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几分钟后,战士们得到上级的命令:静观其变!
简而言之,就是巨螳螂不离开蝗群就不必管,若是有离开的迹象,立即予以捕杀!
短短几分钟的时候,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
冲入蝗群的巨螳螂进食速度不慢,这个时候大多已经填饱了肚皮,不过螳螂天性残忍,吃饱喝足的巨螳螂更是无所顾忌,甩开刀肢左挡右劈,如入无蝗之境,将身边的巨蝗一只只劈于刀下。
可怜巨蝗都是啃草吃树叶的,这地方迄今为止出过五种巨虫,唯有外来的巨蝗吃素,说是巨虫界的和尚也不为过,哪里见过如此凶残的角色?
好在巨蝗也没什么智力,不懂什么叫害怕,被巨螳螂劈死了几百只,依旧一个劲地往巨螳身边靠,个个都像活够了故意找死一般。
附近的战士们把整个过程看在眼里,及时用车载数据终端录下了巨螳屠戮巨蝗的画面,并通过卫星将视频转发指挥部。
看到这份视频的人无不惊叹,巨螳螂不愧是昆虫中的杀手,可惜这东西胃口太好,若是不袭击人,倒是可以尝试驯化,充当人类的急先锋。
军方本以为巨螳吃饱喝足之后会主动离开,没想到饿了好些日子的巨螳好不容易找到了吃的,压根儿不肯挪地方。
蝗群也不管那百来只巨螳,运气好的从没巨螳的地方越过,运气不好的直接被巨螳砍死。若不是巨蝗不吃肉,早就把那百来只巨螳撕碎了。
几天后蝗群一头撞进蚁占区,饥肠辘辘的巨蚁总算等来了大吃特吃的机会,无数工蚁冲上地面,四处捕杀蝗虫。
看守蝗群的部队开始的序撤退,依托河流限制巨蚁扩散,至于蝗群则交给巨蚁控制,以虫治虫的计划顺利展开。
在食物的诱惑之下,蚁群迅速向北发展,不久之后巨蚁与巨螳发生接触,巨螳杀死数只巨蚁后,再次踏向北迁的征程。
蒙蒙薄雾笼罩列车提炼厂,雾中传来规律的哨音。
此时若有一只巨手拨开云雾,就能看到原本只有几节车厢的提炼厂,已经变成一列二十几节车厢的列车,除去充当厂房的八节车厢之外,还另外加挂了十几节车厢,其中半数是保障生活的餐车卧铺车,剩下一半都是平板列车,每一节平板上都停着几辆轮式装甲车。
此时正有一辆装甲车自平板列车上缓缓开下,稳稳地停在中期下的斜坡上。
这辆装甲车乍一看没什么异样,可是凑近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原本应该安置在车顶的机关炮,换成了一座怪模怪样粗糙之极的短管炮,炮口里居然还塞着一支锈迹斑斑,倒刺狰狞的大号箭头。
这是军方为了猎取巨蚁临时赶制的武器,因为外形酷似渔叉炮,战士们给这东西取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蚁叉炮。
不等装甲车停稳,早就等在路基下的叶涵大手一挥,几个战士趟开草丛,带着一身的晨露登上装甲车。
叶涵直接爬到装甲车顶,掀开顶盖跳进车中,重重两巴掌拍在驾驶室顶:gogogo!
引擎轰鸣,八个车轮齐齐转动,装甲车撞碎了淡淡的晨雾,径直驶向远处的蚁占区。
大约开出一公里后,装甲车两侧开始出现蚁丘,叶涵缩入车内大声吼道:不用开了,随便选个洞!
