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之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河行者
老郡王故去后,长子袭爵,被降为嗣王,且一直困守太原老家看守祖坟,渐渐地被人遗忘。
常言道,人走茶就凉,更何况是一个破落的皇族远支
在武后打压李唐皇室的大势下,人们纷纷跟风,且很有眼力劲,从神都到太原,所有的官员似乎都遗忘了,还有一个嗣王在看守李唐祖坟,就连俸禄也不能按时发放,日久天长,难免越发地破败了……
一个生活困顿的皇室破落子弟,终日里为一日两餐而蹙眉不展,还能指望他对李唐有多少归属感
可这样一个破落的皇室子弟,却正符合武后的要求,将他从太原提溜到神都,担任宗正寺卿。
武后的行为并非是
第560章美好的想法
绵延数百里的龙山,在碧波荡漾的月落湖衬托下,越发地显得秀美,一如江南的女子,虽不妖娆,但却柔媚如水。
在这山与水之间,应工部大匠的强烈要求,崔刺史给划定了一大片地方,用作建造安侯府邸。
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所有军户全都被迁移出去,另择他地安置。人们世代定居于此地,虽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可久而久之已有了深厚的感情,不忍离去。
这里有他们洒下的汗水与血,渗透进黄土中,与他们的血肉相连,将他们的神魂都牵绊了,且祖宗坟茔俱都在此,若就此离去,莫非要将祖先遗骨一起迁移
而且,自古以来都是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人不如无,徒呼奈何!
人,一旦离开了家乡,就成了无根的浮萍,一浪起、只能随波逐流,不知将飘零到何方
军户们一起商量良久,也商量不出一个好办法。崔刺史已三令五申,是天后圣意要给安侯爷修建府邸,而此地就是侯府的选址之地,他们必须要立即搬迁,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而且,若迁延时日,耽误了给安侯爷修建侯府,将以抗旨论罪!
天后圣意,就是天威浩荡,如雷霆滚滚,彼等不过小小军户,任何能够抗衡
天后一怒,风云激荡,电闪雷鸣,瞬间就是天翻地覆,区区数百军户,无疑将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人们无奈,面对不可逆转之局面,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准备迁移他乡。
窈娘得知此事,于心不忍,祈请赵无敌为乡邻做主,可另行择址修建侯府,从而让乡邻们能留在此地,不用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
赵无敌思量片刻,摇摇头道:“此乃天后圣意,不可改变,且吾家祖宅在此,岂可易地修建”
就在窈娘满心失望,眼中水雾弥漫时,沫儿提醒道:“郎君受封安侯,不是有采邑吗乡邻不过数百人,何不将他们纳入食邑内,也可多做照拂,让他们不至于太过艰难。”
赵无敌眼神一亮,点点头,朗声道:“不错,本候食邑千五百户,实封八百户,采邑之地就在海陵县……也就是如今的安县,但却并未划定采邑之地,送来户籍,如此本候可提请将乡邻数百人划到本候名下。
至于土地……”
侯府将占去大片土地,另外,赵无敌作为开国侯,将有大片的职分田和永业田,包括水田、旱田和山地等,可龙山脚下却土地贫瘠,别无多少可耕种的田地,远不够他的封地,哪里还有多余土地再分给这些军户耕种
赵无敌还想到了一个问题,乡邻们都是军户,按户出人进入扬州折冲府中从军,而朝廷也赐予一定数目的土地,供其家人耕种,且不收赋税,不服徭役。
可以说军户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同意耕种劳作,但却不是农人,不缴纳赋税,差不多算是自给自足。
这样一来,按照大唐律法,军户并非农人,也就无法成为勋贵的封地之民,倒让他为难了!
