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强光消退之后,七朵暗红色的蘑菇云缓缓上升,附近的云层已然被爆炸摧毁,恰好在云层中炸出一个巨大的梅花状空洞。

    空洞下的地面上,无数巨蝗被不可抵御的中子流穿身而过,身体机能瞬间被中子摧毁,重创的巨蝗纷纷掉落在地,蝗群中顿时出现一个空无一蝗的空洞。

    地面上,七枚中子弹炸出七个直径数百米的死亡之圆,每个环的正中心都干干净净,稍远些的地方铺满了死去的巨蝗,再向外则倒着大量重伤的巨蝗,数不清的巨蝗倒在地上垂死挣扎,七个环中无数条后腿同时弹动,此起彼伏如同无序的海浪。

    可惜这一切叶涵都无缘亲眼目睹,他和所有缩在车里的人一样,听到了一声巨大得无法形容的轰鸣,装甲车好像装了弹簧一样跳个不停,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

    到了这个地步,再没见识的人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没有任何一个人冒险钻出车外,全都安安静静地呆在车里默默等待。

    十多秒后,又是一声巨响。

    叶涵心里数了七秒,听到了第三声巨响。

    他不由的暗暗咋舌,连爆三枚中子弹,北都也真舍得下血本!

    叶涵不是核专家,对核武器的了解并算不多,但他知道中子弹是放射性污染最小的核武器,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几个小时到一天的时间,爆区内的放射污染就能降到安全值以下,人员即可进入爆区。

    因为这种特性,中子弹是核武库中唯一可以在本土地使用的类型,既然上面敢用核弹头轰炸巨蝗,那么用的就一定是中子弹,而不是其它任何一种会祸及后代的核武器。

    不过叶涵并不知道,爆炸的并不是三枚弹头,而是三枚分导式核弹头,一共二十一枚千吨级中子弹。

    不仅是这里,百多公里外的另一处战场,也在这个时间段引爆三枚分导式弹头。




198 不是结束
    表面上看,军方一共只发射六枚导弹,可是实际上却是一口气砸进四十二枚中子弹!

    任何一种核武器都是用钱堆起来的,中子弹更是核武器中的高成本类型,虽说叶涵不清楚核弹头的详细造价,但一次性用掉四十多枚中子弹头,花费的成本最低也要超过十几二十个亿,若是把各种配套设施全部算上,再翻上一番也未必挡得住!

    (:一枚中子弹的确切造价是多少我本人不可能清楚,但是我可以很放心的乱说,因为知道的人,绝对不敢站出来纠正!)

    若不是能在本土使用的核武器只有中子弹这一种,军方根本不可能拿这种成本惊人的武器轰击蝗,这已经不是大炮打蚊子,而是大炮打灰尘,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不过高成本同样带来了高效率,每一枚中子弹的瞬间杀伤半径接近一公里,二十一枚中子弹造成巨蝗的大量伤亡,蝗群十去其九,剩余的巨蝗已然不足为虑。

    但绝大多数参战官兵都不清楚这一点,毕竟像叶涵这样对核弹有一定了解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车外爆炸的是哪一种核弹,根本不敢胡乱冒头。

    叶涵同样藏在车里,满脑子的糊涂心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炮声惊醒叶涵,他立即喊道:开机!

    开机?老兵的声音都走了调,那哪成,万一再掉下来个核弹头怎么办?

    没事。叶涵说,没听见炮响么,肯定没事了。

    老兵疑惑地看着叶涵,叶涵问道:知道为什么关机不?

    那当然!老兵说,防止核脉冲烧毁电子设备,这个我懂。

    叶涵再问:电台也是电子设备,核爆结束后,第一件事应该是什么?

    老兵咂摸咂摸嘴:万一再掉下来个核弹头呢?

    你快笨死算了!叶涵恨铁不成钢,这不是开炮了么!

    老兵猛然间意识到自己的错失,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哎哟哎哟,这脑子,明白了!一边说一边打开了电子设备的开关。

    车载电台也是电子设备,关掉电台等于切断了所有车辆之间的联系,相当于主动瘫痪指挥体系。

    恢复指挥并不困难,只要通知参战车辆重新开机就行了,问题是外面刚爆了一堆核弹,呆在车里都不敢说绝对安全,跑到车外岂不是找死?

    虽说中子弹的放射污染非常弱,但再弱也是核武器,况且没几个人知道爆炸的究竟是什么弹头,就算猜出几分真相的叶涵,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猜测正确,更不知道资料里看到的数据是否准确,搞不好刚离开车辆,就被辐射打了个千疮百孔,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现代武器平台上的电子设备多如牛毛,不启动电子设备,根本不可能把炮弹打出去,刚刚那一炮,基本上可以看成开机的信号。

    果然不出所料,刚刚打开车载电台,叶涵就听到一阵阵嘶嘶啦啦的杂音,龙建国失真的声音自电台中传出:听到嗞回答!

    这显然是一句话的最后半句,叶涵马上答道:012收到,请讲!

