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阴间商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道门老九

    我跟在他身后,没走出几步,就发现树林外的地面上洒了一道香灰,围着左厢房整整洒了一大圈。

    明净仿佛看出了我的诧异,向我解释道:“施主,这是主持安排的。他得知大戒师叔曾对施主有过不敬之举,盛怒不已,罚了师叔到塔林面壁去了,又让大悟师叔在厢房外重新设置了一座法阵,免得有人再叨扰众位施主。”

    “主持大师有心了。”我真诚谢道。

    大戒和尚虽然带着众武僧围堵我寻找尾玉,可他毕竟也是抱有一颗卫寺除魔之心,而且那当时,他也只是想困住我而已,并没有动杀手。现在想起来,反倒是我一时心切,出手过重了些——至少踢昏他那一脚,就带着些泄愤的成分。

    现在他又因为这件事,被罚去面了壁,反倒弄得我有些不好意思。

    等有机会见了主持,我得帮他求求情才是。

    而这个白马寺主持,更是事无巨细,面面周到,让我心怀感激!

    绕过长廊,穿过树丛,进了一间栽满苍松翠柏的小院。

    那院子不大,正当中修建着一座黑瓦翘梁的小殿。

    里边灯火通明,隐隐的传出一阵阵木鱼声。

    “施主,这就是圆涅殿。”明净向我介绍道:“白马寺历代高僧圆寂之后,都会把祭位在此殿中摆设百日,以供弟子们诵经祈福。”

    “好!”我掸了掸衣袖上的尘土,正了正领口,刚要迈步,突然觉得有一股极为浓重的阴气自远处一掠而过。

    觉醒之后,我不但对杀人者的气息极为敏感,对阴气的感知能力更是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没错!那就是阴气,而且浓重的有些可怕。

    顿时,我不由得满生疑惑!

    这可是在白马寺后堂之中,到处都是佛门禁制,妖

    邪鬼怪避之不及的所在。怎么还会有如此浓重的阴气,这般的肆无忌惮

    明净这个小和尚年纪虽不大,可却极为聪慧,尤其擅长察言观色,立时发觉了异常,有些奇怪的问道:“施主,可有什么不对吗”

    “那边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前方问道。

    “那里就是塔林,埋葬历代高僧尸骨所在之处。”

    “带我去看看!”我不容质疑的说道。

    别说这白马寺对我数有恩惠,即便是在其他地方发现这样的事情,我也决不能袖手旁观。

    明净




第两千二九二章 情诗(加更)
    大戒,怎么会是他

    下午的时候,我才刚刚和他交过手。

    虽然他的本事远不如我,可那一身佛法是非常纯正的,绝不是毒鸠大师那种恶僧。

    而且大戒和尚性情耿直,视所有妖魔鬼怪为敌人,必定除之而后快。

    可他现在这一身阴气又该如何解释

    难道先前都是他的伪装

    可这也不对啊!他围堵我时,用的是正宗的佛门绝学:万佛封魔阵。

    虽然他修为略差,远远发挥不出原本的威力,可这阵法却是真的,别说什么暗藏阴气了,就算心怀一点点不轨之心,都会遭到佛法大阵的反噬。阵法启动之时,自己就先遭殃了!

    极为浓重的阴气,秘传佛宗大阵,竟然极不可思的出现在了同一个人身上。

    虽然离得越来越近,可大戒和尚却好像丝毫没发觉我的存在,一路提着绿灯笼小跑,直奔塔林后方的那座小土丘而去。

    这地方我昨天下午随着明觉小和尚来过,那土丘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可在土丘周围却设置着一圈隔绝法阵。

    那法阵虽然年代久远,多有破损,可仍是威力不减,一旦有妖鬼邪怪靠近,就会自行发动,即便强如鬼王也一样会被灭的魂飞魄散!当时,我见到这以法阵的时候,还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尾玉没来过这里,否则肯定会身受重伤。

    可没想到,此时这个浑身上下被阴气环绕的大戒和尚,竟然是直奔着这个小土丘冲过去的!

    土丘周围的法阵安然未动,大戒和尚提着绿灯笼,直上丘顶。

    随后在顶端那块大青石上坐了下来,警惕的朝我这边看了一眼!

    我赶紧缩身藏在了一片树影的黑暗之中,直到这时才发现,大戒和尚的神情好似有些古怪,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满满的充斥着悲伤和绝望。

    “绿柳红纱小奴家,戒海无涯顺江筏,禅心如梦萍难嫁,僧本无僧她非它。”突然间,大戒和尚直视天空,悲情满满的念了一首诗。

    而且,这竟然还是情诗!

