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核动力航空母舰,长度也不过五百米出头。

    还有巨鲸,蓝鲸的体长好像能达到三十余米,放大两百倍就是六公里小岛啊这是!

    当然长那么大的可能性不高,毕竟生物的体形越大,消耗的食物越多,即便是资源丰富的海洋,也顶不住一群巨兽的疯狂掠夺。

    海洋生物超巨化的后果,要么是超巨型海洋生物为生存空间互相竞争,最后只剩下极少数物种;要么是一大群巨型海洋生物掠夺性抢食,最后找不到食物统统饿死。

    生物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能逐渐适应地球的环境,形成稳定的生态习性和食物链,短时间的巨变,必然引起一系列连锁变化,重新成型稳定食物链的可能性极小。




338 吃货的世界
    别的且不提,就说肆虐全球的巨虫,要不是人类遏制巨蚁的扩张,估计眼下地球已经成了巨蚁的乐园。

    以巨蚁不顾一切的尿性,独霸全球根本不是个事,估计用不了多长时时间,陆地上的生物就要被巨蚁吃光。

    无物可吃的巨蚁,最后只能展开蚁群对决,当全球只剩下一群巨蚁之后,距离巨蚁全部饿死也就不远了。

    界时陆地上只剩植物,无数年后,海洋中的动物重新登陆,地球才会再次繁荣起来。

    叶涵脑中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突然发现人若是没了,对地球半毛钱的负面影响都没有,反倒会给地球一次重生的机会。

    屁股决定脑袋,叶涵毕竟是人类的一员,推算出这样的结果,让他心里很不爽。

    先进化出智慧再发展出科学,人类容易么?

    思忖间,几艘战舰的主炮已经停止射击,海风吹散了浓重的硝烟,码头上,一群全副武装的水兵飞快地登上扫雷艇,十几艘扫雷艇同时离港,疾速驶向远处的海面。

    没多一会儿,散开的扫雷艇在炮弹爆炸的水面停下,水兵们走上甲板,冲着水中一阵指指点点,又回举起对讲机说着什么。

    接着艇上的三十毫米遥控舰炮开始转动,好像咳喘一样冲着水中有一发没一发地开炮,舰炮开火时的声音倒是不小,可是炮弹入水后压根儿就没爆开,要不是海面飞溅的水花,叶涵非当炮里装的是空包弹不可。

    他们忙活什么呢?叶涵疑惑地问。

    瞿姜笑道:没事,今天晚上吃海鲜。

    海鲜?琴师瞪大眼睛指向海面,你是说巨虾?

    这还用问么?瞿姜呵呵一笑,背着手哼着不成调子的小曲,施施然走开了。

    叶涵和琴师面面相觑,前者摇头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太快。

    吃货的世界我们真心不懂。琴师同样感慨,难不成搞这么大阵仗,就是为了晚上多吃一口?

    搂草打兔子,顺便吧。叶涵说,扔水里不吃,不是浪费么?

    海面上,水兵们将扫雷用的甲板吊放入水中操作一番,之后回收吊索,一只脑袋只剩下一半儿,个头好像中巴车的巨虾被甲板吊扯出水面。

    水中的巨虾个头实在太大,还有大个个身子泡在水下,就已经把扫雷艇扯得偏向一侧。

    水兵们也被这只巨虾的体形惊呆了,扫雷艇的排水量太小,水兵们不敢再往上拽,把排雷用的钢缆利用起来,先用步枪对准巨虾,在虾壳上打个洞,再把索勾固定在虾壳上,直接开着船把巨虾拖回码头。

    琴师不由地失笑:够用,派扫雷艇抓大虾,还真是对路!扫雷艇上装有各种索具吊具,火力虽然不怎么样,对付巨虾却比其他类型的舰艇更合适。

    叶涵好奇心顿时满点,看了琴师一眼道:走,看看去!

    两人撒腿就往码头上跑,正好赶上一艘扫雷艇靠岸,留在岸上的水兵蜂拥而至。

    水中的巨虾载浮载沉,一位海军上尉看过巨虾的长度之后,扯开嗓子大声吆喝:吊机,赶紧把吊机开起来,还有那个谁,开一辆车过来!

    钢缆套在巨虾身上,装卸物资的吊机开动起来,轻而易举地将巨虾扯离水面,虾身上的海水哗哗往下淌。

    叶涵这才发现,巨虾虽然很长,但体形并不像对虾那样圆厚,而是像蜈蚣一样有些扁平,很像市场上卖的皮皮虾。

    我还以炎螳螂虾长得像螳螂呢。叶涵失望地说。

    我也是。琴师咧咧嘴,看了看水兵开过来的卡车,这虾好像比车还长一点,怎么往车里装啊?

    叶涵盯着半空中晃晃悠悠的巨虾:我也纳闷呢!