装甲车型号太老,发动机的噪音强得离谱,车厢里是噪音重灾区,不扯着嗓子喊,注甭指望别人听见你的声音。
驾驶员大声答应,一脚刹车将装甲车停在蚁丘附近。
引擎声渐止,叶涵挖了挖耳朵,探头探脑地小心地观察一番,确定附近没有巨蚁出没,才重新打开顶盖,掏出个指头大小的玻璃瓶,抖手扔到蚁丘附近。
他本想直接摔破玻璃瓶,没想到蚁丘下泥土松软,玻璃直接瓶嵌进土里,只剩下个瓶底朝向天空。
无奈地咂咂嘴,叶涵掏出手枪,砰地一枪崩碎了玻璃瓶,随即马上缩回车里。
125 吃货威武
耐心地等了一小会儿,一只工蚁犹犹豫豫地从蚁丘中爬出来,晃着脑袋上的触须爬向玻璃瓶碎裂的地方。
叶涵搓搓手掀开顶盖,将早已做好射击准备的蚁叉炮对准巨蚁。
砰地一声闷响,炮筒里小臂长的蚁叉闪电般射出,重重凿在巨蚁额头,倒刺深深贯入蚁壳,凿得巨蚁脑袋一晃,大张的巨颚本能地杵在地上,瞬间合拢的超音速巨颚,猛地将巨蚁弹向空中。
蚁叉炮侧的绳轮飞快旋转,三十多米长的绳索飞快放到尽头,随即绳索好似绷紧的琴弦一般剧烈震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高高在上的巨蚁被绳索一带,自半空坠下,重重摔在蚁丘一侧,将蚁丘砸塌小半边。
叶涵嘿嘿一笑缩回车内,拍拍驾驶员的肩膀:成了,撤!
驾驶员启动引擎,装甲车后喷出一股浓重的黑烟,随即八个轮子飞快旋转,装甲车拖着挣扎不休的巨蚁绝尘而去。
一口气冲出蚁占区,叶涵头戴防毒面具钻出车外,手里掂着一只拳大小,装满透明液体的玻璃罐。
他在车顶重重拍了两记,装甲车马上减速制动。
拖在车后的巨蚁连滚几圈停在装甲车左后方,巨蚁刚刚停下,便迅速跳了起来。
此时的巨蚁满身划痕,左眼下陷三分之一,两条节肢折断,模样凄惨之极,然而这样的伤势对昆虫来说只能算轻伤,几乎不影响巨蚁的战斗力。
叶涵抡开胳膊,猛地将玻璃罐砸向巨蚁。
玻璃罐越过二十多米的距离,重重砸在避之不及的巨蚁脚下,瓶中的液体四散飞溅,一股清甜的气味立时散开,原本凶悍异常的巨蚁,突然像喝多的醉汉一样脚步错乱,勉强坚持几秒,便重重摔倒在地失去知觉。
叶涵拍拍车厢,装甲车轰然启动,拖着巨蚁直奔列车工厂。
叶涵缩进装甲车,摘下防毒面具搓了搓鼻子嘀咕道:这玩意还挺好用的。
他的身边赫然放着一只装满玻璃罐的泡沫纸箱,箱外印着着四个大号黑体字:乙酸乙酯。
这东西是今天刚刚配发捕蚁队的新装备,其作用与催泪弹类似,不过催泪弹是干扰巨蚁的嗅觉,令巨蚁失去方向感;乙酸乙酯则是不折不扣的昆虫麻醉剂,这东西可以直接麻翻巨蚁,令最凶悍的兵蚁束手就擒。
同样的场景不仅发生在这里,其它方向同样有装甲车出没。
随着驱蚁行动的全面展开,军方支信息素的需求越来越高,龙建国和他的部队几乎变成专职捉蚁队,每天的工作就是来往于工厂和蚁占区,将巨蚁源源不断地拖到工厂。
捕捉巨蚁的方式也在这几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方放弃了成本高昂的直升机,改用物美价廉的轮式装甲车,捕捉效率不降反升,仅龙建国手下的一营官兵,每天就能为提炼古物一百多只活蚁,另外还有至少三百余只死蚁。
之所以死活不论,是因为巨蚁死后两小时内不影响提炼信息素,两小时后提炼的信息素则会掺杂大量杂质,出现明显的质量下降。
但凡送回工厂的死蚁,都会第一时间拖回提炼车间,而活蚁则暂时关起来,等晚上再进行提炼,一天二十四小时换班不停工,将提炼出来的信息素源源不断地送往北方军区。
尽管如此,信息素仍然供不应求,位于镜江北侧的溪源市同样组建了一座列车工厂,相应设备正在调试之中,只要溪源提炼厂投产,阜云方面就不会再有这样重的生产压力。
叶涵赶回列车工厂的时候,已经有十几辆装甲车等着向工厂交付巨蚁,甚至还有两台装甲车抓住了兵蚁。
兵蚁工蚁对提炼厂而言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提炼信息素的原料而已,捉蚁队也从来不挑嘴,都是碰上什么抓什么。
巨蚁一只只送进列车工厂的分解车厢,在那里,巨蚁被切割成块,没用的部分直接抛弃,可以提供信息素的部分则送进下一节车厢。
时间已经接近七点,叶涵将捉到的巨蚁交给分解车厢之后,与两同车的两位同伴一起前往餐车。
胖胖的大厨笑容可掬,叶涵毫不见外地打了声招呼:齐叔,今天早上吃什么?
