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说得简单些,所谓民用步枪,就是各种手动版的大口径步枪。
开放枪禁的同时,也对枪支的使用进行了极其严格的规范,规定持枪证必须随身携带;枪证人严禁分离;枪械不得外借;肇事枪支实行持有人责任制;禁枪区域内必须枪弹分离,并随时接受警方的检查等等。
总之就是限制条款一大堆,最大限度弥合枪械可能带来的治安问题。
实际上北都很清楚,只要开放枪禁,大量流入社会的枪支,一定会带来诸多治安问题。
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允许民间持枪,即可以令民众拥有自卫能力,也可以大量杀伤巨虫,还能减轻各地军警的防虫压力,为各级政府减压,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343 扩编
身后传来敲门的声音,叶涵头也不回地喊道:请进!
肖源那张笑嘻嘻地钻进叶涵的房间:叶大队,又看新闻呢?新兵快到到了,卞队正找你呢。
知道了。叶涵关掉电脑站了起来,抻了抻胳膊再抖抖腿,走!
上不周山号的时候,肖源和其他几个战士与叶涵分开了,不知道被海军安排到什么地方,之后叶涵跟随雷霆执行作战任务,一直没机会再见到那几个战士,直到雷霆即将从海军基地撤出来,几个人才再次见面。
叶涵提起自己和肖源之间的渊源,琴师听说肖源在临义的表现之后,二话不说就把肖源要进了雷霆。
雷霆里的作战部队是动力装甲,琴师虽然副顶正当上了雷霆的一把手,可还没人权力直接往队伍里安插人手,他原本的意思,是在基地里给肖源找个合适的位置。
没想到刚回基地没两天,上级就下达扩编令。
雷霆在北棒境内的突击行动虽然损失不小,可八个人就搞掉了北棒的核基地,战果同样辉煌,虽说军方对动力装甲一直有正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但是经过这一仗,北都看到了动力装甲的优缺点,决定在改进装甲的同时,小批量装备动力装甲。
初步计划是以省为单位,组建快反装甲步兵分队,适应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之后再以各省的基干装甲分队为基础扩编,短期计划是每省编成一个连级中队。
这个中队的人员数量并不参照野战军,而是以各省的实际需要为依据,面积小人口少的省可以适当减少人员;面积大,人口多的省则适当增加人员。
装甲步兵到位后,并不集中在各省省会,而是分散到全省各地,以直升机为主,装甲车为辅,充当各地的应急分队,第一步专门应对与巨虫有关的特殊任务,以后再视情况增添其他类型的任务。
扩编后的部队,统称动力装甲步兵,简称动甲兵,原本属于雷霆的训练基地,直接扩展为动力装甲兵学院,简称动装院,首任院长由瞿姜兼任。
动装院由北都直属,不过名义上是新成立的装甲兵学校,由于动力装甲离不开装甲支援车的协助,伪装成装甲兵学校再合适不过。
军方内部也对军兵种进行了重新划分,将装甲步兵分为装甲车兵和装甲步兵两种,前者指乘坐装甲车辆作战的步兵,后者专指动力装甲兵。
叶涵对军方的命名很不感冒,就算不能叫机动步兵,也该起个响亮点的名字,随随便便敷衍一下算怎么回事?
他哪里知道,这是北都为了保密,故意降低动甲兵的存在感。
虽然外界不可能对动力装甲一无所知,但是该打的烟雾弹不能省。
研究动力装甲的国家不是一个两个,其他国家就算拿不出成熟的动力装甲,至少也能拿出成熟的外骨骼,在全球虫灾这个大前提下,以战时效率赶制一批动力装甲或者外骨骼,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困难。
若是被外界知道兔子有一批动力装甲服役,哪怕只是看到外形,也有可能猜出设计细节。
以设计细节结合兔子的工业水平,推测动力装甲的性能不是难事——1970年,米国间谍拿到了苏联客机上的铝合金挂衣钩,这种挂衣钩,来自于制造轰炸机机翼切削下来的边脚料,通过技术手段测定铝合金成分之后,米国人轻而易举地算出了前苏联轰炸机的航程和载弹量。
所以,该保密的东西必须尽可能保密,哪怕只是外形,也不能随便公开。
战争时期,全速运转的军方效率超高,不过几天时间,从各个军事院校抽调人员全员就位,形成了动装院的师资力量。
完成学院架构之后,军方立即在全军各个部队抽调精干官兵入校进修。
动装院说是院校,还不如说是一座培训基地,不仅担负着动力装甲的培训任务,还是动力装甲兵的大本营,必须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作战部队,平时充当学院的教员,必要时拉出来,就是一支能打硬仗的拳头部队!
