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位是骗来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牧野临商
永远只有朝臣等候皇帝,那里有皇帝等候朝臣的惯例。
没等多久,赵祯就带着一行仪架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走去。
待他们走后,萧禹那老家伙不知从那里窜出来说道:“公子,快些跟上吧!”
赵薪那里有二话,只能紧紧的辍在其后。
说不紧张,那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你这可都是华夏古史之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只是到了紫宸殿之后,他却出奇的冷静了下来,这便是穿越之后携带的能力。
无论在何种境况之下,再大的场面,也也是能够撑下来的。
在入正殿之前停顿了片刻,而后赵薪龙行虎步,走进了大殿。
扫视一周文武群臣,这才在自己的位置站定。
第一印象之下,他发现站在前列的朝臣们,大多也是胡须一大把,这到时和后世没多少区别。
左文右武,自古以来的惯例。
此时的韩琦只是副相,而并非正相,因而为首一人并非他。
大宋一朝一时,一般共有六名相公,也就是人们所称呼的宰相。
&
第二十三章 包拯
“求收藏推荐票”
自然,他也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
虽说大宋有一条赵氏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潜规则,但那是儒家和赵氏,并非一人一姓一族。
所谓铁打的官家赵祯,流水的相公,就现在这个宽厚仁义的官家在位的数十年之间,宰相都33换了多少任了。
众位相公老神在在,闭目养神,好似在这件事情之上没有看法一般。
这倒也符合现下的情况,韩琦等人以前催促赵祯立嗣,是因为他膝下无子,还情有可原。
就算是一个乡下有百亩土地的土员外,在面临没有子嗣继承的情况下,若是不提前定下继承人,待百年之后也会发生乱子。
更何况赵祯的这份家业,乃是整个大宋江山,到时候可就不是乱子那般简单。
古时候谏臣一句“立嗣乃是国家之根本,江山稳固之基石,已然并非帝皇之家事。”完全是正确的。
但现下既然官家已经有子嗣,这事情反而可以拖上一拖,赵祯毕竟还是中年鼎盛之期。
至于质疑赵薪血脉的纯正,并非官家的子嗣,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没有这般傻。
就算怀疑,也只会在私下里查询,而并非摆到桌面之上,不然到时候就麻烦了。
再者宗正寺已经承认这位皇子之血脉,并且已经记入了皇室族谱,他们也没必要再做无用功。
我们这位官家急切的将赵薪推到前台,也不过是被压抑太久之后,想要爆发一番而已。
此时,倒也不着急定下赵薪太子的大义,他的心中还是有些私心的。
万一到时候后宫嫔妃有孕,岂不是更好
但这个世间总有那些不开眼的,想要当人肉中刺……依旧秉承自己行事方法之人。
一高大白净老者走出行列,手持朝笏,高声道:“臣,开封府尹包拯有本启奏。”
赵祯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但现在是在大朝会之上,他也不好驳斥,便道:“卿家可直言。”
作为一个考古专业的学生,和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满殿的老头子们,赵薪还是有些兴趣的。
毕竟,在正史之上,仁宗一朝的修为士大夫可谓浓墨重彩,都是彪炳千古人物。
而在民间,则是眼前这位高大老者更有名气和威望了。
人送外号包黑子的包青天,自然这是后世艺术化的结果,这个时代的包拯……包希文头上还压着一票大佬呢。
无论从威望还是官职来看,都无法和文彦博,贾昌朝等一朝相公相比,就是比韩琦也差上一截。
但我们这位包青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耿直直谏,曾任监察御史。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编制的职业喷子,有时候甚至连口水都喷到赵祯的脸上了。
想到这一幕,赵薪便不由会心一笑,赵祯抓起衣袖擦拭包拯口水的模样,一定很笑人。
包拯持着朝笏,看着赵祯说道:“太子之位空悬太久,既然官家寻回皇子,自当以太子位酬之,上祭天地先人,下安黎庶之心。此乃大义,望官家允之。”
包拯话语刚落,又是一人抱着朝笏出列,驳斥道:“臣御史中丞宋和,认为包府尹此话不妥,皇子初归……于朝政无知,此时授太子位,大为不妥,何不等皇子熟知朝庭政务之后,再行授太子位。”
看着众位相公皆是点点头,此乃老成持重之言,诸相公那里会不同意。
御驶中丞便又将矛头对准包拯,厉声说道:“包府尹莫不是向未来新君邀宠,未来以谋求高位不成”
这便有诛心之嫌疑了,可谓一石二鸟,毕竟那个帝皇对此都是深恶痛绝的,即便继承人是自己的儿子。
只见包拯却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躬身之后说道:“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臣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的啊!”
