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位是骗来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牧野临商
“郡王,你在说什么”这时候,赵九好奇的问道。
“说了你也不懂,还是不说的为好。”赵薪有些奇怪,这家伙平日里极少说话,今日为何会多嘴了,但还是如此答道。
“咕噜。”突然,他听到一声肚子饥饿而产生的声音,来自赵九。
这下,他便明白了,这家伙显然是饿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直接如此搭话了。
到了这里,赵薪也感觉自己腹中空空,极为饥饿。
有此情况倒也正常
第四十七章 授方
“求收藏推荐票”
吃了别人的东西,没有钱付账。
一般这种时候,就只有两种法子。
第一,装作一个泼皮无赖的样子,先赖掉这一餐,之后再回来还钱。
只是这种法子,其实还不还钱已经不重要了,别人心中已经认为你是泼皮。
再有一种,抵押东西在此地,稍后再回来取就是。
逃单,当一个泼皮无赖,这肯定是能够做到的。
他这单薄消瘦的身子,自然做不得,不是还有赵九在的嘛。
奈何自己丟不起这个人阿,此时身份好歹是郡王。
一个郡王吃一顿霸王餐,若是传出去,他可以想象到……只怕是明日他就能名满整个汴京城。
那就只能好好说话了,他转过头去,笑着正欲对那个店家解释情况。
却没有想到,那个有些跛脚的店家笑着道:“贵人若是今日出门未带钱财,可来日带来给小老儿就好。”
此时还能如何,自然是顺着台阶下去了。
这店家一看就是个好人,说不得平常没有少做过好事。
“那就……”
赵薪正欲开口,却没有想到。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掀开帘子,从后厨走了出来,气鼓鼓的叫道:“阿爹,你总是这样心软,分明知道他们这些人,就是来吃霸王餐的,都是坏人。”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果然说的不错,这小姑娘也才十岁而已,就在后面帮厨了。
看着垂涎欲泣的小姑娘,赵薪明白,像他们这种吃霸王餐的家伙,定然是不少的。
“阿爹,我们下一月的租金可都是还差一半呢,何时才能凑齐。”小姑娘越说越气愤,若非跛脚中年拦着,说不定就上前来拼命了。
小姑娘年龄很小,嘴巴却却很伶俐,带着哭腔大声道:“你们这群人好手好脚的,为何不去做工,却要来欺负我和阿爹这样的可怜人。”
被一个小姑娘指着鼻子骂,关键是还没有解释的机会,这就很没有面子了。
奈何小姑娘的话,自己无可反驳,好像这一次是真的吃了“霸王餐”。
“妙娘你不要说了,阿爹……阿爹会想办法的,再者说了,那租金也不差这七文钱。”跛脚中年连忙阻止小姑娘,道。
“阿爹想办法,阿爹能有什么办法,难道我们就这样被赶出汴京吗”这个叫做妙娘的小姑娘极为委屈的说道。
亲尝人间悲苦事,方知世人大多不如意。
这时候已经不是要钱的问题了,而是小姑娘对这残酷的生活本就抱着怨念,此刻赵薪他们二人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矛盾也是一种累加,赵薪他们二人,不过是撞到刀口之上了。
小姑娘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恨铁不成钢,跛脚中年人可能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个好人,但他的好却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活幸福。
或许,更能用懦弱来形容。
这个时代,对于好人其实是不公的。
汴京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都市,在其中生活……实则极为残酷,想要活下去不简单,想要活的很好则更不简单。
