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甲壳狂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金属裂纹

    控制蟑螂必须赶在蟑螂向地面发展之前下手,根据专家的建议,各地应学习镜江经验,及时焚烧下水烧云云。

    龙建国看资料的同时,叶涵也没闲着,他正窝在车里,捧着电话看新闻——迄今为止,手机通讯依然畅通,打电话上网发短信一切正常!

    叶涵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巨虫两个字,立即跳出一亿个链接,再点击新闻,链接数下降十倍,但数量依然有上千万。

    置顶新闻是半小时前刚刚发布的,内容很简单:多个热带岛屿巨蚁肆虐,当地居民人心惶惶,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巨蚊?幸亏这东西刚冒头就控制住了。

    再看下一条:行军蚁继续肆虐非洲,至发稿时为止,已经占领除北部沙漠之外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只有非洲南部几个国家的军队仍在有组织的抵抗,据悉,巨蚁止步的原因并南部非洲各国抗击得力,而是因为非洲南部自然环恶劣食物匮乏

    叶涵一阵莫名其妙,上回在网上看到的消息,不是说整个非洲都被行军蚁占了么,怎么今天再看,又冒出了几个还在抵抗的国家?

    他不怎么关心地球另一头的事,反正行军蚁不可能越过大海。

    继续往下看新闻,下面的标题令叶涵很感兴趣:高丽半岛南部饱受巨蜈蚣侵袭,三日内遇难七十六人。

    标题下面还有张配图,图上的巨蜈蚣硕大无比,就像电影电视剧里成了精的妖怪,两只弯刀似的巨颚,还有狰狞的血盆大口清晰无比。

    叶涵撇撇嘴巴,心说三天才吃七十多人,白长了那么大一张嘴!

    叶涵手指一划翻到下一页,一条消息映入叶涵的眼帘:倭岛蜻蛉成灾,袭人事件愈演愈烈,已有七百多人在袭击事件中丧生,伤者不计其数。倭国各地全力捕杀蜻蛉,截止发稿时间,倭国已消灭蜻蛉愈千,其它类型的巨虫二百余只,专家坦言,形势不容乐观,若不拿出强有力的应对手段,后果不堪设想




193 朝令夕改
    叶涵很想知道会怎么个不堪设想,迫不及待地点开链接,可是打开的网页里除了标题就是一大堆巨虫的照片。

    他这才知道蜻蛉其实就豆娘,心中不禁一阵后怕,蜻蛉这东西是蜻蜓的近亲,长相有九分相似,除了落下时翅膀合并,还有体形小一些之外,基本上没多少外形区别。

    体形小些的蜻蛉,都能把倭国人搅得鸡犬不宁,若是真正的蜻蜓呢?

    当初镜水湖里毒死的蜻蜓幼虫有多少?若是当时没能及时处置它们,所有幼虫全部羽化为成虫,后果会怎么样?

    一群随时能飞到人头头顶肆意捕食的直升机

    蜻蜓不是生活在地面上的昆虫,就算巨蚁的种群再大,也威胁不到蜻蜓的生存。

    继续往下翻,叶涵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标题:巨蛛捕食白牛,阿三出动战机消灭巨蛛。

    下面还有一张巨型蜘蛛的照片,不过叶涵不是生物学专家,不认识这是什么蜘蛛,但是有本事抓牛吃,这东西的体积肯定小不了。

    想起动画片和电影里那些恐惧的巨蜘蛛,叶涵打了个冷战的同时,也为苦难深重阿三人民抹了一把冷汗,暗道这条新闻还真是内涵——关键不在于阿三出动战机对抗巨蛛,而在于阿三出动战机是因为巨蛛捕食白牛,而不是因为巨蛛杀死了多少人类。

    难不成这种巨蛛十分挑嘴,阿三不符合它的胃口?

    再往下翻没看到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叶涵干脆把关键词换成巨蚁。

    他意外地发现,除了非洲巨蚁之外,其它各大洲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蚁灾。

    国内就不必说了,南北两大蚁的情况没人比他们这些亲历者更清楚。

    屏蔽国内的情况之后,第一条新闻与太平洋另一侧的牛仔有关。

    据新闻称,山姆大叔后院起火,多地白蚁成灾,当地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予以捕杀云云。

    叶涵不由地大吃一惊,白蚁,那可是大名鼎鼎的白蚁!

    这东西的破坏力惊人,国内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少有木料,白蚁尚且能造成巨大损失,山姆大叔那边的建筑以木结构超多,这下他们有大麻烦了。

    叶涵对白蚁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直到几天前巨蟑螂出现,他才无意中了解到,白蚁这东西在昆虫学分类上居然和蟑螂一样属于蜚蠊目。

    他不懂昆虫分类,看到蜚蠊目的时候也没多想,不久之后好奇地查了一下蜚蠊目,才惊悚地发现,蜚蠊其实就是蟑螂的别称,就是说,白蚁其实是蟑螂的近亲,是一种社会化的,有组织的,成群结队的蟑螂!

    怪不得白蚁喜欢往住宅里跑,怪不得白蚁的食谱那样宽泛!