齐大厨笑道:大肉包子小笼包,炝拌土豆花生米,肉丝榨菜煮鸡蛋!
叶涵立即警觉地问:包子什么馅?又是蚂蚁肉?
不吃包子咱还有馒头,管够!
吃货无敌,研究所只在巨蚁身上提取出信息素,吃货却在巨蚁身上发现了新的肉食来源!
巨蚁的力量虽然没有普通蚂蚁那么夸张,但也十分强悍,能够轻而易举地扛起自身十倍重量。
强大的力量与肌肉的强悍密不可分,因而巨蚁的大部分肌肉粗劣不堪难以下咽,但也有少部分蚁肉质地细腻鲜美。
分解车厢将这部分蚁肉单独挑选出来,清洗包装后以冷藏车送往阜云售卖,以其低廉的价格引来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让大家吃蚂蚁,敢尝试的没有几个,可是蚁肉则要容易接受得多。
大吃货帝国源远流长的厨艺,更是赋予吃货们无与伦比的底气,各种吃法轮番上阵,吃货们翻着花样琢磨蚂蚁肉,硬是找出了煎炒炖炸等十几种烹调蚁肉的最佳方案。
有心人发现,所有虫肉的烹调方案,都着重强调多放油。
这是因为昆虫没有脂肪,肉中全是肌肉纤维,哪怕最细嫩的蚁肉,口感也要比最粗的牛肉差一些。
用句大白话说,就是有嚼头。
不过喜好这一口的人着实不少,每天投入阜云市场的蚁肉供不应求。
列车工厂近水楼台,率先将蚁肉写入食谱,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集体排斥,可是很快就有人耐不住蚁肉的香气尝试一番,结果就是接受蚁肉的人越来越多。
叶涵对蚁肉的接受度也不错,可天天吃顿顿吃,就是龙肉也有吃腻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会儿,最终选择妥协:给我来六个包子。
好咧!齐大厨笑得眼睛只剩一条细缝。
126 战略后退
吃饱喝足,叶涵舔舔意犹未尽的牙齿,齿缝间残留的鲜香漫过舌尖,令他生出再吃上两个包子的冲动。
不过六个包子已经填饱了他的肚皮,无论如何都吃不进去了。
绕着装甲车走了几圈,饱腹感总算消散一些,远远看到两个同伴走出餐车,叶涵冲他们俩招了招手,三个人登上装甲车再次出发。
晨雾早已散尽,明艳的阳光洒向大地,沿着铁路一路前行,越过车头不久,堆积如山的蚁尸便映入叶涵眼帘。
那是列车工厂丢弃的巨蚁尸体,数米高的甲壳堆积如山,壳中的蚁肉早已腐烂,无数大头苍蝇在壳山中盘旋飞舞钻进钻出,一股刺鼻恶臭远远传开,中人欲呕。
堆积的蚁尸紧挨铁路向蚁占区方向延伸,长度几近一公里。
所有的蚁尸都是这几天倾倒的生产垃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列车工厂没有精力处置多余的蚁尸,只能就地丢弃,让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自然分解蚁尸,令其回归自然。
目前蚁占区正在以日均二百米左右的速度扩张,为了保证安全距离,列车工厂每天都要后退相应的距离,几天下来,已经向阜云方向撤退一公里,丢弃的蚁尸便随着列车工厂的后退而渐渐延伸。
以叶涵的经验,巨蚁每天的扩散速度绝对不止二百米,不过随着蚁占区的扩大,蚁群也渐渐分裂成几个不同的群体,每一窝巨蚁的气味都不一样,蚁群之间相闻两相厌,很难维持和平,哪怕是同出一源的两群蚂蚁也不例外。
由于食物缺乏,蚁群之间时常爆发内乱,内乱消耗了大量巨蚁的同时,也限制了巨蚁的扩散速度,否则蚁占区的扩散速度绝对不止每天二百米。
脑子里转着没用的糊涂心思,装甲车渐渐驶近蚁占区,离着还有二百多米,叶涵忽然看到蚁占区边缘正有一队巨蚁徘徊不去。
叶涵拍拍车顶:停车!