    这两个围观的吃瓜外行闲吃萝卜淡操心,那边负责吊装的老兵技术超神,先把巨虾的一头稳稳当当放在车厢里,然后吊机突然一个旋转,在车厢上方转了一个圈,将舒展的巨虾环成一圈,团成一团的巨虾成功放进车厢。

    扫雷艇一艘艘靠岸,卡车一辆辆开过来,转眼之前,十几只巨虾就被水兵运走,而水里还有更多的巨虾等着打捞。

    不是所有的巨虾都完整无缺,只缺半个脑袋的巨虾只有最开始那一只,剩下的多少都有些破损,最惨的那只,前半身已经炸得破破烂烂,只剩下个尾巴还算完好,被现场指挥的海军上尉好一通嫌弃。

    西洋景看得多了,自然也就变得平淡无味,两个人离开码头,叶涵意有所指地说道:老卞,闲着也是闲着,咱们上厨房看看去?

    厨房有什么可看的?琴师的心思还放在巨虾的捕捞上,没明白叶涵的意思。

    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叶涵笑道,虾壳子那么厚,你就不想看看,厨房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琴师这才回过味儿来,欣然道:走,看看去!

    两个人兴冲冲地赶往厨房,离着还有几十米,就看到厨房外停着一辆卡车,海水不断从车厢的缝隙中滴落。

    两水兵打开卡车后厢板,一辆军用越野车开过来,水兵从越野车绞盘上扯出绳索绑在巨虾身上,启动绞盘卷动绳索,沉重的巨虾被慢慢从卡车上拖下来,重重摔在地上。

    水兵们围着巨虾指指点点,啧啧称奇,负责现场指挥的司务长指着水兵道:你你,去拿盆,多拿几个过来!

    水兵答应一声跑开,很快就抬过来一摞直径差不多有一米左右的不锈钢盆。

    不够,再去搬!司务长大声吩咐。

    叶涵和琴师站在一边看热闹,虽然不认识这两穿陆军军装的军官,司务长仍然客气地打了声招呼,两个人没和司务长聊上几句,远处便走过来几个拿着电钻电锯,还有角磨机的老兵,看上去应该是搞机修的,偏偏这群人直接凑到司务长面前。

    司务长掏出烟来到叶涵和琴师面前:首长,来一支。



339 野望
    琴师接了一支,叶涵客气地拒绝:我不会。老兵在军中的威望,往往比军官还要高一些,别说叶涵不属于这支部队,就算是这支部队的军官,也要和老兵处好关系。

    司务长不肯罢休:首长嫌俺烟次!

    我是真不会。叶涵连连摆手。

    司务长这才相信,自己拿出一支点上,叼着烟说道:哥几个,今天能不能吃上海鲜大餐,可就看你们的了!

    提着电锯的水兵立马拍起了胸脯:放心吧,你还不知道我么?保证没问题!

    叶涵一个劲地瞅着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水兵到底是从哪儿找来的电锯,难不成海军还装备这玩意?

    一支烟抽完,炊事兵从厨房里扯出水管,冲掉巨虾身上的泥沙。

    几个搞机修的战士凑在一起商量几句,电锯嗡嗡地响了起来,水兵们先抬起把虾螯,电锯切在螯根附近,一阵刺耳的摩擦声,电锯顺利切入虾壳,不过几秒钟,就把虾螯切下一只。

    虾螯摆在地上,拿角磨机的水兵看看虾壳的厚度,开动角磨机,磨片落在虾壳上,居然擦出了点点火花!

    角磨机在虾螯四周切了一圈,轻轻一揭就揭开了半边,露出了雪白的半透明的鲜嫩虾肉,只一个虾螯,就装满了一个不锈钢盆。

    炊事兵嘿嘿笑道:再来两盆就够今晚上吃了。

    司务长眼睛一瞪:谁说的?今天晚上旁的不吃了,粮食省了,全都吃海鲜大餐,管够!

    叶涵暗暗吐槽,那么大一只虾呢,甭说晚上这一顿,加上明天早晨中午也未必吃得完,这还只是一只不对啊,其他的巨虾都哪儿去了?

    琴师肯定不知道,叶涵抽了个空问司务长,司务长也不大清楚,只说送到厨房的就这一只。

    一群人窝在厨房外,足足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把巨虾完全肢解,虾肉挖出来几十盆,最后炊事班的不锈钢盆都不够用了,司务长出去买了一批才解决问题。

    不光是虾肉,虾壳子也攒了一大堆,叶涵本以为虾壳会被扔掉,没想到司务长找到了专门加工虾壳的工厂,把那一堆虾壳低价处理掉了。

    卖的价格虽低,好歹是没什么成本废物利用,比直接扔到强得多。

    叶涵这才意识到,海边绝对不缺各种海产品的加工企业,哪怕虾壳子在这里都算得上宝贝。

    水兵捞上来的巨虾有二三十只呢,加工虾壳的企业说不定能小发一笔。

    司务长果然言出必行,晚餐时分,为全体官兵送上了一顿实打实的海鲜大餐,大块的虾肉煎炒烹炸,各种花式制作,口味清淡的充当主食,口味醇厚的权当是菜。

    不仅有事先做好的各种菜式,炊事班还搞了个现场烹制,一指多厚的虾排比巴掌还大,用各种调料腌好之后,下锅煎上半分钟直接上桌开吃,细嫩的虾肉味美多汁,端的是极品美味,吃得叶涵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

    虽然军队里的煎锅面积够大,能一次煎几个班的虾排,可煎制的速度还是远远供不上消耗的速度,最后炊事班准备的虾排硬是没够吃,令许多没吃够的官兵很是失望。

    饭后,几乎撑爆肚皮的官兵不约而同地在营区里溜弯,叶涵找不到旁的熟人,干脆凑到瞿姜那里打听消息:老瞿,下午抓住了那么多虾,都存哪儿去了?