赵无敌将心中所想对窈娘和沫儿等人说出,窈娘是个乡野村姑,哪里知道朝廷的法度而沫儿虽在边军中长大,对军中之事知道不少,可对朝廷之事同样是一无所知。
“咕咕……哈哈哈……”星乐小脸憋得通红,强行忍住,可终究是没忍住,大笑起来。
赵无敌瞪着她,没好气地喝道:“有话就说,一个小娘子,疯疯癫癫,成何体统”
星乐吐吐舌头,道:“叔叔师父,您是身在其中,被限制了思维,因此方才烦恼。其实,您和师娘烦恼的事根本就不是事,只要他想,立马就能解决了!”
第561章残酷的现实
赵无敌受了星乐的“点拨”,打算将数百乡邻俱都收为部曲,成为他的私兵,从而避免乡邻们因他而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让乡邻们可以留守家乡,活人不用再颠沛流离,逝者亦可安息,也化解了扬州刺史和军户之间的矛盾,算得上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无论是官府还是军户,都可接受,可谓是皆大欢喜。
对于这个结局,可想而知,所有人都将满意,就连善良的窈娘也不用再有负疚感,日后可以坦然面对乡邻。
可接下来,新的烦恼又接踵而至,那可是数百张嘴,每日里都要用粮食喂饱,还有其他各种花费,加在一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不过,赵无敌既然接受了他们,收为部曲,那么养活他们就成了他的责任,且责无旁贷,不可推卸。
他这个侯爷比不得人家勋贵,既没有历时多少代、前后千百年积累的宏厚底蕴,也不似秦怀玉等开国功臣,好歹在大唐立国的大世中,捞到了不少好处,再经过近百年的运作,早就将府中的地窖中堆满了钱财。
他赵无敌的全部家产只有三间茅屋和几间瓦房,加上此番武后所赏赐的钱财,再就是赵政让人送来的一些金银等贵重物件。
秦怀玉部在朔方之战中大破突厥,前后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运回神都后按照惯例被兵部抽走一部分,剩下的则按照官职高低和功劳大小分配。
驻守朔方的秦怀玉所有人全都有份,不过首先你得活下来才行,至于战死者除了朝廷的抚恤,是没有资格参与战利品分配的。
这是大唐军方的惯例,是一种约定俗成,一直都是干的,也谈不上公平不公平。
赵无敌只是一个被秦大将军临时认命的旅帅,都没有在兵部和扬州折冲府报备。在他立下惊天大功后,必然将飞黄腾达、一飞冲天,至于一个小小的旅帅,还有什么报备的必要
谁料到赵无敌决意回乡替父母守墓,推辞了朝廷的封赏,到头来除了一个安侯爷以外,在吏部名册里找不到他的名字,而在兵部名册中则记载着:“赵无敌,扬州折冲府府军斥候,归元二年冬,参加朔方大破突厥之战,立大功勋,退。”
这份记载的结尾很古怪,一般情况下,某人立下大功勋后,接下来将是“迁某某将军、大将军”,而赵无敌却从军伍行列消失了,也没有转为文官,只能无奈地用了一个“退”字。
赵无敌无职,但却有大功勋,且在朔方大捷功劳簿上位列第三位,好歹也分了一份可观的战利品。
而且,秦怀玉让赵政将他那一份也给一起送来,并指定是给沫儿的,以免闺女跟着某人去扬州乡下受苦。
武后的封赏加上军中所分战利品,搁在一起也是一大笔钱财,换在以前,就他们家这么几个人,一辈子都花不掉。
可今时不同往日,他是安侯爷,不再是小门小户人家,待侯府建成以后,少不得要添加一些仆妇丫鬟等人,算上那些部曲,将养活一大批人,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想想钱财总是不够用,他兴致索然,被星乐看在眼里,大眼扑闪,笑道:“我说叔叔师父,你老人家可真是杞人忧天,老真自己个过不去。不过是几百口子人,能花费多少钱财,就让您愁成这样
