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瞿姜撇撇嘴没说话,叶涵笑呵呵地走到薛师傅身边,按薛师傅的指点坐到椅子上,按动开关,全身上下的内甲缓缓合拢,把叶涵全身上下包裹其中。
动动试试。瞿姜鼓励道。
叶涵试着动了动胳膊:很自然,很轻松,就像自己的胳膊一样。关节上的液压装置在活动的时候有一点点噪音,不是很明显,可以忽略不计。
瞿姜递给叶涵一个握力器:试试。
叶涵接过握力器,攥在手里很轻松地握紧,松开,再握紧,诧异地抬头看着瞿姜。
什么感觉?瞿姜笑问。
很轻,不比橡皮筋强到哪儿去。叶涵说。
你现在随便伸出两手指头比钳子还管用,能不轻吗?说着瞿姜又递给叶涵一根臂力棒,再试试这个。
叶涵接到手里,很轻松连掰几下,液压杆伸缩不定,臂力棒扭曲的弹簧吱吱嘎嘎乱响:还是轻!
轻就对了,你必须尽快适应装甲的力量,不然我可不敢放你出实验舱。瞿姜说。
叶涵诧异地看了瞿姜一眼:就用这些东西适应?
那你想用什么?瞿姜问。
叶涵想了想说:给我找两个球,篮球足球都行,最好能再找个小孩的玩具球,一只手能握住的。
瞿姜眼睛一亮:好主意,我马上安排!说罢叫来一个研究员吩咐几句,研究员为难地看了叶涵一眼,答应一声快步离开。
我能出来了么?叶涵还没适应装甲的力量,怕无意间破坏了实验舱里的设备,压根儿不敢乱动。
你先适应着吧。瞿姜说,除了外甲那点重量,剩下的都齐了。
这就完事了?叶涵瞪大眼睛,外甲不轻吧?我现在适应完了,等装上外甲不还得重新适应?
说的也是!瞿姜微微晗首,薛师傅,外甲好了吗?
胸甲背甲还差一点。薛师傅回道。
那就先把四肢装上。瞿姜拍板道。
好。薛师傅答应一声,招呼工作人员把打印好的外甲送过来,一一固定在内甲之上。
叶涵发现,外甲的厚度并不统一,胳膊根部双腿根部的外甲很薄,其它部分差不多有半公分到一公分厚,除了极少数特殊部位之外,全身上下都被厚实的装甲护住。
此外,外甲上还有一些看似多余的孔洞卡扣和螺丝孔,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东西的功能八成是固定武器装备。
305 技术限制
颈部的装甲也很有特点,看起来就像一个环状球窝,与头盔底部的结构33相契合,给予头部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对头部的活动范围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叶涵知道,这样的设计很有必要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军用头盔的作用是防弹,在头部被子弹击中的时候,可以有效保护头部。
可是实际上,头盔只能防御弹片和流弹,若是被子弹直接命中,就算子弹打不穿头盔,头盔下的脑袋也会被强大的冲击力折断脖子。
头盔与颈甲结合在一起之后,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了。
头盔的外形也很有特点,头盔两侧安置了许多电子设备,运动风格的镜片设计,看上去科幻感十足,戴出去保证拉风到极点。
唯独眼睛上面有个近似于飞行员头盔的凸起,突兀得让人心塞。
这个是干什么用的?叶涵用下巴努努头盔上的凸起。
这个啊?瞿姜指着头盔,这是目甲,保护眼睛用的。
说罢随手一拨,凸起中陡然弹出两个闸门似的甲片挡在眼睛前面,遮住了灰色的头盔镜片。
不等叶涵再问,瞿姜就解释道:目甲其实是两个微型显示器,通过微型摄像头捕捉画面,还有夜视热成像和图像放大功能,可以单独使用,总之挺好用的。说罢亲手把头盔扣在叶涵脑袋上,感觉一下。
叶涵眼前一黑,接着重新看到了身边的人,瞿姜手指一点,目甲收回:感觉怎么样?
没什么特别的,有点闷。叶涵说,照这么说干脆别设计镜片了,直接用这个显示器不就行了?
肉眼的观察是不可替代的。瞿姜意味深长地说,这两个镜片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灰色防弹偏光镜片,有效过滤光线,就算在你眼前引爆一颗闪光弹,也晃不花你的眼睛。
怎么不把屏幕和眼镜片合在一起?不是早就有透明屏幕技术吗?叶涵又问。
透明显示器?那玩意又不是玻璃,说透明你就真信了?瞿姜扯扯嘴角,还有,你别以为能造出动力装甲有多牛,以咱们的技术水平,在目甲上集合这几种功能已经是目前的技术极限,你还想再往上添几样?
