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想没想过,巨蚁有可能用身体的碰触表示亲近?上校忽然问道。

    没有。叶涵说,我没发现巨蚁有类似的行为,也没听其他人说过。

    实际上有。上校说。

    叶涵惊愕非常,但是联想到上校的军衔,又觉得理所当然。

    研究所直到目前为止还是军方的机密,若不是叶涵亲手捉到了野生蚁后,只怕也不会知道军方一直在研究巨蚁。

    上校继续说道:叶涵,如果需要你零距离接触巨蚁,你会怎么做?

    和巨蚁接触?叶涵纳闷不已,怎么个接触法?

    别人巴不得离危险的巨蚁越远越好,这位倒好,听他的意思,似乎是想跟巨蚁好好亲近亲近。

    叶涵心中吐槽,你丫当巨蚁是小狗么?巨蚁就那么一点智商,还是他娘的集体智商,一天三顿亲手喂,也喂不出半点感情,难不成你以为,巨蚁能像小狗一样摇头晃腚地邀宠么?

    叶涵的吐槽很给力,可惜上校不懂读心术,沉默片刻解释道:和任务有关。

    叶涵微微一怔,脑中陡然闪过一道灵光:车里装的是巨蚁?

    上校看着叶涵,表情没有一丝波动:你很聪明。

    目的地是哪儿?叶涵心中隐隐猜到了答案,可还是想确定一下。

    现在还不是时候。上校笑了笑,据我所知,巨蚁之间存在喂食现象,而且工蚁不光喂蚁后,相互之间也会喂食,比如工蚁和兵蚁,具体原因我不大清楚,但是研究所里好些专门跟虫子打交道的老学究肯定知道。

    需要我做什么?叶涵问。

    尽快熟悉巨蚁的习性。上校说,还有,你那几个手下可靠吗?

    叶涵抿了抿嘴唇:接触的时间太短,我只对肖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比其他人早认识两天。

    上校点了点头:这次的任务非常重要,我会安排人调查他们几个人的情况,不适合参与任务的人必须离开。

    我明白。叶涵说。

    很好。上校满意地笑了,去吧,除了熟悉巨蚁,也熟悉熟悉新装备。

    叶涵很自信地说:三军的现役装备基本没我不会用的。

    这个你肯定不会。上校神秘地笑了,去吧。

    叶涵疑惑地敬礼离开,走到门外才发现,那个海军中尉居然笔直地站在门外,似乎是一直都没离开。

    叶涵友好地笑笑,中尉马上说道:请跟我来。

    中尉带领叶涵下行,连续经过几道舷梯,大概向下走了三层楼的高度,进入甲板下的某个位置,将叶涵请进一间双人宿舍:叶上尉,请把身上的装备换下来,新军装我已经放在床上了,我在门外等你。

    叶涵点头致谢,迈步走进宿舍。

    宿舍面积很小,虽然是双人间,面积却比上校的舰长室还要小,长方形的舱室简单异常,一边是两张镶在舱壁上的上下铺,另一边是两个并排放置的铁皮柜子。

    下铺的床头上,放着一身折叠整齐的深蓝色作训服,另外还有配套的鞋帽和军衔标志。

    叶涵脱下身上穿了好些天的液体防弹衣,把全套的防护装备和陆军作战服装收进柜子里,一边往身上套海军的迷彩作战服,一边高声问道:兄弟,枪和子弹怎么办?

    一会儿送枪库保管!中尉大声回答。

    手枪呢?

    一样。

    叶涵咧咧嘴,心中颇有些不舍:手枪也不行?

    不行。中尉的回答异常坚定。

    叶涵叹了口气,提着枪走出宿舍,坦然道:带习惯了,身上没枪就像缺点什么东西似的。

    中尉缓声道:手枪平时可以带,但是舰长交待,一会儿带你熟悉新装备,如果一定要带,必须向舰长提出申请,经舰长同意后才能随身携带。

    算了,不找那个麻烦了。叶涵说,到了你们这一亩三分地儿,就得听你们的安排。

    集中保管枪支是军方的规定,在战争状态下,陆军官兵基本上是枪不离身,可是海军官兵都是呆在战舰上,就算遇上敌人,也是用大炮和导弹说话,交战距离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公里。

    大海上一览无余,即便敌人靠近,必须使用轻武器对抗,现用现取也完全来得及。

    真到必须使用轻武器的时候,要么是对付不入流的海盗,要么就是战舰已经到了覆灭的边缘。

    揣着一脑袋糊涂心思,叶涵跟着中尉找到了舰上的枪炮长,将步枪手枪的枪号登记,子弹一颗不差地上账,最后亲笔签字,完成寄存手续。

    交枪的时候,叶涵意外地看到枪柜里有一支js狙击步枪,虽然没机会拿到手里仔细看,但是叶涵非常肯定,这支枪就是肖源手里那一支。

    军队根本不装备这种型号的狙击步枪,围剿临义沦陷区的部队的确装备了一批,但那批步枪是从临义警方手中接收过来的,并不是围剿部队的制式装备。

    枪虽然交到了枪库,可是人呢?

