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想离开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白狼河
另外,我闺女正念高中,我得给她创造一个安稳的环境,我走了,这个环境就没有了,不会影响我闺女的学习吗孩子的成长不比我的进步更重要吗所以我不能去。我是属于上有老,下有小,我要保证老小都能过上一个安稳的生活。”他娓娓地说。
“孩子住校,还用你操什么心吗”
她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她也有孩子,他想从他身上获得教育孩子的经验。
“不操心,但是我不能离开家,你王姐经常和孩子闹矛盾,我得去调解,没有我是决定不行的。”
&
0371不为所动
“但规整要服从生活的方便。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啊,有一次她从街上买了一个面包,她听人说这个面包很好吃,就买回来准备给我闺女吃,我闺女说她不吃,我就说你不吃爸吃了,我闺女说你吃吧,我就把面包拿过来吃,你王姐正在床上叠衣服呢,一听说我吃面包马上就从卧室里冲了出来,由于太着忙了她一出卧室的门就摔了一个大跟斗,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赶紧去扶,把面包放在了茶几上。她起来以后直奔茶几,把面包拿起来放在了餐厅的饭桌上。这时我才明白她是来抢我手中的面包来了,因为太着急所以摔了跟斗。我说一个面包多大点事啊,用得着你这样着急吗她说面包是给孩子买的,你为什么要吃啊我说她不吃我就吃呗,面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时我看我闺女找了一块纸壳,上面用油笔写了几个字,挫在卧室的门口了,你猜我闺女写的是什么”
他用非常自豪的眼光看着她。
“什么我猜不到。”
她笑了,心里话,你那么聪明的闺女说什么我怎么能猜得到呢。
“小心路滑,注意摔倒,后果自负。”
他一字一板地说。
“她妈说我是为了你呀,怎么还后果自负呢你太没良心了。我闺女说你是好心办坏事,那面包我本来就不想吃,你硬要我吃,这不是增加我的痛苦吗还是我爸理解我,替我吃面包。”
他又自豪地说。
“看来还是你闺女理解你呀”
她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我和我闺女什么事都能想到一起去,和你王姐不行,你王姐思维比较简单,性格还特别急,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别人的想法,她是单向思维,考虑问题都是考虑一个方面而不是多个方面。”
他毫不掩饰地来夸自己的闺女,贬损王影,看来这是他的真心话。
“看叫你说的,有例子吗”
她叫他的故事吸引了,她觉得他们家的故事都很有教育意义,她真想多听一些。
“比如开窗户。家庭过日子开窗户通风是正常的,但也有讲究,有的时候风大开窗户进土,就尽量少开窗户或不开窗户,但你王姐好象不知道开窗户进土,动不动就把窗户打开,她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她没感觉到进土带来的麻烦,因为她不擦地,都是我擦地,所以她只管开窗户不管进土。有的时候我进家就忙做饭,根本没有时间开窗户,有的时候连外衣都来不及脱就先把打火灶点着,因为做饭要块必须得早点火,把活点着了,锅有一个预热的时间,这个时间你还可以干点啥,但你王姐不知道我做饭的过程,也不知道我忙,进家一看没开窗户就非常不满意地说,这么热的天头怎么不知道开窗户呢好象我什么都不懂,因为时间长了,所以我也就不生气了,我就说,等我下来工再开啊,你没看我忙吗”
他不辜负她的期望,又给她讲了一个开窗户的故事。
“你可真有带领。”
她极羡慕地看着他,心想,这么好的一个男人怎么就叫王影搞去了呢
“有一次她妈把胳膊摔了,食欲不好,说想吃点鱼,她
0372无意贬损