这对父女是这汴京民众的一个缩影,幸苦一日,却仅仅只能在汴京存活而已。
更多的,可能是要生活下去,都极为艰难。
人性不可能总是被压抑,一旦被压抑的太久,便会出问题,一如历史之上那些疯子变态。
这个叫做妙娘的小姑娘,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赵薪那里会瞧着一个孩子被毁掉。
现在阻止,还不如让她发泄出来。
“阿爹我不想在回幽州,妙娘真的不想在那里了……。”小姑娘哭了,哭的极为伤心。
显然,这对父女,也是有故事之人。
赵薪注意到的仅仅只是真情流露,而并没有看到,有那么一刻,一旁的赵九……顿
第四十八章 高粱河车神(二合一大章)
“求收藏推荐票”
“不管你信与不信,你我之间就一清二白了。”赵薪将毛笔放置在一旁,把手中的方子递给跛脚中年说道。
“自然是信的,自然……”跛脚中年连忙接过方子,小心翼翼的收起来,而后恭敬的说道。
在那叫做妙娘的小姑娘怒视的眼神之中,赵薪领着赵九,迎着朝阳大赖赖的离开早点铺子。
至于店主的姓名,不用知道。
他们也只是萍水相逢,他又不会以后来报复,自是不用知晓的。
就如你去一家店铺吃饭,难不成还需要问一下店主的名讳不成
顺着御街,赵薪二人朝着宫廷的地方径直而去。
风轻云淡,朝阳波光粼粼,没有正午的毒辣。
“怎么,你有话要说不成”赵薪转过头,朝着怀抱铁剑的赵九问道。
木头侍卫点点头,面色郑重的道:“那店主,明显是个高手。”
“嗯。”赵薪收起折扇,点点头道:“比你如何”
对于武功内力,赵薪了解的不多,特别是现实世界之中的内力,那到底是一种能量还是物质,其实都是有待商榷的。
至于赵九同老太监萧禹所说一流高手等江湖的划分,他更是一脸懵逼,没有体会过的话,很难衡量。
毕竟这东西完全靠的是经验来区分,不同于后世那些小说之中,还有境界之划分。
故而,他只能以赵九来作为一个衡量单位。
“若是他脚没有跛,我胜不了他,但现在不同。”赵九简单的陈述一个事实,并没有隐瞒什么。
大宋的武力值的确有点高,但却并没有达到破坏平衡的高度,除了一些奇怪的武人之外,还没人能够空手接白刃。
还是应那一句话,“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功夫再好,一砖拍倒。”
“郡王,需要去开封府报备一下吗”赵九问道。
父女二人本就是艰难度日,定然是有什么苦衷,不然以那中年跛脚掌柜的功夫,也不至于混的如此落魄。
既然如此,赵薪何故要去打搅他们父女二人的生活。
“不用了,想来,他们二人也决然不会在开封生事。”赵薪一言而决道。
一般的江湖武人进入汴京城,都是要在开封府衙登记的,毕竟他们的武力值远远高于寻常人。
“侠以武犯禁。”杜绝民间武力……从隋唐便已经开始,大宋自然是继承了这个规则。
寻常人斗殴,最多也就一条人命,但若是武人争斗,及其容易伤及无辜的。
这些规则都是萧禹告知于他。
这个时代武人的地位如何,赵薪并不知道,但在大宋却是极为低下的。
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名义上上是限制武将权力,开始中央集权,却也变相的削弱了武人的地位。
自古以来都讲究一个“学得屠龙技,卖与帝王家。”,自此武人也就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上升途径。
后来的高粱河车神……太宗赵光义同学,有样学样,继续限制武将的地位。
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无限抬高了文人的地位,讲究一个以文御武。
我们这位太宗陛下,据说政治能力还不错,至少还能玩的转。
但军事能力就有些弱智了,错误的估计了形式,以疲惫之师奔袭幽州城。
意图以迅雷之势力扫荡北方,光复燕云之地。
心是极好的,毕竟没了燕云十六州的屏障,大宋是极为被动了。
除了一个雁门关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关隘可守,雁门关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大地。
