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之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河行者
秦怀玉除了加辅国大将军以外,后面还有一长溜的封赏,加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宋国公,食邑一千八百户,实封八百户,赐金一千、银五千、绢帛五千匹……
武后对秦怀玉的封赏从某种意义上,可算是极为丰厚,除了实权不能给,余者是应有尽有,且超出了以往的惯例。
在这些封赏中,检校兵部尚书同样是一个虚职,根本就无需去兵部衙门点卯,只不过空挂一个名头,然后多拿一份俸禄。
而银青光禄大夫,则是一个文散官,对一个武人来说,可算是弥足珍贵。有了这个,日后秦怀玉就算是文武兼修,功德圆满,再也没有遗憾了!
最重要的却是宋国公的爵位,且实封八百户,秦怀玉算是挤入大唐勋贵的最高等级圈中,受无数人景仰和羡慕妒忌恨,并且每年都有大笔的钱粮揽入家中的库房中,可谓是名利双收。
昔年老秦琼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以一身伤病为老秦家博得一个翼国公的爵位,从而开辟了一个豪门,让子孙后代坐享荣华富贵。
老秦琼故去后,爵位被长子袭了,不过,按照惯例降一等,成了一个郡公。
秦怀玉是长房所出,且是嫡子,但却并非长房嫡长子,前面还有一个大哥。
因此他自出生就以注定没有资格袭爵,只能靠自己个血战沙场,拿军功却给自己挣一个爵位。
而今他做到了,且一步登天成了宋国公,比肩他的祖父,超过了他的老爹,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演绎得淋漓尽致。
作为朔方边军将士一致“公认”、并经武后亲点的第二功臣武攸暨,虽然腿还没有好利索,却也得到了应得的封赏。
不过,这个封赏有点大,不仅是武攸暨,就连满朝文武,无一不感到意外。
武攸暨,任左卫大将军、加冠军大将军、上柱国、兵部右侍郎、千骑将军,金银等不胜枚举,最后还捞了一个定国公。
&nbs
第552章侯爷有赏
朝廷对朔方大捷的两个最大功臣给予极高的封赏,其结果却是出人意料之外。
秦怀玉成了军中第一人,并捞了一个宋国公,富贵荣华一样不少,但也从此成为了泥菩萨,在大庙中享受香火,受世人膜拜,同时也远离了人世间的繁华,淡出了朝堂。
武攸暨却一步登天,在南北二衙禁军中分别出任要职,各掌控一支精锐,可想而知在以后的神都,将出现一尊新的大佛,同时,也让武氏一族风云搅动,权利之争将迎来变数,变得诡异和不明。
人们不仅慨叹,我猜到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局,怪不得世人都说“女人心海底针,摸不透、看不清”,而今再看武后,果然如此,古人诚不我欺也!
武后搞定了秦怀玉和武攸暨,接下来对魏文常的封赏倒是中规中矩,没有再降下雷霆,考验群臣的小心肝。
魏文常,爵开国三原县侯,食邑八百户,实封二百户,出任工部尚书,加银青光禄大夫。
作为朔方边军的第二号人物,一个县侯倒也不为过。至于工部尚书,没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就没有资格上政事堂议政,且是主管天下营造和将作的工部,也就是那么回事。
朔方边军中自薛纳以下,都受到了封赏,相较于以往,此番的封赏算是优渥了许多。
此番的封赏是针对朔方边军将士的,至于朝中的大臣,因为武三思还没有从云州归来,并不在此番封赏的行列。
不过,却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兵部尚书房遗则,不知为何,竟然在封赏朔方边军将士的时候,被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了一名新鲜出炉的宰相,挤入了政事堂。
不得不说,这是对武承嗣的又一次打击,好在他晕倒在床榻上,家人也不敢再刺激他,所有人都被下了封口令,不报忧,只报喜,让他成了一个聋子和瞎子。
赵无敌亲手向武后递交了请辞的奏章,要归乡为父守孝三年,而武后也允准了。这样一来,他就有孝在身,自然要识相,不可能出现在封赏大典这样举国同庆的场合。
他在家中坐,可却无法保住清静心,因为武后也派了内侍前来常山赵氏在修文坊的老宅,给他带来了大量的赏赐,大多是金银珠宝和珍珠美玉等。
他眼下是个穷光蛋,急需钱财使用,因此对武后的赏赐也就没有推辞,而是坦然接受。
不过,接下来内侍掏出一份圣旨,上面写着赐予他开国安侯的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八百户。
赵无敌对武后的封赏很满意,因为除了钱财就是一个侯爵,并没有授予他实职,对他的归乡计划并无影响。
一个侯爵,虽然食邑多了些,差不多和国公看齐,就连实封也远远超过老魏,可侯爵并不需要上朝,纯粹属于光拿俸禄不干活的蠹虫,可把他给乐坏了!
