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下一只巨蛛未必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过既然捉住了第一只,第二只还会远吗?

    为了防止意外,叶涵联系周营长,从居住区弄来一辆卡车,战士们费了不少力气,弄了一身蛛丝才把巨蛛搬到车上,赶在天黑前将巨蛛运回居住区,并指挥部报告行动进展。

    天黑后,直升机赶到绘山将巨蛛运走。

    尽管叶涵很想连夜展开行动,尽快搞定捕捉任务,但是从下飞机到现在,部队已经连续工作三十多个小时,中间只是短暂休息过几次,战士们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已经十分疲惫。

    虽然战士们一再表示还能坚持,叶涵仍然下令休息一夜,明天再继续执行任务——战士们一心求战是好事,他这个指挥官却不能不考虑战士们的精神状态。

    好在随着巨蛛数量的减少,已经没几只巨蛛还敢靠近居住区,战士们胡乱吃了一点东西,脑袋沾到枕头就立刻进入了梦乡,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吃过早饭,叶涵带队继续找巨蛛的麻烦,一上午的时间找到十七只巨蛛,但是只捉到三只活的,其余十四只摔死九只炸死五只,成功率低得令人发指。

    不过四只雌蛛也能交差了,再想办法抓了几只雄蛛,入夜前终于搞定了捕捉任务。

    绘山县的危机基本解除,直升机接走巨蛛的同时,北都也向叶涵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部队立即返回机场。

    当天夜里,叶涵等人乘坐军机飞往北都,并在飞机降落后护送巨蛛前往生物实验室。

    午夜时分,车队涌入实验室,早就等在院子里的工作人员立刻动手,将巨蛛从卡车上卸下来。

    叶涵拿着交接单询问一番后,找到亲自指挥接收的徐家业:您好,是徐主任吗?

    我是。徐家业接过交接单,熟练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叶队长辛苦了。

    应该的。叶涵客气地说套话。

    徐家业将交接单据还给叶涵:休息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对了,叶队长,我们这边需要你们帮一点小忙。

    请讲。

    明天能来实验室一趟吗?详细说说巨蛛的情况,嗯实验室需要从不同角度了解巨蛛。

    叶涵为难地说:我必须服从命令,徐主任必须和我的上级联系

    没问题没问题,明天一早我就联系邱老将军。徐家业随口说道。

    叶涵整个人都不好了,你丫随随便便就把国防部长拿出当布景真的合适吗?

    徐家业搬出这么大一尊神仙,叶涵还能说什么?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上级果然向叶涵下达了配合实验室的命令,于是叶涵将全队人拉到实验室,将接触巨蛛的全部过程讲给实验室的专家们听,专家则从战士们的叙述中推断巨蛛的生活习性。

    叶涵着重强调了巨蛛超强的生命力,可专家们并不像叶涵想的那样激动,这让他十分不解,直到一位专家从实验室里取来一只普通蜘蛛,当着叶涵的面用刀切掉蜘蛛圆滚滚的肚子。

    专家一边看着蜘蛛在透明的塑料盒子里四处乱爬,一边解释道:蜘蛛的生命力很强,你们看到的只是自然现象,并不是生化巨蛛的生命力被虫树加强,另外,通过你的讲述可以推断,当时巨蛛的头部并没有完全毁掉,这也是巨蛛能快速逃跑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只剩下脑袋和腿,那只巨蛛肯定活不到多久。

    那怎么才能快速有效的干掉巨蛛?叶涵皱着眉头问。

    他是个军人,考虑问题也习惯从军事角度着手,而且喜欢一击必杀,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巨蛛拼命。

    专家笑了笑说:虫类的神经系统与哺动物不同,没有脑干之类的致命要害,尽量炸的碎一点吧。

    叶涵不禁苦笑,难不成今后必须扛着大炮上战场?

    叶涵等人接受询问只是实验室研究巨虫的缩影,巨蛛运抵实验室的夜里,实验室就组织了一批精干人员展开研究。

    与此同时,生化巨蛛的出现也给全人类敲响警钟,北都立刻命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各地严阵以待,准备对抗生化巨虫。

    绘山事件作为人类对抗生化巨虫的起始点载入史册。

    尽管国家和各地政府做了充足的准备,可还是低估了生化巨虫的破坏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生化巨虫孵化成长,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生化巨虫袭击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绘山事件结束后一周,全国出现数百起生化巨虫袭击事件,伤亡总人数过万!

