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粮食呢?粮食怎么样?一号首长眉头紧锁。
本来就因为巨蚁的破坏减产严重,防线以北差不多是绝收,防线以南减产半数最少一半儿。
这么多?只是北方的数据?
是,根据卫星监测数据,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里还有六群巨蝗正向边境移动,预计未来几天将陆续越过边境进入我国境内。
一号首长扭头看侧另一侧:邱部长,你怎么看?
肩扛三颗将星的将军声音洪亮:很麻烦,我们现在不缺兵力,北方军区至少能动员百万预备役,但是我们缺乏足够的重装备,只能保证每人一支枪,可是历次对抗巨虫的战斗,已经证明枪对巨虫的杀伤力十分有限,如果把预备役派上去,阻止虫群的可能性并不高。
那军方就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办法?
目前的办法是组织有限的兵力,全力抵御巨蝗,如果补充足够的重装备
竭尽全力调集装备,全力组织军工企业加紧生产!
已经在办了。邱将军说。
那装备还需要多长时间到位?
目前的瓶颈不是生产能力,而是原料不足。
那就想想办法!一号首长敲了敲桌子,我听说装甲车对付巨虫最好用,对吧?
是!
那就重点生产装甲车。一号首长说,非常时期非常做法,我们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巨虫,装甲车没必要按战争要求生产,有足够的防护再加上武器系统完全可以对付巨虫。回头你安排一下,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把不必要的设备全都剔除,只留下武器系统,这样即能加快生产速度,也能节约原料,何乐而不为?
是,首长您说的对,我一会儿就通知下去。
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希望有关部门多动动脑子,结合实际情况改进设备,懂我的意思吗?
懂!将军赶紧点头。
一号首长放缓语气:我说装甲车,也不要拿我的话当圣旨以偏概全,只要是有利于对抗巨虫的改进,都可以利用起来,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我一定不犯矫枉过正的问题。
不止是你,而是所有人都不要犯,县官不如现管,把底下的人管住。
是!邱将军嘴唇动了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有什么话直说。
是,我在想,能不能请外务部门和北极熊联系一下,联合打击巨蝗,扭转背动防守的不利形势。
一号首长沉吟片刻:可以试试,但是别抱太大希望。
明白。邱将军重重点头。
一号首长深吸一口气:徐主任,南方的情况怎么样?
徐家业赶紧回答:南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巨虫袭击事件层出不穷,全国粮食减产已成必然,根据我掌握的消息,今年的粮食产量要比去年下降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这还是以目前形势分析出的结果,如果形势继续恶化,粮食产量肯定还要继续下滑。
一号首长恼火地揉了揉太阳穴:粮食减产怪不了任何人,但粮食是国之根本,必须引起所有人的高度重视,何秘书!
首长!会议室角落里走出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
记下来,回头通知各省全力保粮,可以视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粮食政策。
是!
徐主任,继续。
喔,好!徐家业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除了巨蝗,还有巨蟑螂,一小时前我刚刚收到消息,北方又有两座城市上报发现巨蟑螂,已经发现巨蟑螂的城市增加到二十七个,我们相信,还有更多的城市地下潜伏着巨蟑螂,这些巨蟑螂随时有可能冲上地面,形成新的虫灾。
一号首长面沉似水:阜云不是做的很好吗?推广阜云的经验,你们那里也要想想办法,趁蟑螂还没上地,把它们消灭在地下。
这方面的办法早就有了。
什么办法?邱将军急问。
用火烧!徐家业说,杀虫剂对蟑螂已经不起作用了,只有高温才能有效灭杀蟑螂,这方面,镜江的经验最重要,他们为了阻止巨蚁,曾经向下水道里灌注汽油,效果很不错,但是这个办法有利有弊,除了需要大量燃烧,还有引燃建筑的可能。
一号首长沉吟不决,看了看邱将军问:你的意思呢?
利大于弊。邱将军说。
一号首长点头:既然这样就全力推广,防患于未然,不要总是亡羊补牢。
邱将军点点头道:明白,这个任务我来安排。这件事只有军方来做才名正言顺,与其等一号首长点名,还不如自己站出来。
一号首长又问:巨蚁呢?我们的巨蚁出没出成果?我们需要尽快让巨蚁投入作战!