这支隶属学院的直属部队,暂定为十四人,琴师和叶涵各领六个,相当于两个战斗班,除叶卞二人之外,还要再选十二人。
学院计划在第一批学员中挑选十二个尖子,组建院直属作战分队。
借着招生的机会,叶涵把肖源送进学院的体检中心,也是肖源争气,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成功获得入学资格。
可惜肖源和叶涵比起来有些生不逢时,获得的只是入学资格,而不像叶涵甫一接触雷霆,就得到一套动力装甲。
估计今后也很难再出现类似的情况,肖源不知道多羡慕叶涵的运气。
眼下两个人要接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批学员。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宿舍,跳上越野车,飞速开向不远处的训练场。
越野车停在训练场边,琴师和瞿姜已经带着几个人等在训练场边,看到叶涵抵达,琴师疑惑地看了瞿姜一眼:院长,你不躲着他了?
躲什么躲,用不着了。瞿姜表情唏嘘。
真的假的?那么多资料全看完了?琴师难以置信地问。
叶涵并不是肖源以为的那么风光,他很清楚,有一套动力装甲只是个开始,这玩意虽然没有战斗机那相昂贵,可也是非常精密的作战平台,光是会用还不行,必须吃透动力装甲的技术资料。
因此一到基地,叶涵就从瞿姜那里借来全套资料,进入书呆模式没日没夜地啃了好些天,发现问题就找瞿姜问,闹得瞿姜烦不胜烦,连琴师都没少被叶涵骚扰。
骚扰其实不是问题,关键是叶涵不光白天看,晚上也不肯好好休息,每每忘记时间,下半夜两点发现问题,都能跑到宿舍里把瞿姜和琴师叫起来,除了把问题搞清楚,还顺便叫他们俩起床撒尿!
瞿姜很想让叶涵骚扰别人去,可新来的教员还在培训阶段,压根儿解答不了叶涵的问题。
为这事儿,瞿姜郁闷了好一阵子。
344 霸气侧漏
叶书呆终于啃完了厚厚一摞技术资料,瞿姜总算苦尽甘来,不用再到处躲着。
叶涵不熟悉新来的教职人员,自动凑到瞿卞二人面前打了声招呼。
怎么才来?琴师问道。
看点资料,误点了。叶涵嘿嘿一笑,目光转向瞿姜,院长大人见谅。
我敢不见谅么?瞿姜翻了个白眼,你半夜老老实实呆在宿舍里,我就阿弥陀佛了。
意外,意外!叶涵笑得像只狡猾的狐狸。
空中传来低沉的轰鸣,琴师立即说道:来了!
叶涵马上站到瞿姜身后,而且有意落半个身位,将瞿姜的地位凸显出来。
转眼间一溜肚腹浑圆的运输直升机越过山梁,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内,领航的直升机第一个降落,飞旋的机翼下舱门滑开,满舱的官兵身负背囊,弓腰碎步鱼贯而出。
训练场上,几个事先安排好的教员冲报到的新学员们打着手势,指引学员向指定位置集结。
所有人下机之后,最后一位学员关闭舱门,直升机腾空而起,没等地面的学员赶到指定位置,第二架飞机已然降落。
十多分钟后,编队中的所有飞机全部降落完毕,原本空荡荡的训练场上,排满了整齐划一,腰背挺直的学员。
瞿姜难得地露出郑重神色,在叶卞两人的陪伴下进入训练场,瞿姜挥手阻止学员报告情况,大步走到学员队列面前站好,举手敬礼后大声讲道:欢迎各位加入动力装甲步兵学院。
训练场上,三百多个学员一动不动,落针可闻。
瞿姜心中暗暗点头:废话我一个字都不想多说,我要强调的是,这里即是学校,也是训练队,别看今天站在这里的人不少,但是最终能留下的,只有一部分,而且一定是少数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会用我能想到的一切手段来折磨你们的精神和,你们最好从现在开始就记住我这张脸,只要你们之中有任何一个人不恨这张脸,都是我瞿某人的失职!
场中的瞿姜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队列,好像打了鸡血一般吼道:我叫瞿姜,是你们的院长,你们最好牢牢记住我这张脸,除非你们离开这里,否则从今天开始,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的恶梦,都将以为我主解!
瞿姜的演讲掷地有声,一众学员目瞪口呆,仿佛被乌云笼罩。
叶涵悄悄问道:老卞,院长今天怎么这么霸气?状态不对啊,是不是谁招他了?
除了你还有谁?琴师扯扯嘴角,这股气攒好几天了,能不霸气么?
这还怪我了?叶涵压根儿不承认,是他自己说不懂可以随时找他问的。
琴师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儿:那你就真去找?
叶涵立马不吱声了,这事儿他确实做的过分了点,与其苍白的解释,还不如保持沉默。
瞿姜的训话简单干练,命令所有学员背着行李在训练场上站军姿之后,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几个事先安排好的教员,马上接管训练场,满训练场乱蹿,用声嘶力竭的吼声告诉这些学员,这里只要志愿者,只要本人自愿,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退出学院,从此不必再吃这份苦遭这份罪等等,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引导学员放弃入学。
叶涵听得直咧嘴,刻薄地评价道:真是老土!