    描写和尚与女子的情诗。

    原来他并不是发现了我的行踪,而是凝视夜空,借着明月寄托相思!

    随即,他又从怀里摸出个什么东西来,一边轻轻的揉捏着,一边又微微含笑,情意绵绵的说道:“红袖未添香已乱,青灯空照亦无眠,佛云万千丝丝断,心忘沧海戒归田,墨起云霞剑出关,万里浮沙一片天,世人莫笑僧不端,碧海浮生映红鸳。”

    他的表情又和方才不一样,无比的温柔,无比的怀恋,宛若化身为一个身着长裙的绝美少女,为心上人添香倒茶一般。

    夜风吹拂,僧袍摆动。

    好一个痴情郎,好一个忘戒僧!

    他的法号名为大戒,可却单单戒不得一个“情”字吗

    不对!

    此时的大戒和尚和白天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他了。

    他是从塔林里走出来的。

    恰巧又坍塌了一座唐朝时期高僧的舍利塔,那僧人又名为:悲情。

    难道……此时的大戒只是一句躯壳体内的灵魂却是那个唐时的悲情和尚

    正在这时,土丘周围人影闪动,我仔细一看,原来是白天里围攻我的那些武僧,正呈包围之势向土丘汇聚而来。

    “阿弥陀佛!”暮然间,一声洪亮的佛号,自远处传来。

    声音还未消散,人影就已奔到近前。

    正是那个拦在塔林前阻止游客踏足,却又单单放

    我进去的那个老和尚。

    他背负着双手,站在土丘前方,断然怒喝道:“大戒,你可知罪!”

    大戒和尚却是如同丝毫未见一般,依旧眼望西北长空,缓缓说道:“花开两岸禅心乱,佛在西天未朝南,曲指向月青灯伴,梦有红颜不思还。”

    老和尚气的浑身一颤,猛然一挥手道:“放肆,给我拿下!”

    “是!”众武僧齐声大吼,一同向着土丘挥出棍棒。

    唰!

    眼看着就要临近的时候,土丘周围猛地闪出一片金光。

    道道金色符文冲天而起,围拢着土丘形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屏障。

    那些临近的武僧拼尽了全身力气,愣是寸步



第两千二九三章 舍利塔疑云
    旋风一掠而过,大悟和尚身后七八棵碗口粗细的树木齐刷刷的被拦腰截断,枝叶乱飞。

    大悟和尚趴在地上,身上的僧袍早已碎成了无数块破布,一道道半掌长的伤口血肉外翻,紧闭着双眼一动不动。

    我扫视了一眼躺倒在地的大悟和尚,却也没功夫理会,而是几个箭步冲上了土丘。

    这座金刚伏魔阵虽然刚猛无比,可毕竟年代久远,破绽极多。在被大悟和尚引去了大部分力道之后,暂时无法再次启动,早有几个武僧跑了上去。

    大戒和尚仍旧眼望夜空,痴心无比的念诵着情诗,丝毫不为面前的情景所动摇!

    几个武僧强摁着他的肩膀,想要把他制服住,可大戒和尚却宛若脚下生根的石像一般,纹丝不动。

    我走上前去,咬破指尖,飞快的在他脑门上画了一道血符。

    随着最后一笔落成,他真的就变成了一尊石像。

    这是习自《阴符经》的点石手。

    以血为墨,化气为石。

    当然了,这只是暂时性的,作用就和定身符差不多。

    可是定身符只能对活人起作用,而点石手却能定住阴灵!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戒和尚多半是已被阴魂附体了,在没弄清事实真相之前,我也不好痛下杀手,只能用这个办法先稳住局面再说。

    咣当一声,浑身僵硬的大戒和尚被众僧推到在地。

    “大悟师叔!”

    “师叔!”

    土丘外的和尚们朝着大悟和尚拥了过去,大声呼喊着。

    “快,快送到大智师伯那里去医治!再晚就来不及了。”明净小和尚气喘吁吁的从后边跑了过来,别看这小和尚年纪不大,定性却极高,只扫了一眼现场,就立刻做出了决断。

    “明净师弟,这,这怎么弄啊……”

    一个左脸上长着块黑色胎记的僧人有些不知所措:“大悟师叔伤的太重了!全身都是伤口,这根本就没法搬动!没等到大智师伯那里,可能就挺不住了。”

    “别急!”明净快步走到近前,指挥着众人道:“明光师兄,你身材魁梧些,铁佛功也最为出众。就由你来做担架,把大悟师叔放在你身上,然后其他师兄抬着你走就行了。”