徐家业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即答道:巨蚁的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制造出了没有生育能力的假蚁后!
201 分析会议(二)
假蚁后?邱将军一怔。
是的,假蚁后。徐家业点点头,解释道,蚁后是蚁群的核心,蚁后除了大量生育蚁卵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利用化学物质压制工蚁的生育本能,一旦蚁群失去蚁后,工蚁就会恢复产卵能力,正常情况下,工蚁产下的卵不能孵化,但是巨蚁本身就是变异生物,它们的卵能不能孵化很难说,所以必须用假蚁后控制蚁群,避免工蚁产卵。
喔——众人恍然大悟。
徐家业又道:把真蚁后控制在手里,用假蚁后控制蚁群,用蚁卵控制蚁群规模,用信息素防止巨蚁伤人,这就是我们研究出来的巨蚁使用方案,只要信息素到位,完全可以安全的在城市中应用蚁群,我们的战士甚至可以和伴随巨蚁一同行动!
此言一出,会议室中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被徐家业描绘的前景所震惊。
你有把握吗?一位与会者热切地问。
有!徐家业信心十足,蚂蚁视力很差,全靠信息素识别敌我,这一点我完全可以保证。
那巨蚁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作战?一号首长第一次露出急切的表情。
随时可以投入战场,但是研究所的产能有限,我们控制的蚁群非常小。
那就赶紧起办法扩大蚁群!
我们倒是有点想法。徐家业说,林州今晚打死的巨蝗不计其数,如果现在马上把巨蚁送过去,就可以利用战场上的巨蝗扩大蚁群!
好办法!一号首长点头,但是你能确保巨蚁不失控吗?
虽然徐家业已经再三保证,一号首长还是不放心地追问一句。
徐家业谨慎地回答:必须先发放信息素,然后才能释放巨蚁,否则接近巨蚁还是有危险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素控制巨蚁的行动范围。
一号首长看向邱将军:尽快了解一下情况,给研究所一个准确的消息!
好!邱将军点头。
一号首长又看向徐家业:如果从现在开始搬迁研究所,新蚁需要多少时间长成?
至少半个月才能投入战斗,完全长成大概需要一个月。
一个月?再过一个月北方都下雪了,不用巨蚁也一样能把巨蝗全都消灭!一个声音如是说。
那蟑螂呢?巨蟑螂也能冻死吗?徐家业反问。
那人登时语塞。
还有,巨蝗是会飞的,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这种来自北方的巨蝗,飞行能力比普通蝗虫强得多,已经可以进行真正的低空飞行,所以蝗群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如果不加以阻止,蝗群用不了多久就会离开北方,一旦蝗群进入我国腹地,损失的粮食就不是三分之一那么简单了!
蚂蚁的事就这么定了。一号首长拍板道,尽快培养蚁群,我们能不能翻盘,搞不好就要看你们能不能培养好蚁群!
是,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到最好,别让我失望还有什么内容?一号首长看徐家业手里的文件还有几页,不禁好奇地问。
徐家业回答道:还有虫灾分析报告。
说说。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虫灾,特别是大规模虫灾,一般出现在自环境比较好,人口又相对稀少的地方,比如原始森林和大型湖泊水系,比如镜水湖黑山山脉和西伯利亚,我们建议,类似的地区必须加强监控,借用首长的话,应该防患于未然,避免亡羊补牢。
一号首长轻轻一笑,示意徐家业继续。
当然了,大家也都知道,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也有巨虫出现,但是基本不成规模,数量也很少,目前只有巨蟑螂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
沿海地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成规模的巨虫出没,海里虽然没有昆虫,但是有不少节肢动物,好在监测没发现水生节肢动物有巨型化的预兆,这无论对我国还是其他沿海国家来说,都是个不错的好消息,我不敢想象海里那些虾兵蟹将长得跟蓝鲸一样大,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这是什么原因?一位与会者好奇地问。
可能是因为海水太咸,膨化病毒不耐盐。徐家业说得幽默,却硬是没有一个人有心思笑。
有根据吗?那人又问。
有,我们做过几次实验,海水确实可以有效杀死膨化病毒,但是这一点除了能保证海洋生物不变异,并没有其他用处。说到这里徐家业顿了顿,但是这个结论在研究中心内部也有争论,争论的原因是太平洋几个岛上出现的巨型陆蟹。
巨型陆蟹?几个与会者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是的,严格地说,是一种生活在滩涂上的蟹,它们的体形发生了巨化,因为滩涂一天里有半天淹没在海水之下,所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海水不能杀死膨化病毒,至少不能杀灭生物体内的膨化病毒,不过所有的数据全部来自国外的研究,目前还不能确定研究结果是否准确。
众人一阵窃窃私语。
沿海是国家的经济精华所在,一旦海洋生物加入巨化行列,后果难以预料。
一号首长轻轻敲了敲桌子,众人立即把嘴闭紧,一号首长说道:不管膨化病毒对海洋生物有没有影响,沿海城市必须有所准备,及时建立观测站,防患于未然还有吗?