他心情大好,让人给传旨内侍看了赏,十锭雪花花的银饼子,每一锭足有五两重,散发着莹莹的光泽,将内侍的老眼都晃花了,一个劲地揉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内侍抓起一枚银饼子,凑到眼前仔细打量,接着又用指甲掐了一下,觉得不够,再用牙使劲咬了一口,嘎嘣一声,差点将门牙给崩掉。
内侍看着白花花的银饼子,又想起自家的身世,以及对晚年的各种担忧,不由得又喜又悲,心中是五味杂陈,流下了浑浊的老泪。
“扑通”
第553章敢问本候封地何处
赵无敌一开口,却不知该如何自称结果是语无伦次、磕磕绊绊,让人诧异。
以为他是从白身成为侯爷,身份变化太快,宛如鲤鱼跃过了龙门,化为真龙,一时之间不适应。
这也不怪人们胡乱猜测,要知道而今离大唐开国已有好几十年,皇家对爵位看得很紧,不再胡乱颁发,要想得到一个爵位,可不是一般的难。
而赵无敌本是扬州折冲府的一个世袭府军,在大唐算是活在最底层,且年仅十七岁,尚未到及冠之年,却捞了一个侯爵,让满朝堂那些胡子花白的臣子情何以堪
赵无敌还真不是被侯爵冲昏了头脑,他曾是古武世家的嫡子,坐而论道者无不是当世大豪和世外英杰,对俗世中的爵位还真没看在眼中。
他之所以吞吞吐吐,是因为纠结于自称,一连换了几个,都觉得不满意。
他跨越了时间长河来到了大唐,成了一个最底层的小府军,且年未弱冠,在谁面前都是小辈,只能以“小子”自称。
可而今他的身份不同,成了大唐的侯爵,再逢人自称“小子”,别人可受不了。
一个大唐帝国的侯爵是“小子”,那么你是什么让别人该如何自处若是让有心人听见告知武后,那可是藐视皇权的大不敬之罪,丢官弃爵都是轻的,一个不好就是抄家灭门的下场。
人们敬他,不敢再接受他的自谦,并非敬他这个人,而是敬他的爵位、敬授予他这个爵位的帝国和皇家。
侯爵已是进入了高等贵族圈,作为臣子其上只有王和公两个等级,再往上……除非你想造反自己当皇帝。
若是一个侯爵对一个白身、甚至是有官阶却无爵位的大臣自称“小子”、“某家”都不妥,很可能将人家给猝然吓死。
赵无敌可不想害死无辜之人,再在人家灵前长叹一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呜呼哀哉,我心不忍……”
最后,他曾想到自称“本官”,因为听黄志杰、唐纵等人都是这样自称的,可转过来一想,人家的确是官,因此自称本官是没错。可他却没有官职在身,就连官都不是,自称本官岂不是不伦不类
好在他够聪明,读过整本古史,一拍脑袋就想出来“本候”这个自称,方才利索起来,不再磕磕绊绊,将心中的疑问一气呵成地吐出,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内侍,渴望解惑。
室中人俱都竖起两耳,眼底孕育出浓郁的精光,将虚空都给灼热,眼看着就要被点燃。
孙老神仙走遍了大唐天下,足迹甚至远至域外,而赵青莲、赵青山和赵柔伊等人行走江湖多年,可以说对大唐州县了如指掌,却怎么也想不出安县在何方
“安县就在……”能得到侯爷请教,内侍感到受宠若惊,可不敢让尊贵的侯爷久等,正待说出谜底,可自己个却茫然了。
内侍也不知道安县属于哪一道、哪一州治下
“不会吧天后也太抠门了!给个空头侯爷,有封号却无封地,就连一文钱赋税都收不到,有个什么意思”赵青山满脸失望,毫不客气地指责武后不地道,拿个空头侯爷糊弄赵无敌。
“大……啊……”内侍闻听有人诋毁天后,出于本能就要出言训斥,可眼神和赵青山一对眼,被那锋锐的神芒刺得生痛,方才响起眼前都是些什么人,立马偃旗息鼓,生生将话头给吞下肚子里。
他虽不清楚隐世山门的事情,但却也多番听到江湖大豪的旧
第554章一对小人
兵部尚书、刚刚被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房遗则前来修文坊中的赵家老宅投贴拜府,欲拜见新鲜出炉的大唐安侯爷。
他是第一个给安侯爷道喜的贵客,且以他的家世出身和自家身份,以及在勋贵圈子里的影响力,的确对得起“贵客”这个称呼。
这本是一件大事,且唐人尚礼,讲究个礼尚往来,平日里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按照常理常山赵氏理当大开中门,由家主和赵无敌亲自出迎,将场面话给说足,然后客客气气地将房遗则给请进府中,吩咐仆人设宴摆酒、一边畅饮,一边互相吹捧。
可谁料到门前却并未出现隆重的迎接景象,不说常山赵氏的家主,就连新鲜出炉的安侯爷都不见影子,只有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推开府门,在房遗则面前假模假样地道歉。
中年管家的话听起来很舒服,可从他那皮笑肉不笑的脸,可以看出这家伙的话有多么言不由衷。
房遗则虽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整日里和一帮子武人打交道,可他的性子却没有被同化,依然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可以说脾气好到了没边。
他对常山赵氏的傲慢丝毫不介意,并没有因为主人不出迎而发飙,即便是面对一个管家也是满面笑容,连说:“有劳了、辛苦了……”
待他来到赵无敌所栖居的院外,终于看见了那小子,垂手立于阶前,略为低头、躬身,脸上挤满笑容,看似无比热情,可不知为何,房遗则总是觉得那笑容貌似灿烂,实际上却有些假。
他身上穿着全套的侯爵礼服,且是盛装,里三层外三层,就连各种配饰一样都不少,整个就是将朝廷刚送来的侯爵服饰全都给套在身上,生怕被别人给抢去似的。
可这一切看在房遗则眼里,却引起一阵阵淡疼,从尾骨处一直朝上延伸,直冲到老脸上,都替他脸红。
纵观大唐上下,谁家侯爷会怎么做恨不得将全部家产披挂上阵,真不愧是小门小户出生,打小就没见过世面,一朝得等天梯,还不得尽情显摆显摆。
对于赵无敌的所为,房遗则本着宽容大度的心态,强捏着鼻子给予谅解,为了匡扶李唐的大业,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忍”字,可不知如何终究还是没忍住,以至于嘴角歪斜、不停抽搐,鼻子同样歪着,喷出粗重的白气,就像是虚空都快要塌陷了,发出音爆声,而眼皮更是无法控制,上下磕碰,其间有各种神芒乱射,割裂空间。
他紧紧咬住嘴唇,强行将心中的各种不适给压下,以免一时失控,将赵无敌给打死。
你特么的太贱了!