而且,您可是常山赵氏中人,以我们赵氏的财力,不拘哪里划拉一点,也尽够他们嚼用了。”
“星乐,这样
第562章部曲
崔刺史对赵无敌的想法大肆夸赞,连连拱手,称侯爷慈悲,生就一副菩萨心肠,且是个念旧的人,富贵不忘乡邻,足以为士族之楷模、万世之表率,颇有古之圣贤风采。
对崔刺史昧着良心的吹捧,赵无敌难得地没有脸红,而是一副坦然接受的模样,继而与崔刺史相视一眼,然后一起大笑……
两个奸人站在山坡上,面对着月落湖,仰天大笑,其音隆隆,激荡在山间和湖面,引起各种回音,纠缠在一起,就像是天雷滚滚,轰鸣不休。
相视一笑,就决定了数百人的命运,这就是权利的妙处。怪不得古往今来,多少豪情勃发的英杰曾立下大宏愿,要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一旦投身于仕途中,在烂泥坑中摸爬滚打,最终被同化,沦为追权夺利之辈。
自今日起,原本时代居住在月落湖畔、龙山脚下的这些军户,将脱离军籍,成为安侯爷的部曲,就连那些正在扬州折冲府中服役的子弟,也不例外。
至于扬州折冲府的折冲都尉张翰和兵部会不会答应,崔刺史根本就没有考虑。因为他手中可是拥有天后的圣旨,借他张翰老儿八个胆子,也不敢吱声。
而兵部就更不用担心了,他从家族中得到消息,这个安侯爷是当今军中第一人、新鲜出炉的辅国大将军的女婿,而兵部尚书、新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房相,同秦大将军可是一伙的,怎么会为了几十府军而拨了安侯爷的面子
至于房遗则与秦怀玉之间的那种关系,并非是什么密不透风的机密,纵然是武后不知,可他们这些古老世家存在悠远,神通广大,触角已延伸到世间各个角落,多世间很多所谓的秘密都了如指掌。
也正是因为此,古老世间才避过了一次次的战乱,无论是王朝更迭,还是外族入侵,都无法真正损伤他们的根基。且一直矗立于人世间,其子弟始终充斥在朝堂之中,掌控着各种权利,对皇权都起到了牵制的作用,让历代皇室对其恨得牙痒痒,但却不敢撕破脸。
而武后一心要取代李唐,做那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并认为世家作为正统的维护者,必然将成为她的绊脚石。
她是个果断的人,一旦有了决断,立刻付诸行动,抢先向世家出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从而让世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损失了好多人手和棋子,就连在朝堂中枢中也让出了许多重要位置,被武后打压得喘不过气来。
世家从来都不是英雄,也不屑于做那破釜沉舟的霸王项羽。在局势不妙之际,五姓七望的当家人齐聚于长安,在密室中商议了三天三夜。
至于商议的内容,外人不得而知,就连族中子弟也并不知晓。不过,在商议结束不久之后,有世家中重要人物暗中来到神都,与武后在武成殿中相见。
对于此人和武后见面说了些什么,坊间有各种传言,但却都被各大世间断然否认。
就连当日曾参与其会的上官婉儿都没有透露分毫,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曾送上厚礼,企图从她口中洞悉一二,可上官婉儿却一反常态,首次没有给两个如日中天的大红人面子。
这也不能怪她,要知道她虽是戴罪之身,可终究出身上官氏,也是关陇世家的一员,在涉及个人前途和世家利益的冲突时,将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世家而放弃个人。
其实,武成殿中的这次密谈,不过是世家和武后之间的一次妥协,双方都做出了让步。
第563章圈地
赵无敌作为一位开国侯,按照大唐的勋爵体制可以拥有一百部曲。
这是朝堂的法度,一百户就是一百户,多一户都不行。