    这个发现让他忐忑了好几天,一直琢磨一旦白蚁巨型化会有什么结果。

    现在不用再担心了,山姆大叔的牛仔们正饱受巨白蚁的侵袭,但愿他们能战胜白蚁,收复失地对付巨蟑螂的经验,对白蚁有没有效呢?

    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个问题还是留给牛仔们去考虑吧。

    他正准备略过这一段,忽然看到白蚁下面,还有个刺蚂蚁,也是混北美那一片的,至于详细的分布区域,叶涵压根儿就看不懂,只知道这玩意跟白蚁就像两伙黑帮,坚定而缓慢地侵蚀着偌大的美利竖。

    山姆大叔实力强劲,对付巨虫不遗余力,甚至为此将近半海外基地撤消,全力对付国内的灾情。

    只是山姆大叔那里地广人稀,军队只能控制城镇乡村,人类聚集区外的广阔田野山脉望尘莫及,偏偏野外又是巨虫最优良的温床,可以想象,蚁灾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卷土重来。

    至于其他北美巨虫,在这两种社会性昆虫的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南美同样未能逃过巨蚁的魔爪,桑巴之国火蚁成灾,亚马逊流域行军蚁成群,相关各国拼尽全力仍无法阻止巨蚁扩散,不得不向国际社会求援。

    然而眼下哪个国家不为巨虫头疼?自顾尚且不暇,哪有精力管别国的闲事?

    突然一条与众不同的新闻进入叶涵的视线:巨蚁并不是巨虫的全部!

    点开链接,一只美丽的蓝色蝴蝶在屏幕上出现。

    这只蝴蝶的体积并不大,也就是普通人的小臂长短,可翅膀却大得出奇,展开后足有一米多宽,近两米长。

    看介绍,这种蝴蝶叫做光明女神蝶,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人工繁殖品众多,但野生蝶难得一见。

    至于这只巨蝶究竟是野生品种还是人工繁育,新闻中并没有详细说明。

    光明女神蝶并不是唯一的宠儿,第二张照片上是一只桌面大小的透翅蝶,顾名思义,这东西的翅膀并不像其它蝶类那样五彩缤纷,而是呈现半透明的金黄色,看起来华贵异常而又美丽别致。

    向下翻,第三张图片是巨型兰花螳螂,这东西趴在兰花上,几乎无法分辨花瓣和螳螂,但是巨型化之后,兰花螳螂几乎跟小汽车差不多大,这就变非常尴尬了,试问有哪一种兰花能够配合它的体型?

    第四张图片是一片竹林,其中一棵竹子的形态异常诡异,居然还有竹枝向下长这哪里是什么竹子,而是一只巨大的竹节虫,它的身长超过九米,细长的身体竖立在竹林之中,几乎与一根竹子没有任何区别。

    这东西不吃肉,但是巨型化之后含量惊人,对植物的危害极其严重,已经列入高危巨虫名单——这里的高危指的是高度危险,而不是数量濒危。

    这个比虫灾有意思多了,叶涵正看得津津有味,耳中忽然听到龙建国的声音:各单位注意,刚刚收到新命令,上级命令我们中止支援任务,越过临义继续向北前进,至白南溪源一线待命。

    许若林纳闷地问:究竟是到哪儿?

    命令里没说,只说稍候把任务简报发过来,让咱们先往北走。

    听到这里,叶涵不禁一愣,抬头问道:咱们到哪儿了?

    老兵呵呵一笑:再有一会儿就到临义了。



194 任务目标
    叶涵茫然至极:已经到临义了?这么快?

    很快么?

    无聊的老兵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才好,一声不吭地注视着叶涵。

    叶涵也没找算从老兵那里得到什么答案,掀开顶盖站起身,将上半身探出车外。

    夕阳西下,日头即将落入地平线之下,金红的落日余晖洒落大地,为农田里泛着一层金黄的庄稼铺上一层彩妆。

    极目远眺,高楼大厦隐隐在望。

    几分钟后,部队开下高速公路,一路绿灯进入临义市。

    路口处站着几位身穿反光马甲的战士,那几个战士看到车队之后,立即举起手中的指挥旗,为车队指明前进的方向。

    军方在每一个路口都安排了值哨人员,几十辆装甲按照指引呼啸而去,很快就开出市区,停在郊区一处占地面积异常巨大的仓库之外。

    数百官兵小心翼翼地推着小车,将一大批弹药自仓库里推出来,与全营官兵一起,将装甲车上的炮弹全部换下来。

    这种炮弹很奇怪,弹头上涂的红色,底部还画了个白圈。

    叶涵一边帮忙一边好奇地问送炮弹的仓库官兵:兄弟,这是什么炮弹?我怎么没见过?

    那个战士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听说是啥白磷弹,特别危险那种。

    叶涵脸上的笑容当场僵住:白磷弹?

    他对这种弹药并不陌生,对付巨蚁的时候就用过,这东西非常危险,就算军方也不肯多用,现在突然拿出这么多白磷燃烧弹,究竟是为了对付什么东西?