我就是说说。叶涵郁闷地小声说。
我们也想做的更好,但是没那个技术,不光咱们没有,米国人也没有,只能舍弃最佳方案,退而求次。说着瞿姜叹了口气,镜片上确实有一套显示设备,但不是透明液晶屏,而是激光投影,只能显示单色线条,而且夜里不能用,不如目甲方便。
夜里为什么不能用?
黑灯瞎火的,凭空冒出来一堆数据光条,暴露目标算谁的?瞿姜在自己的眼睛上比划一下,而且双系统也有优点,万一打坏了镜片,你还可以用目甲继续战斗。
拉倒,我打算一直戴着目甲,什么时候装甲没电了什么时候摘下来!叶涵说。
你没那么多电,没必要的时候尽量别用目甲!瞿姜提醒道。
至于吗?两个液晶显示器能用多少电?
蚊子腿也是肉,全身上下那么多设备,少用一点是一点,想把动力装甲用好,必须尽学会省电,只在需要的时候启动子系统。
我靠!叶涵听得想骂娘。
说什么满功率运转二十分钟,感情所谓的满功率运转,就是把所有设备全部打开,怪不得说使用时间能延长两倍,真把所有系统都关掉,潜伏个三五天都肯定没问题。
最后再提醒你一次,不要怀疑我们的设计!瞿姜郑重地说。
我不是怀疑,就是想问问原因。叶涵说。
该你知道的,不问也告诉你,不该你知道的,问了也不告诉你。瞿姜将一本跟差不多厚的书拍在叶涵胸前,别说我欺负你,拿去看熟!
叶涵小心地拿起书,封面上简简单单地印着一行字:动力装甲功能及使用说明。
不是吧,这么厚一本?
这还是精减过的。瞿姜没好气地说,放心吧,以你的学历肯定看得懂,就坐这儿穿着装甲看,就当是适合装甲了。
变态!
小心地试着翻看这本使用说明,叶涵几次险些撕破书页,足足试了七八次,才成功翻开第一页。
首页的内容毫无疑问是全书目录,开篇第一章就是八个大字:动力装甲设计理念,下分头胸腹四肢手足等分项。
第二部分内容是动力装甲的设计结构,同样以部位细分后分别讲述。
第三部分是动力装甲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叶涵在心里划了一个重点。
第四部分是配套武器装备,下分对人武器装备对虫武器装备支援武器装备攻坚武器装备防空武器装备等各大分项,看得叶涵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翻到第四章看个仔细。
不过理智告诉他,还是先掌握装甲的结构数据比较重要三年的航校生涯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理论虽然枯燥,却是实践的基础,牢牢掌握理论基础,能够有效地缩减实践需要的时间。
耐住性子翻开第一章,叶涵从头开始了解动力装甲,好在书里的内容都是很浅显,大概就是以人类生理结构为基础进行设计,每一页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文字反而没有多少,叶涵只用一小会就看完了第一章。
第二章的内容复杂一些,主要是对各个零件的结合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头盔的使用说明引起了叶涵的注意,他这才知道,头盔上不只有瞿姜介绍过的功能,还有装甲的控制中枢和各种探测设备,比如需要打开通讯设备的时候,他只需要看着通讯图标眨一下眼睛,就能启动目标系统,甚至还可以调出子系统,进行各种微调。
屏幕四边到处都是各种设备的使用图标,他不仅要熟记各种设备的开关在什么位置,还要养成斜眼时不随便眨眼的好习惯。未完待续。
306 全面了解
看到这里叶涵恍然大悟,那套激光投影设备,肯定是为了方便控制装甲14计的,否则根本用不着设计一套多余的投影设备。
除去各种设备之外,头盔上还有防毒过滤设备供氧管道和饮水管之类的实用设计,在头盔这么大的东西上塞这么多东西,就算叶涵这个外行都能感觉到其中的技术难度。
接下来就是各种设备的注意事项,例如装甲携带的不是饮用水,而是可以补充体力的高能饮料,不过数量很少,也不提倡在战斗中饮用;防水能力有限,入水后必须尽快出水,必须入水时涉水不得超过三米;另外还提到穿着动力装甲执行任务之前,必须排空屎尿,防止任务中出现排泄问题。
这个问题或许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军事行动中却必须加以重视。
将各种规定一一记在心里,叶涵终于翻到介绍武器的第四章。
开篇第一句话就引起了叶涵的注意:动力装甲是划时代的武器系统,作战方式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单兵武器,不再以三点一线的瞄准方式作战,而是以单兵火控系统为核心,进行间接瞄准射击
叶涵自动过滤没用的废话,简而言之,就是动力装甲配套的武器都和装甲一样进行了数字化,可以通过枪械上安装的微型摄像头,将枪械瞄准的位置直接反映在目甲屏幕上。
书中的配图怎么看怎么像电脑游戏截图!