听着包拯如此大义凛然说自己没有后人,赵薪嘴角一抽。
&
第二十四章 封爵
“求收藏推荐票”
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
赵薪先是看了一眼赵祯,发现他微微点头,显然也是让他表现一番。
“希文公忠义,但天道不公,使希文公晚年丧子夭孙,我为公之哀叹,故有所失仪,望希文公勿怪。”赵薪躬身朝着包拯行一礼,双眼通红说道。
包拯虽然也是士大夫阶层,但终归是干实事,对天下间的庶民抱着怜悯之心的。
这样人,值得赵薪去敬重。
“臣多谢公子宽慰。”包拯淡淡的说道,而后回到自己的朝列之中。
被人以这样的方式给喷了,那位御史中丞顿时有些悻悻,更有种骑虎难下的意味。
不过,干谏臣这份职业的人,脸皮那里能不厚,只是愣了一下,也就回到了自己的朝列。
被这样一搅乱,事情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既然已经提出来,就必须拿出一个章程来了。
“伊叟,彦国,你们怎么看”赵祯直接点名,朝着两位相公问道。
既然被官家询问,二人也不在当万年王八。
文彦博持着朝笏,先开口说道:“启禀官家,微臣认为御史中丞王渊所言,倒也是老成持重之言,公子多跟随官家学习一番政务倒是正理。”
富弼出列,接着说道:“文相所言甚是,微臣附议。”
一般两位相公表态,这件事情差不多也就定下来了。
赵祯点点头,转头朝着贾昌朝,道:“子明可有疑义否”
作为武相枢密使的贾昌朝此刻的意见,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但雨露均沾不可偏颇,这是为君之道。
贾昌朝出列,摇头道:“微臣并无疑义,附议文相之言。”
赵祯转过头,再次朝着满朝文武问道:“诸位卿家,可有疑义否”
“臣等并无疑义,附议文相之言。”满堂衮衮诸公,异口齐声道。
这时候,赵薪都有些怀疑,这满朝的朱紫之流,是否提前排练过。
不太可能,就好比后世的大会堂会议,显然不太可能提前排练。
不过人类天然有种从众意识,跟着他人吼,就不会有错。
数十人齐声朗诵歌唱之时,有人夹杂在其中囫囵吞枣,那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既然是大势,包拯也没有坚持,可能他之前都只是在试探,他也清楚那些都是无用功。
“既然,诸位卿家都没有意义,那我们接下来就议论一下,对吾儿赵薪的封赏。”赵祯摆着手说道。
在朝臣还没有言语之时,赵祯便转头叫道:“童远,宣旨。”
童远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走到龙椅之下,众人之上,打开圣旨。
而后开始庄重,抑扬顿挫的开始宣读起来。
礼仪不可废,朝堂诸公抱着朝笏,垂头静听,赵薪没有朝笏,只能作出一个虚动作。
【门下。夫上古而始,薪火相传,王者继统承祧,所以嗣神器。吾勤劳启国,宵旰临朝,万几靡倦于躬亲,四海方成于开泰,念农民之疾苦,知战士之辛勤。无一事不躬为,然则子嗣多艰难,前后三子幼而夭……悲乎,今吾有一子,名为薪,才思敏捷,德行过人,故以封安南郡王,食邑八百。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宋朝圣旨,赵薪有所耳闻,这其中的意思他也大致明白。
前面极大一部分是惯例,被称之为词头。一般由皇帝和宰相提出,而后由中书舍人起草,由门下审核盖章之后,才能够生效。
大宋的皇权受到士大夫极大的制约,的确能够越过这些规矩颁布令谕,但在律法程序上,那是无效的。
并且中书舍人在起草词头之时,若是认为皇帝旨意有误,是可以封还词头的。