    怎么?你还没吃饱?瞿姜惊愕地瞪着叶涵。

    哪儿跟哪儿啊!叶涵一副被你打败的模样,我就是好奇,那么多虾都存哪儿去了,这玩意应该存不了多少天吧?难不成基地里还有冷库?

    放心吧,没人敢给你吃变质的。瞿姜一眼看穿了叶涵的用心,咱们就留一只自己吃,剩下的都分了。

    分了?分给谁?叶涵疑惑不已。

    当然是老百姓,总不能咱们吃香的喝辣的,让老百姓没吃没喝吧?瞿姜说。

    不至于吧?叶涵压根儿不相信。

    怎么不至于,我下午跟着一起去的。瞿姜说,今年粮食减产,你在部队是没什么感觉,地方为了节约粮食,早就开始搞配给制,分到老百姓手里的粮食,也就是勉强不饿肚子,你当基地吃饱了撑得,非捞这么多虾上来?

    叶涵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就这几只虾,好干什么?原本他还觉得巨虾太多,可是市区几十万人呢,几十只虾平摊到每个人身上,塞牙缝都不够。

    给谁都能省粮食。瞿姜突然压低了声音,市政府已经做了决定,大力发展捕捞业,用海产品填补粮食不足导致的空缺,刚报到北都就批了,而且北都命令基地,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的捕捞计划。

    叶涵眨眨眼睛:一帮老百姓,渔船还没巨虾大呢,怎么捞啊?

    他可是在湖上开过两年客船的人,虽然没打过渔,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海上的渔船还不至于比不上巨虾,但是也大不到哪儿去,船上又没扫雷艇上那么多专业装备,想把水里的虾捞上来,不知道要费多少力气。

    你当为什么让基地大力支持?瞿姜反问。

    难不成用军舰

    用你个脑袋,是给渔民提供武器和培训!瞿姜没好气地解说一番,叶涵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海军抓的巨虾虽然不少,但肯定不够分,也不知道该分给谁,干脆直接送到市政府,让地方官员头疼去。

    能当官的没一个傻蛋,发现巨虾这个潜藏的巨大食物来源之后,市里立即将海军的人请到市政府,召开了一场专门的研讨会,重点咨询捕捉巨虾的注意事项。

    全面了解巨虾的情况之后,市政府以飞一样的速度拿出了几点决定。

    会议决定由市里牵头控股,民间融资参与,成立一家针对巨虾的捕捞公司,购买一几艘设备齐全的大型渔船,以捕捞巨虾为主,捕捞鱼类为辅。



340 强势出击
    由于螳螂虾强大的攻击力,市政府要求这批渔船必须进行加固改造,水线以下的船体厚度一定要足,足到巨虾随便怎么砸都砸不动才算合格。

    这样的渔船,排水量肯定小不了,根据海军的经验,完全可以在渔船上安装主动声呐勾引巨虾,再用专用的低威力深弹震晕声呐引过来的巨虾,随后一网成擒。

    界时完全可以将状态好的活虾养在船舱里带回来,状态不好的冷冻。

    这样一艘渔船,普通渔民肯定操作不了,而且巨虾出现之后,普通渔船再出海,也面临着船毁人亡的巨大风险。

    市政府的初步计划,是将所有的小型渔船全部淘汰,将渔民招入新成立的渔业公司,因为渔船上拥有武器,所以船员必须通过军方的培训才能上岗,这就对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那些无前科,无不良嗜好的渔民,才有资格接受军方的培训,军方计划教授这批渔民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如声呐的使用深弹的使用等等。

    渔船就位后,每一次出航,都要由军方发放深弹虾炮以及相应的自卫武器。

    市政府相信,一旦渔业公司投入正常运营,不敢说解决全市的吃饭问题,至少可以补充大量的海产品,省下的粮食绝不是个小数目。

    为了加快计划的实施步代,市政府甚至希望购买军方即将退役的军舰,通过适当的改造变成渔船。

    这样一来,就不必拆下船上的声呐和深弹发射系统,甚至可以保留雷达,充当军方的眼睛。

    这样一份计划,居然能得到北都的支持,而且是当天上报,当天批复,叶涵恨不得揪着瞿姜的耳朵问上一句:你特么的是不是逗我?

    其实也不奇怪,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粮食压力,巨虾虽然无法填补这个无与伦比的窟窿,可多少也是个补充。

    谁说动物巨型化没好处?巨虾不就是看得见的好处么?

    叶涵哪里知道,市政府的计划不仅得到了北都的批复,而且提醒了北都的一众高层,当天晚些时候,一哥便向全国沿海省份下达了大力发展捕捞业的指示。
1...142143144145146...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