叶涵忍不住暗暗赞叹:够强!
战斗的核心就是隐藏自己消灭敌人,动力装甲在这方面不敢说做到极致,至少也是全球先进水平。
非三点一线的作战理念并不新鲜,且不说近些年出现的拐弯枪,早在一战时期,英军就发明了利用潜望原理射击的潜射步枪;二战期间,德军也制造过枪管呈弧形的弯管步枪;近些年的拐弯枪通过电影《刺客联盟中的超市一战为人熟知;除了以上这些枪械,中东那个拥有哭墙的国家,还制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拐弯榴弹发射器!
所以说,动力装甲是颠覆性的战术革新,不过也仅仅是战术上的革新而已。
除瞄准之外,枪中的弹药数量也会显示在屏幕上,这一点对新兵来说或许很有用,可叶涵这种老兵油子个个都是数着子弹开枪,作用反而不是很大。
介绍完单兵火控系统,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动力装甲的配套武器。
叶涵对武器部分最感兴趣,不过所有动力装甲专用武器,都是用制式装备改装而成,无非是加上一些电子设备,因此最没必要看内容也是这个部分。
不过其中的几件武器仍然引起了叶涵的注意,一是单兵六管机枪,这个一般都是装在车辆或者其它军用载具上,单兵装备是头一回;二是对虫作战使用的127毫米突击步枪,这玩意要是不穿装甲连续射击,估计全军也找不到几个人能打光弹匣;三是对虫作战用的装甲手枪,按书上的介绍,若是不穿装甲持枪射击,一不小心就会被后坐力震断指骨,威力堪称凶残。
另外还有一些麻醉剂榴弹杀虫剂手榴弹之类的辅助武器,看完对虫武器的介绍,叶涵突然生出一点明悟,这动力装甲设计出来,恐怕不单单是为了对付敌人,更重要的还是对付巨虫!
眼下国内虫灾肆虐,是全球虫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了巨蝗巨蚁巨蟑,还有数不清的独行巨虫出没,巨虫伤人事件依旧层出不穷。
诚然,全国各地的驻军一直全力应对虫灾,消灭的巨虫不知凡几,问题是这个成绩来源于大批预备役转服现役的全面动员,为对抗巨虫而牺牲的官兵数不胜数,已然等同于一场全面战争!
军队主要由青壮年男子组成,而这个年龄段大多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紧急状态不解除,预备役就不能解散,偏偏大量预备役的任务不是战斗,而是日夜盯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巨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战争需要的不只是粮草,还有完善的充足的工业支持!
劳动力的缺乏已经对各地的工农业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原本就大幅度下滑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军费更是一涨再涨,即便改开几十年成果显著,国家能撑到哪一天依然不甚明朗。
如果大量装备动力装甲,或许只凭现役就队就能对抗全国各地的巨虫,从而解放预备役,尽最大可能恢复工农业生产。
或者说,是保存国家的元气。
发现叶涵好一会儿没翻一页,瞿姜伸手在叶涵眼前晃了晃:看完了?
叶涵回过神来咧咧嘴:还没,大致翻了一遍呃,船开了?他突然发现,身下的船正小幅度地摇摆不定!
倒不是他的感觉如何灵敏,而是动力装甲的头盔屏幕一角有个电子水平仪。
开了。瞿姜说。
叶涵的神情严肃起来,压低声音问道:往哪儿开?例行巡航还是
瞿姜点点头:正式执行任务,你还有三个小时熟悉动力装甲!
我靠,不是吧?不带这么玩人的!叶涵差点跳起来,这玩意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就算抛开所有的理论课程,也不是三个小时能玩得转。
现实就是这么残忍。瞿姜说,如果你不能在三个小时里熟悉动力装甲,那就只能把你排除在任务之外。
叶涵恼火地狠狠挠头皮,钛合金手指却挠在了钛合金头盔上,磨砂的表面互相摩擦,迸出一溜炫目的火花。
瞿姜脸色一黑:你干什么,故意损坏装备,罪加一等!
叶涵一口气憋在嗓子眼儿里,差点没晕死过去。
瞿姜回手招来薛师傅,薛师傅看过之后松了口气:没事,掉点漆,补上就好。
瞿姜狠狠瞪了叶涵一眼:你给我小心点,别乱动知道不?这次任务你就甭参加了,老实留在船上适应装备吧。
叶涵看了瞿姜一眼,咬牙道:给我找个地方!
307 争分夺秒
瞿姜一怔:什么?
叶涵满脸坚毅,大声回答道:我说给我14找个地方训练!
瞿姜微怔,点头道:行,没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