在场的学员是从全军各个部队挑选出来的种子,每个人都是淘汰了无数同伴才能脱颖而出,无论军事素质,文化水平还是思想意志,都是上上之选,又怎么会被这种用烂的手段吓倒?
都是老油条了,站个军姿有什么大不了的?
说句不客气的,叶涵和琴师是运气好,有机会提前加入雷霆,不说旁的,单是军事素质,他们俩最多在报到的学员里提到中游。
琴师笑道:只要有效,老不老土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你有不老土的办法么?
没有!叶涵脑袋一通猛摇。
训练学员麻烦得很,除非他脑袋被驴踢过,才会主动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抢进怀里。
那就甭说这么多没用的,别在这儿杵着了。琴师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把叶涵拉走,我估摸着,老瞿已经在实验室里等咱们俩了。
有事?叶涵好奇地问。
有。琴师说,改进装甲。
果然不出琴师所料,两人一到实验室,就被瞿姜勒令穿好动力装甲,进行一系列的校正调整,像木偶一样被瞿姜摆弄了几个小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实验室。
动力装甲的原型机在棒岛作战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瞿姜除了把握学院的大方向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改进装甲。
动力装甲的设计已经很成熟了,瞿姜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完善装甲的操纵操控,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
瞿氏改进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增加动力装甲的阻力反馈,令抓握时的感觉更加清晰,而这需要大量的调试和调整,连续测试几个小时,拿到的数据却没有多少。
让叶涵和琴师和动力装甲增加阻力反馈很容易,可国家需要的是实用化的动力装甲,而不单单是两个动力装甲兵,因此必须形成一整套测算数据,最终令任何一个刚刚接触动力装甲的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装甲。
想做到这一点,必然要进行长期的,详细的,科学的实验和测算。
叶涵和琴师只是个开始,等从学员里选出合适的人选,还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实验。
训练场上的学员们,压根儿不知道他们在瞿姜眼里已经跟小白鼠划上等号,依旧笔直地站在训练场上,不曾有丝毫松懈。
直到日头西斜,瞿姜才下令解散,站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学员们放松下来,小心翼翼地活动着僵直的膝关节,好一会儿才恢复行动能力。
学员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是对军人而主,荣誉甚于生命,退出等于认怂,不就是训练吗?在场的哪个没经历过魔鬼训练?
345 两个方面
十一月底,一场寒流自北方南下,全国气温骤然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在十度左右,北方彻底进入严寒的冬季,每天的最低温度都在零下二十度左右。
南下的寒流过境后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迅速笼罩棒岛全境,棒岛正式进入冬季,南下的蚁群在严寒中缩回巢穴固守。
真棒一直试图与北棒达成一致,然而小太阳不知道是被伪太阳刺激得太厉害,还是原本就只打算从南棒那儿骗些好处,居然迟迟不肯开放边境,屡次拒绝南棒军入境。
南棒军终于在小太阳的拖延中失去了耐心,加上米爹的不断怂恿,南棒终于放弃了和平收复北棒全境的妄想,不甘心错过机会的南棒军,在早些时候突然越过边境,多点突破进入北棒境内,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北棒军的主力绝大多数布置在北线巨巨蚁作战,北棒南境军队较攻入北棒境内的南棒军势如破竹,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控制了大量北棒领土和人口。
小太阳很想把主力调上去,可是北棒军主力一直与巨蚁纠缠在一起,不是说撤就能撤回来的,若是再不阻止南棒军的突进,用不了几天,北棒全境将沦陷南棒军之手。
关键时刻,小太阳不得不对国家的命运有所考虑,甚至计划与兔方和解,换取兔子的政治和军事援助。
寒流恰在此时入境,巨蚁大量回巢让小太阳腾出手来,将前线的北棒主力大批调往南线,经过两天的激战,北棒军成功阻止南棒军,重新将战线稳住。
南北棒的战士们,为了各种原因走上战场互相拼杀,小太阳却多次与南棒代表接触,要求南棒军立即撤离北棒领土。
南棒方面压根儿不理小太阳的要求,就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继续我行我素,大批部队开赴边境,摆出一副誓不罢休的模样。
形势恶劣,当无计可施的小太阳,准备放下身段向北都求援时,身在北都的伪太阳突然跳了出来声嘶力竭地斥责南棒趁人之危,对南棒的行为进行毫不留情的嘲讽和抨击。
与此同时,北都也适时放出话来,对棒岛形势表示严重关切,并向驻守边境一线的部队下达战备命令,随时有可能越过边境,漫长的边境线上剑拔弩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