而且,一般人家为了讨好帝族,避免被各种猜疑和麻烦缠身,老老实实低调做人,不想被扣上佣兵自重的大帽子,全族给牵到西市口咔嚓了,从而主动削减、大打折扣。
因此,自大唐开国以来,谁也不会没那个眼力劲,真个给自家弄一百部曲。
一百户为开国侯的部曲上限,再往上、谁也不敢超越,否则,就是僭越,就是一个枉顾朝廷的法度,哪怕是长有十八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上限不可逾越,那么我就少收几户部曲,可这样子会不会也触犯了朝廷的法度呢
毕竟拥有部曲也是勋爵的礼制之一,是帝王的恩赐。而帝王这个物种从来都不怎么讲道理,赐给你的不论好的坏的你都要接受,否则就是抗旨和大不敬。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作为臣子没有选择的权利,对于帝王的恩赐,哪怕是惩罚,也只能笑着接受,并五体投地、隆重谢恩。
不过,凡事无绝对,譬如你一个侯爵不尊朝廷礼制,主动削减部曲和亲卫的数量,传到帝王耳中,他不但不怒、反而会大加赞赏,夸他识时务、知进退、懂礼仪、会来事,简在帝心,主动为君父分忧,堪称一代名臣风范,足以为满朝文武之师……
赵无敌将一众乡邻收为部曲,崔刺史以盘算合计共有六十一户,离一百户还差了三十九户。
他转动着眼珠子,长须随风舞动,心中拿不定主意,摸不透侯爷的心思,故此不敢开口,以免马屁拍在虎腿上,触怒了这位新贵。
他在心中思忖:不知道这位新晋的安侯爷会不会效法前贤就此就罢,不再添加部曲,以此向天后示好,表露忠心。
赵无敌不知道崔刺史心中所想,他的思绪已飘到了朔方城外,在那漫天飞雪中,地上那刺目的红雪和在铁蹄践踏下支离破碎的零皮碎骨。
那是他的袍泽,也是他的同乡,同样来自扬州折冲府的府军,一同编为斥候安排在朔方城北三十里之外,日日夜夜监视着突厥人的动静。
在忽必利铁骑纵横呼啸而来的时候,他们将生的机会让给了年少的赵无敌,而他们选择了留下与突厥人战斗,以卵击石,最终被碾为肉泥。
老军李二狗,一个干巴黑瘦的乡下老汉,每日里早起蹲在灶台前,以一锅热腾腾的糜子粥慰藉他们饥饿的肚子,总是将自己的糜子馍扳下一半强行塞到赵无敌的手中,并笑着念叨:“你半大娃子,正是长身子骨的时候,可不能耽误了。老汉都一大把年纪,多吃一口少吃一口,也就那么回事……”
张奔雷,一条昂藏七尺大汉,生得豹眼环首,燕颌胡须,动则如猛虎下山,开口若雷鸣阵阵,遇到凶险时总是将赵无敌护在身后,并因此而数度遭创,最后和袍泽一起用血肉之躯阻住了突厥铁骑的步伐,为赵无敌赢得了生机。
也因此提前将突厥大举来犯的军情传递到朔方,让边军有了准备,从而赢得了最后的大捷。
从这一点来说,张奔雷等人是有大功于大唐,可他们提前陨落了,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也没有凯旋神都,出现在庆功大典上。
按照大唐的法度,只有活着的人才有可能
第564章与卿共白头
赵无敌站在山坡上,居高临下,举目四顾,眼前是一片片山林和水泽,还有烟波浩渺的月落湖,不由得疑虑重重,忍不住对此提出质疑。
他本是打着归乡守孝的由头,实则也是为之远离神都,不想牵扯进接下来的改朝换代中。
他想低调做人,人心在家乡的山水间得到休憩和放松,可不想为了些许封地触犯了朝廷的禁忌,从而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可崔刺史却丝毫不以为意,且哑然失笑、振振有词:“我说侯爷,您就放宽心吧,崔某人岂敢害您
不错,按照大唐制,您的职分田一千二百亩,永业田千亩,加起来的确是只有两千两百亩,可那指的是产出颇丰的上好良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