    生化巨虫的破坏力远超普通巨虫,而且虫树的成熟高峰期尚未到来,北都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将是虫树的第一个成熟高峰,届时将有一大批虫卵孵化,预计首轮生化巨虫大潮将在八月份前后爆发。

    没人知道对付普通巨虫的防御方案能不能阻挡生化巨虫,而且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为了尽可能保存国家的元气,北都断然下达迁移命令,强行将重点地区的居民迁往西部。

    北都发布的首批重点地区,主要是白卵比较集中的林区湿地草原等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为生化巨虫的成长提供大量食物的地区。理论上,所有生活在以上这些地区的人口都必须迁离,可是考虑到西部地区的承受能力,北都最终也只能退而求次,保留各大城市的人口,只迁移偏远地区的人员。

    那些自虫灾爆发以来始终屹立不倒的村镇,最终还是在生化巨虫的威胁下被迫迁离。




456 局势
    转眼间到了七月,全国各地的巨虫数量强势反弹,虫灾造成的损失直线上升,尽管军方尽了最大努力,每天因巨虫而死亡的民众仍然高达十万以上。

    但是巨虫一直有数量众多,单打独斗的特点,虽然国家尽可能将群集聚集起来方便保护,可是全国那么多张等着吃饭的嘴不能不顾,为了获得粮食,各地不得不顶着巨虫的袭击,以人命为代价种植粮食,保农保粮也是军队现阶段最重要的职责。

    各地的粮食配额一降再降,已经降到只能维持生存的地步,抢粮夺粮的犯罪事件层出不穷,虽然情况还不至于发易子而食的地步,但挖草根吃树皮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甚至出现逃进山里,以虫树为食的个案。

    若不是国家将粮食列为战略物资严格管控,恐怕情况还要严重十倍百倍!

    大饥荒已经初现端倪,可全世界都在为虫灾伤脑筋。

    虽然七月是夏收季节,可是四月有一大半处于小行星撞击期,全国小麦和早稻的播种面积不足往年的一半儿,收获面积最高也就是种植面积的一半儿。

    而且肥水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亩产量下降不可避免,预计夏粮产量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左右。

    不过即便只有往年的四分之一,也解决了北都的燃眉之急。

    不仅粮食问题令北都伤透脑筋,国家财政也到了极限,就连军方的武器装备都出现了断层,不得不收缩防线,改进攻为防御。

    换句话说,人类对巨虫的局势,已经由主动出击的战略进攻,转变为龟缩一隅的战略防御。

    几十年前积攒下来的底子,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消耗得七七八八,而军工部门的生产却又供不上全国的消耗。

    不是工厂不愿意生产,而是原料真的供应不上!

    虽然国家全面实施配给制度令钱币贱如粪土,可即便不懂国难当头的道理,至少也明白唇亡齿寒的处境,有觉悟的群众不在少数,可是严峻的形势对工矿企业,特别是资源型企业的影响极大。

    物资的匮乏最终导致了战略形势的转变,北都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才能恢复重点产业的生产,哪怕只是一部分也好。

    北都极力维持着国内局势,期盼着蚁群早日成长,分担人类抵抗生化巨虫的压力。

    军方在全国各地布设近千只蚁后,然而最终成型的大型的蚁群只有四个,另外还有十几个小型蚁群在巨虫的压榨之下苦苦挣扎。

    唯一的好消息是北棒境内的蚁群已经在军方的引导下北上,单独一只巨蚁的战斗力确实比不上生化巨虫,但巨蚁是目前唯一的社会性巨虫,依靠种群带来的优势,蚁群强势打压北方的生化巨虫。

    军方不仅依靠巨蚁收复大半个林州,还靠着信息素的混淆,成功地在蚁占区进行大面积播种,扩大秋粮的产量。

    镜江民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无不为之感慨万千。

    去年镜江因为巨蚁而被放弃,如今却要用巨蚁来收复林州甚至收复国家,怎么能不让人唏嘘?

    军方也有同样的感觉,一年前军方还与巨蚁拼死拼活,如今巨蚁却变成了人类的护身符。

    若不是巨蚁数量有限,目前的蚁占区已经到达扩张的极限,北都说不定会命令军方驱赶巨蚁收复全国。

    国内发生的一切只是全球虫灾影响的一个缩影,国外的情况还要更差一些,全球各地的虫灾报告层出不穷,各队疲于应付。

    许多倾尽全力才挺过第一波虫灾的国家,在更加汹涌的虫灾面前无可奈何地沦陷,政府无法有效行使职责,民众得不到军队的保护,最终步了非洲的后尘。

    大多数沦陷国位于欠发达地区,或者干脆就是太平洋上的岛国,相对封闭的环境在巨虫的攻击下格外脆弱。

    一些地区虽然没遭到生化巨虫的大面积袭击,饥荒却已经暴发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各国政府也因为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而无能为力,饥荒最终演变成一场人吃人的现代版的人间惨剧。