有,我们还发现,巨虫的行动很有规律,一般都是从海拔较高的地区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前进,这很可能因为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低,氧气含量不如低海拔地区,而昆虫的巨化体形,需要更多的氧气;还有一种猜测是昆虫属于变温动物,而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就越低,低温不利于昆虫的行动。
这个发现有什么意义吗?一位与会者好奇地问。
徐家业回答道:高海拔地区人烟稀少,低海拔地区才是精华所在,掌握巨虫的行动规律,有助于提前建立防线,及时阻击巨虫。
202 西进计划
一号首长突然问道:多高算高?
这个还没有确切数据,根据黑山山脉的观察记录,一千米以上很少发现巨虫,即使有发现,巨虫也很少在高海拔地域停留
如果是在高原上呢?一号首长追问。
徐家业不由的一怔,想了想说:没有实验数据,说不好。
那就尽快展开研究,小徐,你知不知道,如果能证明高原是巨虫的禁区,对我们的国家将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徐家业猛然惊醒,对啊,如果高原是巨虫的禁区不,哪怕巨虫只是不习惯高原的气候,那么高海拔地区将成为天然的避难所。
虽然他不懂什么国家战略,可是在全球各地均不同程度爆发虫灾的情况下,一片没有巨虫的净土将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或许,那已经不能再用财富来形容,而是国之命脉!
想到这里,徐家业心中猛然涌出一股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使命感,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首长,我
一号首长突然一摆手:除了这件事,还有其它的情况需要通报吗?
徐家业赶紧回道:没有了。
那好,散会,老邱,小徐,你们俩跟我来!
无关人员没有一个站起来,目送三人走出会议室后,才默不作声地有序离开。
徐家业不安地跟在一号首长身后,始终保持着三米左右的距离,即不敢跟得太近,也不敢拉开距离。
走了一段距离,又坐上电梯,再穿过一段走廊,三个人终于抵达一间办公室,一号首长坐到办公桌后,向对面的沙发一指:坐!
邱将军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徐家业小心地坐在一旁,兴奋中带着几分拘谨和忐忑。
小徐,我要尽快看到研究结果,明白吗?
明白!徐家业赶紧站了起来,我回去之后马上组织人手。
一号首长点点头:不管设备人员还是资金,缺什么我给你什么,要求只有一个——争分夺秒。
是!首长,您要是没有别的吩咐,我现在就回去安排!
一号首长本想详细问问情况,但是看徐家业的神色,应该是真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只能点头同意:去吧。
徐家业赶紧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一号首长和邱将军。
一号首长双手交叉抱在腹前:老邱,我需要你组织人手,秘密制定一份西进计划。
西进?邱将军微怔,一号,你的意思是,向西部迁移?
一号首长点头: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和巨虫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一步,先做好重工业的搬迁准备,特别是军工行业。
好!
先把计划做出来,免得情况发生变化时措手不及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任何一点消息都不能外泄,懂我的意思吗?
懂。邱将军点头。
西进计划的基础建立于巨虫畏高喜低,偏偏沿海和平原地区才是国家的精华所在,向西部迁移必将影响一大批人的权力和利益,若是消息泄露,一定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