后面的意思就更加的简单了,也就是他赵薪,被封为了安南郡王,以旨意公布天下,告知所有人。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赵薪就从一介白身,一跃成为大宋的王爵。
大宋的爵位为划分为,男,子,伯,侯,公,王。
这只是粗略的等级,宋初的时候还被划分为开国公侯……,到了真宗之时,便不在有开国头衔。
&n
第二十五章 清明上河
“求收藏推荐票”
既如此,有何不敢做。
这个世间最绝望之事,并非从来没有希望,而是给了希望之后,有看着被亲手打破。
赌场的先赢后输,惯用的便是这个原理,也就是所谓的赌徒心理。
人心复杂诡谲,寻常之人的确难以把控,但人的感情性格却是能够操纵引导的东西。
赵薪不敢小觑这个时代的人,更不敢以自己的心态……去揣度那些皇室宗亲的下限。
但让他从此待在皇宫之中,显然不太可能。
这大宋的繁华,汴京的热闹,赵薪非要亲自看上一番。
区区几个宗室渣滓,也想阻拦他对于大宋的热情。
赵薪抄起一旁的折扇,道“赵九,走,我们出宫。”
等走到门前的时候,他看到抱着铁剑的赵九,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问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出宫需要手令,难道郡王您有”赵九淡淡的说道。
得,还需要手令,赵薪猛地一拍额头,自己怎的将这个事情给忘了。
进出宫门自然是需要手令的,不然皇帝和妃嫔不早死多少次了。
“赵九,你去……。”略微一思索,赵薪接着说道:“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
接着便领着赵九,朝着文德殿的位置走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步伐倒还算得上轻快。
走了将近一般,却在中途遇到了童远。
“见过郡王,官家明白您必定心急出宫,便差遣奴婢送来出宫手令。”童远说完,便双手将一块圆形令牌呈上。
明黄色,有半个巴掌大小的样子。
接过令牌却出奇的轻,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原本还以为这东西即便不是金银所制,也该是由铜铸,现在看来也不过是木头雕就,刷上一层漆料。
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凭借这东西,就可以出宫了。
既然出宫的通行令已经到手了,接下来就是出宫了,这时候倒是有些急不可耐了。
“郡王慢些。”童远再次阻拦道。
“童内监,还有何事”这时候心情比较舒畅,赵薪笑着问道。
童远从肥厚的袖袍中掏出一枚颇大的银锭,接着说道:“郡王自扬州走的急,想来来不及携带财物细软,但在汴京行走,没有钱物,是万万行不通的,因此官家吩咐奴婢为郡王准备一些。”
赵薪接过拳头大小的银锭,估量一下大概有两三斤的样子,大概也就是三十两出头的样子。
宋制以八两为半斤,并且金银作为朝庭储备货币,一般没有大量金银在市面之上流通。
不过,若是在汴京掏出一枚银锭,也是能够当做货币使用。
市面之上流通的货币,以铜铁制的通宝为主流,并且宋通宝制式精美,被周遭大多数国家所认可。
这个时代的宋通宝,基本可以在整个东亚流通。
大宋通宝以一枚为一文,一千文为一贯,一般一贯通宝和一两银子是等价的。
自然,银子这种硬通货的价格有时候也是上下浮动的,随着地区时间的不同,这兑换价格在上下波动。
不过在北宋时代,这个波动范围不会大。
没人会和银钱过不去,赵薪自然接过来揣到了怀中。
之前童远所说,是朝着他脸上贴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