    相比之下,还有粮可吃的民众已经十分幸运了。

    为了节约粮食,全球各国不约而同地驱逐境内的外籍人士,由于交通不便,绝大多数人无法离开所在国,饥饿而死者不计其数。

    不久前还能勉强维持的社会局势全面下滑,而且还有继续崩溃的趋势,世界末日论强势抬头,仅仅七月,全球各地发生十余起末日教派唆使的恐怖袭击事件,伤亡近千人。

    当然也不是所有地区都被虫灾困扰,北非沙漠中东沙漠及其它缺乏自然资源的地区天然免疫虫灾的侵袭。

    沙漠里并非没有虫类,甲虫蝎子都是沙漠中的土著,也曾出现巨化案例,可是贫瘠的沙漠无法支撑巨虫的成长,不等巨虫长大,就要被活活饿死。

    至于绿洲抱歉,那里是人类的地盘,沙漠这种环境养活一只巨虫都要算是奇迹,根本不可能形成规模化的虫群,任何出现在绿洲的巨虫,都会遭到人类无情的消灭。

    沙漠是地球上目前唯一不需要担心虫群的地区,许多人想方设法进入沙漠地区生活,只是绿洲生态非常脆弱,根本承受不了人类的大规模进入。

    沙漠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根本不允许外人进入,甚至因此发生了国家层面的局部战争,令本就笼罩在虫灾阴影下的人类世界更加混乱。

    这个夏天注定是一个焦头烂额的季节。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成功利用巨蚁驱逐生化巨虫的案例是全球范围内唯一的亮点,凡是有点办法的国家,都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利用巨虫遏制巨虫,纷纷与中方联系,希望获得蚁后。

    北都不想白白送出巨蚁,可是全球范围内的虫灾对中方也没什么好处,偏偏这些求救的国家穷得都快当裤子了,根本拿不出任何东西交换蚁后。

    不过没关系,没有物资还有资源不是!



457 冬眠素
    北都干脆和这些国家签订协议,以其国内的资源交换蚁后,大量的蚁后,而且还有后续的技术指导,甚至答应这些国家,可以从国内捕捉一批巨蚁送过去。

    有关国家也痛快地答应了北都的要求,北都没费什么力气,就获得了全球各地的诸多资源。

    虽说想真正拥有这些资源必须打败巨虫,可是北都原本也没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人类终结于巨虫之手,那么一切免谈,反之人类若是战胜了巨虫,北都可就赚大了。

    本质上说,北都进行的是一场明目张胆的抢劫,不过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甭埋怨谁。

    需要巨蚁的国家不少,但是有巨蚁的国家也不少,这些国家完全可以选择美英法俄等国。

    可惜这几个国家得到中华巨蚁的时间太短,还没培育出真正的蚁群,而中方国内有占据北棒和林州的超级蚁群,可以提供大批巨蚁,这个才是任何国家都无法追赶的优势。

    北都也很清楚,过了这段时间,全面扩散的中华巨蚁将变得一文不值,所以趁着还能收获一点资源收一点利息也好。

    北都,中楠海。

    徐家业敲开一哥的办公室,举冲冲地说道:首长,好消息,好消息呀!

    喔?什么好消息?一哥露出感兴趣的神,我已经很久没听过好消息了。

    这回是真的好消息!徐家业说,拳蚁的研究有进展了!

    什么进展?一哥不动声。

    实验室同时进行的重点实验有几十个,不那么重要的实验至少有百多项,针对巨虫习性的研究更是多达数百项。

    与拳蚁有关的实验少说有三十几项,每一项重点研究出了成果,都可以说是突破性进展,实在没什么好兴奋的。

    徐家业连忙说道:是这样,实验室用虫树提取的膨化病毒感染拳蚁,拳蚁发生了更明显的变异,秦教授的研究组从变异拳蚁的唾液里分离出一种物质,而且成功麻醉了小白鼠!

    一哥眼睛一亮:你是说,导致麻醉的元凶找到了?

    不仅是找到了,而且分离出来了!徐家业纠正道,秦教授准备把这东西命名为冬眠素。

    一哥难得地高兴起来:详细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是意外!徐家业说,其实冬眠素一直都在拳蚁的嘴里,就是我们一直没找到。

    怎么会?一哥的眉头微皱,如果徐家业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就必须追究一下是不是研究人员疏忽大意,才导致实验拖了这么久。

    徐家业一看就明白一哥的意思,马上解释道:首长您放心,没有任何人渎职,是这么回事,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搞清楚冬眠素在哪儿,前一段时间,实验室用虫树里提取的病毒感染拳蚁,准备研究一下拳蚁的变异,研究组提取变异拳蚁的唾液,发现有一只变异拳蚁的唾液与众不同。

    一哥眉头微挑:什么不同?

    徐家业解释道:蚂蚁的唾液里含有蚁酸,但是这只蚂蚁因为基因变异,失去了分泌蚁酸的能力,就是在这只蚂蚁的唾液里,分离出了冬眠素。

    一哥立刻意识到徐家业话里的意思:你是说,一直没发现冬眠素和蚁酸有关系?

    对,就是这样!徐家业说,每一只拳蚁都能分泌冬眠素,但是冬眠素会被蚁酸分解,只有直接注入动物体内才能起效,这就是实验室为什么一直没有突破的主要原因。

    原来如此,那拳蚁是怎么把冬眠素注入动物体内的?一哥好奇地问。
1...191192193194195...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