    离开枪库,中尉直接把叶涵带向登陆舰的底层甲板,叶涵意外地发现,通向底层的每一个舱口,都有全副武装的海军官兵持枪站岗,而且是军官带队,双人双岗!




296 秘密武器
    无论什么人靠近哨位,都必须主动亮明身份,由哨兵联系舰桥,得到舰桥的允许之后,哨兵才会放行,其盘查之严格,让叶涵想起电影里盘查老百姓的小鬼子。

    而且并不是一道岗哨放行,后面就通行无阻,而是每经过一道岗哨,都要检查一次。

    更奇怪的是,只有前几道岗哨由海军看守,后面两道岗哨,居然是荷枪实弹的陆军官兵!

    叶涵也算资深军人,不敢说对全军的装备了如指掌,可起码对制式装备十分熟悉,可是这些哨兵身上的装备却从来都没见过,单看外形,就知道这些装备十分精良。

    唯一让叶涵觉得熟悉的,就是这些人身上全套的液体防弹衣。

    不是说这玩意儿还没装备部队吗?这些哨兵究竟是什么严厉,竟然能全部装备刚刚定型的最新装备嗯,似乎还是实验型装备!

    出动部队护送巨蚁并不奇怪,可是这些站岗的家伙显然来自一支机密部队,用这样一支部队看护巨蚁,是不是有点太过小题大做?

    怀着异常疑惑的心情,叶涵跟在中尉身后穿过一条笔直的走廊,迈过一道防水门,愕然发现门对面供车辆进入船舱的舰艏舱门边,站着一个全身覆盖着墨绿色铠甲的人!

    那人身上的铠甲身后背着个硕大的方形背包,看起来就像一件全身硬化的宇航服,可那颜色看上去又像科幻电影里的动力装甲,背包下方还插着一条最少有拇指那样粗的电缆,电缆一直延伸到附近的舱壁上,就像一条细长的尾巴拖在那人的身后。

    看到中尉和叶涵,那人非常自然地冲这边挥了挥手,中尉也挥挥手表示回应。

    那是什么?叶涵失声问道。

    中尉目光炯炯:外骨骼。

    什么?怎么可能?叶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中尉矜持地笑了: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也不相信,但是它就在那里。

    叶涵瞪大眼睛:这就是舰长说的新装备?

    中尉点头:就是它。

    叶涵一把扯掉头上的帽子,狠狠地挠动头皮,却怎么也冷静不下来: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别把外骨骼想的太神秘,这东西早就开始实验了。中尉继续笑,这么大的国家,还能没点家底?

    这我知道!叶涵打断道,但是这也太夸张了新闻上不是说只有个架子么?连米军都只是个架子,咱们的进度怎么可能比米军还快?

    谁说米军就是最先进的?中尉扁扁嘴,再说了,这东西就是在架子上加一层钛合金装甲,听说是北都下了死命令,实验室熬了半个月设计出这么个东西,勉强能用而已。

    那也不错了!叶涵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没装钛合金装甲那叫外骨骼,加上之后必须叫动力装甲!

    这时一辆全封闭货车倒进船舱,车尾进入船舱之后,货车立即制动。

    那个身穿动力装甲的人,回手拔掉插在背包上的电缆挂在墙上,大步走到车尾的货箱处,用力扭动把手掀开箱门,数以百计的巨蚁立刻像崩塌的雪山一样从车里涌出来,当场将那人淹没。

    离车的巨蚁一层叠着一层,最上面的巨蚁头顶触须乱点,忽然迈动细长的虫腿,争先恐后地涌入船舱深处。

    等巨蚁全部离开,那人无奈地从地上站起来,向货箱里看一眼之后,回手关紧箱门。货车便迅速开离,另一辆货车开始倒车进入船舱。

    两台车互换的间隙,那个退回舱门边缘,把墙上的电缆取下来,重新插在身后的背包上。

    叶涵登时一怔:这是什么意思?

    还能是什么,电池不顶用呗!中尉说,那个背包就是电池,充满电也就能用二十分钟,省着用勉强能用半个小时,根本没有实战价值。

    半小时就不错了!叶涵说。

    特种部队的行动,经常是一击中的远遁千里,从行动开始到结束往往只有几分钟,能用半个小时的动力装甲,简直就是为特种部队量身订做!