    众人愣了一下,便快速忙活了起来。

    一个肥胖高大的和尚仰躺在地,全身绷紧宛若石板一般。其他人把大悟老和尚轻轻的抬放在他身上,随后抬手的抬手,抬脚的抬脚,把那胖和尚当成担架一样,快速的向前跑去。

    “明远师兄,你的轻身功夫最好,赶紧把这里的情况通告给主持以及各位掌院师叔。”明净吩咐道。

    “好!”一个小巧干瘦的和尚应了一声,快速的向另一个方向奔去,几个闪跃间就没入了黑暗之中。

    “明贤,明灵两位师兄。你们的佛力最强,观察力也极为出众,就烦请两位暂时守在塔林,一旦有任何情况发生,请务必尽快禀告主持。”

    “好。”又有两人转身直往塔林的方向守卫。

    “其他众位师兄,先把大戒师叔抬往方丈院。这事大有蹊跷,最终如何处理,还得请主持定夺。”

    “好!就该这么办。”

    “还是明净师弟有办法!”众人连声夸赞着,合力抬起了重若磐石般的大戒和尚,直往方丈院走去。

    明净小和尚年纪不大,可却处乱不惊,这一番调度更是极有章法。难能可贵的是,还全无半点傲气凌人,颐指气使的味道。每用一人,都先指出那人的特长所在,既是肯定,又是对下达命令的最好解释。

    这小和尚还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明净往前走了两步,冲我弯腰施礼道:“方才多亏了施主及时援手,否则大悟师叔和众位师兄可就在劫难逃了。小僧不敢代寺称谢,仅衷心感念施主恩德。”

    “客气了。”我淡淡的回答:“你刚才是去搬援兵去了吗”



第两千二九四章 悲情大师
    “对!”我点了点头道:“我问过寺里和尚,他们说这位悲情大师,是唐朝初年挂靠在白马寺的高僧,敢问方丈可还知道些有关于悲情大师的生平往事看来他应该是有一段情缘未了,化为阴灵。只有知晓了原因何在,才能帮他解开心结,平息此事。”

    “施主所言极是,可是……”大德方丈欲言又止。

    “方丈,我知道若是探明这段往事,可能会有损悲情大师,乃至整个白马寺的声誉!可这件事毕竟都已经发生了。我们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遮遮掩掩。若是每晚都有一个僧人大声颂唱情诗,这白马寺又该变成什么样子”

    “施主的意思,我自然明白,不过你却是误会了。不是老衲不肯说,而是这悲情禅师和其他历代高僧完全不一样,实在是没有什么往事可追寻,情缘未了这四个字恐怕也和他毫无半点关联。”

    “哦”我有些奇怪的问道:“那又为什么”

    大德方丈解释道:“白马寺建成两千多年,圆寂于此的高僧数以万计,可有资格留下塔林的也不过几百座,这其中的每一人无不是名满天下,历史可查。唯有悲情大师,即便在我白马寺中也知者不多。”

    “他的确是在唐朝初年挂靠而来,可他来的时候,只有六岁。入寺之后,就一直在后院佛堂译撰佛经,终寿三十六岁,连院门都没出过。除了给他送取餐食,拿递经卷的小沙弥之外,连其他的僧人都没见过,哪有来的什么未了情缘即便是来我白马寺之前,他也只有六岁,尚且还是个情窦未开的孩童,哪又懂得男女之事”

    “六岁”我有些惊愕。

    “是。”大德方丈点了点头:“悲情大师天生聋哑,虽然他不语不闻,也仅仅只有六岁,可却对梵文极为精通,世间无人可比。如今流传于世的很多佛家经典,都是由他亲手译成的。他没日没夜的辛劳不息,心肝沥胆之下积劳成疾,仅仅三十六岁就病逝了……”

    “正因为他对佛经传承做出的如此巨大贡献,白马寺才破例为他建塔留骨,是整个塔林之中年岁最小的圆寂高僧。可他以六岁微年,深居禅院三十年,连个外人都未曾见过,又是个聋哑身,哪来的什么未了情缘大戒师弟这事,的确十分蹊跷。我也深知很可能和高僧亡魂有关,可这……实在是无法和悲情大师扯上关联!依我看还是另有原因!”

    经他这一说,我也不由得极为惊讶。

    原以为,那作乱的阴灵定然就是葬在塔林中的悲情和尚。

    可却绝没想到,悲情的来历生平竟是这样!

    六岁入寺,三十年间从未出过院门,而且又是个聋哑人,这的确和情缘扯不上什么关系。

    大德方丈顿了下道:“在施主来此之前,我也和众位师弟商议过了,明日一早,就去塔林中好生查看一番,看看可另有塔林破损随即再翻阅一下历代白马寺的惩戒原本,查找一下可有犯了情戒的**高僧。”
1...655656657658659...757
猜你喜欢