    部队补充的不光是炮弹,从并列机枪高射机枪到手枪散弹枪,所有的子弹统统换了一遍,叶涵拿到新换的子弹,看到弹头上几道分均匀的切割线,不由地瞳孔暴缩:空尖弹?

    一个仓库兵立即竖起了拇指:这批弹药才送过来几天,我们问了不少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子弹,还是排长厉害!

    叶涵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摇摇头没说话。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有机会再用上这种独特的子弹,拿起一枚子弹在手中摩挲片刻,心底深处的记忆登时翻涌而出。

    老兵眨眨眼睛,好奇地问:排长,你知道这玩意?

    叶涵点了点头:这东西又叫达姆弹,击中目标后特别容易变形,八成是因为普通子弹威力不足,才给咱们配这玩意。空尖弹禁止用于战争,但是可以用是反恐和狩猎,用空尖弹对付巨虫,或许是个不错的新思路。

    手枪受口径限制,就算换了新子弹,威力也不会有多少提升,步枪稍好一些,只比手枪强那么一点,可是127毫米的高射机枪用上空尖弹,威力就会变得极端恐怖。

    127毫米的普通弹头击中人体,都能轰出个硕大的窟窿,用上会变形的空尖弹,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估计除了巨蟑螂之外,其它种类的巨虫碰上,挨不了几发子弹就会彻底玩完。

    更恐怖的是散弹枪居然也下发了一批造型独特的子弹,这种子弹看起来就像弹壳里埋了一根大号钢钉,怎么看怎么不起眼,但是以叶涵的经验来看,这东西跟脱壳穿甲弹有八分相似,搞不好是一种小型脱壳穿甲弹。

    眼下他还搞不清这种子弹详细性能,但是总觉得这东西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

    半小时后太阳落山,光线越来越昏暗,仓库中点亮了大功率卤素灯,照亮了整个作业区。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补给工作全部完成,所有炮弹子弹更换完毕,弹药仓库早就装备好了饭菜,招待龙建国一行吃了一顿晚饭之后,部队连夜踏上征程。

    离开弹药仓库后不久,龙建国接到了上级下达的任务通报,他匆匆看了一遍,马上拿起了电台的送话器:各单位注意,刚刚收到上级下发的任务通报,我们这一次的任务目标是巨蝗群!

    巨什么?叶涵没听清楚。

    巨型蝗虫!龙建国加重语气。

    怎么会?许若林诧异无比,蚂蚁不是把蝗虫控制住了吗?

    是另一群巨蝗。龙建国说,根据上级的通报,今天早些时候,两群巨蝗突破边境防线进入我国,这两群巨蝗的移动速度非常快,目前其中一群已经接近本省西北地区,另一群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我们的目标是前面那一群,任务是阻止蝗群继续深入,尽可能消灭它们。

    怪不得给咱们配白磷弹,原来是为了对付蝗虫!叶涵恍然道。

    高波不解地问: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一群巨蝗而已,想办法引一群巨蚁过来,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话不是这么说,眼下秋收在即,正好是水稻玉米的灌浆期,了为保田保粮,省里已经开始组织人手和农业机械,动员农民提前收割。

    什么?提前收割?这得损失多少粮食啊!许若林惊骇万分。

    他本身就是农家子弟,对庄稼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比谁都清楚庄稼在农民心中的地位。

    龙建国叹道:提前收割损失再多,也比让蝗虫吃掉绝收好不光是咱们这里,整个北方产粮区都在组织抢收,今天的粮食歉收已成定局。北方军区的主要任务已经从防虫治虫转向灭虫保粮,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咱们消灭的巨蝗越多,就能从虫子嘴里多抢出一些粮食。

    歉收的肯定不止北方,今年全国都在闹巨虫,南方的情况也不乐观。许若林说,前几天我还看过一条新闻,说南方稻田里的田鳖长得有王八那么大,光是上个月就有几百人挨咬。

    这么严重?田鳖有那么厉害吗?叶涵好奇地问。

    厉害的很,那玩意的口水能把肌肉液化,没巨化之前就一等一的厉害,巨化之后甭管咬什么地方,都能液化一大片皮肉,那可真是咬腿腿瘸,咬胳膊胳膊残,咬身上小命肯定不保,你说厉害不厉害?许若林用非常夸张的语气说。

    肌肉液化?叶涵失声惊呼。



195 接火
    叶涵吓了一跳,这个词解及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

    他记得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症状之一,就是全身组织液化,病人甚至会把坏死的内脏和组织器官从嘴里吐出来,其恐怖程度不下于任何恐怖片中虚构的超级病毒,没想到小小一只虫子的唾液,效果居然和四级病毒一模一样。

    按说体形越大的生物,毒性就应该越小,田鳖巨化之后,唾沫的毒性应该有所减弱才对,但是按许若林的说法,田鳖的毒性显然没有丝毫降低。

    叶涵不禁警惕起来,昆虫的毒性并不随着体型的巨化而削减,搞不好还会有所加强,今后若是遇到毒虫,必须加倍小心。

    情况并不复杂,不过三五句就说了个清楚,反倒是几个人在电台里聊天,没多一会儿,就听龙建国突然说道:到地方了!
1...8182838485...8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