而北方的辽人恰好以骑兵为主,若是攻破雁门关,只需要不到一日就能够合围汴京城。
就是有雁门关的存在,辽人想要南下打草谷,确实极为简单的事情,毕竟整个大宋的骑兵并不多,而且也远远及不上辽人。
自五代儿皇帝石敬塘双手送掉燕云十六州搏得契丹干爹的承认之后,整个南方的汉人政权,便暴露在北方游牧政权的威胁之下。
因而后来的后周柴威,太祖赵匡胤不遗余力的想要收复燕云大地,奈何都没有成功。
而太宗赵光义一者想要完成前人没有完成的目标,以来彰显自己的伟大明君形象。
二者可能真有那么一份为民族大业做贡献的心思。
奈何心思是好的,却没有那个能力,以十万疲惫之师攻伐燕云大地,最终不仅兵败。
据说自己的屁股上,还挨了两箭,并且那一场战役之中,还折损了自北汉归复的大将杨业。
而我们的太宗,连仪架都丢失了,最终只能乘坐驴车回到大本营。
因此战地点是高粱河,在后世,也就多了一个高粱河车神的“雅号”。
这场北伐战役的失败,直接导致太祖赵匡胤对整个北方地带战略布置的宣告失败。
起初,太祖赵匡胤打算以财物赎回燕云大地,据说这项计划已经在洽谈之中。
而根据那个时代的北辽格局……若没有赵光义的这一手,还真就有可能成功了。
辽虽建国,但随着辽太祖阿宝机的是去世,辽人已经缺乏了掌控大局观之人。
宋初,北辽还处于游牧状态,用一个词语就可以形容,穷……很穷。
南方大地虽然经过百余年的战乱,也是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但经过后周的发展,多数地区其实已经有了起色。
比辽人政权要好太多。
需求,政治眼光,等综合对比……这笔买卖,成功的可能性其实极大。
但随着太宗赵光义的高粱河战役的失败,这笔买卖彻底作废,辽人再傻也知道了燕云的重要性。
若是太祖还多活个几年,也可能以战争的形式收复燕云大地。
两兄弟在军事能力之上,其实没有多少可比性,毕竟太祖赵匡胤是当时柴容的托孤大臣。
其实可以这般说,赵光义以燕云大地换了一个高粱河车神的雅号。
“郡王,我们到了,你在想些什么”一旁传来赵九的声音,问道。
赵薪从胡思乱想之中脱离出来,这就是脑袋好使的后遗症了。
走个路,都能开小差,思考诸多问题。
从袖套之中掏出那枚令牌,递给一旁的禁卫军,之后才被放行。
进出宫廷自然要严查,并不是你是郡王,亲王就能够自由初入。
当然,有一个地方是例外。
诸位相公们办公的地方,就没有这般麻烦,毕竟他们每日都需要进出点卯。
老实说,赵薪对这个宫城,一点好感都没有,若非必要,他真不想回来。
住在汴京城多好,又没有什么桎梏。
住在水银堆之上,赵薪想想就觉得恐怖……头皮发麻。
若不是赵祯的命令,他一刻都不愿意待在宫城之中。
可能是因为水银的缘故,其中飞鸟不见,蚊虫断绝。
这个时代驱赶蚊虫鼠蚁的法子不多,高端一点的用水银,低端一些的直接上砒霜。
就是小孩子杀虫,也是用的砒霜。
&nbs
第四十九章 协理
“求收藏推荐票”
汝阳王府没有必要,也不敢如此做。
先不论作为同盟的韩琦愿意不愿意,同他们冒这恐有滔天祸患的行为。
汴京就是在赵祯的密切监控之下,汝阳王府只怕也不敢如此做。
皇城司,在这个时代基本可以做到无孔不入。虽不能做到俯查监视整个天下,但至少监控整个汴京是能够做到的。
在赵薪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汝阳王府的赢面最大,他们只需要在赵祯还活着的这段时间,做到“听话”,再加上一些谋划,便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此,地下城的经营,反而不太可能是汝阳王府赵允让一系。
赵薪这个不太动政治的后世人,都能够想明白的事情,满朝衮衮诸公还有那些对那个位置有想法的人,不可能想不明白。
因此,做着这番布置的,定然是另有其人,不可能是赵允让一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