    太好嗞了!龙建国高兴地说,叶涵嗞你车上的嗞都给我老老嗞呆在车里,任何嗞任何理由,都不准嗞装甲车一步嗞有屎也给我拉裤子里!

    是!

    还嗞开炮阻嗞虫。

    明白,老兵,开炮!叶涵大声吼道。

    虽然通讯质量很差,但是结合眼下的形势加以补充,叶涵立刻得到了正确的通讯内容。

    012迅速加入射击行列,越来越多的战士听到炮声,主动开机加入战斗,没多一会儿,炮声重新在战场上空响彻,密集的炮火将漏网之蝗一一消灭在地。

    一心扑在战斗上的战士们严格执行命令,但没有一个人仔细琢磨上级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包括叶涵也是。

    如果他们有机会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前后两道命令之间有着极其严密的联系。

    实际上,中子弹的爆点远在五六公里之外,核爆虽然对高架桥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绝对没有想象中那样高,即使全无防护地站在车外,人体接受的辐射量也不会立即对健康造成影响。

    但是核爆就是核爆,哪怕中子弹产生的放射物质很少,也只是少而不是没有,如果爆炸产物老老实实地呆在原地,那么肯定不会造成任何附加污染,坏就坏在爆心恰好位于蝗群之内!

    直接被中子流杀死和重创的巨蝗就不必说了,这些巨蝗已经失去行动能力,只有等死的份,但是那些距离爆心较远,只受轻创的巨蝗却是潜在的风险。

    它们不懂什么是核爆,也不懂什么是辐射,虽然本能地躲避高温,身上却难免沾染放射尘埃,携带放射尘埃的巨蝗靠近高架桥,高架桥附近的辐射强度自然会随之上升,人若是暴露在外,后果堪忧。

    因此,全力阻止巨蝗一是必须阻止巨蝗继续南下,再者也有阻止巨蝗扩散辐射尘的意思——中子弹的放射污染再小,那也是放射污染,哪怕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消散,辐射强度也要过几个小时才会降到安全值下。

    几个小时的时间,足够巨蝗飞出几十公里,一路带着辐射尘啃食庄稼,射尘造成的危害未必低于巨蝗本身。

    军方为了对付巨蝗甚至不惜动用核武器,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放走几只巨蝗,谁背得起这么重的黑锅?

    尽管复杂的电磁环境对车上的电子设备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但干扰还不至于强到影响射击精度,靠近高架桥的巨蝗被炮火一一斩落马下,没有任何一只巨蝗能够越过高架桥。

    然而装甲车只能对付飞往南方的巨蝗,还有许多巨蝗在核爆发生之后脱离蝗群,散乱地飞往其它方向。

    整个林州省只有两道防线,一东一西,分别位于临义东北和西北,这两道防线并不坚固,甚至可以说是很脆弱,只要蝗群绕道,就能避开这两道要命的防线。

    它们正在这样做。



199 碾压
    指挥车注意到这一迹象,立即向所属炮群下达新的指令,只沉默了一小会的重炮再次用自己坚强有力的怒吼,发出最有威力的音符。

    重炮群由于核爆而停止补给,车中存弹还不足满载的一半,但是已经没人顾得了那么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阻止蝗群扩散。

    天气不利于空军出动,如果炮群无法阻止蝗群,军方恐怕只有再次动用核弹。

    重炮的轰击只能阻截一时,不可能将分散的巨蝗全部击毙,关键时刻,雷正武果断命令龙建国率队脱离主阵地向两侧迂回,最大限度阻击巨蝗。

    与此同时,雷正武再次要通了北都的通讯。

    几分钟后,林州省南部一处空军基地警报声大作,一队超音速战机满载航空炸弹腾空而起。

    又过几分钟,机群飞至战场上空,然而低低的云层中雷光隐隐,战机根本不敢降低高度。

    好在核弹轰出来的云层空洞还在,机群果断在空洞上方投弹,随后由地面负责引导炸弹飞向目标。

    机群的到来令所有人一齐松了口气,空中打击的效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然而炸弹落到蝗群上方,却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炸弹在距离地面仅有十多米的高度突然炸开,但是即不见火光也不见巨响,只有升腾的雾气迅速弥散。

    但凡被才气笼罩的巨蝗,无不像喝醉了酒一般失去控制,歪歪扭扭地从天上掉下去,重重地砸落在地,连挣扎都是那样的有气无力。

    这时龙建国的部队还没能赶到任务地点,远远地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忍不住啧啧稀奇,不过打过巨蚁的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喊出同一个名字:麻醉剂!

    没错,这些航空炸弹里装的不是烈性炸药,而是最普通不过的乙酸乙酯!