第二个是你打的电话不对,你不应该给我打电话,你要是打电话就明说,不应该含糊其词,她说我这个人太矫情了,说道太多,我说我给你打一个比方,比如你给你妹妹打一个电话,你说,你干啥呢,你没事来妈家一趟吧,别着忙,没什么大事,我说你妹妹该怎么想,是不是得怀疑是你妈咋地了,你有话不直说,是不是容易叫人生起联想。她有点同意我的观点了,但是心里同意,嘴上还是不服,我就给她讲了一个故事,那个刘小珉不是出过这样的事吗在他当党委书记的时候,他岳母死了,他用乡里的吉普车去接他媳妇,他媳妇说什么事啊,他说没什么大事,你到了就知道了,他媳妇还问是什么事,他还说没什么大事,你到了就知道了,吉普车进了村子,一拐弯看到他家门口的灵番了,他说,你妈死了,你哭吧。”
田川绘声绘色地讲着。
她也不知道田川讲的主题是什么了,就知道听故事了,她觉得刘小珉的故事也很好笑,丈母娘和母亲就是不一样,丈母娘死了,姑爷冷静得没事人一样,还能控制媳妇什么时候哭,什么时候不哭。
“我怎么没听说这个故事呢”
她笑着说。
“是周局长给我讲的,周局长的故事多了。”
他乐呵呵地说。
“那我王姐说什么了”
她总是把王姐俩字叫得非常亲切。
“她也没说什么,但她不生气了,要不然她也生气,好象我多事似的。”
田川带点自豪感地说。
“你很会做工作,你的家庭这么幸福都是你经营的结果。”
她的眼睛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有关系。”
他点了点头。
“那你这事不和我王姐商量商量啊”
她又回到了借调的问题上。
“不和她商量。”
他很肯定地说。
“为什么”
她多少有点不解,她觉得这也是一件大事。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你和她商量她一定支持我去中宣部,她不会考虑我父母和我女儿,这样就产生矛盾了,你也很难说服她,所以干脆就不告诉她。”
他向她解释。
“你是不是有很多事都不告诉我王姐啊”
她歪着头,有点娇声地说。
“如果存在影响家庭和睦的的因素,我尽量都不告诉她,我觉得家庭和睦有两大因素,一个是不该说的不要乱说,要做到嘴紧,一个是男人要有小金库,女人心眼小,有的时候应该花的钱她不叫你花,这时你没有小金库就相当为难,有了小金库了,事也办了,夫妻关系也不受影响,这是最好的办法。”
他深有体会地说。
“但小金库里的钱是从拿里来的呀”
她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她也觉得他很神秘。
“这到是个问题,有的人没有钱,但我有钱,我在职工高中做过兼职老师,这个事我没告诉你王姐,兼职收入也没告诉她,我还是邑州师范学院的客座教授,每个学期讲几堂课,也都是有钱的,我还是滨江省档案专业高评委委员,开评委会也是有钱的。”
她真没想到他会有这么多的来钱道,她觉得他更加神秘了。
“怎么你还是客座教授啊以前你也没说过。”
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
“没什么可说的。”
他憨厚地笑着。
“你还做过兼职老师,讲什么啊”
她对他的一切都是感兴趣的,都想问一个究竟。
“讲档案学。职工高中有这个专业。”
他平淡地说,并不表露他有多大的能耐。
“那现在还做兼职吗”
她更关心他的现在了。
“现在没这个专业了,我也就不做了。”
他回答她尽量回答得圆满,有的时候可以是一句话的,他都用两句话。
“为什么没了呢”
她还是想问一个究竟。
“它的专业设置不是固定的,看就业形势的需要。”
他
0373无意泄露
如果不是今天和他说起借调的事,他可能还不能说出自己的这些事。那么他还有什么事没有告诉自己呢他肯定还有,有很多事他连自己的妻子都不告诉,象这次借调的事他也不告诉,证明他是非常有主见的,而在很多家庭事务的处理上,在孩子的培养上都证明他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在当官的问题上,他所表现出来的淡定更是少有,他不仅不向自己提出当官的要求,甚至是自己提出了,他都表示谢绝,他怕给自己添麻烦,天底下还有这样有身衬的人吗也许只有他一个,而这样的一个有身衬的人叫她摊上了,只有奉献,没有索取,是命里注定他帮助自己吗他没有成为自己的爱人,可他对自己的爱已超过了爱人之爱,他不是自己的爱人,但他是自己的所爱之人。
市文明办有一个干事叫陈智,他给窦大姐打了一个电话,说明天要到白塔乡的黄土村去调研,叫部里给安排一台车。窦大姐高高兴兴地来找章楚涵,汇报陈智调研的事。