朝廷赐予侯爵的大礼服,一般是用在正式拜见帝王时以及参加各种朝廷大典时用的。
因太过隆重和繁琐,一般人都藏在家中的衣柜里,一年到头都没有几次机会穿上,可赵无敌倒好,待在自己家中着侯爵盛装,也不嫌累得慌
“哎呦喂,这不是兵部房尚书吗怪不得今儿早上就听见喜鹊一直叫个不停,本侯还纳闷,不知有什么贵客将登门,却原来是您,真是让人意外啊!”
赵无敌闭着眼睛瞎扯,听见房遗则耳中,真特么地不是滋味,恨不得暴起将他给狠揍一顿。
你丫的说话之前也不想想,这寒冬季节、北风呼啸,吹得人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你确定大清早的会有喜鹊叫
老夫活了好几十年,胡子都白了,近来更是少眠,每日里鸡鸣时分就醒来,可
第555章为一人而新设一县
孙老神仙一声长叹,竟将那时光都搅乱了,虚空中浮现一道又一道的时空漩涡,将人们拉进了对往事的追忆中,感慨时光流逝、容颜不再,可却一事无成、成道无望……
人生如花,也曾绽放,惊艳了一个时代,可终究还是敌不过岁月的侵袭,无奈地凋零,在风中化为花雨,虽绚烂、可却多了一抹凄凉和悲怆。
为了打破这份悲伤和凄凉,赵无敌冲房遗则拱手问道:“敢问房相,蒙天后不弃封某为安侯,可却不知这安县在何方”
他的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将他们从伤感中拉出来,纷纷瞩目,期待着房遗则解惑。
房遗则还没有感伤够,却被赵无敌蛮横地拉出,显得很不爽,出乎本能就要发飙,可看到孙老神仙那半眯着的眼睛中闪现的精光时,立马就泄气了。
这可是一尊大佛,活在当世的圣贤,不要说他房遗则,就是他老爹被揍了,也得堆满笑容将脸凑上前去,让他老人家揍个痛快。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眼中浮现一抹无奈,道:“你是开国县侯,既然是安侯,那么所封之地自然就是安县,可说起这安县吗……我大唐并不曾有。”
“啥还真没有”赵无敌懵了,额头不再莹白,而是漆黑如墨。
还真是这样,搞了半天某家是空欢喜一场。一个没有封地的空头侯爷,那名号可就没什么含金量了,恐怕就连黄铜都不够,其间还夹杂着诸多废铁等。
不仅赵无敌失望,满室中所有人心中都是满满的失落,忍不住发出叹息,同时也对武后不满,认为她行事不够地道,对待有功之臣过于凉薄。
“以前不曾有,可自今日以后就有了。”房遗则继续道。
“哎哟喂,我说房相,你能不能不要卖关子,有话一次性说完不好吗”赵青山埋怨着,不满地嘟哝。
“此话何解”赵柔伊也问道。
“呵呵,说起这安县,可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房遗则一捋胡须,苦笑着,继续说道:“在天后提议要给千里封侯时,政事堂的诸位宰相,除了称病的武承嗣,倒也没有人反对,认为以你的功劳,封一个侯爵也不为过。
可在封号上却横生枝节,因为对于宰相们提出的各种封号,天后一一否决,并提出以安侯为封号。
可纵观我大唐各道各州,何曾有一个安县
天后称将扬州海陵县更名为安县,以作为你的采邑之地。海陵县是你的家乡,将你的封地安置在家乡,可见天后对你的器重和爱戴。
对此,宰相们也能理解,可既然如此,将你封为海陵侯即可,为何一定要更名为安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