    装备究竟合不合用,关键要看如何使用,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东西除非一直插着电缆,否则在正面战场上定然一无是处,可是在斩首行动之类的特种作战中使用,必然成为无上利器!

    中尉十分意外地看了叶涵一眼:你真这么想?

    叶涵点点头,但是很快又摇了摇头:还得看看性能这东西防护力怎么样?

    一般,能防住步枪子弹近距离,但是口径大了不行。

    762乘39的?还是咱们的小口径?叶涵问。

    能防住小口径。中尉说。

    小口径子弹的穿透力举世皆知,能防住小口径,762肯定没问题。

    力量呢?有没有加成?叶涵急切地问。

    应该是有,这东西全身都是微型液压装置。中尉说,连手指头上都有。

    电子设备怎么样?

    这个不清楚,应该很不错。中尉说。

    最近这些年,国家的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有足够的技术底气,开发一套实用的军用电子设备根本不是问题。

    配套武器呢?叶涵再问。

    中尉苦笑:你还是自己过去看吧,这东西是秘密武器,我知道的没那么详细,但你有资格用这东西我没有。

    他的言语之间颇为失落,叶涵不禁暗暗琢磨,这小子的态度一直不咸不淡的,原因会不会是没拿到动力装甲的使用资格?

    这时又一辆货车进入船舱,又一车巨蚁涌入船舱深处。

    叶涵暗暗咋舌,这一辆接一辆的,是要往船上装多少只巨蚁啊?

    虽然车里卸下的巨蚁身长只有两米左右,只能算巨蚁中的少年,可是当不住数量多啊,这一辆接一辆的,光他上船这一小段时间,卸入船舱的巨蚁绝不会少于二十车!

    也就是长度超过百米的大型登陆舰,换成其他型号的船只,能不能装下这么多巨蚁都不好说。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份心思抛在脑后,跟着中尉走向一旁的船舱。未完待续。



297 全身检查
    船舱外有两个精锐哨兵站岗,这一次中尉没再靠近,而是直接把叶涵推出去,哨兵验证了叶涵的身份之后,放叶涵进入船舱。网

    中尉目送叶涵的身影被舱门挡住,目光异常复杂。

    动力装甲啊,那可是动力装甲啊,说不动心肯定是假的,可是这玩意只在6军少量装备,海军根本想都不要想。

    中尉真的很不理解,6军虽然是老大哥,可是海军才是三军之中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军种,为什么不优先装备海军?

    因为这件事,中尉最近都快抑郁了,恨不得调出海军,可是他又很清楚的知道,就算真的跨军兵种调动,也绝对没机会接触到如此先进的试验型装备,反倒不如留在海军里,至少还能多看几眼。

    中尉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动力装甲在战场上有什么样的表现。

    进入船舱的叶涵,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感受。

    在外面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船舱,内部面积却大得惊人,许多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在船舱里穿梭忙碌,墙脚下摆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仪器。

    他的目光立刻被船舱深处的动力装甲吸引,可是仔细一却大失所望。

    那根本不是什么动力装甲,而是套在塑料模特身上的零件,最多是件未完工的毛坯!

    头盔是个包裹小半个脑袋,布满了电极和各种微电子设备的东西,裸露在外的大量焊点密集得令人指。

    无论这东西的科技含量有多么高,叶涵都可以肯定,这玩意绝对没有防弹功能!

    躯干也好不到哪儿去,胸甲与腹甲是分离的两节,并且与头甲一样镶满了电子元件。

    腿甲臂甲也都是两段式结构,肩肘关节,脚踝手腕等活动部位连半点防护都没有,关节外侧裸露着复杂的液压助力设备,手背指背更是布满各种导线和微型助力装置,看上去虽然很精致,却让人本能地想起剥离了皮肤的人类肢体。

    很精致,不是吗?一个年轻的声音在叶涵耳盼响起。

    叶涵扭头一看,现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戴着近视眼镜的白大褂。

    白大褂很年轻,最多也就二十七八岁,左胸的口袋上夹着一张身份证大小的卡片,卡片上的姓名一栏里写着两个字,瞿姜。

    叶涵犹豫了一下慢慢地点头:是很精致,这是半成品?

    不,这就是成品。瞿姜摇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觉得它太潦草是吗?

    没有外装甲吗?叶涵问。

    这是动力装甲的内部传感装甲和辅助动力系统,外装甲必须根据使用者的情况量身定制,那不是我们的工作范围。瞿姜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自我介绍一下,瞿姜,助理工程师。
1...124125126127128...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