怎么了排长?驾驶员好奇地探头探脑。
同车的老兵一个爆栗敲在驾驶员的头盔上:就你事多,俺还没吱声呢(音ni),你问个什么问!
驾驶员嘿嘿直笑,露出一颗粗壮的虎牙:排长,老兵又欺负我!
叶涵虽然是龙建国借来的,可是战士们哪知道其中的内情,只当是新调来的排长。
叶涵戴着一毛一,干的又是排长的活,懒得跟战士们解释那么多,干脆将错就错。
还敢告状!老兵眼睛一瞪,作势欲敲,虎牙赶紧缩了缩脖子。
叶涵呵呵一笑:前边有几只蚂蚁,咱们这一回用不着往里边跑了,虎牙,靠过去!
好咧!虎牙答应一声,装甲车隆隆前行,一点也不怕巨蚁发现。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归纳,捕蚁队已经掌握了巨蚁的部分行动特点,知道工蚁以嗅觉行动,对除信息素外的气味很不敏感,那两只超大号复眼干脆跟摆设没什么区别。
兵蚁的情况略有不同,这东西除了认气味儿还喜欢追声音。
战士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还编了几句顺口溜:工蚁扔瓶子,兵蚁响动静,蚁后甭惦记,累死也找不着。
反正军方不需要巨蚁,自龙建国以下,捕蚁队没有任何人上赶着到处找蚁后,心安理得地继续蹂躏工蚁兵蚁。
装甲车离那几只巨蚁还有百八十米的距离,叶涵意外地发现巨蚁突然爬上铁路,蹿到路基的另一边。
叶涵懊恼地一拳锤在车顶,随即命令道:
就在这个时候,那几只巨蚁又匆匆忙忙地越过铁路跑了回来,每只巨蚁都举着一块臭气熏天的蚁壳。
叶涵有点愣神,这什么情况?
他只知道巨蚁习惯把死去的同伴搬回蚁洞,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死去的蚂蚁会散发出某种强烈的信息素。
难道这些剥离腺体支离破碎的蚁壳还能散发某种信息素?
爱咋咋地吧!叶涵不再犹豫,钻出车厢握住蚁叉炮,准备向巨蚁射击。
可他的眼角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正在蠕动,下意识地扭头一看,不禁目瞪口呆。
路基另一侧堆积的尸堆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爬满了巨蚁,它们排着队从蚁丘中爬出,一路蜿蜒至尸堆之下,虔诚地搬起一块蚁壳默默回转。
蚁群的效率高得可怕,只用了一小会儿,往来穿梭的巨蚁就把一堆蚁壳搬了个精光。
叶涵立即意识到,蚁群之所以现在这里,是因为蚁占区的边界刚刚延伸到尸堆附近,很可能是某个外出觅食的巨蚁无意中发现尸堆,这才引来了大部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