“他为什么要到黄土村去调研啊,黄土村有啥呀”
章楚涵冷冰冰地问。窦大姐的一系列做法都叫她越来越减少对她的敬重了。
“我没问。人家是上级领导,说到哪调研就到哪调研呗,咱也不能乱问啊”
窦大姐有点理直气壮地说。
“那你觉得黄土村有什么特别的吗”
章楚涵继续问。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
她还是有点理直气壮,觉得章楚涵问的是多余的,既然市文明办要去调研,咱还问那么多干什么。
“它是文明单位吗”
章楚涵问得更具体了。
“它不是。”
她冷冰冰地回答。
“他要求派车到邑州市去接他”
她疑问的口气很重,那意思他是不是排谱太大了。
“是。”
她还是冷冰冰。
“你答应了”
章楚涵也全没了温暖感,象有点指责的腔调。
“我没答应,我得向你请示,因为咱部里就一台车。”
她把车字说得很重,明显表露她就是要用车。
“明天我也用车。这样吧,等我想想办法,一会我告诉你。”
她的语气温暖了一些,但态度是很明朗的,她明天也要用车。
“那行吧。”
窦大姐带点不满意的神情回去了。
她回到了办公室,马上就跟文明办的干事才敏说:“明天跟大姐下乡啊。”
“要到车了吗”才敏问。
“部长给想办法。”
其实章楚涵根本没答应给她派车,但她想,这是市里领导来,也不是我坐车,你不派车也不行。
“那咱用不用到邑州去接他呀”
才敏也是一个外表聪明的人,你看她写材料写不好,下个乡啥的还非常有积极性,其实这也是机关人员的一种通病,谁都不愿意一心朴实地坐在家里写点文章,也不会写文章,但要说进个城,下个乡啥的都很积极,尤其是到了饭桌上,一个比一个有能耐。
“去也行,从家有啥呆头啊。”
她也有点跃跃欲试的样子了。
“那咱几点走啊”
看来,她是要做准备了。
&
0374当头冷水
祖德平是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和她是上下级关系,祖部长说让她归汇两千块钱,她没法说不汇,但她听那说话的口音有点象南方人,祖部长不是南方人,这里会不会有什么蹊跷呢
她给市委宣传部的邓部长打了一个电话,问祖部长是不是到省里开会去了,邓部长说祖部长就在他身边呢,哪在省里开会呀。她就把接电话的事说了,邓部长说那一定是骗子,你可千万别给他汇钱啊。
她再给那个电话号码回电话,手机便关机了,这也证明那人确实是一个骗子。
一天遭遇两个骗子,但都没被骗,章楚涵觉得自己很神勇,她想有时间她一定把这两个故事讲给田川听,她想得到他的夸奖。
她还没来得及讲这两个故事,宣传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她顾不了讲故事了。
理论学习室的杨主任突然死了,死的有点不可思议,前两天就说肚子不好,然后自己还到班上请了一个假,说到医院看看,县医院说你到市里医院看看吧,他就到了邑洲市医院,邑州市医院就留他住院了,第二天早晨就死了,说是猝死。他是一个老病包子,患有严重的肝炎,但每天还保持喝三顿酒,中午连食堂都不吃,就是为了回家能喝口酒,人们说他熟透了,死是必然,但没想这么快。
人在医院住院会发生猝死,她有点不理解,她觉得是医院看护不利,连死亡的准确时间都不知道,是估计了一个时间,她觉得太不尊重生命了,但杨主任的家属什么也没说,他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女儿,都是非常老实孱弱的人,连哭都不会大声,更不会说什么,她觉得也没法多管闲事,宣传部的工作这么忙,她也没时间管闲事,就组织人们一起帮助料理后事。
杨主任住院不是家人陪护,是李部长派了两个人,一个是诸主任,一个是费志华,晚上杨主任说你俩回家吧,我没什么事,他俩就回家了,诸主任在这个事上显得很不明白,其实他俩是有过错的,并不是李部长叫他回来的,是杨主任叫他回来的,但他不应该听杨主任的,应该听李部长的,没想到等第二天早晨他们再去的时候杨主任已经死了。
家属同样对宣传部也没什么指责,这让章楚涵也很轻松,如果家属指责了宣传部,章楚涵还得处理这件事,她的时间很紧,哪有时间处理这样的事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