    麻醉炸弹的技术并不复杂,军方早就制造出了合格的麻醉炸弹,原本计划用来对付黑山山脉中的蚁群,只是炸弹运到林州省的时候,南区的巨蚁已经被军方赶进了原始森林。

    这东西只在黑山山脉中用过几次,军方便停止围剿巨蚁,目前大多数麻醉炸弹都储存在黑山山脉附近的空军基地里,正好用来对付越境的蝗群。

    一枚炸弹恰好在一丛火焰上方爆炸,大量乙酸乙酯从天而降,麻醉剂突然被地面燃烧的火焰引燃,火焰点燃了麻醉剂,战场上好似瞬间点燃一支巨大的火炬,十多米高的火焰照亮了小半个战场。

    然而更多的麻醉剂顺利落在战场边缘,弥漫的雾层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任何敢于钻入其中的巨蝗,都难逃当场坠地的下场。

    失去了行动力的巨蝗压根儿就是枪靶炮靶,随便军方怎么折腾都没问题。

    老兵忍不住感慨:好东西咋总是最后拿出来,刚开打那会儿怎么不用这个?

    就是啊,早用不早好了?虎牙帮腔道。

    可能是不够用。叶涵说,那么多巨蝗,得多少麻醉剂才够用?

    老兵想了想说:咋地也得几火车吧?

    就是啊!叶涵说,把这么多麻醉剂扔过来,得多少炸弹导弹?兵工厂产能再高,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制造那么多麻醉炸弹,再说了,有没有那么多麻醉剂还两说呢。

    也是。老兵呵呵笑了起来。

    这时车队开至一小群坠落的巨蝗附近,龙建国仔细观察一番,大致算了算巨蝗的数量:各单位注意,这里留一辆车消灭巨蝗,其他人继续前进,注意节约炮弹!

    等等!叶涵急忙阻止,先别开炮,麻醉剂易燃!

    眼下战场上到处都是麻醉剂,真开上一炮,那效果恐怕不比云爆弹差到哪儿去。

    喔,对,先守在这儿,过会麻醉剂散了再说。龙建国从善如流。

    那也不用。许若林说,在天上的时候咱们够不着,掉地上了还不随便咱们怎么收拾?把车开上去,来回走几趟不就完了么!

    好主意!龙建国暗挑大拇指,马上要通指挥车的频率,雷司令,请求重炮支援!

    雷正武眉头大皱:不可能,重炮刚打光炮弹,现在又不能补充弹药,你必须靠自己!

    雷司令,您误会了,巨蝗都被麻醉剂放翻了,我的意思是,反正炮弹都打光了,不如把重炮全都派过来,从巨蝗身上开过去,效率高还节约弹药。

    乙酸乙酯对人类也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不过无论装甲车还是炮车,都装有核生化三防装置,其中的化学武器防护装置,能够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完全过滤,因此车中的官兵分毫不必担心自身的安危。

    难不成巨蝗还能咬穿装甲?

    开玩笑,连蚂蚁的超音速巨颚都做不到这一点,何况是素食的巨蝗?

    这倒是可以这样,你继续执行命令,我马上把重炮派过去。

    刚刚沉默下来的自行火炮群接到命令,五十多辆炮车同时启动引擎,轰鸣声顿时响彻四方,随即炮群离开高速公路,接着化整为零驶向不同区域,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辆炮车驶离队伍,斜向排成一列,压向落地的巨蝗。

    大口径自行榴弹炮用的都是坦克底盘,自重可达四五十吨,沉重的车身驶过田野,毫不费力地将巨蝗碾成肉饼,声声沉闷的炸响自宽厚沉重的履带下传出,就像顽童踩爆一大堆番茄。

    巨蝗的体型在巨蟑螂面前只能算幼小,大多数巨蝗的体长在三米左右,只有极少数巨蝗能够接近四米,体形限制了甲壳的厚度,而且蝗虫从来不以甲壳厚重著称,那一层外骨骼根本无法抵抗炮车的碾压。

    不仅是炮车,没多一会儿,装甲车加入了碾压的行列,随即打光了炮弹的轮式突击炮,还有多管火箭炮也驶入战场。

    装甲车的战斗全重约二十吨左右,虽然还不到自行火炮的一半儿,但也不是巨蝗的几丁质外壳可以抵抗,压爆巨虫的闷响越发密集。

    若不是核爆区还不能进入,雷正武甚至想命令这些车辆将整个战场碾压一遍!



200 分析会议
    深夜,北都。

    明亮的会议室里济济一堂,足有数百平米大的会议室里正中摆着一张长方形会议桌,数十位参会人员分坐长桌两侧,众人窃窃私语坐立不安,目光有意无意间瞄向长桌尽头空无一人的主位,时间在忐忑的等待中悄然流逝。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紧密的脚步声,会议室宽敞的大门突然向两侧打开,一个高大的身影步入门内,疲惫的脸上浮现一抹自信的笑容:我来晚了。

    与会者们纷纷起立,高大的身影手掌下压:坐,都坐!说着坐到长桌尽头的主位上,冲一旁的徐家业点点头,开会吧,徐主任,你先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

    是!徐家业拘谨地答应一声,展开手中的文件,现在的情况是这样,首先是北方,晚上八点左右,军方组织在林州省组织的两道防线已经和越境的巨蝗接触,击毙巨蝗无数,蝗群已经被军方击散,目前军方正在追杀漏网的蝗虫
1...8384858687...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