还得给你打电话,那天早晨我妈就给我打电话,说她刚一开灯,就听屋里啪的一声,壁灯就不亮了,电视也不亮了,我说那别的呢电冰箱呢,厨房灯呢她说别的还正常,我说那我晚上去看吧,我晚上去了,一开开关,壁灯果然不亮了,电视也不亮了,我到走廊里一看,有一个空气开关跳闸了,我把空气开关合上了,再按屋里的开关,壁灯亮了,电视也亮了,但有一个壁灯不亮了,这证明是这个壁灯短路了,造成了跳闸。
我不去,我爸就不敢动电的东西,因为我告诉过他,电的东西不能乱动,有问题了我去解决。还有一次我在卫生间洗手,连接洗衣机的那个水龙头突然就掉下来了,水使劲地往外喷,我赶紧把总闸关了,到街上去买水龙头水管,把管路又都接好了,我要是不在那,我爸我妈得多着忙啊,所以我觉得经常去是有好处的,另外我还得负责给我爸妈擦背呢,我爸妈是三天两头一洗澡,洗澡都是我给擦背,你说我要是走了这些活都谁干啊,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就是干个一年二年的,就是干好了,把我留在中宣部了,我还有多大的出息吗就是我多挣点钱,那一个楼得多少钱啊,还有我爸我妈呢我有钱在北京买两个楼吗况且还不一定能留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